冶金事故隱患排查制度
冶金公司事故隱患排查制度4
為進一步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事故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各級、各類事故隱患,預防事故的發生,根據公司安全管理實際情況,特制定事故隱患管理制度。
一、事故隱患排查類別:
1、公司領導、部門領導下井所查的事故隱患;
2、分公司領導、科室領導下井所查的事故隱患;
3、各業務部室(科室)的管理人員所查的事故隱患;
4、專職安全人員現場檢查、巡查所查的事故隱患;
5、上級部門及領導所查的事故隱患。
二、事故隱患的級別:
根據事故隱患可能造成的危險程度和事故隱患整改的難度,將事故隱患分為四級:
A級隱患為特大隱患,在公司范圍內不能立即解決的,需請有關專家研究商討制定解決方案的隱患。
B級隱患為重大隱患,指分公司無能力解決需要公司有關部門制訂整改方案協助解決的隱患
C級隱患為較大隱患,指車間無能力解決需要分公司在一定期限內能夠解決整改的隱患。
D級隱患為一般隱患,指作業現場存在的在車間范圍內能夠當班及時整改的隱患。
三、事故隱患分級管理規定:
一般事故隱患由分公司當班車間主任負責落實整改,由當班安全員監督整改。
較大事故隱患由分公司組織落實整改,由安全科監督整改。
重大事故隱患由分公司和相關部室落實整改,由公司安全部監督整改。
特大事故隱患由公司聘請有關專家研究制定解決方案,由公司組織實施,安委會監督整改。
四、事故隱患整改技術措施的制定:
(1)礦山采掘、通風、提升運輸、供配電、防排水、采空區處理等安全技術措施由生產部負責制定整改方案,并現場負責指導整改。
(2)尾礦庫、選場的整改措施,由技術部負責制定整改方案,并指導、監督落實整改。
(3)礦山重點設備設施(如通風、供風、提升、運輸、防排水、供配電等)定期監測、檢修;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的維修保養等,由資產部負責并制定整改方案,現場指導整改。
(4)民爆器材管理,從總庫到發放站的儲存運輸、領取及涉爆人員管理等,由保衛部制定整改措施,并協助安全部落實整改,并做好日常性的檢查工作。
五、事故隱患上報及處理程序:
一般事故隱患現場解決,當班隊長將整改情況上報車間主要負責人。
較大事故隱患由車間主要負責人或現場檢查人員逐級上報分公司安全科。
重大事故隱患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離現場人員,并逐級上報分公司安全科、經理和公司安全部。
特大事故隱患按重大隱患程序逐級上報公司安委會,當班安全員首先將人員進行撤離,并派專人現場監護。
出現重大事故隱患和特別重大事故隱患時,可越級上報。
公司部室及外來人員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按上述程序處理,并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分公司隱患整改完畢后,通知相關部門進行復查驗收,并將復查驗收情況上報安全部,將有關資料存檔備查。
六、建立事故隱患檔案:
各單位對查出的較大或重大事故隱患按公司有關規定建立隱患臺帳,分類建檔,進行“三定”(定整改時間、措施、責任人),并將驗收整改結果存檔,對于隱患的整改,要實行消號管理。
分公司安全科每月20日將本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整改情況統計分析表報公司安全部。
公司安全部每月將各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整改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每季度的分析情況在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以書面形式報送縣安監局。
七、事故隱患監督
對較大以上事故隱患,由分公司安全科派專人負責監督管理,充分利用井口“隱患公示牌”進行公示并監督整改落實情況。警示內容應包括隱患存在位置、危險程度、注意事項等。
八、隱患舉報獎勵制度:
所有員工均可對作業現場存在較大以上隱患向公司安全部報告,經確認后對舉報者獎勵100――1000元。
舉報電話:6681702(8015)內線8116、8118
九、責任追究:
1、各單位對本單位范圍內的事故隱患認真檢查,及時落實整改,不得對事故隱患進行瞞報或拖延不報。否則,被查出時對單位負責人進行經濟處罰。
2、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存在有瞞報和拖延不報而導致事故發生的,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從重處罰,造成重大事故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