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軋機安全操作規范

軋機安全操作規范

2024-07-10 閱讀 5809

軋機涉及熱軋或冷軋的許多作業,可以是高度自動化的大型設備,也可以是仍然依靠大量手工勞動的小型裝置。軋機可以單獨進行生產,也可以與金屬的初級生產相結合。現在的普遍趨勢是向大型連續自動化軋機發展。

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軋機所軋制的都是黑色金屬,但有色金屬、特別是銅和鋁,也可用軋機加工。本條目概括地論述軋鋼機,但大部分論述對于有色金屬軋機同樣適用。

在軋鋼廠中,從均熱爐出來的鋼錠首先在初軋機或板坯軋機上加工,生產出大方坯、短條坯或扁坯。然后把扁坯軋成鋼板和帶鋼,把方坯或短條坯軋成結構鋼、型鋼和棒材。一般用熱軋加工大型材,而冷軋只用于截面變化較小的型材,使其表面狀態符合要求。

軋制(必要時冷卻)以后,產品被切成標準長度,經過捆扎或用其他方式整理后送到精整工段。

危害及其防護

事故機械化雖已經減少了機器的軋壓事故。但是有些地方、特別是在冷軋車間和精整工段,仍很容易發生事故。

在冷軋中,特別是在不停機進行清理的時候,有軋壓于兩根軋輥之間的危險。所以軋輥輥隙應妥善防護,并應嚴格監督,防止不停機進行清理。剪切機、切料頭機、剪邊機的危險部件都應嚴加防護,否則會造成嚴重事故。

如果企圖在不允許跨越處跨越輥道、特別是熱軋車間輥道,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工傷事故,所以輥道上方應裝設足夠數量的過橋,并規定必須從過橋上跨越輥道。活套軋制可能造成大范圍傷害和燒傷,特別是造成下肢嚴重損傷,需要有安全操作臺及其他防護設施。

在帶鋼軋機和薄板軋機上,要特別注意防止工人被割傷。不但薄鋼卷容易造成這種事故,捆扎鋼卷用的鐵皮也會割傷工人。搬運鋼卷時,可能因鐵皮折斷而造成嚴重傷害。

在帶鋼和薄板軋鋼車間常遇到的另一種危害是由于噴涂大量的油和防銹劑而引起的。盡管采取了防護措施來限制已噴涂油或防銹劑的產品的放置,但這些產品仍然積在地坪和通道上,容易引起滑跌事故。所以除了必須定期揩拭地面外,還應在地面上鋪設格柵或吸油材料,并應向工人提供帶防滑底的靴子。

即使是自動化工廠,在機座上進行更換重要軋輥的改裝工作也會發生事故。良好的計劃往往可以減少換輥次數。換輥工作不應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進行,而且必須有適當的工具,這點頗為重要。

現代工廠雖然日益自動化,但是也會發生許多小故障,往往需要工作人員在整套設備或部分設備繼續運轉的條件下進行檢修。這時會發生諸如忘記對液壓系統使用機械防護裝置之類的事情,事情釀成嚴重后果。在有液壓設備的車間,應特別注意防火的部署和組織工作。因為檢修液壓系統時,往往忽視火災的危險。

夾持熱材料用的夾鉗與熱材料粘在一起,用手操作方頭扳手來移動大型軋制型材時,扳手可能后滑,從而使操作人員頭部和上身嚴重受傷。所有手工工具的結構必須安全可靠并且經常加以檢修,妥為保養。軋鋼車間使用的夾鉗的鉚釘必須經常換新。更換軋輥時,操作人員應使用環形扳手和套筒扳手,不應使用彎頭開口扳手。工人應接受關于手工工具使用方法的充分培訓。所有手工工具均應有適當的存放場所。

許多事故是因起吊和搬運不當或行車和起重滑輪有缺陷所致。故所有行車和起重滑輪應定期檢查,對庫存的和使用中的吊索特別需要引起注意。吊車司機和吊裝工應經過專門的挑選和培訓。機械運輸始終有發生事故的危險性,機車、貨車和搬運小車應妥為保養,并須采用人所共識的警告和信號系統。叉車和其他卡車的行駛道路應保持暢通。

有許多事故是下列原因引起的:跌倒、絆倒或地坪保養很差,物件雜亂堆放,鋼錠端部伸出及軋輥堆疊等。如果對所有地坪面和出入要道進行良好的維護,明確規定人行道,正確堆放物料,廢料堆之間保持規定間距,就能消除危險。工廠各部門,包括堆場,必須進行良好的整理和保管。全廠應有良好的照明設施。熱軋時飛出的軋屑會造成灼傷或使眼睛受傷。防濺設施應能有效地減少軋屑和熱水的飛濺。塵粒、甩動的繩索都可引起眼部受傷。強光也對眼睛有影響。

個體防護用品對防止軋鋼事故極為重要。須穿戴安全帽、眼罩、眼鏡、護臂手套、安全靴、鞋罩等,以防止可能發生的危險。在使用防護用品和穿戴防護衣帽方面,需取得工人合作。培訓工作和建立有工人或工人代表參加的、能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組織,都很重要。

