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設施防護管理制度

安全設施防護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5101

1目的

通過對安全設施的策劃、采購、制作、設置及監督管理,營造良好的安全施工環境,保障施工人員安全與健康。

2范圍

適用于。

3職責

3.1項目經理負責批準項目部內列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內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和安全設施。

3.2項目總工在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負責確定安全設施設置的模式和標準。負責審核項目部列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內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和安全設施。

3.3項目部負責編制安全文明施工規劃,策劃總體安全設施的設置,負責消防器材的布置與管理,項目部(安全)負責監督實施。

3.4現場項目管理部負責做好安全設施維護。

3.5物資部門負責相關安全設施的采購。

4資源需求

4.1設置、采購、制作、管理、維護、檢查安全設施的人員。

4.2設置安全設施的財力和技術能力。

5工作流程

5.1安全設施的分類

5.1.1用于防止人員高處墜落的主要安全設施(不限于):

5.1.1.1攀登自鎖器(含配套纜繩),用于施工人員上下攀登;

5.1.1.2速差自控器,用于高處作業時的個人防護;

5.1.1.3門式組合式腳手架,用于構件施工時作業平臺;

5.1.1.4手扶水平安全繩:用于高處作業人員在結構上水平行走的情況;

5.1.1.5孔洞蓋板:用于現場孔洞的臨時遮蓋;

5.1.1.6臨時防護欄桿:用于現場孔洞、平臺臨邊、樓梯口等可能造成人員高處墜落的防護;

5.1.1.7爬梯:用于供施工人員到達高處作業點的情況;

5.1.2用于防止物體打擊的主要安全設施(不限于):

5.1.2.1安全繩:用于高處作業工器具防墜落的防護;

5.1.2.2垃圾桶(箱):用于作業廢料的臨時存放;。.

5.1.3用于防觸電的主要安全設施(不限于):

5.1.3.1漏電保護器;

5.1.3.2動力柜、配電盤;

5.1.3.3便攜式卷線電源盤。

5.1.3.4消防安全主要設施(不限于):

5.1.3.5移動式滅火器;

5.1.3.6消防箱(不限于)

5.1.3.7防火毯。(不限于)

5.1.4其它類主要安全設施(不限于):

5.1.4.1安全圍欄與安全警戒繩(帶);

5.1.4.2電焊機防護罩及二次線通道(含快裝接頭);

5.1.4.3安全標志;分禁止標志牌:包括禁止煙火、禁止吸煙、禁止合閘有人工作、未經許可不得入內、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等;警告標志牌:包括必須戴安全帽、必須系安全帶、必須戴防護眼鏡等;指令標志牌:包括止步高壓危險、當心觸電、當心墜落、當心坑洞、當心落物,等;指示標志牌:包括從此上下、在此工作等

5.1.4.4集中廣式照明;

5.2策劃

在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文明施工規劃和作業指導書的編制分別對整個工程、單項工程的安全設施作總體、主要、具體的策劃和設置。

5.3采購與制作

5.3.1安全防護設施的采購應符合《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5.3.2屬于固定資產管理范圍內安全設施的采購應符合《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5.3.3安全設施中屬于勞動防護用品應具備政府有關部門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等三證,供方應具備政府有關部門頒發的定點經營證。

5.3.4自行制作的安全設施應按國家或者行業規范的要求實施。

5.3.5安全設施的布置按照國家或者行業規范實施。

5.4常用安全設施的一般設置要求

5.4.1臨邊與洞口主要安全設施的設置

1)尚未安裝欄桿的平臺周邊、斜道的兩側、樓梯口、腳手架的工作面、高度超過0.8m平臺、四邊邊長或直徑超過1m的孔洞,必須設置雙道臨時欄桿。

2)欄桿的長度超過2m時,必須加設欄桿立柱,間距不得大于2m。雙道臨時欄桿的上桿高度為1.2m,下桿高度為0.5-0.6m,欄桿的下部應設置不低于0.18m高的擋腳板。腳手架工作面位置小于1m時,應設三道欄桿,下桿離腳手架平臺高度為0.3m。

3)臨時欄桿應采用Φ≥30,壁厚≥2mm的鋼管制作,以扣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采用焊接連接時,焊縫應飽滿,不得點焊。欄桿的設置應使其整體構造在任何一處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kg的外力,并用紅白相間的油漆作標識。

4)在孔洞四周裝設欄桿后,應在孔洞上滿鋪安全網。

5)1m及以下的孔洞,必須設置孔洞蓋板,大于1m孔洞使用蓋板時,應核算強度后加固,蓋板背面應加設擋塊防止移位,必要時用電焊把蓋板與下方鐵件進行固定。

6)混凝土預留孔洞可采用貫穿混凝土的鋼筋構成防護網,并加蓋板,待設備安裝時再割除。

7)臨時孔洞蓋板按國家或者行業規范制作。蓋板上不準堆物。

8)對暫時無條件裝欄桿的平臺、走道等臨邊,設置1m高的扶手繩,供施工人員高處行走時作扶手用,

9)欄桿、蓋板、扶手繩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或者行業規范。

5.4.2主要安全防護通道和隔離層的設置

1)正在施工上方有落物危險的建筑物出入口、一般垂直交叉作業的下方,必須搭設安全防護通道或防護隔離設施。

2)防護通道應符合國家電網公司《送變電工程施工安全設施標準化規定》的規定。

3)防護通道的長度應根據防落物的高度確定,高度在30m以下時,通道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以5m和3-5m為宜。非出入口和通道兩側應封閉。

