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車間品質績效管理操作辦法

生產車間品質績效管理操作辦法

2024-07-10 閱讀 8749

生產車間品質績效管理與操作辦法

一、目的:為提升品質,降低不良率,控制不良品,確保產品之品質,特制訂本制度。

二、范圍:制造部所有涉及產品品質均適應。

三、職責:

3.1、廠長:核準品質績效考核辦法,批準品質績效考核結果,督導品質制度的實施。

3.2、主管、科長:加強科組管理,確保工、模、夾、治具及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況,指導員工依照SOP作業,對本科的品質負責,主導對本科組員工品質績效考核,確保本制度管理的正常運作。

3.3、師傅、代班:負責本組員工操作技能、產品檢驗的指導,對造成不良原因的初步分析和解決,并做好班組物料品質狀況記錄,對員工物料品質管控有獎懲權。

3.4、操作員:嚴格按SOP或樣品作業,認真落實首件檢驗和自主檢驗工作,不生產不良,不接受不良,不放過不良品,做好不良品的區分、隔離工作。

3.5、品管員:依照檢驗標準認真做好首件檢驗和制程檢驗。保證制程在品質控制下穩定生產,及時做好不良品的簽定及標識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各相關人員并協助改善,負責不良品的分類統計工作(直接工作安排由品管部負責)。

四、內容:

4.1、品質管理運作方法

4.1.1、產前原材料檢驗

a、在未進入生產的原材料檢驗均歸于為產前原材料檢驗

b、原材料入倉庫前,由IQC進行檢驗,不符合產品要求,判定退回供應商,符合要求視為合格并貼合格標簽,倉管或車間物料員方可收存。

c、原材料在倉庫或車間原材料區儲存期間,倉管或車間物料員一定要按倉庫管理的一般原則進行維護。如:三化、五防、先進先出等。

d、物料員或操作工到倉庫領取物料時,必須見物料合格標簽,再經自己初步判定是否有異常,方可領取物料;原材料有異要及時向上級或發料單位反映情況。

e、操作工在產前發現物料品質異常,不能再使用,要及時向師傅或物料員反映,以便更換合格物料。

4.1.2、首件確認:

a、操作工在接到每份《派工單》后,首先要做好如下準備:確定工位和設備,領取物料,領取模夾具和輔助工具等。

b、產前由師傅調試好機器,先由師傅制作第一件產品后,與操作工講解產品要求、注意事項,待操作工理解后可自己按圖紙或樣板制作第一個符合要求的產品,稱其首件。

c、待師傅口頭確認首件符合要求后,操作工本人拿首件產品找現場品管員確認,品管員將按產品的標準來判定首件是否符達到品質要求。

d、符合品質要求視為合格,品管員將貼《首件樣品合格標簽》并簽字,不合格者,品管員講明原因后,操作工再行制作,直到品管員確認合格后方可批量生產,對未做生產樣板而私自生產者給予一次警告,造成惡性品質事故者記小過處分。

e、操作工將合格首件樣品放置工位可見處,生產過程中要經常要對照首件有無差異,直至批量任務完成后,首件樣品隨大貨出貨。

4.1.3、生產中檢驗:

a、操作工在做完首件確樣后,生產的前十個產品必須一一自檢,可對照樣品、圖紙或SOP表等,這樣做是為了檢驗模夾具和設備性能的穩定性,在品質保證的前提下,也可自己尋找更方便、更快捷的操作方法。

b、批量生產過程中,要求操作工必須做好自檢,以便將問題提早發現并解決,從而降低物料浪費和返修時間的節約,提高個人和整體的效率。

c、操作工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知道此道工序或產品(配件)的要求和特征,要對原材料或上工序半成品做好檢驗或互檢,以便將不良物料挑出不再使用,確保產品品質。

d、生產現場,師傅、代班等要不斷巡檢各工位的產品質量,要求每工位每小時致少要認真巡檢一次。對已出現或易出現的問題向操作工講解詳細,并多次宣導加強操作工的意識,特別是新產品的上線生產。