熱在軋鋼車間操作點測得的輻射熱達1000千卡/米2。紅外線輻射可以使上呼吸道發生慢性疾病。通風機或操作點附近的鼓風機、或大汗淋漓地去遠處房間或飯廳就餐或工間休息,都可能使工人感冒。向軋輥噴灑冷卻水也往往對工人有害。

暑天為補償出汗而提供的飲料,有可能被冷卻到遠低于允許的低溫,而且工人倉促飲用,會引起胃腸失調。高溫工作場所風扇和鼓風機的位置不應使工人著涼。飯廳和休息室應靠近工作地點。須供應充足的合適軟飲料,但軟飲料的溫度不能低于10℃,此外,應該使工人養成每次飲用量不超過0.3升的習慣,必須配備烘衣機,以便烘干汗濕的工作服。

噪聲整個軋制區會產生很大的噪聲。軋機和矯直機的齒輪箱、高壓水泵、剪切機和鋸床、成品拋入坑內或金屬擋板攔住正在移動的材料,都會發出噪聲。這種噪聲的強度不僅會損害人的植物神經系統,甚至會使人耳半聾。操作時發出的噪聲,其強度一般約為90分貝,峰值往往達115分貝,甚至更高。

應該采取各種技術措施來防止在操作時發出過大的噪聲。在設計階段,就應該使操作區盡量遠離噪聲源。控制室和起重機駕駛室應該隔音和隔熱。備有空調和隔音設備的控制室不但能防止高溫和噪聲對健康的危害,還能提高操作人員的效率與注意力。

如果技術措施還不足以限制噪聲的干擾,操作人員就需要戴護耳器。護耳器放在耳道中,或從外面把整個耳朵遮住。這類保護器的結構不應過分影響操作人員與他人交談。

振動用高速沖擊工具清理成品,可導致肘、肩和鎖骨關節及盡骨遠側骨和橈關節變形,或使舟骨和月骨受到損傷。

需要指出的是,材料送入軋輥輥隙時發生的反沖和彈跳,可能使軋鋼工手臂系統的關節受損傷。這類病痛在將來必須受到更多的注意。

有害氣體和蒸氣軋制鉛合金鋼或使用含鉛的圓盤刀時,可能吸進有毒的微粒。所以必須經常監測工作場所空氣中鉛的濃度。對暴露在這種空氣中的工人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工人在使用火焰清理機和氣割裝置時,不但可能吸進鉛,而且也暴露在氮氧化物(NO*)及鉻、鎳和鐵的氧化物中。

對接焊會產生臭氧,吸入臭氧造成刺激與NO*的刺激相同。均熱爐和加熱爐的值班人員可能暴露在有害氣體中,有害氣體的成分與所用燃料(高爐煤氣、焦爐煤氣、油)有關,通常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用油霧潤滑軋鋼設備的工人,其健康可能受到油和油中所含添加劑的危害。用油乳化液作為冷卻劑和潤滑劑時,應保證油和添加劑的比例正確,這樣不但能排除它們對粘膜的刺激,而且還能防止與之接觸的工人患急性皮炎。

精整工序用的大量脫脂劑會揮發,并被工人吸入體內。脫脂劑不僅能引起中毒,而且在溶劑處理不當時會使皮膚因脫脂而受到損害。

酸酸洗車間使用強酸的危害和預防措施,在酸洗條目中論述。

皮膚癌以前,在更換軋輥的工人的前臂上曾偶爾發現焦油引起的癌。但是,自從停止使用焦油潤滑工具以后,就沒有發現這種情況。

電離輻射在軋鋼廠可能利用電離輻射進行測量和檢驗。必須根據當地安全規程,采取嚴格的預防措施。

醫療防護軋鋼作業是重體力勞動。軋制區或露天倉庫的各種噪聲、熱輻射、潮濕和氣候條件進一步加重了勞動強度。在挑選工人時,進行就業前的醫學檢查很重要。只有體格健壯、體力尚未開始下降的人才能擔任軋鋼工。雇用非自動化熱軋帶鋼車間的活套工時,一般要求他們的身體靈活。不應雇用心臟病、或血液循環疾病(特別是張力亢進)、貧血、肥胖、風濕病和胃腸道疾病患者,也不應雇用容易感冒或有腎臟病的人。對于受噪聲、振動、回火車間的鉛等影響的工人與吊車司機,尤需進行定期醫學檢查。

包括淋浴在內的盥洗設施、衣帽間和廁所應盡可能靠近工作地點。

環境保護軋機不散發粉塵。在軋機附近測得的空氣平均含塵量遠低于煉鋼廠和煉鐵廠。但噪聲卻是軋鋼廠環境中的經常性危害。即使是現代化的軋機,其噪聲平均強度也接近85分貝(A)。然而,在夜間,在附近居住區的噪聲級不應超過35分貝(A)。只要建筑雙層墻和雙層屋頂,并且在層間空隙處填塞吸音礦物纖維材料,就可使產生的噪聲限制在規定范圍以內。

