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產品貯存管理規定(3)

公司產品貯存管理規定(3)

2024-07-10 閱讀 9682

公司產品貯存管理規定(三)

1目的和適用范圍

1.1為對采購/外包、生產過程的產品和成品的貯存實施管理,為貯存的產品提供適宜的貯存條件,維護貯存產品的固有質量,特制訂本文件。

1.2本文件規定了采購/外包、生產過程產品和成品的貯存、入庫

、保管和出庫過程的職責、程序和要求,適用于采購/外包、生產過程的產品和成品的貯存管理。

2引用標準

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idtiso9000:2000)

gb/t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idtiso9001:2000)

q/shyg01.01z-2006質量手冊

3術語和定義

本文件采用gb/t19000-2000標準的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采購部負責產品貯存的歸口管理,負責采購/外包過程產品、生產產品的入庫、貯存和出庫,負責對生產工段領用產品進行審批。

4.2加工工段、裝配工段、鉚焊工段負責按規定領用采購/外包過程產品,負責生產產品的貯存和入庫。

4.3質量部負責各類產品的入庫前檢查,參加對庫存產品的定期檢查。

5管理內容和方法

5.1產品的防護標識

5.1.1在產品的貯存過程中,應注意產品包裝上的防護標識。通常實施的防護標識有:“小心輕放”、“防潮”、“堆碼層數”、“向上”等。

5.1.2在產品的貯存過程中應按照產品的防護標識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產品損壞。

5.2產品的貯存

5.2.1對采購/外包過程的各種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件等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在制品、成品、顧客提供的產品等,應控制其貯存過程。

5.2.2各類產品的貯存應使用合適的庫房或場地,并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5.2.3產品的貯存方法應適當、標識明顯、按規定擺放,適當隔離。

5.2.4生產部應會同質量部定期對貯存產品的質量狀況進行檢查,防止產品損壞、超過保存期或變質。

5.3采購/外包過程產品的入庫

5.3.1采購部采購/外包過程的產品到貨后,應填寫入庫單并簽字,然后與供方提供的產品質量證明書一同提交質量部進行進貨檢驗/驗證。

5.3.2質量部進行進貨檢驗/驗證后,對合格產品應在入庫單上蓋章,對不合格品應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進行處置。

5.3.3保管員應按入庫單接收采購/外包過程產品,清點產品數量、檢查產品外觀、復核產品標識,并在入庫單上簽字。

5.3.4保管員應及時按入庫單對入庫產品登記上帳,并將采購/外包過程產品入庫單交財務部辦理結算手續

5.4生產產品的入庫

5.4.1生產部在產品生產完成,經過質量部檢驗和試驗合格后,生產部應持產品合格證,填寫入庫單,向成品庫辦理入庫手續。

5.4.2倉庫保管員應在接收產品時,驗證產品的合格證,清點數量,目測產品的外觀質量,并在入庫單上簽字。

5.4.3倉庫保管員應及時按入庫單對入庫產品登記上帳,并將貯存產品入庫單交財務部辦理結算手續。

5.5產品的庫存保管

5.5.1庫存的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件、成品等應貯存在指定的庫房內,大宗鋼材、毛坯以及成品部件等可以放置在露天場地上。

5.5.2貯存產品的庫房應具備防火、防潮、防變質、防銹蝕等適宜的貯存條件。露天貯存場地應平整,不積水,并設置墊木、型鋼等以避免產品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5.5.3庫存產品應有清晰的標識,需要時填寫材料保管卡片,按產品的入、出庫情況及時更改產品數量,做到帳、物、卡“三一致”。

5.5.4產品貯存期間,應分類存放、間隔適當、擺放整齊、標識清晰,產品堆放不得過高,標識方向應向外。

5.5.5小型的產品貯存時應盡量放置在貨架上。貨架應牢固、穩定。產品擺放應上輕下重,分區、分類擺放。

5.5.6對于貯存的產品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庫存產品的損壞、丟失。需要時應對產品采取涂油、防銹等措施。

5.5.7保管員應定期清點庫存產品的數量,檢查庫存產品的質量狀況。發現產品銹蝕、變質、損壞、超過保質期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并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

5.6貯存產品的發放

5.6.1由于生產需要領取庫存產品時,裝配人員應填寫領料單,經過裝配工段長、生產調度審批后,交保管員辦理出庫手續。

5.6.2成品出庫時,銷售人員應填寫發貨通知書,經過銷售經理審批后,交保管員辦理出庫手續。

5.6.3保管員在發放產品時應核對產品標識,防止錯發、誤用。對于有貯存期限要求的產品,應按先進先出的原則發放產品,防止產品超期貯存而變質。

5.6.4對于不能整個包裝領用的產品,拆開包裝后,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產品的銹蝕和變質,并保持產品標識。

5.6.5保管員應按領料單、發貨通知書及時將產品發出情況登記、上帳。

6形成

的文件和記錄

6.1入庫單

6.2保管帳

6.3領料單

6.4發貨通知書

篇2:危險化學品貯存安全規定

1、危險化學品貯存必須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技術人員;倉庫工作人員應進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3、應當制定事故急處理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4、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出入庫管理制度。

5、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6、進入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的人員、機動車輛,必須采取防火措施。

