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三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附三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8307

第三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1、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核心內容和永恒的主題,醫院必須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把質量管理是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的過程,要納入醫院的各項工作。

2、醫院要建立健全醫療質量保證體系,即建立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組織,職責明確,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質量管理工作。

2.1醫院設置的質量管理與改進組織(例如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藥事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輸血管理委員會)要與醫院功能任務相適應,人員組成合理,職責與權限范圍清晰,能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為醫院質量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2.2院長作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應認真履行質量管理與改進的領導與決策職能;其它醫院領導干部應切實參與制定、監控質量管理與改進過程;

2.3醫療、護理、醫技職能管理部門行使指導、檢查、考核、評價和監督職能。

2.4臨床、醫技等科室部門主任全面負責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2.5各級責任人應明確自己的職權和崗位職責,并應具備相應的質量管理與分析技能。

3、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組織要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自身醫療工作的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

3.1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方案是全面、系統的書面計劃,能夠監督各部門,重點是醫療、護理、醫技科室的日常質量管理與質量的危機管理,

3.2質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質量管理目標、指標、計劃、措施、效果評價及信息反饋等,加強醫療質量關鍵環節、重點部門和重要崗位的管理。

4、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

4.1核心制度包括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準入制度等。

4.2對病歷質量管理要重點加強運行病歷的實時監控與管理

5、加強全員質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質量和安全意識,提高全員質量管理與改進的意識和參與能力,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和常規;醫務人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必須人人達標。

6、質量管理工作應有文字記錄,并由質量管理組織形成報告,定期、逐級上報。通過檢查、分析、評價、反饋等措施,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將質量與安全的評價結果納入對醫院、科室、員工的績效評價評估。

7、建立與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實行責任追究的制度、形成醫療質量管可追溯與質量危機預警管理的運行機制。

8、加強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管理,要用《診療常規》指導對患者診療工作,有條件的醫院要逐步用《臨床路徑》規范對患者診療行為。

9、逐步建立不以處罰為目標的,是針對醫院質量管理系統持續改進為對象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能夠把發現的缺陷,用于對醫療質量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與程序的改進工作。

10、建立與完善目前質量管理常用的結果性指標體系基礎上,逐步形成結果性指標、結構性指標、過程性指標的監控與評價體系。

篇2:附二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1、醫院成立醫療質量管理、病案管理、院感管理、輸血管理、藥事管理、護理質量管理六大管理組織,全面負責實施醫療質量管理。

2、醫務科、護理部具體組織實施醫療質量管理。負責制訂并具體組織落實全院的醫療質量管理方案。每月匯總質量考評資料并在全院中層干部會上進行點評、通報,督促和落實整改。

3、為加強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各科室設質量管理小組,按"質量考核標準",經常督促、檢查、分析本科室的醫療質量問題,同時參加科與科之間的質量互查工作。

4、醫療質量管理程序分為:

1)自查:各科室質量管理小組每月按醫院"質量考核標準"逐條自查自評,強調實事求是的作風,要求將自查的原始資料記錄留底備查。

2)互查:各科室由醫務科、護理部指定互查對像及互查內容。要求認真負責、不徇私情,按規定內容逐條考核,并填好互查表。

3)抽查:由醫務科、護理部及各專業質量管理小組定期抽查各科室醫護質量,抽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由醫務科、護理部匯總交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討論解決。

5、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根據自查、互查及抽查結果,每半年評出各科室成績進行獎懲,并幫助有關科室改進工作,提高醫療質量。

篇3:鄉衛生院中醫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鄉村衛生院中醫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一、建立分級制度,級數不定,級與級之間以工資獎金為區分。模仿國外的醫師制度,病人先由一線醫生接診,若一線醫生無法治療,再轉由更高級別的醫生診療。

二、建立醫師考核制度,每個病人建立專門檔案,應包括身份證號及聯系電話等;對病人的治療情況進行跟蹤隨訪,發給問卷,詢問病人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以癥狀消失且三月內不再復發為治愈一例;若病人不滿意效果而中止治療,則為治療失敗一例;以“治愈例數”÷“總治療例數”為治愈率,每年考核一次,要求治愈率為80%以上。

三、在考核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獎懲升降制度。

1.新畢業醫師為見習醫師,無獨立處方權,隨高級別醫師學習三年后晉級為一級醫師,此期間拿固定工資;此后每連續三年治愈率高于80%則升一級,低于80%則降一級,若降入見習醫師則為見習醫師待遇;

2.若發現醫師做假,如與人竄通假冒治愈以提高治愈率等,一次發現即降入見習醫師。

說明:這種考核及升降制度直接面對病人,以實際治療效果為依據,鼓勵醫師在保證醫療質量的情況下多接診病人,多勞多得。病人先由一線醫師接診,可避免高級醫師人才浪費,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去診療更復雜的病例及進一步學習;高級別醫師的技術水平及付出的腦力勞動都多于低級別醫師,理應有更高的報酬,若檔次不拉開難以有足夠的激勵。建立以治愈率為準的升降制度可以避免醫師亂接病人,遇到沒把握的病人可以推薦給更高級別的醫師就診。醫師做假直接與醫德相關,故而處罰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