軋鋼廠的廢氣只有在偶然同各種酸混合時,才對環境構成危害。

煉鋼、軋鋼作業的職業衛生

煉鋼是用氧化的方法降低生鐵中碳、硅、硫、磷等元素的含量。若再加入一定量的錳、鎳、鉻、鎢、釩等金屬則可煉成合金鋼和特種鋼。煉鋼的方法主要有平爐、轉爐及電爐三種。老鋼廠多用平爐、新建鋼廠多用氧氣轉爐,而優質鋼和特殊鋼多用電爐。平爐煉鋼因污染嚴重,國家已做為總量控制,調正結構中關停的對象,將被淘汰。轉爐煉鋼是通過氧槍強氧化冶煉,平均約30分鐘可煉出一爐鋼。轉爐煉鋼配套的有混鐵爐、轉爐煙氣凈化系統(多用二級文式管除塵),連鑄式鑄錠系統。冶煉時爐溫可達1700-2000℃。工人須經常觀察爐內燃燒情況和進行裝料、取鋼樣、出渣、出鋼、鑄錠等工作。鐵水從混鐵爐流入鐵水罐,由吊車兌入轉爐,鋼水由轉爐爐口流入鋼水包,然后直接連鑄,或者用吊車鑄錠,冷凝后脫膜。此外,還要進行填補爐壁,修鐵水罐、鋼水包,準備鋼綻模及定期進行修爐(冷修或熱修)等工作。

軋鋼是用軋鋼機的回轉軋輥將鋼錠、鋼坯軋制成各種形狀的鋼材。按其預先加熱與否可分為熱軋和冷軋,二者的生產過程基本相同。熱軋的生產過程是:鋼錠→加熱→軋制(初軋、精軋)→精整(切斷、鋸斷)→表面處理(淬火、酸洗、鍍鋅等)→成品。

煉鋼和軋鋼的生產性有害因素主要為高溫、熱輻射。夏季時煉鋼爐前氣溫可達40-60℃,較室外高12-20℃,熱輻射強度最高20.92-25.10J/cm2?min。軋機旁氣溫可達40℃以上,熱輻射強度12.55-46.02J/cm2?min;吊車司機,出鋼工及澆鑄工除受高溫,熱輻射作用外,尚接觸大量煙塵。鉗式吊車司機室的氣溫在未采取降溫措施時為50℃以上,極易發生中暑,而造成重大事故。脫膜及修鋼水包工人亦受高溫、熱輻射的強烈影響。轉爐煙氣凈化系統的工人和軋鋼加熱爐工,一氧化碳的危害亦屬常見。現代軋鋼過程全部用電子計算機控制,需使用镅242、銫137及鈷60等放射性同位素儀表進行測厚,測料位等,故生產環境中尚有放射線存在。熱鋸、橋直、軋鋼時有噪聲危害,橋直機的噪聲強度可高達110dB(A)。火焰清理工和爐前工易被濺出的火花造成灼傷。電爐煉鋼溫度可高達3000℃以上,并產生大量粉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噪聲一般在100dB(A)以上。

主要衛生防護措施是防暑降溫措施。工藝流程的設計宣傳操作工人遠離熱源,吊車司機室、軋鋼操作室進行隔熱、制冷空調降溫。熱成品和半成品應及時運出車間并堆放在下風側。熱修爐罐時,應向工人操作處送冷氣,并穿戴鋁膜布隔熱冷風衣,佩帶防塵口罩。爐前工、火焰清理工應戴濾光防護眼鏡,以真空鍍膜制成的紅外線防護鏡效果較好。為防止飲水爆炸事故應嚴禁加濕料。鋼水包要烘干。轉爐和電爐煙氣凈化和煤氣回收系統要經常檢修,防止煤氣外泄。要采取放射防護與噪聲控制措施,噪聲難以達標的崗位采用隔聲室操作或工人佩帶防噪聲耳塞、耳罩。中小型軋鋼廠可采用流水地板及正、反、立圍盤來改善勞動條件。軋鋼工人操作處設置流水遮熱屏及噴霧風扇。切斷機上進行噴水,可降低溫度并可防止鋼屑飛濺。

如何才能做到盡可能地減少加熱爐對操作人員造成的熱輻射危害

加熱爐在工作過程中,以爐子火焰及高溫鍛件為熱源,散發出大量輻射熱,距離過近會灼傷人體表皮,過高的熱輻射也會使人難以忍受,所以應盡力減小熱輻射對操作人員的危害。通常采取如下措施:

(1)加熱爐爐體的砌筑要符合隔熱要求,爐墻要有足夠的厚度,外層要采用絕熱性較好的保溫磚,爐殼與保溫磚之間要鋪上石棉板,以減少金屬爐殼向外部散發的熱輻射。

(2)加熱爐的爐殼、爐墻、爐門等要經常檢查維修,以防止因損壞或變形而損失大的熱量以及散發過量的輻射熱。

(3)在加熱爐爐門裝設水爐門、水幕或隔熱板等,降低熱輻射措施,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4)控制好爐溫的同時又要保護好爐內的氣壓正常,爐門是散發熱輻射的主要部位,所以要提高爐門的密封性和提高爐門的開關速度是減少熱輻射的一項主要措施。