e、車間所有管理人員必須使用卷尺、游標卡尺、角度尺、高度尺等量具,并且要有基礎識圖的知識,以便在工作中更好的運用,減少生產誤差。

f、生產中,當操作工對產品存在疑問或不明白時,一定向師傅或代班詢問清楚,待問題解決后再行生產。

4.1.4、交貨檢驗:

a、操作工在生產過程中,要將制作的合格產品統一整齊地排放于工位的左手邊,小產品在不能損傷產品品質的情況下可用容器盛放。

b、對于生產出現的不良品,要在制程過程中挑選出來,統一放置或及時維修,對于無法維修的不良要報于師傅處理。

c、當操作工完成批次的派工任務后,應先整頓工位,清點產出產品數量,找到品管員進行出貨檢查。

d、品管員若指出產品缺陷,操作工必須立即返工,待品管員再次檢查,產品確認合格后,操作工到物料員處領取《流程卡》,由物料員填寫內容,再由品管員簽字確認。

e、物料員收到有品管員簽字確認的《流程卡》后,方可接收操作工的產品,當面清點數量,作好收貨記錄。

f、操作工做完交貨動作后,方可再領取下批次的生產任務《派工單》。

4.2、不良品的管理

4.2.1、原材料不良品的處理:

a、每位現場生產人員都必須知道產品的要求和特征,對每個部件的材料都能辨別其品質好壞。

b、物料員和操作工領料時,必須見有原材料或配件合格標簽。

c、使用物料時,判定不良的物料或配件應先挑出另放,不良輕微待返修后達到品質要求可再使用,不能返修物料要退還物料員處更換。

d、嚴禁將不良物料直接使用在產品制造中。

4.2.2、制程不良品的處理:

a、首先在制作產品中,要嚴格按照樣品、圖紙或SOP(工作指導書)作業,對于制作不良的判定也是按樣品、圖紙或SOP為正式依據。

b、制作過程中,對于已出現不良品,輕微時應及時維護,較嚴重的要挑出另放,待此批完成或下班前給予返修;嚴禁將不良品再混入合格產品而流入下工序中。

c、對于已無法維修的不良品,要經師傅和品管判定后方可報廢,物料員才可以給予補發物料;報廢價值在20元以上要填寫《報廢申請單》,予廠長、經理批準。

d、交貨時,經品管或師傅判定產品不合格,操作工要及時返修,不記工時并處罰。

4.2.3、半成品不良處理:

a、由上道工序或部門制作的不良半成品或配件,要及時退還上道工序或部門返修。

b、若本部門出現的不良品

而本部門無法維修需得到其它部門維修者,由科長級向PMC部申請。

c、包裝或外發不良品若需退制造部門返修,必須向PMC部申請,制造部方安排返修。

4.3、品質管理獎懲與處罰條例:相關內容詳見《制造部獎勵與處罰條例》《車間物料使用管理制度》。

A、獎勵

a、車間全體生產人員對重大品質問題自行發現并協商處理解決,給予發現者記2次嘉獎。

b、對生產流程、生產工藝、操作方法能提出合理可靠的建議并確實能提高品質和效率的給予奸議人2次以上嘉獎。

c、發現有故意破壞產品品質行為,能挺身而出進行阻止并及時向管理人員或品管人員反映或舉報,給予當事人嘉獎或小功一次。

d、車間每月能達成質量目標,給予相關師傅、組長和代班各記2次以上嘉獎。

B、處罰

a、物料收發員在發料時應根據仔細核對相關資料,對發料錯誤而造成批量返工者,視情節輕重處每次小過或大過處分。

b、操作工在生產過程中應按模具定位操作,對未經車間師傅同意而私自更改模具者,視情節輕重處每次小過或大過處分。

c、操作工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操作手法不當,堆放方式不合理,而造成產品變形、異樣者處每次申戒一次;對勸說不聽,我行我素,使產品繼續惡化者加倍處罰。

d、返工后產品經品檢復查不合格,如重復返工,累計二次以上者給予操作工和師傅或代班警告處分。

e、操作工對不良品不予以重視,且繼續惡性生產,使品質不良增加,每次記小過一次,師傅或代班警告處分。

f、對在和平過程中采取投機取巧,偷工減料造成批量性返工或損失的,經予操作工或直接人員每次小過以上處分。

g、各工序必須按產品的流程和品質標準生產,如拒絕執行,故意將不良品流向下工序,給予操作工或直接人員小過一次處分。

五、總結:

品質就是生產產品的質量,是生產過程重中之重,它是關系著客戶、公司、車間、自身的利益。對于我們生產一線人員,要一致慣徹“產品質量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的質量理念。

審批:審核:制定:

日期:

篇2:航空電子公司績效考核操作說明

航空電子有限公司績效考核操作說明

一、總經辦操作流程

1、7月4日前,每位總經辦成員填寫一張表格--附件6:《總經辦對銷售總監及部門正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表》,對銷售總監及所有的部門正職進行個人行為規范評價。【提交形式:電子版e*cel表;文件名稱形式:“總監及部門正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評價人姓名”;提交至zOA郵箱】

評分方式:總經辦成員對于部門正職,依職業能力、承擔責任、顧全大局、團隊建設、溝通合作五個方面,通過分別賦值的方式,賦予業務類部門正職1-4排序分值、業務支持類部門正職1-7排序分值、管理支持類部門正職1-2排序分值,進行模糊評價,各類部門評價最高者排序分值為1。

總經辦對于銷售總監賦予絕對分值,采取百分制:90-10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60-69分為“不滿意”;59分以下為“非常不滿意”;

2、及時審批各部門提報的需總經辦或副總審批的文件,詳見附件13:《需各部門提前提報的考核支持性文件》

3、7月9日-7月11日,總經理及分管副總對銷售總監、部門正職進行一次績效面談,相應規定參考附件14:《績效面談規則說明》,每次面談時間約為30分鐘左右。面談結束后提交一張表格--附件15:《績效考核面談表》【提交形式:電子版e*cel表,文件名稱形式:“績效考核面談表-評價人姓名”;提交至zOA郵箱】

二、總監操作流程

1、7月4日前,銷售總監填寫一張表格--附件6-1:《銷售總監對部門正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表》,對所有的部門正職進行個人行為規范評價?!咎峤恍问?電子版e*cel表;文件名稱形式:“部門正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評價人姓名”;提交至zOA郵箱】

評分方式:總監對于部門正職,依職業能力、承擔責任、顧全大局、團隊建設、溝通合作五個方面,通過分別賦值的方式,賦予業務類部門正職1-4排序分值、業務支持類部門正職1-7排序分值、管理支持類部門正職1-2排序分值,進行模糊評價,各類部門評價最高者排序分值為1。

2、及時審批各部門提報的需銷售總監審批的文件,詳見附件13:《需各部門提前提報的考核支持性文件》

三、部門正職操作流程

1、關注本部門KPI,完成相應的考核指標

業務類部門:業務一部、業務二部、開發一部、開發二部,見附件2:《2014年業務類部門KPI考核方案》;

業務支持類部門:綜合計劃部、銷售管理部、采供部、制造部、工程部、客服部、質量部,見附件3:《2014年業務支持類部門KPI考核方案》;

管理支持類部門: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公司辦,見附件4:《2014年管理支持類部門KPI考核方案》;

2、7月4日前,每位部門正職填寫一張表格--附件7:《部門正職對部門正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表》,對所有的部門正職進行個人行為規范評價?!咎峤恍问?電子版e*cel表;文件名稱形式:“部門正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評價人姓名”;提交至zOA郵箱】

評分方式:每位部門正職對于其他部門正職,依承擔責任、顧全大局、溝通合作、支持響應四個方面,通過分別賦值的方式,賦予業務類部門正職1-4排序分值、業務支持類部門正職1-7排序分值、管理支持類部門正職1-2排序分值,進行模糊評價。

