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車間氮氣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車間氮氣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2251

車間氮氣使用安全管理規定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比空氣稍輕,在相對封閉的空間里積聚后會造成缺氧環境,從而使人窒息傷亡。

近期因氮氣使用不當導致窒息傷人的事故屢有發生。我車間氮氣使用點多面廣,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加強氮氣使用的安全管理,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特制訂以下氮氣使用安全管理規定:

一、各班組對氮氣導致窒息的風險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防范氮氣窒息事故的極端重要性,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針對本崗位氮氣使用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風險評價、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考核班組0.2分,班組長0.1分。

二、各班組要對所屬區域內所有在用氮氣設施進行認真梳理,登記建檔,重點監控,不得疏漏;各氮氣使用點懸掛氮氣使用標識,制定控制措施,并逐一落實監管責任,加強氮氣監測和通風管理;在氮氣濃度高的環境中作業時,須佩戴氧氣呼吸器并指定專人負責監護;作業前嚴格執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制度,確保在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降至安全濃度后作業人員才能進入作業現場,否則考核班組0.4-1分,班組長0.2-0.4分

三、各班組要立即開展"以班組為單位,以崗位作業內容為基礎,以氣體能源介質為重點"的危險源辨識活動,全面辨識出所有作業活動中的風險,對班組員工進行細致的培訓教育,使他們全面了解中毒、窒息等事故可能發生的場所、危害性、特點,掌握自救、互救知識,防止盲目施救,否則班組0.2-0.4分,班組長0.1-0.2分。

四、各班組要組織人員對車間下發的《氮氣窒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認真學習,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應急演練,使作業人員掌握避險、自救、互救方法,熟悉相關應急預案內容,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否則班組0.2-0.4分,班組長0.1-0.2分。

五、各班組不得隨意切換氮氣,確需切換氮氣的,要報請車間相關管理人員同意。否則班組0.1-0.2分,班組長0.04-0.1分。

六、各班組成員要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檢查。一是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真抓實干,常年不懈;二是要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把工作做細做實,把問題研究透徹;三是要加強對相關方管理和監督,避免出現安全監管缺失、釀成生產安全事故等情況。

篇2:氮氣使用安全規定

在空氣分離過程中,因生產裝置、工藝管道的泄漏、安全裝置失靈,或檢修過程中因未佩帶安全防護用具或因防護不當等,都可能發生氮氣窒息事故。而且,氮氣窒息事故發生后受害者很難有能力逃出或自救。

在生產過程中如何氮氣窒息事故,主要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對崗位工人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氮氣的理化性質、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

(2)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窒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演練以提高崗位工人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水平,并根據工藝變化和人員變動適時進行修訂,使預案具有可操作性;

(3)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懸掛安全警示標識,無關人員不得進入該生產場所;(4)在氮氣生產設備內進行檢修作業前,必須將該設備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經置換分析合格,氧含量達18%以上,落實好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作業。在不可能置換完全的情況下,作業人員必須使用空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并在監護人監護下作業;

(5)嚴格執行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崗位操作技能培訓,避免因誤操作導致設備損壞和管道閥門泄漏而引發事故;

(6)主控室操作人員要加強對壓力、流量等參數的監控,以便及時發現氮氣泄漏情況并及時得到有效控制。

(7)有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加強強制通風裝置,以減少氮氣積聚。

(8)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作業前,先制定完善的作業方案,并經安全部門通過后再作業。

(9)不得將純氮氣排放至通風不暢的空間;氮氣的生產、使用現場和操作室等要保持通風換氣良好,并定期分析周圍大氣的含氧量,保證其濃度不低于18%

篇3:氧氣氮氣氬氣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范圍:此辦法適用于公司所有氧氣、氮氣、氬氣使用用戶。

目的:杜絕因使用不當而引發的事故發生,保障人身設備安全降低生產成本。為我們公司的安全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氣體性質簡介:

氧氣-危險性類別:第2.2類?助燃氣體72/T2w

侵入途徑:吸入和皮膚接觸健康危害:長時間吸入純氧造成中毒。常壓下,氧濃度超過40%時,就有發生氧中毒的可能性,氧中毒有二種類型:1、肺型-主要發生在氧分壓為1-2個大氣壓,相當于吸入氧濃度40-60%左右。開始時,胸骨后稍有不適感,伴輕咳,進而感胸悶,胸骨后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劇。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窒息。2、神經型-主要發生于氧分壓在3個大氣壓以上時,相當于吸入氧濃度80%以上,開始多出現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動加速,虛脫,繼而出現全身強直性癲癇樣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長期處于氧分壓為60-100%Kpa的條件下可發生眼損害,嚴重者可失明。Yo}~|

燃爆危險:強氧化劑,助燃,與可燃蒸氣混合可形成燃燒式爆炸性混合物。S

?急救措施o3GaAa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停止時施行呼吸復蘇術,心跳停止時,施行心肺復蘇術,氧中毒后要就醫觀察24-28小時,以免延誤肺水腫的治療。

眼睛接觸:接觸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沖洗15分鐘以上。Ma

皮膚接觸:接觸液氧后,侵入溫水中,就醫`v

危險特性:與可燃氣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還原劑能發生強烈反應。氧比空氣重,在空氣中易擴散。流速過快容易產生靜電積累,放電可引發燃燒爆炸。R

有害燃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M.^q

滅火方法及滅火劑:切斷氣源(或液氧)。用水冷卻容器,以防受熱爆炸。可選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等適合周圍火源的滅火劑qIp

泄漏應急處理:迅速堵漏或切斷氣源,保持通風。切斷一切火源,嚴防靜電產生,遠離可燃物。人員進入現場須穿戴防護用具。/hQ,I*Bav

操作使用注意事項: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相應法規生產設備,管路要嚴格脫脂,勞動防護用具不得有油污。工作現場嚴禁煙火,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和急救物品,有良好的通風措施。對于氣瓶搬運時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

使用過程控制:設備管路嚴格密閉,加強通風。P]0?]u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消除泄露氣源撤離現場B6

眼睛防護:接觸液氧環境戴防護面罩。"Je

手防護:戴手套,接觸液氧環境(低溫)戴棉手套。C

其它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工作前避免飲用酒精性飲料。長時間接觸氧氣,必須經空氣吹15min以后才可接觸明火。進行就業前和定期體檢。3m

避免接觸的條件:明火高熱,油脂,還原劑)D3

?毒理學資料D|9$

急性毒性:豚鼠一次吸入100%氧2-3日后死亡。P"/

氧濃度%nv>SI

(常壓時)氧分壓~9>9&a

(×0.1333224kpa)主要表現14-16100-120呼吸加深加快,脈率增速脈波加強,血壓升高,肢體,S

肌肉協調動作稍差10-1470-100缺乏無力,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思維紊亂6-1045-70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意識朦朧、紫紺6以下45以下心率低鈍,脈波微弱,血壓下降,潮式呼吸或呼吸停頓抽搐,瞳孔擴大繼而心跳呼吸停止死亡ualJ

運輸使用氣瓶注意事項:運輸時戴好氣瓶瓶帽及防震膠圈,避免拋、滾、滑和撞擊,防止曝曬。

?氮氣-危險性類別:第2.2類?不燃氣體PsQ

侵入途徑:吸入和皮膚接觸健康危害:沒有明顯的毒性作用,由于無色、無味、無嗅,故空氣中含量高時無法發覺,如果氧含量低于18%則威脅生命,缺氧癥狀為惡心、困倦,皮膚、眼瞼變青,無知覺直至死亡。液氮對眼、皮膚,呼吸道會造成凍傷。v|#2>#