(5)改善車間的自然通風條件,加強機械送風及局部強力吹風是減少熱輻射,改善勞動環境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夏季更應采取措施,以達到防署降溫的目的。

板、帶軋制安全管理規定

1軋機除鱗裝置應設置防止鐵鱗飛濺的安全護板和水簾。

2中厚板軋機側面應安設可挪動的防護網。

3三輥軋機升降臺、中輥、輥道和撥鋼機應設有機械和電氣聯鎖。

4連軋機與卷取機之間的輸送輥道,兩側應設有不低于0.3m的防護欄板。

5軋機應能在帶鋼張力作用下安全停車,應使帶鋼張力降到額定張力的25%以下。軋機重新起動時,機架間不允許有活套。

6卷取機應設有安全罩、報警顯示和安全聯鎖裝置。卷取機工作區周圍,京戲設置高度不小于2.0m的安全防護網或板。地下式卷取機的上部,周圍應設有防護欄桿。

7帶鋼捆帶拉緊裝置,應有防止捆帶拉斷和松弛的安全防護設施。

8板、帶冷軋機應設有防止冷軋板、帶斷帶和頭、尾、邊飛裂的設施。

9防止疊軋薄板粘結的涂料,應采用無害原料。

10疊軋薄板軋機輥頸潤滑應采用無害的潤滑劑。使用瀝青作潤滑劑時,必須設有排煙凈化裝置。

加熱工必須熟悉所用設備的結構、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經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操作。

2.?工作前必須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具。

3.?工作前應檢查爐門升降機構及配重是否牢靠;檢查爐子各燒嘴、風閥及煙道閘門的武裝是否靈活、可靠。

4.?新砌的爐子應按烘爐工藝技術要求進行烘爐后方可使用。

5.?操作人員必須隨時按要求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

6.?在使用火鉤、夾鉗、撬棍等工具時,應觀察身后是否有人,不得隨手扔工具。

7.?爐中加熱坯料應做好記錄,交接班必須清楚,經常保持爐子周圍的清潔衛生。

型鋼軋型安全管理規定

1對彎曲坯料,嚴禁使用吊車喂入軋機。

2軋機軋制時,不得用人工在線檢查和調整導衛板、夾料機、擺動式升降臺和翻鋼機,不得橫越擺動臺和進到擺動臺下面。

3型鋼專用加工作業線上各設備之間,應設有安全聯鎖裝置。

4橫列式小型軋機,精軋區域應設防護欄板。高速線材軋機,精軋機架應設金屬防護網(或板)。

5采用活套軋制,活套溝上面應設置不低于500mm的擋板,并設有進入活套溝的帶聯鎖裝置的安全門。

6小型軋機尾部機架的輸出輥道,應有高度不小于0.3m的欄板,在通過軋件的一面應有坡度。

7卷線機的操作臺主令開關,應設在距卷線機5m以外的安全地點。

軋鋼生產主要危險源及主要事故類別和原因

危險源:高溫加熱設備、高溫物流、高速運轉的機械設備、煤氣氧氣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氣體、有毒有害化學制劑、電器和液壓設施、能源和起重設備、以及作業高溫、噪聲和煙霧影響等。

事故類別: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起重傷害、灼燙、高處墜落、觸電和爆炸等。

事故原因:違章作業和操作失誤、技術設備缺陷和防護裝置缺陷、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術不熟練、作業環境條件不良、安全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

軋鋼安全生產的主要安全技術

原料準備的安全技術:火焰清理機應有煤氣、氧氣緊急切斷閥,煤氣火災報警器和超敏度氣體報警器,要防止火焰槍發生回火現象,發生回火必須馬上拉下煤氣膠管,迅速關閉風閥。

加熱與加熱爐的安全技術。

冷軋生產安全技術:注意個體防護加熱與加熱爐的安全技術。

使用煤氣必須嚴格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

篇2:軋機安全操作規范

軋機涉及熱軋或冷軋的許多作業,可以是高度自動化的大型設備,也可以是仍然依靠大量手工勞動的小型裝置。軋機可以單獨進行生產,也可以與金屬的初級生產相結合。現在的普遍趨勢是向大型連續自動化軋機發展。

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軋機所軋制的都是黑色金屬,但有色金屬、特別是銅和鋁,也可用軋機加工。本條目概括地論述軋鋼機,但大部分論述對于有色金屬軋機同樣適用。

在軋鋼廠中,從均熱爐出來的鋼錠首先在初軋機或板坯軋機上加工,生產出大方坯、短條坯或扁坯。然后把扁坯軋成鋼板和帶鋼,把方坯或短條坯軋成結構鋼、型鋼和棒材。一般用熱軋加工大型材,而冷軋只用于截面變化較小的型材,使其表面狀態符合要求。

