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養路機械安全使用審批辦法

養路機械安全使用審批辦法

2024-07-10 閱讀 2981

第一條為保障鐵路運輸、施工作業安全,加強養路機械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新研制及新改造的養路機械(含線路質量檢測、安全防護設備及有關小型液壓機具等,以下同)在全路推廣使用前的安全審查。

第三條報部審批的養路機械應具備下列條件:1.產品經過鐵路局(含院校)組織的技術鑒定;2.產品經過鐵道部、鐵路局主管部門人員參加的地方省組織的技術鑒定;3.在結構和性能上有重大改進的既有產品,經過鐵路局組織的技術鑒定或技術評議。

第四條養路機械的安全使用審批工作,由鐵道部工務局組織實施。由鐵道部組織鑒定的產品,不再進行安全使用審批。

第五條鐵路局鑒定的養路機械限于本局試用或使用時,由鐵路局比照本辦法進行安全使用審查,同時將有關資料報部備查。

第六條養路機械報部審查時,須由產品生產單位提出申請,并提供下列有關資料:1.產品技術鑒定證書或技術評議意見;2.進行技術鑒定或技術評議的全部技術資料和涉及行車安全的專項檢測報告;3.產品的安全操作規程;4.對審查內容的必要的說明資料等。

第七條報部審批的養路機械范圍包括:1.道碴搗固機械:2.道碴清篩機械,3.道床整形機械;4.軌道穩定和夯實機械;5.起撥道機械(機具);6.鋼軌整修機械(含打磨、刨邊、直軌、平軌、鉆孔、鋸軌、軌縫調整和長鋼軌拉伸機等);7.軌枕抽換機及方枕器等;8,龍門鋪軌機;9.長鋼軌運輸列車及換軌車等;10.移動式鋼軌氣壓焊機;11.機動螺栓扳手;12.輕、重型軌道車及拖車(含發電軌道車和帶吊的軌道車及拖車等);13.地面式鋼軌涂油器;14.線上轍叉吊裝機械;15.鋼軌探傷儀;16.列車接近報警器及列車速度監測儀;17.其他新研制的需上道使用并涉及行車安全的機械設備。

第八條根據不同的機械及設備,對下列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審查:1.安全設施;2.走行及下道裝置;3.對軌道電路的絕緣性能;4.人身保護措施;5.機械防卡死性能;6.機械作業狀態和下道狀態的限界;7.機械使用條件;8.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及故障緊急處理措施;9.軌行式動力機械及各種專用車輛的動力學性能;10.質量檢測、安全防護設備的安全可靠性。

第九條審批期限為自接到審批申請及完整資料后30日內。遇有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審批時,應及時通知申請單位。

第十條對上報的養路機械的審查結果,由鐵道部工務局發文通告各有關單位。

第十一條未經或未通過安全審查的養路機械,嚴禁在全路推廣使用。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1994年5月15日起試行。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鐵道部工務局負責解釋。

篇2:大型養路機械行車安全作業辦法

一、基本要求

1.為保證大型養路機械運用中的行車、作業和設備安全,從事大型養路機械工作的人員,都要認真執行《鐵路技術管路規程》、《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白音華鐵路行車組織規則》和有關大型養路機械的安全措施。

2.大型養路機械的安全工作實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患于未然。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遵守作業規章和勞動紀律,保證大型養路機械作業的安全。

3.大型養路機械必須配備無線列調電臺、無線電話及滅火器具、防溜器具,防護信號用品等,作本務車運行時還須配備機車信號、運行監控裝置等行車設備,運行時本務車駕駛員應執行車機聯控的有關規定。夜間必須有頭燈照明,后部車輛必須有尾部紅燈標志。

4.大型養路機械必須由經考試合格并持有大型線路機械操作證的人員操作;由取得大型養路機械駕駛證的人員駕駛;學習駕駛員只能在駕駛員的指導下駕駛運行。

二、施工運行安全

1.大型養路機械運行前,各車司機長應對本車的制動系統、折角塞門、安全鎖(鏈)、油位等有關部位進行全面檢查、確認,試風試閘,各工作裝置、檢測裝置鎖定到位、可靠,安全鏈拴掛有效。

2.施工負責人接到調度命令并經確認后,立即向各車司機長傳達,以便做好啟動準備。本務車駕駛員憑調度命令,確認出站信號已開放,鳴笛一長聲,待被連掛各車回示一長聲后,本務車即刻再鳴笛一長聲,方可開始動車。

3.大型養路機械運行時,駕駛人員要集中精力,嚴格執行“十六字令”,即徹底瞭望、確認信號、高聲呼喚、手比眼看;嚴禁酒后開車,臆測行車;進出站要使用無線列調電臺與車站聯系,禁止關機運行。

4.嚴禁任何人爭搶上、下大型養路機械或在大型養路機械運行時將身體探出車外,需要瞭望時應抓緊扶牢,不允許在車幫上或架空物上坐臥,不允許頭腳伸出車外,不準在車上打鬧。

5.各車連掛運行時,本務車駕駛員與各動力車駕駛員應經常用對講機保持聯系,通報前方信號開放情況以及提出加速、減速或制動的要求。

6.嚴禁超速運行。遇天氣不良或瞭望條件差和線路狀態不良的地段,要降低運行速度,確保行車與大型養路機械的安全。

7.機組進入封鎖區間后,各機械車在施工地段前后的摘掛方式和順序由施工負責人決定,并通過對講機通知各車司機長。原則上,由被摘車上的指定專人負責摘車作業;掛車時由被掛車上的指定專人手持信號旗(燈)負責連掛作業。嚴禁兩個車同時掛一個車。

