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信息和溝通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信息和溝通
標準條文
組織應識別和確定成本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所需的成本信息,并對成本信息的獲取、傳遞、利用和處置等活動建立適當?shù)倪^程。確保成本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和及時,為成本策劃、成本決策、成本設計、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持續(xù)改進提供輸入。
組織應確保在其內(nèi)部建立適當?shù)臏贤ㄟ^程,并對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進行溝通。這種溝通應用于:
a)組織內(nèi)各職能和各層次間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活動以及有關成本動量和成本水平信息的交流和探討;
b)處理外部的成本要求和成本信息。
注1:成本信息包括組織內(nèi)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注2:溝通本身具有有效性,無效的溝通沒有意義。
目的和意圖
成本信息是成本決策和溝通的輸入和基礎。本要素條款給出了成本信息和溝通的要求。
理解要點
●成本信息(CCA2101:2008標準第2.6.20條)是指在成本方面有意義的數(shù)據(jù)。成本信息包括組織內(nèi)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組織內(nèi)部信息一般包括:核算的結果、資源預算、成本計劃、成本動量、標準成本、歷史成本信息等(不限于此)。組織外部信息一般包括:市場價格信息采購產(chǎn)品價格信息、標桿的成本信息、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國內(nèi)外行業(yè)成本信息等(不限于此)。
●由于成本信息不斷變化和更新,組織對其所需成本信息的識別和確定應是一個持續(xù)不間斷的過程,也就是說,組織需要密切關注成本信息的發(fā)展和變化情況,確保獲取和利用最新的成本信息。與此同時,組織還應建立一定的渠道和過程(設計和建立文件化的成本信息系統(tǒng)),對成本信息的獲取、傳遞、利用和處置等活動做出規(guī)定,確保成本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和及時,為成本策劃、成本決策、成本設計、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持續(xù)改進提供輸入。
●組織識別和確定其所需的成本信息時,應注意成本信息的適用性和充分性,本要素條款不要求組織建立一個龐大的信息庫,以包羅很少涉及和使用的成本信息,而只需識別和確定組織需要的成本信息就可以了,但識別應盡可能的充分、不遺漏。
●設計和建立成本信息系統(tǒng)的目的在于:明確流程中和成本預警系統(tǒng)中成本信息的搜集、整理、傳遞和溝通的路徑及要求,明確信息流中的職責和權限、內(nèi)容、時間、地點和使用對象,分析和處理信息為決策和成本管理與控制活動提供輸入。
●文件化的成本信息系統(tǒng)建立后,組織應對其進行模擬測試和評審,以確保成本信息系統(tǒng)是適宜和有效的,必要時,進行調(diào)整或更新。
●溝通是為達到某一目的所進行的有效聯(lián)系。溝通是促進組織內(nèi)各職能和層次間的信息交流的活動,可以增進理解,提高效率和有效性。對于組織而言,溝通分為內(nèi)部溝通和外部溝通。組織應確保在其內(nèi)部建立適當?shù)臏贤ㄟ^程,并對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進行溝通。這種溝通應用于:
a)組織內(nèi)各職能和各層次間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活動以及有關成本動量和成本水平信息的交流和探討。鼓勵所有受組織運行影響的人員參與組織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實踐,并對組織的成本方針和目標給予良好的支持,促進成本管理體系活動的順利進行,確保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b)處理外部的成本要求和成本信息。
●組織的內(nèi)部溝通應在各個不同職能和層次之間全方位的進行,組織應根據(jù)溝通內(nèi)容建立起適當?shù)臏贤ㄟ^程,并確保溝通的有效性。溝通的方式一般可包括:各種會議、各類文件、內(nèi)部簡報、宣傳板報和成本信息公告欄、成本方面的海報和標語、面談、聲像媒體等(不限于此)。
●溝通的內(nèi)容一般包括:成本方針和目標的制定、評審、傳達和執(zhí)行,識別和確定提高成本因素,進行風險評價和控制方案的制定、評審和實施,各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的管理職責和權限的分配與落實,各種定額或標準成本、預算和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成本核算的結果和成本水平差異分析的結果,為改進成本水平所引入的新設計、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制度和新的管理和工作模式等,來自組織外部影響成本的信息等(不限于此)。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成本信息和溝通涉及所有其他要素條款,是成本和成本管理信息獲取、傳遞和利用以及各職能和層次有效聯(lián)系和協(xié)調(diào)運作的重要途徑。
