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質量事故賠償管理制度
公司質量事故賠償管理制度
1、目的為提高全員質量、成本意識,并能夠積極參與質量事故改善,確保質量事故責任得到落實,促進公司產品品質、工作質量等改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適用于所有造成公司經濟損失事故的處理。
3、定義
3.1質量事故:造成重大客戶投訴與抱怨、索賠,退貨、產品批量報廢、材料批量報廢、批量返工的事件、生產安全等,均屬于質量事故。
3.2賠償:公司員工因工作失職或不作為造成公司直接在經濟上蒙受諸如財產損失、材料損耗、滯運費、客戶索賠等費用時,該員工應承擔40%比例的賠償責任(上限1萬元,下限10元),嚴重者將扣除個人本月全部工資,賠償收回的費用列入公司財務。
3.3處罰:員工違反公司和部門的各項管理制度,造成各類經濟損失,依照相關作業流程及制度進行處罰,處罰收回的費用列入公司財務。
4、職責
4.1質檢員:負責主導質量事故的責任調查和對責任人及其應承擔份額的認定;賠償或處罰要求的提出;
4.2銷售部:負責客戶投訴信息的反饋、處理跟進;
4.3財務部:負責收繳各類損失的賠償金額;
4.4辦公室:負責稽核賠償金額的復核;
4.7廠長:負責賠償報告的批準;
4.8相關責任部門:負責內部原因的調查,改善措施的制訂和執行。
5、內容
5.1質量事故原因分類
5.1.1指令錯誤
5.1.2下單錯誤
5.1.3技術資料錯誤
5.1.4采購錯誤
5.1.5發貨錯誤
5.1.6檢驗錯誤
5.1.7生產錯誤
5.1.8其他導致質量異常的錯誤
5.2賠償、處罰比例
5.3各相關部門責任劃分與賠償承擔的比例:
5.3.1工作過錯由單一部門造成,而其他部門難以監控的,由造成損失的部門獨自承擔賠償責任。
5.3.2工作過錯由單一部門造成,其他部門能夠監控而沒有糾錯的,由過錯部門承擔70%的主要賠償責任,未實施有效監控和進行糾錯的部門承擔30%的次要賠償責任。
5.3.3工作過錯由多部門造成,則由多個工作過錯部門酌情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5.3.4過錯責任難以認定和處罰的,由行政人事部聯合生產部調查討論后報總經理決定處罰。
5.4部門內部責任劃分與賠償承擔比例:
5.4.1直接責任人違規造成的錯誤,其上司無法監控的,由直接責任人承擔90%,上司承擔10%;
5.4.2責任人造成的錯誤其上司可以監控或應該設置管控手段而沒有設置的,由直接責任人承擔60%,上司承擔40%;
5.4.3如管理人員對本部門過錯所造成的損失進行包庇或隱瞞不報的,一經查實除賠償外,該管理人員承擔所有賠償同等金額作為加重處罰。
5.4.4責任人當月所受的處罰總金額以本人當月實發工資的30%為限;當月的30%工資不足賠償全額時,則分月扣除(按月收入的30%,直至賠償完為止);
5.4.5凡主觀故意造成公司損失的,不論金額多少,由本人承擔全部經濟損失,情節嚴重者由公司追究其法律責任。
6質量事故處理程序
6.1質量事故反饋
6.1.1對于客戶提出索賠、退換貨等質量事故,由銷售部或辦公室人員按相關客戶投訴處理流程進行登記,經銷售部經理確認后反饋到生產部;由于延誤發貨則由相關責任人承擔相應費用的50%。
6.1.2對于各工序或各車間的制程中發生的質量事故,責任部門開相關異常單,通知質檢員。
6.2質量事故責任認定
6.2.1質檢員、生產部等按相關作業流程要求對質量事故進行原因分析時,應同時找出責任部門與責任人員。
6.2.2對責任認定不服的,可以上報生產部,由生產部召集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調查處理。
6.3賠償或處罰提報
6.3.1給公司帶來直接經濟損失的,由追查部門對質量事故責任認定后,用表格的形式(用質量事故報告/普通報告格式)給相關部門確認,必要時召集財務部、行政人事部、稽核部等相關人員,查明直接損失金額。
6.3.2品質部、物流部等根據責任認定和損失金額,參照本制度5.2條5.3條5.4條的要求,將須賠償部分金額分攤到各相關責任人,并予以在相關質量事故處理報告上記錄。