7、貯存的危險化學品應有明顯的標志且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

8、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能分區、分類、分庫貯存,采用的貯存方式應與其性質相適應。

9、各類化學性能相互抵觸或滅火及防護方法不同的危險化學不得混合貯存。

10、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區域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11、危險化學品無品質變化、包裝破損、滲漏、穩定劑短缺等現象。

12、泄漏或滲漏危險品的包裝容器應迅速移至安全區域。

13、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

14、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級、層數、占地面積、安全疏散和防火間距,應符合國家規定。

15、危險化學品貯存建筑物、場所消防用電設備應能充分滿足消防用電的需要,并符合國家規定。

16、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建筑物內輸配電線路、燈具、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等應符合安全要求。

17、貯存易然、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避雷設備且符合國家標準。

18、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通排風設備,并保證通風良好。

19、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通排風系統應設有良好的靜電接地裝置。

20、通風管道穿過防火墻等防火分隔物時,應用非燃燒材料進行分隔。

21、貯存危險化學品建筑采暖的熱煤溫度不應過高,熱水采暖不應超過80℃,不得使用蒸汽采暖和機械采暖。

22、通排風管、采暖管道和設備的保溫材料,必須采用非燃燒材料制作。

23、庫房溫度、濕度適宜,符合所貯存危險化學品的性能要求。

24、根據危險品特性和倉庫條件配置相應的消防設備、設施和滅火藥劑。

25、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內應安裝自動監測和火災報警系統。

26、貯存可用水滅火的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內,,應安裝滅火噴淋系統,其噴淋強度和供水時間應符合國家標準。

27、危險化學品貯存部門應配備經過專門培訓的專職或兼職消防人員。

28、危險化學品的貯存量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29、危險化學品露天堆放時,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30、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化學品不得露天堆放。

31、遇火、遇熱、遇潮能引起燃燒、爆炸、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濕、積水的建筑物中貯存。

32、受晶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分解、化合或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應貯存在一級建筑物中,其包裝應采取避光措施。

33、爆炸物品不準和其他類物品同貯,,必須單獨隔離限量貯存。

34、壓縮、液化氣體必須與爆炸物品、氧化劑、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蝕性物品隔離貯存。

35、易燃氣體不得與助燃氣體、劇毒氣體同貯。

36、氧氣不得與油脂混合貯存。

37、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混合貯存。

38、具有還原性的氧化劑應單獨存放。

39、有毒物品應貯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類物質。

40、腐蝕性物品嚴禁與液化氣體和其他物品共存。

41、禁止在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內堆積可燃廢棄物品。

42、修補、換裝、清掃、裝卸易燃易爆物料時,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銅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

43、貯存需浸濕或加穩定劑的物質時,容器封閉形式應能有效地保證內裝液體的百分比,,在貯運期間保持在規定的范圍以內。

篇3:氣體貯存安全檢查制度

一、檢查要求

1.通過安全檢查,要求發現隱患,堵塞漏洞,監督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防患于未然。

2.各單位除了要進行日常安全檢查外,每月初還必須組織一次定期的安全檢查。企業每季初組織一次抽查,對查出的問題登記建檔,落實整改。

3.每月和每季的安全檢查,要求各單位負責人親自參加,并要提前制訂具體的檢查計劃。

4.各種專業性檢查,以各專業部門為主,對壓力容器、危險化學品貯存、防火防爆、電氣安全、化工設備、安全裝置、防塵防毒、防洪防汛等,每年年初和6月初各進行一次各專業安全檢查。

5.各級安全檢查人員有權要求被檢查單位匯報安全生產情況并提供有關資料,有權調查安全生產情況,制止違章作業。

6.各級安全檢查組織都必須將檢查出的隱患和整改情況,書面報告上一級主管部門。重大隱患和整改情況,上報安全技術部門匯總并存檔。

二、檢查組織

1.由生產副經理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組成企業安全檢查組,各單位由單位安全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組成單位安全檢查組,按安全檢查制度的規定進行檢查。

2.日常安全檢查,由單位安全員組織班組長、班組安全員等有關人員進行,并將查出的問題向單位負責人匯報,由單位負責人安排整改。

3.生產班組各崗位應按照各自的業務,按規定每天進行巡查,作好各項運行記錄,并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三、檢查內容

1.安全檢查以查領導、查安全意識、查紀律、查制度、查隱患為主要內容,并根據季節特點和經營特點確定不同的檢查內容。

2.根據各單位不同的情況制定專業檢查具體的檢查內容。

3.對每次檢查的內容必須編制具體的檢查表,并提前通知檢查人員和受檢查單位。

四、整改

1.各級檢查組織和人員對查出的隱患,要逐項分析、研究,落實整改措施,要定項目、定時間、定人員,寫出整改通知單送有關單位。對比較緊急的重大隱患要寫出“重大隱患整改”通知書,送達負責整改的單位,限期整改。

2.對所有隱患,必須按通知中規定的期限完成整改,對于難以消除的隱患,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切實預防事故發生,并作出整改計劃,及時上報到企業負責人。

3.安全檢查要求做到邊檢查邊整改,班組能解決的安全問題不推給主管部門,主管部門能解決的安全問題不推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