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輸送機安全管理規定
1.采用滾筒驅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必須使用阻燃輸送帶。帶式輸送機托輥的非金屬材料零部件和包膠滾筒的膠料,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2)巷道內應有充分照明。
(3)必須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堆煤保護和防跑偏裝置。
(4)應裝設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
(5)在主要運輸巷道內安設的帶式輸送機還必須裝設:
I輸送帶張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
Ⅱ在機頭和機尾防止人員與驅動滾筒和導向滾筒機接觸的防護欄。
(6)液力偶合器嚴禁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耦合器不受此限)。
(7)帶式輸送機巷道中行人跨越帶式輸送機處應設過橋。
(8)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啟動裝置,下運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制動裝置。
2.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必須裝設下列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
(1)過速保護;
(2)過電流和欠電壓保護;
(3)鋼絲繩和輸送帶脫槽保護;
(4)輸送帶局部過載保護;
(5)鋼絲繩張緊車到達終點和張緊重錘落地保護。
3.井巷中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或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在上、下人員的20m區段內輸送帶至巷道頂部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1.4m,行駛區段內的垂距不得小于lm。下行帶乘人時,上、下輸送帶間的垂距不得小于1m。
(2)輸送帶的寬度不得小于0.8m,運行速度不得超過1.8m/s。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繩槽至帶邊的寬度不得小于60mm。
(3)乘坐人員的間距不得小于4m。乘坐人員不得站立或仰臥,應面向行進方向,并嚴禁攜帶笨重物品和超長物品,嚴禁扶、摸輸送帶側幫。
(4)上、下人員的地點應設有平臺和照明。上行帶下人平臺的長度不得小于5m,寬度不得小于0.8m,并有欄桿。上、下人的區段內不得有支架或懸掛裝置。下人地點應有標志或聲光信號,在距下人區段末端前方2m處,必須設有能自動停車的安全裝置。在卸煤口,必須設有防止人員墜入煤倉的設施。
(5)運送人員前,必須卸除輸送帶上的物料。
(6)應裝有在輸送機全長任何地點可由搭乘人員或其他人員操作的緊急停車裝置。
(7)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應設斷帶保護裝置。
篇2:井下膠帶輸送機雙向運輸的管理規定
為了確保雙向膠帶輸送機雙向運輸的安全運行,進一步加強材料運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保證生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膠帶運輸巷有軌道運輸的應采用軌道運輸材料且應嚴格按《斜坡運輸管理規定》執行。
二、膠帶運輸巷沒有軌道運輸的應按以下規定執行:
1、采用膠帶運輸機下膠帶運輸前,應由當班膠帶維護工對膠帶輸送機進行全面間檢查,上、下膠帶不得跑偏,確保膠帶運輸機的完好性。
2、運送物料前必須仔細檢查,皮帶隨機保護及其它保護必須能正常投入運行,并且能起到可靠的保護作用,否則不準運送物料。
3、運送物料前應及時將下膠帶落煤清理干凈,嚴禁影響物料的運送。
4、超寬、超重物件(如電機、減速器等)超出膠帶運輸能力的嚴禁采用膠帶運輸。
5、膠帶輸送機運輸原煤時,如果超過膠帶運輸能力時嚴禁同時運送物料。
6、放置物料時必須在裝載平臺處放置物料,裝載平臺長不低于3米,寬不低于0.8米。且裝載平臺處下托輥必須要用槽型托輥,物料應放置在皮帶中心部位,防止運送過程中碰撞機架。裝載平臺除放置物料外嚴禁堆放其它物品。
7、物料放置下帶上時之間距離不少于30m,嚴防膠帶超能力運行
8、運送物料時裝料點與卸料點之間不得設置濾煤器,防止礦工鋼、支架等材料拉壞帶扣或引起斷帶事故。
9、卸料點處必須用不短于4m的14#槽鋼傾斜固定,固定在兩膠架上,但不得影響皮帶正常運行和磨損膠帶及膠帶扣。另外槽鋼伸出托輥架外不得不大于0.1m。
10、卸料點處必須有一接料平臺,嚴禁堆放除物料外的其它物品,該平臺長不小于6m,寬不小于0.8m。缷載點處下皮帶要用平行托輥,不許用槽形托輥,平行托輥間距不大于1.5米。物料到位應及時搬運離開接料平臺,不得在卸料點處積壓。
11、膠帶輸送機上膠帶嚴禁運送設備、支架及其它物料。
12、卸料點處應加安全防護欄(網),防護欄(網)密度為不能進入最小(細)材料為準。
13、運送物料時,信號工及皮帶司機不準脫崗。裝載點、卸料點應設置能隨時停止膠帶運行的裝置,裝載點處必須有專人裝料,卸料點處必須有專人接料,發現異常應及時停機。
14、運送材料時,卸料點前后20米處都應有人把守,嚴禁其它人員進入接料平臺。
篇3:某礦用帶式輸送機安全技術管理規定
1、煤礦井下必須使用“三證”齊全的阻燃帶.新膠帶在使用前要與“三證”一起交使用單位,使用單位在新膠帶入井使用前要送公司監督檢測中心作膠帶性能檢測。帶式輸送機托輥的非金屬零部件和包膠滾筒的膠料,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有關規定,井要有相應的合格證.