6.3.3已經要求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若影響到公司聲譽的,可并處行政處罰。
6.4質量事故處理報告審批:總經理(總經理授權個案除外)
6.5處理結果通告
6.5.1品管部或物流部等質量事故調查判定發起部門將經批準的質量事故處理報告自留一份存檔,另交一份給行政人事部。
6.5.2必要時行政人事部將處理結果進行公告。
6.5.3品管部或物流部等質量事故調查判定發起部門收款交財務部或在工資中扣款處理。
6.5.4責任人對處罰、賠償或責任認定不服的,可先向發起部提出申訴,其次向行政人事部申訴。
6.6資料歸檔行政人事部將處罰公告歸入責任人的人事擋案資料,作為以后績效考核、評估依據。
7、管理辦法
7.1處罰規定未按以上規定操作的部門或人員處罰責任人10元/次。7.2獎勵及時發現問題或潛在質量問題(職責范圍內除外),并通過相關聯絡單反饋給品管部、生產部門,從而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的,由生產部、質檢員提報。辦公室將給與20員至50不等的獎金,間接效益200元獎勵20員一次,大于200以上獎勵50員至100一次)
7.3本制度從20**年9月1日起試行,試行過程中各部門積極提建議,以便下一次修訂時完善,解釋權歸口行政人事部。
篇2:會館物品報損賠償管理制度
休閑會館物品報損賠償管理制度
1.部門的物品損壞,要在第一時間內向當區的負責經理人匯報,由經理人員當面檢查物品的損壞程度,看是否維修的價值或可能性
2.若屬無維修可能的應向有關部門(通過采購部與供應商取得聯系)做匯報,是否可以舊換新。部門不得瞞報或不報
3.物品報損要查清原因,人為損壞的做出相應賠償,客人損壞的要有賠償單,部門在客人賠償后要保存好賠償單底聯,以備查實。
4.人為損壞的報損單要有相對應的罰款單,部門存底一聯,賠償金額由部門與成本部商定后定度,并從員工薪資中扣除。
5.自然損壞的現場要有證明人,或由查清確屬實情的,方可填單報損。賠償單送交副總經理簽字,再轉交成本部---庫房---財務---總經理簽字后方可生效。
6.報損后的物品,要及時在部門帳本上有所體現,可繼續投放使用的再延續使用,不可使用的要及時的返回庫房。
7.部門人員無權對任何報廢的物品進行直接處理,不可將破碎、自損的物品丟棄或打破,一定要保留殘體,待填單處理后方可返回庫房由庫房統一處理。
8.客人賠償的要客人在賠償單上簽字認可,以免投訴或否認。員工賠償的也要請員工在罰款賠償單上簽字。
9.賓客賠償后的物品,不能使用的導致數量不足部門要及時提單購買,簽字時持賠償或罰款單,證明后拿回部門妥善存放。
10.若因店內設備簡陋或純質量問題而被顧客損壞的物品、服務員在緊急狀態下無意造成的物品損壞,原則上不予賠償,但要請示上級后方可定度。
篇3:學校財產報損報廢賠償制度
學校財產報損、報廢、賠償制度
1.各教研組、辦公室對財產報廢時,必須填寫物資報廢三聯單。經組長或負責人簽注意見,送總務處匯總送校長審核后方可報廢。未經核準妥善保管,不得拋棄或遺失,否則應予賠償。
2.總務處保管員應將報廢的財產在財產增減表內核登。
3.凡因物品質量不好或自然損壞,經證明確實不能修理的,可填寫物品報損單,并報校長核準后方可報損。
4.凡本校師生損壞財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按原價賠償:
(1)由各種人為因素造成而損壞者。
(2)未經核準報廢而擅自稱作他用者。
(3)因責任事故而造成損壞者。
5.損壞物品報損時,各教研組辦公室負責人應按實際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報總務處并請校長審批。
(1)在工作時不慎而損壞者,查明原因根據情節適當賠償。
(2)各班級教室或實驗室課桌椅、門、窗、玻璃應愛護使用,如因質量不好或自然老化,應及時通知總務處修理,因不慎而損壞者,經班主任教育,視其認識態度酌量賠償。
6.學校教職工領用學校財產、工具等物品,領用人必須保管好,遺失照價賠償;自然損壞,實行交舊換新制度。因工作需要調離者,及時辦好交還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