4)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落物危險的場所,應設置隔離層。隔離層的設置方法基本同安全防護棚,但采用木板作隔離層時,木板的厚度以50mm為宜。采用竹笆等易燃材料作隔離層時,宜用阻燃材料作防火隔離,并配置消防器材。

5)當隔離層同時兼作堆放物品和工作平臺時,應核算隔離層承載能力后進行設置。

6)人員、物資、材料主要進出口劃定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用黃黑相間的條紋或綠色條紋作標識,安全通道上不得堆物和占用,搭設腳手架時應留出安全通道的位置。

5.4.3設置施工人員方便、安全地到達高處作業面安全通道(斜道)、梯子,腳手架作業平臺和安全通道的設置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和《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1)高處作業面應設置工作平臺。

2)工作平臺的面積和負載應符合作業需要,工作平臺應滿鋪腳手板、竹笆、鋼板等物,四周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5.4.4安全標志與安全圍欄

1)在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物品使用或存放的場所和配電設施帶電與非帶電區應掛安全標志。在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物品時,還應設置安全圍欄。

2)運行區域、吊裝作業、拆除現場、電氣試驗、有腐蝕性物品作業、現場的危險區域、高處作業場所、孔洞臨邊以及有墜落、落物及其它危險的場所,周圍均應設置安全圍欄和安全標志。

3)安全標志的使用和管理應符合公司《安全標志管理制度》的規定。

4)安全圍欄采用活動圍欄、色帶等。

5.4.5其他安全防護設施(不限于)

1)高處作業采用攀登自鎖器、速差自控器、手扶水平安全繩、安全繩等防止人員和工器具墜落的設施。

2)所有電氣設備、小型電動工器具均應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

3)機械的轉動部分應設置防護裝置。起重機械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4)手持電動工具或移動式電動工具采用漏電保護裝置。

5)用電設施選用標準的配電箱、配電盤和便攜式卷線盤等。

6)在大面積有照明要求的施工區域設置集中廣式照明燈。

7)電焊機采用集中布置,電焊二次線采用快裝接頭成束布設,并盡量利用空間不占通道。

8)易燃易爆區域的上方及四周進行電焊、切割、打磨等動火作業時,除清理周圍易燃易爆物品外,應采取阻燃隔離措施,并設置消防器材,派專人監護。

5.4.6所有對安全有要求的場所、設備及其安全設施的設置均應符合有關安全規程、規定、標準的要求。

5.5使用與維護管理

5.5.1負責布置的作業現場的安全設施,工程管理部門要加強檢查、監督。

5.5.2使用單位要負責管理與維護,不得損壞和移動。

5.5.3對有預防性檢驗要求的安全設施,由使用與管理部門負責定期檢驗。

5.5.4負責管理與維護安全設施的部門應指定人員管理與維護,定期進行檢查,確保完好使用。

5.5.5用電、施工機械由工程科負責管理。

5.5.6安全監察部門負責現場安全設施的監督檢查。

6監測和改進

作業指導書的編制人員對本項目工程安全設施的設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公司、項目部組織的安全檢查和日常安全監督檢查時對安全設施的設置、使用和維護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根據安全法規、安全技術的發展、施工需求、行業安全設施信息,研制、引進、運用新的安全設施,提高安全防護能力。

7相關和支持性文件

7.1《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工[2003]168號

7.2公司相關文件、程序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某某煤礦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管理制度

為加強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的管理工作,避免和減少職業衛生事故的發生,從而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內部所有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

二、職責

1、通防科負責企業防護設施維護管理工作監督管理指導和實施。

2、各部門負責各部門在用防護設施的維護管理。

三、規程

1.職業病防護設施(以下稱“防護設施”)定義: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目的,采用通風凈化系統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設施以阻止職業病危害因素對職工健康影響的裝置和設備。

2.用人單位應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設置、安裝有效的防護設施,保障職工工作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含量符合國家的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

3.本礦供應科(采購)必須購置使用具有防護設施生產資質單位生產的防護設施。在購置防護設施產品時,應當注意索取:合格證、使用說明書、防護性能、適應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得購置使用沒有生產企業、沒有產品名稱、沒有檢測報告的防護設施產品。

各使用單位應對在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

4.工區職工在班中巡查時注意對防護設施完好有效性進行查驗,發現異常應立即檢修。

使用單位應每月進行一次以上針對防護設施的專題檢查,對防護設施的運行和防護效果進行驗證。應明確防護設施的各級管理責任人。并建立防護設施管理臺帳,做好使用、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還建立防護設施檔案,收集整理防護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5.組織對職工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職工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6.未經申報批準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并向作業人員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并在職業病防治檔案中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