急救措施A~`Mp

皮膚接觸:接觸液氮,解凍后脫去衣服就醫。W;(J

眼睛接觸:就醫。c

吸入: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輸氧或施行人工呼吸。AG0Y~$Z5{B

危險特性:氮本身不燃燒,但盛裝氮氣的容器與設備遇明火高溫可使容器內壓力急劇升高直至爆炸,應用水冷卻火中容器。qSS6Aiwj

滅火方法及滅火劑:用水冷卻火中容器n]o

?泄漏應急處理:切斷氣源,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處理泄漏事故,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處理液氮應配帶防凍護具。/I+f40Gt

操作處置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設有事故強制通風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操作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IY&

液氮泄露嚴防凍傷`0[/vG

使用過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A|rfY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迅速撤離現場,搶救及事故處理要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bgrk7p

眼睛防護:接觸液氮環境應戴面罩。

手防護:低溫環境戴棉手套^y,-+y

其它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工作前避免飲用酒精性飲料。進行就業前和定期體檢。

避免接觸的條件:高溫、明火(盛裝氮氣液氮的容器)

毒理學資料tBOq

急性毒性:氮本身無毒,氧含量低于18%則威脅生命,缺氧癥狀為惡心,困倦,皮膚眼瞼變青無知覺直至窒息死亡。

運輸使用氣瓶注意事項:氣瓶戴好瓶帽、防震圈、防止曝曬和撞擊。

氬氣-危險性類別:第2.2類?不燃氣體

侵入途徑:吸入和皮膚接觸

健康危害:氬本身無毒,但在高濃度時有窒息作用。當空氣中氬氣濃度高于33%時就有窒息的危險。當氬氣濃度超過50%時,出現嚴重癥狀,濃度達到75%以上時,能在數分鐘內死亡。液氬可以傷皮膚,眼部接觸可引起炎癥。

?急救措施Z

皮膚接觸:接觸液氬,可形成凍傷。用水沖洗患處,就醫

眼睛接觸:液氬濺入眼內,可引起炎癥,翻開眼瞼用水沖洗,就醫。

吸入: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復蘇術,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復蘇術,就醫.

危險特性:氬本身不燃燒,但盛裝氬氣容器與設備遇明火高溫可使器內壓力急劇升高至爆炸,應用水冷卻火中容器。

滅火方法及滅火劑:用水冷卻火中容器,用著火環境相適應的滅火劑。

?泄漏應急處理wV

泄漏應急處理:切斷氣源,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處理泄漏事故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處理液氬應配帶防凍護具。若氣瓶泄漏而無法堵漏時,將氣瓶移至空曠安全處放空。Ot~Q

操作處置與儲存[v`

操作處置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設有事故強制通風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操作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液氬泄露嚴防凍傷(

使用過程控制:使用過程密閉,加強通風9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迅速撤離現場,搶救及事故處理要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y,;

眼睛防護:接觸液氬環境應戴面罩。ggU

身體防護:低溫工作區應穿防寒服。qt.H

手防護:低溫環境戴棉手套n6

其它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工作前避免飲用酒精性飲料。進行就業前和定期體檢。k8%I/s

?毒理學資料%tT9fH5MFN

急性毒性:本身無毒。空氣中濃度高時有窒息危險。窒息癥狀表現為,最初出現呼吸加快注意力減退,肌肉運動失調,繼爾出現判斷力下降,失去所有感覺情緒不穩,全身疲乏,進爾出現惡心嘔吐衰弱,意識喪失,痙攣,昏睡,以致死亡。

運輸使用氣瓶注意事項:運輸時戴好氣瓶瓶帽及防震膠圈,避免拋、滾、滑和撞擊,防止曝曬。

使用管理要求:

1、氧氣做為一種強烈的助燃氣體,嚴禁做為容器檢修時的置換氣體使用,(檢修時應使用空氣做為置換氣體)要求在檢修作業中間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