篇2: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信息和溝通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信息和溝通
標準條文
組織應識別和確定成本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所需的成本信息,并對成本信息的獲取、傳遞、利用和處置等活動建立適當?shù)倪^程。確保成本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和及時,為成本策劃、成本決策、成本設計、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持續(xù)改進提供輸入。
組織應確保在其內(nèi)部建立適當?shù)臏贤ㄟ^程,并對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進行溝通。這種溝通應用于:
a)組織內(nèi)各職能和各層次間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活動以及有關成本動量和成本水平信息的交流和探討;
b)處理外部的成本要求和成本信息。
注1:成本信息包括組織內(nèi)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注2:溝通本身具有有效性,無效的溝通沒有意義。
目的和意圖
成本信息是成本決策和溝通的輸入和基礎。本要素條款給出了成本信息和溝通的要求。
理解要點
●成本信息(CCA2101:2008標準第2.6.20條)是指在成本方面有意義的數(shù)據(jù)。成本信息包括組織內(nèi)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組織內(nèi)部信息一般包括:核算的結果、資源預算、成本計劃、成本動量、標準成本、歷史成本信息等(不限于此)。組織外部信息一般包括:市場價格信息采購產(chǎn)品價格信息、標桿的成本信息、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國內(nèi)外行業(yè)成本信息等(不限于此)。
●由于成本信息不斷變化和更新,組織對其所需成本信息的識別和確定應是一個持續(xù)不間斷的過程,也就是說,組織需要密切關注成本信息的發(fā)展和變化情況,確保獲取和利用最新的成本信息。與此同時,組織還應建立一定的渠道和過程(設計和建立文件化的成本信息系統(tǒng)),對成本信息的獲取、傳遞、利用和處置等活動做出規(guī)定,確保成本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和及時,為成本策劃、成本決策、成本設計、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持續(xù)改進提供輸入。
●組織識別和確定其所需的成本信息時,應注意成本信息的適用性和充分性,本要素條款不要求組織建立一個龐大的信息庫,以包羅很少涉及和使用的成本信息,而只需識別和確定組織需要的成本信息就可以了,但識別應盡可能的充分、不遺漏。
●設計和建立成本信息系統(tǒng)的目的在于:明確流程中和成本預警系統(tǒng)中成本信息的搜集、整理、傳遞和溝通的路徑及要求,明確信息流中的職責和權限、內(nèi)容、時間、地點和使用對象,分析和處理信息為決策和成本管理與控制活動提供輸入。
●文件化的成本信息系統(tǒng)建立后,組織應對其進行模擬測試和評審,以確保成本信息系統(tǒng)是適宜和有效的,必要時,進行調(diào)整或更新。
●溝通是為達到某一目的所進行的有效聯(lián)系。溝通是促進組織內(nèi)各職能和層次間的信息交流的活動,可以增進理解,提高效率和有效性。對于組織而言,溝通分為內(nèi)部溝通和外部溝通。組織應確保在其內(nèi)部建立適當?shù)臏贤ㄟ^程,并對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進行溝通。這種溝通應用于:
a)組織內(nèi)各職能和各層次間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活動以及有關成本動量和成本水平信息的交流和探討。鼓勵所有受組織運行影響的人員參與組織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實踐,并對組織的成本方針和目標給予良好的支持,促進成本管理體系活動的順利進行,確保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b)處理外部的成本要求和成本信息。
●組織的內(nèi)部溝通應在各個不同職能和層次之間全方位的進行,組織應根據(jù)溝通內(nèi)容建立起適當?shù)臏贤ㄟ^程,并確保溝通的有效性。溝通的方式一般可包括:各種會議、各類文件、內(nèi)部簡報、宣傳板報和成本信息公告欄、成本方面的海報和標語、面談、聲像媒體等(不限于此)。
●溝通的內(nèi)容一般包括:成本方針和目標的制定、評審、傳達和執(zhí)行,識別和確定提高成本因素,進行風險評價和控制方案的制定、評審和實施,各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的管理職責和權限的分配與落實,各種定額或標準成本、預算和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成本核算的結果和成本水平差異分析的結果,為改進成本水平所引入的新設計、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制度和新的管理和工作模式等,來自組織外部影響成本的信息等(不限于此)。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成本信息和溝通涉及所有其他要素條款,是成本和成本管理信息獲取、傳遞和利用以及各職能和層次有效聯(lián)系和協(xié)調(diào)運作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