軋制(必要時冷卻)以后,產品被切成標準長度,經過捆扎或用其他方式整理后送到精整工段。

危害及其防護

事故機械化雖已經減少了機器的軋壓事故。但是有些地方、特別是在冷軋車間和精整工段,仍很容易發生事故。

在冷軋中,特別是在不停機進行清理的時候,有軋壓于兩根軋輥之間的危險。所以軋輥輥隙應妥善防護,并應嚴格監督,防止不停機進行清理。剪切機、切料頭機、剪邊機的危險部件都應嚴加防護,否則會造成嚴重事故。

如果企圖在不允許跨越處跨越輥道、特別是熱軋車間輥道,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工傷事故,所以輥道上方應裝設足夠數量的過橋,并規定必須從過橋上跨越輥道。活套軋制可能造成大范圍傷害和燒傷,特別是造成下肢嚴重損傷,需要有安全操作臺及其他防護設施。

在帶鋼軋機和薄板軋機上,要特別注意防止工人被割傷。不但薄鋼卷容易造成這種事故,捆扎鋼卷用的鐵皮也會割傷工人。搬運鋼卷時,可能因鐵皮折斷而造成嚴重傷害。

在帶鋼和薄板軋鋼車間常遇到的另一種危害是由于噴涂大量的油和防銹劑而引起的。盡管采取了防護措施來限制已噴涂油或防銹劑的產品的放置,但這些產品仍然積在地坪和通道上,容易引起滑跌事故。所以除了必須定期揩拭地面外,還應在地面上鋪設格柵或吸油材料,并應向工人提供帶防滑底的靴子。

即使是自動化工廠,在機座上進行更換重要軋輥的改裝工作也會發生事故。良好的計劃往往可以減少換輥次數。換輥工作不應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進行,而且必須有適當的工具,這點頗為重要。

現代工廠雖然日益自動化,但是也會發生許多小故障,往往需要工作人員在整套設備或部分設備繼續運轉的條件下進行檢修。這時會發生諸如忘記對液壓系統使用機械防護裝置之類的事情,事情釀成嚴重后果。在有液壓設備的車間,應特別注意防火的部署和組織工作。因為檢修液壓系統時,往往忽視火災的危險。

夾持熱材料用的夾鉗與熱材料粘在一起,用手操作方頭扳手來移動大型軋制型材時,扳手可能后滑,從而使操作人員頭部和上身嚴重受傷。所有手工工具的結構必須安全可靠并且經常加以檢修,妥為保養。軋鋼車間使用的夾鉗的鉚釘必須經常換新。更換軋輥時,操作人員應使用環形扳手和套筒扳手,不應使用彎頭開口扳手。工人應接受關于手工工具使用方法的充分培訓。所有手工工具均應有適當的存放場所。

許多事故是因起吊和搬運不當或行車和起重滑輪有缺陷所致。故所有行車和起重滑輪應定期檢查,對庫存的和使用中的吊索特別需要引起注意。吊車司機和吊裝工應經過專門的挑選和培訓。機械運輸始終有發生事故的危險性,機車、貨車和搬運小車應妥為保養,并須采用人所共識的警告和信號系統。叉車和其他卡車的行駛道路應保持暢通。

有許多事故是下列原因引起的:跌倒、絆倒或地坪保養很差,物件雜亂堆放,鋼錠端部伸出及軋輥堆疊等。如果對所有地坪面和出入要道進行良好的維護,明確規定人行道,正確堆放物料,廢料堆之間保持規定間距,就能消除危險。工廠各部門,包括堆場,必須進行良好的整理和保管。全廠應有良好的照明設施。熱軋時飛出的軋屑會造成灼傷或使眼睛受傷。防濺設施應能有效地減少軋屑和熱水的飛濺。塵粒、甩動的繩索都可引起眼部受傷。強光也對眼睛有影響。

個體防護用品對防止軋鋼事故極為重要。須穿戴安全帽、眼罩、眼鏡、護臂手套、安全靴、鞋罩等,以防止可能發生的危險。在使用防護用品和穿戴防護衣帽方面,需取得工人合作。培訓工作和建立有工人或工人代表參加的、能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組織,都很重要。

熱在軋鋼車間操作點測得的輻射熱達1000千卡/米2。紅外線輻射可以使上呼吸道發生慢性疾病。通風機或操作點附近的鼓風機、或大汗淋漓地去遠處房間或飯廳就餐或工間休息,都可能使工人感冒。向軋輥噴灑冷卻水也往往對工人有害。

暑天為補償出汗而提供的飲料,有可能被冷卻到遠低于允許的低溫,而且工人倉促飲用,會引起胃腸失調。高溫工作場所風扇和鼓風機的位置不應使工人著涼。飯廳和休息室應靠近工作地點。須供應充足的合適軟飲料,但軟飲料的溫度不能低于10℃,此外,應該使工人養成每次飲用量不超過0.3升的習慣,必須配備烘衣機,以便烘干汗濕的工作服。