3、7月4日前,每位部門正職填寫一張表格--附件9:《部門副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表》,對其下屬個人行為規范進行評價?!咎峤恍问?電子版e*cel表,文件名稱形式:“部門副職個人行為規范-評價人姓名”;提交至zOA郵箱】

評分方式:部門正職對部門副職,依照高效執行、承擔責任、積極行動、主動進步、溝通協調五個方面,采取百分制,每項指標分為五個等級進行評價,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80-89分)、一般(70-79分)、不滿意(60-69分)、非常不滿意(59分以下)。

4、7月4日前,每個部門填寫一張表格--附件12:《各部門考核數據提報表》,根據本部門需提交的e*cel表所示,客觀填寫完整后,交予績效考核辦公室?!咎峤恍问?電子版e*cel表,文件名稱形式:“考核數據提報表-部門名稱”;提交至綜合計劃部zOA郵箱】

注:表格中,灰色部分不必填寫,未標灰部分需標明分子、分母以便核實。

5、7月4日前,每位部門正職或副職對員工提交的附件9:《員工個人工作績效評分表》進行評分,并提交至人力資源部?!咎峤恍问?將本部門電子版e*cel評分表放在一個文件夾內,文件名稱形式:“部門名稱-評價人姓名”;提交至人力資源部zOA郵箱】

評分方式:對員工的每項工作進行評分并計算出最終評分均值。評分依據為:

90-100分,含90分:該項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既符合部門/公司工作規范,做到精細化、科學化,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對部門和公司有較高的價值。

80-89分,含80分:該項工作完成情況較好,既符合部門/公司工作規范,又稍有創新和突破,體現出一定的專業性。

70-79分,含70分:該項工作完成情況平平,基本符合了部門/公司工作規范,沒有什么紕漏,達到基本要求,有待進一步提高。

60-69分,含60分:該項工作完成情況不佳,沒有嚴格遵守部門/公司既定的工作規范,存在一些紕漏和差錯,有待進一步完善。

59分以下:該項工作因主觀原因遲遲未能開展或進度延誤情況較為嚴重,或者開展該項工作僅為完成任務,草草了事,沒有任何價值。

6、仔細閱讀附件13:《需各部門提前提報的考核支持性文件》,查找本部門需要提交的文件,經審批部門/領導審批后,存檔至相關部門,以備查閱【通過OA提交電子版文檔】。

7、7月9日-7月11日,各部門組織績效面談,相應規定參考附件14:《績效面談規則說明》,每次面談時間約為30分鐘左右,面談結束后提交一張表格--附件15:《績效考核面談表》【提交形式:電子版e*cel表按;文件名稱形式:“績效考核面談表-評價人姓名”;提交至人力資源部zOA郵箱】

四、部門員工操作流程

1、7月2日前,每位部門員工提交一張表格--附件9:《員工個人工作績效評分表》,將6月份個人工作計劃/任務填寫完整,并標明計劃完成時間及完成情況?!咎峤恍问?電子版e*cel文檔;文件名稱形式:個人工作績效-姓名;提交至各部門部長OA郵箱】

五、備注:

考核數據提報的及時性和規范性關系到考核辦法能否正常實施,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有權在成績匯總時對未按時提交考核數據的部門根據情況做相應的扣分處理。具體扣分辦法為:

1.及時性:考核工作小組應在考核數據提交截止之日前兩個工作日,每日向未提交數據的部門發出催交數據提示一次。無法提交的數據應提前以書面形式說明(說明中應至少包括兩方面內容:數據無法提交原因、下一步解決方案)。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數據不扣分,自提交結束之日當天算起,每遲交一個工作日在部門的KPI總得分基礎上扣0.5分,無上限。

2.規范性: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有責任對數據的規范性做出評判,不符合要求的數據應及時返回原部門令其在規定時間內重新提報。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數據不扣分,自規定時間結束當天算起,每遲交一個工作日在部門的KPI總得分基礎上扣0.3分,無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