2、準備檢修的壓力容器應先做好通風置換工作,然后對壓力容器增設盲板,在檢修過程中間要保持通風,防止其他不安全氣體進入容器導致事故發生。

3、凡與氧氣接觸的設備、管道、閥門、儀表及零部件嚴禁沾污油脂。氧氣壓力表必須設有禁油標志

4、操作、維護、檢修氧氣生產系統的人員所用工具、工作服、手套等用品,嚴禁沾染油脂。

5、壓縮機、儲罐(包括低溫儲罐)和其他有關設備、嚴禁超壓超溫運行。設備或系統如有泄漏,嚴禁帶壓緊螺栓。

6、氧氣儲罐投入使用前,須進行強度試驗、氣密性試驗、除銹、脫脂、吹掃干凈,并在內壁涂好不燃防銹涂料。

7、氧氣、氬氣、氮氣的閥門管道使用等必須由專人負責;

8、氧氣閥門的開啟必須緩慢進行,操作時人員應站在閥門的側面,采用帶旁通閥的閥門時應先開啟旁通閥。使下游側先充壓,當主閥兩側壓差小于等于0.3MPa時再開啟主閥,且開關氧氣閥門的人員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

9、當閥門長時間沒操作出現打不開或關不住現象時,要查明原因,不得敲擊閥門。閥門按規定開啟后,禁止非調節閥門作調節使用;

10、對氧氣管道進行動火作業前,須先制定動火方案;其內容包含負責人,操作方案安全措施人員分工監護人等,并經有關部門確認后方可進行;(氧氣含量必須控制在22%以下;)

11、氧氣管道著火時,應立即切斷上側氣源;

12、對氧氣管道進行檢修動火作業時應將氧氣進行排空,確認壓力降為零后在用空氣對管道進行置換吹掃,直到吹出氣體中的氧含量在18%-22%為合格才可進行作業,作業前必須將工具及備件等進行嚴格的脫脂處理,以免發生燃燒爆炸;

13、對氧氣閥門及管道進行維修時,維修人員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維修工具必須是專用,且進行嚴格的脫脂;

14、在氧氣維修點周圍10M范圍內不得有明火作業,且維修人員及監護人員的通信工具必須處于關閉狀態;閑雜人員必須請出警界范圍之外;

15、維修氧氣閥門及管道的備件嚴禁使用橡膠墊。

16、焊接氧氣管道時,必須將管內氧氣排盡,并用氮氣置換,當排出的氣體中含氧量低于21%時方可動火,不要使焊瘤在管道內部突出,并不得將焊渣留在管道時,以免摩擦發生事故,放散氧氣時,應通知周圍嚴禁動火,并設專人監護。

17、閥前、閥后、彎管、變徑管和三通等部位應采用銅管或不銹鋼管;

18、碳鋼氧氣管道應每5年進行一次吹掃,每5年進行一次管壁測試;主要測定彎頭及調節閥后的管道;

19、彎頭不要采用折皺彎管;管接頭不得采用有機物填料,填料及法蘭密封墊應采用不易燃燒的石棉、聚四氟乙烯、退火銅片、退火鋁片等;

20、在氮氣和氬氣區域內作業,必須采取防止窒息措施,作業區內氣體含量經確認合格后方準工作

21、氧氣、氮氣、氬氣閥門管道在未經專業人員許可時,嚴禁亂*改,對于私自亂*改的按情節每發現一次罰款500-1000元處理

22、凡使用單位的氮氣、氧氣、氬氣、空氣、循環水、等管道都必須按規定進行刷漆區支管道顏色與主管道保證一致,刷漆范圍至氣路末端十五天完成進行檢查。對于不合格的要進行考核。

23、氧氣、氮氣、氬氣在人員作業區內嚴禁做為放散氣體使用。

24、各種使用氮氣、氬氣的場所,應定期分析周圍大氣的含氧量,其濃度不應低于18%。

25、凡氮氣、氬氣、氧氣排放口,放散管口附近應掛警戒線,并懸掛“禁止入內”標志牌,氮氣宜高空排。

26、除生產必須用氮氣、氬氣、氧氣之外,其他不準有任何形式的使用(特別是用氧氣管吹灰、涼快,那是非常危險的后果是很嚴重的)。

27、加強巡檢次數質量,杜絕跑、冒、漏、滴現象。

28、加強教育學習培訓,完善各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