噪聲整個軋制區會產生很大的噪聲。軋機和矯直機的齒輪箱、高壓水泵、剪切機和鋸床、成品拋入坑內或金屬擋板攔住正在移動的材料,都會發出噪聲。這種噪聲的強度不僅會損害人的植物神經系統,甚至會使人耳半聾。操作時發出的噪聲,其強度一般約為90分貝,峰值往往達115分貝,甚至更高。

應該采取各種技術措施來防止在操作時發出過大的噪聲。在設計階段,就應該使操作區盡量遠離噪聲源。控制室和起重機駕駛室應該隔音和隔熱。備有空調和隔音設備的控制室不但能防止高溫和噪聲對健康的危害,還能提高操作人員的效率與注意力。

如果技術措施還不足以限制噪聲的干擾,操作人員就需要戴護耳器。護耳器放在耳道中,或從外面把整個耳朵遮住。這類保護器的結構不應過分影響操作人員與他人交談。

振動用高速沖擊工具清理成品,可導致肘、肩和鎖骨關節及盡骨遠側骨和橈關節變形,或使舟骨和月骨受到損傷。

需要指出的是,材料送入軋輥輥隙時發生的反沖和彈跳,可能使軋鋼工手臂系統的關節受損傷。這類病痛在將來必須受到更多的注意。

有害氣體和蒸氣軋制鉛合金鋼或使用含鉛的圓盤刀時,可能吸進有毒的微粒。所以必須經常監測工作場所空氣中鉛的濃度。對暴露在這種空氣中的工人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工人在使用火焰清理機和氣割裝置時,不但可能吸進鉛,而且也暴露在氮氧化物(NO*)及鉻、鎳和鐵的氧化物中。

對接焊會產生臭氧,吸入臭氧造成刺激與NO*的刺激相同。均熱爐和加熱爐的值班人員可能暴露在有害氣體中,有害氣體的成分與所用燃料(高爐煤氣、焦爐煤氣、油)有關,通常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用油霧潤滑軋鋼設備的工人,其健康可能受到油和油中所含添加劑的危害。用油乳化液作為冷卻劑和潤滑劑時,應保證油和添加劑的比例正確,這樣不但能排除它們對粘膜的刺激,而且還能防止與之接觸的工人患急性皮炎。

精整工序用的大量脫脂劑會揮發,并被工人吸入體內。脫脂劑不僅能引起中毒,而且在溶劑處理不當時會使皮膚因脫脂而受到損害。

酸酸洗車間使用強酸的危害和預防措施,在酸洗條目中論述。

皮膚癌以前,在更換軋輥的工人的前臂上曾偶爾發現焦油引起的癌。但是,自從停止使用焦油潤滑工具以后,就沒有發現這種情況。

電離輻射在軋鋼廠可能利用電離輻射進行測量和檢驗。必須根據當地安全規程,采取嚴格的預防措施。

醫療防護軋鋼作業是重體力勞動。軋制區或露天倉庫的各種噪聲、熱輻射、潮濕和氣候條件進一步加重了勞動強度。在挑選工人時,進行就業前的醫學檢查很重要。只有體格健壯、體力尚未開始下降的人才能擔任軋鋼工。雇用非自動化熱軋帶鋼車間的活套工時,一般要求他們的身體靈活。不應雇用心臟病、或血液循環疾病(特別是張力亢進)、貧血、肥胖、風濕病和胃腸道疾病患者,也不應雇用容易感冒或有腎臟病的人。對于受噪聲、振動、回火車間的鉛等影響的工人與吊車司機,尤需進行定期醫學檢查。

包括淋浴在內的盥洗設施、衣帽間和廁所應盡可能靠近工作地點。

環境保護軋機不散發粉塵。在軋機附近測得的空氣平均含塵量遠低于煉鋼廠和煉鐵廠。但噪聲卻是軋鋼廠環境中的經常性危害。即使是現代化的軋機,其噪聲平均強度也接近85分貝(A)。然而,在夜間,在附近居住區的噪聲級不應超過35分貝(A)。只要建筑雙層墻和雙層屋頂,并且在層間空隙處填塞吸音礦物纖維材料,就可使產生的噪聲限制在規定范圍以內。

軋鋼廠的廢氣只有在偶然同各種酸混合時,才對環境構成危害。

煉鋼、軋鋼作業的職業衛生

煉鋼是用氧化的方法降低生鐵中碳、硅、硫、磷等元素的含量。若再加入一定量的錳、鎳、鉻、鎢、釩等金屬則可煉成合金鋼和特種鋼。煉鋼的方法主要有平爐、轉爐及電爐三種。老鋼廠多用平爐、新建鋼廠多用氧氣轉爐,而優質鋼和特殊鋼多用電爐。平爐煉鋼因污染嚴重,國家已做為總量控制,調正結構中關停的對象,將被淘汰。轉爐煉鋼是通過氧槍強氧化冶煉,平均約30分鐘可煉出一爐鋼。轉爐煉鋼配套的有混鐵爐、轉爐煙氣凈化系統(多用二級文式管除塵),連鑄式鑄錠系統。冶煉時爐溫可達1700-2000℃。工人須經常觀察爐內燃燒情況和進行裝料、取鋼樣、出渣、出鋼、鑄錠等工作。鐵水從混鐵爐流入鐵水罐,由吊車兌入轉爐,鋼水由轉爐爐口流入鋼水包,然后直接連鑄,或者用吊車鑄錠,冷凝后脫膜。此外,還要進行填補爐壁,修鐵水罐、鋼水包,準備鋼綻模及定期進行修爐(冷修或熱修)等工作。