8.摘車時必須嚴格執行一關折角塞門、二摘風管、三提鉤的作業程序。掛車時,動車必須在被掛車2m前停車,連掛人員檢查鉤銷及風管,確認良好后方準掛車。兩車連掛后必須試拉才能連接風管,并打開折角塞門。

9.各機械車在封鎖區間獨自運行時,續行間隔不得少于300m,續行速度不得超過30km/h,并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遇正常制動失效時,應及時采用旁路制動。

10.施工結束后,機組返回車站前應先與駐站聯絡員聯系或用無線列調電臺向返回站呼叫。征得車站同意后,當正方向返回車站時,憑信號機顯示進站;當反方向返回車站時,憑站方手信號引導或調車信號進站。原則上機組應全列一起返回,特殊情況下需要分批返回時,應臨時與站方聯系。

11.機組返回車站在停留線停穩后,應采取駐車制動,并按規定設置防護,完成當日保養工作。機組人員撤離前,各車必須連掛制動,上好止輪器,防止車組溜逸,并鎖好車門。

三、調車作業安全

1.大型養路機械及附屬車輛在施工作業現場進行調車作業時,應由專人負責。根據與站方確定的調車作業方案,調車負責人應及時向各車有關人員布置作業計劃和注意事項。

2.調車作業計劃下達后,中途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由調車負責人將變更內容向有關人員傳達清楚,再開始調車。

3.調車作業前,調車負責人應指定專人(各車為司機長)撤除車下止輪器,檢查各車連掛情況。

4.調車作業應單一指揮,其他人員不得參與指揮。如在作業中發現問題,應直接向調車負責人報告。

5.摘掛車時,應由專人負責,并嚴格按照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作業。摘掛時,在車輛走行中禁止人員進入鉤檔和道心,摘掛風管時不準雙足進入道心。

6.站內掛車時,被掛車與動車連掛后方可撤除防溜設施。摘車時,被摘車必須先設好防溜設施后再摘車。

7.調車時,前方車駕駛員負責確認信號,并嚴格按照調車人員、扳道員的手信號或調車信號操縱車輛,情況不清時,及時用無線列調與車站聯系,嚴禁臆測行車。

8.在空線上調車牽引運行時,速度為25km/h,推進運行時為15km/h,在盡頭線調車時,距線路終端應有大于10m的安全距離。遇特殊情況必須小于10m時,應嚴格控制速度。

9.在手工扳道的站內調車時,應認真執行要道還道的規定。

中鐵一局赤大白運輸公司

2011年7月25日

篇3:養路機械安全使用審批辦法

第一條為保障鐵路運輸、施工作業安全,加強養路機械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新研制及新改造的養路機械(含線路質量檢測、安全防護設備及有關小型液壓機具等,以下同)在全路推廣使用前的安全審查。

第三條報部審批的養路機械應具備下列條件:1.產品經過鐵路局(含院校)組織的技術鑒定;2.產品經過鐵道部、鐵路局主管部門人員參加的地方省組織的技術鑒定;3.在結構和性能上有重大改進的既有產品,經過鐵路局組織的技術鑒定或技術評議。

第四條養路機械的安全使用審批工作,由鐵道部工務局組織實施。由鐵道部組織鑒定的產品,不再進行安全使用審批。

第五條鐵路局鑒定的養路機械限于本局試用或使用時,由鐵路局比照本辦法進行安全使用審查,同時將有關資料報部備查。

第六條養路機械報部審查時,須由產品生產單位提出申請,并提供下列有關資料:1.產品技術鑒定證書或技術評議意見;2.進行技術鑒定或技術評議的全部技術資料和涉及行車安全的專項檢測報告;3.產品的安全操作規程;4.對審查內容的必要的說明資料等。

第七條報部審批的養路機械范圍包括:1.道碴搗固機械:2.道碴清篩機械,3.道床整形機械;4.軌道穩定和夯實機械;5.起撥道機械(機具);6.鋼軌整修機械(含打磨、刨邊、直軌、平軌、鉆孔、鋸軌、軌縫調整和長鋼軌拉伸機等);7.軌枕抽換機及方枕器等;8,龍門鋪軌機;9.長鋼軌運輸列車及換軌車等;10.移動式鋼軌氣壓焊機;11.機動螺栓扳手;12.輕、重型軌道車及拖車(含發電軌道車和帶吊的軌道車及拖車等);13.地面式鋼軌涂油器;14.線上轍叉吊裝機械;15.鋼軌探傷儀;16.列車接近報警器及列車速度監測儀;17.其他新研制的需上道使用并涉及行車安全的機械設備。

第八條根據不同的機械及設備,對下列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審查:1.安全設施;2.走行及下道裝置;3.對軌道電路的絕緣性能;4.人身保護措施;5.機械防卡死性能;6.機械作業狀態和下道狀態的限界;7.機械使用條件;8.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及故障緊急處理措施;9.軌行式動力機械及各種專用車輛的動力學性能;10.質量檢測、安全防護設備的安全可靠性。

第九條審批期限為自接到審批申請及完整資料后30日內。遇有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審批時,應及時通知申請單位。

第十條對上報的養路機械的審查結果,由鐵道部工務局發文通告各有關單位。

第十一條未經或未通過安全審查的養路機械,嚴禁在全路推廣使用。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1994年5月15日起試行。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鐵道部工務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