2、帶式輸送機巷道斷面必須按(煤N‘安全規程》施工,帶式輸送機要干、直,機頭峒室、配電點壁龕都必須符合帶式輸送機巷的要求。
3、井下帶式輸送機必須裝設皮帶綜合保護裝置,并定期試驗,試驗人員簽字,做好試驗記錄。
4、新安裝或移設的帶式輸送機必須有完整的設計和審批手續,包括巷道的規格質量、機電設備的配備和安裝質量、安全保護設施等,并合理硫定皮帶初張力.
5、輸送機頭、機尾和巷道每隔50米必須安設消防支管閥門和水管接頭,井配備相應長度的水管和構:合要求數量足夠的消防器材,液力偶合器嚴禁使用司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6、在機頭、機尾及兩臺輸送機搭接處巷道要支護良好,并分別有20米、40米的不燃材料支護,嚴禁用易燃材料剎幫剎頂。
7、皮帶運行要平穩,不打滑、不跑偏、不磨擦機架和吊架,下層皮帶距離底扳不小于200毫米,兩部帶式輸送機的搭接長度不小于500毫米,高差在300-500mm之間。
8、潤滑油、潤滑脂必須存放在專門的峒室內,專油、專桶、專油抽,峒室要用不燃性材料支護,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易燃物品嚴禁存放在機電峒室內。
9、加強帶式輸送機的現場管理,各崗位工種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嚴禁直接手拉、腳蹬、腳踩輸送帶點氣開車;檢修時嚴禁站在機頭、機尾、傳動滾筒、輸送帶等運轉部位工作;嚴禁用皮帶運送材料設備(掘進下運皮帶除外)。
10、傾斜井巷中使用的帶式輸送機,上運時,必須同時裝設防逆轉裝置和制動裝置,應加設軟啟動裝置:下運時,必須裝設制動裝置.應加沒軟制動裝置。
11、現有滾筒驅動帶式輸送機嚴禁乘人。
12、各帶式輸送機機頭的噴霧裝置要有專人管理,防止長流水滴入煤倉或下部皮帶,造成皮帶打滑。
13、煤礦井下非主要進風巷帶式輸送機禁止火,電焊和噴燈焊接,如需在井下主要進風巷燒焊,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223條規定執行。
14、帶式輸送機打卡子時要嚴格執行以下規定。(1)、打卡子時必須有組長以上領導現場指揮。(2)、將所要打的卡子轉到土壤筒與傳動滾筒之間的合適作業位置,在轉動的過程中機頭與機尾要做好信號聯系方可開車。(3)、使用張緊絞車松開儲帶倉內皮帶,同時將皮帶機主機開關打反氣,用傳動滾筒吐出皮帶;張緊絞車松繩時作業人員要注意與鋼絲繩的距離,井注意觀察鋼絲繩的狀態,防止點氣時傷人或將鋼絲繩卡入滑輪或勒入張緊絞車軸上;松繩人要注意點氣時繩的余量,當余量不足時及時通知點氣人員停止點氣,然后繼續松繩,禁止強制點氣;吐皮帶時可用人力枉傳動滾筒前方兩側,邊點氣邊拽皮帶,要求人距傳動滾筒半米以上的距離,嚴禁人員站在己吐出的皮帶上拽皮帶。(4)、卡子轉到位后將主機開關打零位,給好閉鎖,掛上停電作業牌,抽出所要打卡子的柔性銷,割掉損壞的卡子,割口要平直(5)、打完卡子后穿上柔性銷,張緊皮帶,送電進行試運轉(6)遇有特殊情況處理皮帶卡子時要制定嚴格的作業措施,貫徹落實后方可施工。嚴禁對皮帶時用點動的方式,可用絞車拉動或用手動起重機對皮帶。
15、新安裝的集中運輸巷帶式輸送機要由集團公司組織驗收
16、膠帶輸送機的驅動裝置、聯軸器、傳動滾筒、尾部滾筒、儲帶倉等部位都要裝設保護罩和保護欄桿,溜煤眼要安設合適的蓖子和防護欄。
17、膠帶運行時嚴禁人員跨越皮帶,需跨越時要設橋梯;膠帶運行過程中嚴禁用鐵鍬和其它工具刮滾筒和膠帶上的煤泥或用工具撥跑偏的皮帶。
18、皮帶機檢修、維護作業以及相關工程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在作業前貫徹到每一個作業人員。
19、皮帶司機必須經過技術培訓,考試合格發證并持證上崗
20、建立健全帶式輸送機管理、運行、維修、檢查和定期試驗制度,對其安全運行責任落實到人,并嚴格監督檢查。21、軌道運輸與皮帶運輸和人行道相交叉處要制訂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