軋鋼是用軋鋼機的回轉軋輥將鋼錠、鋼坯軋制成各種形狀的鋼材。按其預先加熱與否可分為熱軋和冷軋,二者的生產過程基本相同。熱軋的生產過程是:鋼錠→加熱→軋制(初軋、精軋)→精整(切斷、鋸斷)→表面處理(淬火、酸洗、鍍鋅等)→成品。

煉鋼和軋鋼的生產性有害因素主要為高溫、熱輻射。夏季時煉鋼爐前氣溫可達40-60℃,較室外高12-20℃,熱輻射強度最高20.92-25.10J/cm2?min。軋機旁氣溫可達40℃以上,熱輻射強度12.55-46.02J/cm2?min;吊車司機,出鋼工及澆鑄工除受高溫,熱輻射作用外,尚接觸大量煙塵。鉗式吊車司機室的氣溫在未采取降溫措施時為50℃以上,極易發生中暑,而造成重大事故。脫膜及修鋼水包工人亦受高溫、熱輻射的強烈影響。轉爐煙氣凈化系統的工人和軋鋼加熱爐工,一氧化碳的危害亦屬常見。現代軋鋼過程全部用電子計算機控制,需使用镅242、銫137及鈷60等放射性同位素儀表進行測厚,測料位等,故生產環境中尚有放射線存在。熱鋸、橋直、軋鋼時有噪聲危害,橋直機的噪聲強度可高達110dB(A)。火焰清理工和爐前工易被濺出的火花造成灼傷。電爐煉鋼溫度可高達3000℃以上,并產生大量粉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噪聲一般在100dB(A)以上。

主要衛生防護措施是防暑降溫措施。工藝流程的設計宣傳操作工人遠離熱源,吊車司機室、軋鋼操作室進行隔熱、制冷空調降溫。熱成品和半成品應及時運出車間并堆放在下風側。熱修爐罐時,應向工人操作處送冷氣,并穿戴鋁膜布隔熱冷風衣,佩帶防塵口罩。爐前工、火焰清理工應戴濾光防護眼鏡,以真空鍍膜制成的紅外線防護鏡效果較好。為防止飲水爆炸事故應嚴禁加濕料。鋼水包要烘干。轉爐和電爐煙氣凈化和煤氣回收系統要經常檢修,防止煤氣外泄。要采取放射防護與噪聲控制措施,噪聲難以達標的崗位采用隔聲室操作或工人佩帶防噪聲耳塞、耳罩。中小型軋鋼廠可采用流水地板及正、反、立圍盤來改善勞動條件。軋鋼工人操作處設置流水遮熱屏及噴霧風扇。切斷機上進行噴水,可降低溫度并可防止鋼屑飛濺。

如何才能做到盡可能地減少加熱爐對操作人員造成的熱輻射危害

加熱爐在工作過程中,以爐子火焰及高溫鍛件為熱源,散發出大量輻射熱,距離過近會灼傷人體表皮,過高的熱輻射也會使人難以忍受,所以應盡力減小熱輻射對操作人員的危害。通常采取如下措施:

(1)加熱爐爐體的砌筑要符合隔熱要求,爐墻要有足夠的厚度,外層要采用絕熱性較好的保溫磚,爐殼與保溫磚之間要鋪上石棉板,以減少金屬爐殼向外部散發的熱輻射。

(2)加熱爐的爐殼、爐墻、爐門等要經常檢查維修,以防止因損壞或變形而損失大的熱量以及散發過量的輻射熱。

(3)在加熱爐爐門裝設水爐門、水幕或隔熱板等,降低熱輻射措施,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4)控制好爐溫的同時又要保護好爐內的氣壓正常,爐門是散發熱輻射的主要部位,所以要提高爐門的密封性和提高爐門的開關速度是減少熱輻射的一項主要措施。

(5)改善車間的自然通風條件,加強機械送風及局部強力吹風是減少熱輻射,改善勞動環境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夏季更應采取措施,以達到防署降溫的目的。

板、帶軋制安全管理規定

1軋機除鱗裝置應設置防止鐵鱗飛濺的安全護板和水簾。

2中厚板軋機側面應安設可挪動的防護網。

3三輥軋機升降臺、中輥、輥道和撥鋼機應設有機械和電氣聯鎖。

4連軋機與卷取機之間的輸送輥道,兩側應設有不低于0.3m的防護欄板。

5軋機應能在帶鋼張力作用下安全停車,應使帶鋼張力降到額定張力的25%以下。軋機重新起動時,機架間不允許有活套。

6卷取機應設有安全罩、報警顯示和安全聯鎖裝置。卷取機工作區周圍,京戲設置高度不小于2.0m的安全防護網或板。地下式卷取機的上部,周圍應設有防護欄桿。

7帶鋼捆帶拉緊裝置,應有防止捆帶拉斷和松弛的安全防護設施。

8板、帶冷軋機應設有防止冷軋板、帶斷帶和頭、尾、邊飛裂的設施。

9防止疊軋薄板粘結的涂料,應采用無害原料。

10疊軋薄板軋機輥頸潤滑應采用無害的潤滑劑。使用瀝青作潤滑劑時,必須設有排煙凈化裝置。

加熱工必須熟悉所用設備的結構、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經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操作。

2.?工作前必須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具。

3.?工作前應檢查爐門升降機構及配重是否牢靠;檢查爐子各燒嘴、風閥及煙道閘門的武裝是否靈活、可靠。

4.?新砌的爐子應按烘爐工藝技術要求進行烘爐后方可使用。

5.?操作人員必須隨時按要求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

6.?在使用火鉤、夾鉗、撬棍等工具時,應觀察身后是否有人,不得隨手扔工具。

7.?爐中加熱坯料應做好記錄,交接班必須清楚,經常保持爐子周圍的清潔衛生。

型鋼軋型安全管理規定

1對彎曲坯料,嚴禁使用吊車喂入軋機。

2軋機軋制時,不得用人工在線檢查和調整導衛板、夾料機、擺動式升降臺和翻鋼機,不得橫越擺動臺和進到擺動臺下面。

3型鋼專用加工作業線上各設備之間,應設有安全聯鎖裝置。

4橫列式小型軋機,精軋區域應設防護欄板。高速線材軋機,精軋機架應設金屬防護網(或板)。

5采用活套軋制,活套溝上面應設置不低于500mm的擋板,并設有進入活套溝的帶聯鎖裝置的安全門。

6小型軋機尾部機架的輸出輥道,應有高度不小于0.3m的欄板,在通過軋件的一面應有坡度。

7卷線機的操作臺主令開關,應設在距卷線機5m以外的安全地點。

軋鋼生產主要危險源及主要事故類別和原因

危險源:高溫加熱設備、高溫物流、高速運轉的機械設備、煤氣氧氣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氣體、有毒有害化學制劑、電器和液壓設施、能源和起重設備、以及作業高溫、噪聲和煙霧影響等。

事故類別: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起重傷害、灼燙、高處墜落、觸電和爆炸等。

事故原因:違章作業和操作失誤、技術設備缺陷和防護裝置缺陷、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術不熟練、作業環境條件不良、安全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

軋鋼安全生產的主要安全技術

原料準備的安全技術:火焰清理機應有煤氣、氧氣緊急切斷閥,煤氣火災報警器和超敏度氣體報警器,要防止火焰槍發生回火現象,發生回火必須馬上拉下煤氣膠管,迅速關閉風閥。

加熱與加熱爐的安全技術。

冷軋生產安全技術:注意個體防護加熱與加熱爐的安全技術。

使用煤氣必須嚴格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

篇3:觀看《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與操作規范》教學片總結

觀看《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與操作規范》教學片總結

哈業胡同中心校

20**年9月21日

為增強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打造平安和諧校園,9月18日晚,按照上級要求,哈業胡同中心校組織學校及哈業胡同中心幼兒園行政、全體教師、食堂管理人員、食堂工作人員觀看了《學校食品安排管理與操作規范》教學片。

該片分為資質篇、管理篇、操作篇和應急處理篇,系統地介紹了開辦學校食堂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應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操作要求、食品加工關鍵環節的操作規范以及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應采取的基本措施等。

在收看教學片之前,學校校長馬軍明做了發言,他強調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學校安全涉及千家萬戶,學校和食堂經營者必須把好食品安全這道關。他要求全體人員認真收看,認真討論,并要求食堂從業人員和管理者對照檢查自己平時的工作,認真組織整改落實,確保食堂食品的安全可口。

通過觀看教學片,老師們與食堂從業人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身上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同時,通過觀看,學校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以下措施:

一、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層層落實責任制;

二、加大對食堂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組織學習食品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做到持證上崗;

三、加大宣傳力度,防止病從口入;

四、嚴把“四關”,消除事故隱患。

嚴把原料采購關、餐具消毒關、食品加工關、熟食品貯存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除此外,學校領導班子還強調了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責任重于泰山;更加嚴格地做好學生營養餐食品的采購、存儲、加工、試嘗留樣、分發等各個程序把關工作;強化衛生掃除,定期對存儲室、操作間進行檢查,保證食品無變質腐敗,房內無蚊蟲、老鼠;加強監督,合理用好營養餐專項資金,確保各個環節不出紕漏;嚴格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到位。

此次觀看活動加強了我校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加大了對校園食堂、小賣部的監督管理力度,為規范校園食品用品和食堂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確保師生飲食安全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