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鐵路站區間礦山法安全細則

鐵路站區間礦山法安全細則

2024-07-10 閱讀 5289

、工程概況

1、烏魯木齊軌道交通1號線全長27.615km。其中土建施工監理06標包含10、11兩個土建施工標段,含3站,3區間,線路總長度3723.345m。監理六標段工程計劃于2014年03月20日開工,合同工期1741日歷天。

車站主體為明挖法施工,采用箱形框架二層三跨結構,車站主體總長228.0m,車站標準段寬為21.1m,車站高度為13.81m。

2、小西溝站~鐵路局站區間

小西溝站~鐵路局站區間起訖點里程:YCK14+945.908~YCK15+880.377

本區間工程設計起點為北京南路與蘇州路相交路口的小西溝站,線路出站后,以地下的形式沿北京南路向北敷設,止于北京南路與河南路相交路口的鐵路局站。

本區間設計為礦山法施工,區間1號施工豎井位于北京南路道路東側,第九中學北側,塞外樓外樓飯店前方停車場內,2號施工豎井位于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綠化草坪內,左右線同步施工。?

二、編制本監理細則的主要依據

·烏魯木齊地鐵1號線設計文件

·《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

·《鐵路隧道施工規范》(TBJ204-96)

·《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則》(TBJ108-92)

三、本細則適用于地鐵區間礦山法隧道施工

3.1檢查在隧道噴錨暗挖施工是否充分利用圍巖自承作用,在松散地層中是否采用先治水、預加固、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穩步前進的施工步驟。在軟弱風化巖層中是否采用預裂和光面爆破施工,開挖后是否及時施工初期支護結構并適時封閉,當開挖面圍巖穩定時間不能滿足初期支護結構施工時,是否采取預加固措施。

3.2.檢查隧道開挖面是否保持在無水條件下施工。隧道施工的防排水工作應以防、截、排、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

3.3.檢查隧道采用鉆爆法施工時,是否編制爆破方案,并報城市主管部門批準,

經公安部門同意后方可實施。

3.4.檢查隧道施工中對地面、地層及支護結構是否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項目及設計規定進行動態監測,并及時反饋信息,做到信息化設計與施工。

四.施工豎井施工安全監理控制要點:

4.1檢查承包商是否按下列順序施工:

·地層加固、截水帷幕或降水井施工;

·豎井鎖口圈施工;

·井身開挖(由上向下分層開挖);

·井身初期支護(小導管注漿或錨桿、架立鋼格柵和支撐、鋪鋼筋網,噴射混凝土)

·井底抽水井施工

·安裝提升設備、人行步梯、各類管線;

·豎井馬頭門施工;

4.4檢查單項工程如止水帷幕、降水井、鋼筋工程、鉆孔樁以及工程監測等是

否執行相關規范要求。

4.5審核監控量測資料、分析對鄰近建筑物、地下管線的影響,控制位移、沉降,對超過設計規定的限值時,要及時反饋給設計,做到信息化設計與施工。

4.6檢查馬頭門施工,是否有安全措施:

·超前小導管注漿加固地層;

·馬頭門處井身初期支護安全措施;

·掏槽安裝經加強設計的格柵并與井身環向格柵焊接牢靠;

·馬頭門開挖后及時施作初期支護。

4.7檢查豎井口周圍是否有防汛墻和圍攔。

4.8檢查豎井提升運輸系統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提升架必須經過計算,使用中應經常檢查、維修和保養;

·提升設備不得超負荷作業,提升速度應符合設備技術要求;

·提升設備上下升降應有聯絡信號;

·機械操作人員應有上崗證;

·豎井提升運輸系統是否經過有關單位驗收和批準使用

·豎井作業應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

五.隧道、橫洞開挖施工安全監理控制要點

隧道施工方法應根據地質、覆蓋層厚度、結構斷面及地面環境條件等,經過經濟、技術比較后選用,各種施工方法的施工順序應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有關條款執行。

5.1審批承包商提交的隧道施工安全專項方案,是否符合地質條件、周邊環境;能否保證工程進度、質量和安全生產,使用機具是否滿足要求;對工程難點、重點采用工法是否可靠;洞內運輸、照明、通風、防塵等措施是否滿足工程需要。

5.2檢查承包商制定的防坍塌方案,是否備好搶險物資,并在現場堆碼整齊,

做到專料專用。

5.3檢查在軟弱圍巖中開挖地層超前支護及加固工作,其設計參數和施工工藝是否符合《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5.4檢查施工開挖循環進尺是否遵守以下原則:

·隧道在穩定巖體中可先開挖后支護,支護結構距開挖面宜為5-10m;

·在土層和不穩定巖體中,初期支護的挖、支、噴三環節必須緊跟,當開挖面穩定時間滿足不了初期支護施工時,應采取超前支護或注漿加固措施。

·隧道開挖循環進尺,在土層和不穩定巖體中為0.5~1.2m,在穩定巖體中為1~1.5m。

5.5檢查爆破設計:在硬巖中宜采用光面爆破,軟巖中宜采用預裂爆破。分布開挖時可采用預留光面層的光面爆破。爆破參數可參照《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并經試驗檢查爆破效果后及時修正有關參數。

·檢查炮眼布置、炮眼鉆設、炮眼裝藥、開挖斷面是否符合《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檢查爆破垂直振動速度(cm/s)不應超過下列允許值:

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結構?2.5cm/s

一般磚石結構及一般地下管線?1.5cm/s

磚砌平房?0.8~1.0cm/s

郊區空曠地區?5~10cm/s

5.6當同一條隧道相對開挖兩工作相距20m時,檢查承包商是否停挖一端,另一端繼續開挖。

5.7隧道開挖采用臺階法施工時,應在拱部初期支護結構基本穩定且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方可進行下臺階開挖,監理應隨時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邊墻應采用單側或雙側交錯開挖,不得使上部結構同時懸空;

·一次循環開挖長度,穩定巖體不應大于4m,土層和不穩定巖體不應大于2m;

·邊墻挖至設計高程后,必須立即支立鋼格柵拱架并噴射混凝土;

·仰拱應根據量測結果及時施工,及早形成封閉環。

5.8檢查豎井與橫通道;橫通道、風道、出入口等與正洞相聯處;變斷面交接

處的開挖方案,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可靠。

5.9督促檢查承包商在隧道開挖過程中做好地質描述,填寫“掌子面地質觀察記錄”。

六初期支護施工監理

6.1鋼格柵、鋼筋網加工及架設檢查

·鋼格柵第一榀制好后應試拼,經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批量生產。

·鋼格柵安裝后,監理經檢查合格后,對其簽認。

·鋼格柵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基面應堅實、虛土清理干凈。

②鋼架格柵與壁面應楔緊,每片鋼格柵節點及相鄰格柵縱向必須分別用鋼筋拉桿連結牢固;

③確定格柵拱腳處是否打鎖腳錨桿,拱腳與土層有孔隙時,應加設墊板。必要時兩拱腳間加設臨時支撐。

6.2巖體錨桿檢查

·檢查錨桿孔位、孔深和孔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見下表。

錨桿孔位、孔深和孔徑允許偏差

類型

項目

錨桿類型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及數量

孔位

三種錨桿

±150

用尺量。

單線隧道每20m、雙

線隧道每10m抽檢量

不大于10處

孔深

水泥漿錨桿

±50

楔縫式錨桿

+30

0

脹殼式錨桿

+50

0

孔徑

水泥漿錨桿

大于桿體15mm

楔縫式錨桿

符合設計要求

脹殼式錨桿

小于桿體直徑1~3

·檢查錨桿安裝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①安裝前應將孔內清理干凈;

②水泥砂漿錨桿體應除銹,除油,安裝時孔內砂漿應灌注飽滿,錨桿外露長度不應大于100mm;

③楔縫式和脹殼式錨桿應將桿體與部件事先裝好,安裝時應先楔緊錨桿后再安托板并擰緊螺栓;

6.4噴射混凝土

·檢查噴射混凝土原材料質量。

·檢查噴射巖作業是否緊跟開挖工作面,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爆破作業時,噴射混凝土終凝到下一循環放炮間隔時間不應小于3h;

七.防水層鋪貼施工安全監理控制要點

防水層應在初期支護結構趨于基本穩定,并經隱檢合格后方可進行鋪設。塑料板防水層鋪貼,應符合下列規定:

在安裝內襯鋼筋時,要保護好已鋪設的塑料防水板,避免對其沖撞;注意落實滅火器等措施,避免鋼筋加工時焊渣燒毀防水材料。

八.二次襯砌施工監理

8.1檢查二次襯砌施作時間,應在圍巖和噴錨支護變形基本穩定并具備以下條件時進行:

①位移速率有明顯減緩趨勢;

②水平收斂(拱腳附近)小于0.2mm/d;

③已產生的位移量占總位移量80%以上。

8.2對二次襯砌模板臺車進行驗收,保證其剛度符合要求:

8.3旁站檢查二次襯砌混凝土灌注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③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時方可拆模,若為承重結構則應在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方可拆模。

九.監控量測監理

9.1審核承包商制定的監控量測方案,它應根據隧道埋深、地質、地面環境、開挖斷面和施工方法等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或設計文件確定的量測項目確定。

9.2認真檢查監控量測的初始讀數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督促承包商及時繪制時

態曲線,及時進行回歸分析并反饋設計單位指導。做到信息設計與施工。

9.3檢查分析圍巖和初期支護結構是否基本穩定:

9.3.1隧道周邊收斂速度有明顯減緩趨勢;

9.3.2收斂量已達總收斂量的80%以上;

9.3.3收斂速度小于0.15mm/d或拱圈位移速度小于0.1mm/d。

9.4隧道施工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監理應立即發“停工令”督促承包商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周邊及開挖面塌方、滑坡及破裂;

·量測數據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支護結構變形過大或出現明顯的受力裂縫且不斷發展;

·時態曲線長時間沒有變緩的趨勢。

十.隧道內運輸監理

10.1監理審核運輸方式是否與開挖斷面、運量和挖運機械設備等相一致。

10.2檢查隧道內采用無軌運輸時,道路是否平整、堅實,并做好排水維修工作。其行車速度,施工作業面區不應大于10km/h,其他區段不應大于15km/h。

10.3監督承包商應設專人維修保養,線路兩側的廢渣余料等應隨時清理干凈。

十一.風、水、電臨時設施及通風防塵監理

11.1檢查隧道施工時是否設雙回路電源,并有可靠切斷裝置。照明線路電壓在施工區域內不得大于36V,成洞和施工區以外地段可用220V。

11.2檢查隧道內電纜線路布置與敷設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成洞地段固定電線路應采用絕緣線;施工工作面區段的臨時電線路宜采用橡套電纜;豎井及正線處宜采用鎧裝電纜。

·照明和動力電線(纜)安裝在隧道同一側時,應分層架設,電纜懸掛高度距地面不應小于2m。

·36V變壓器應設置于安全、干噪處,機殼應接地。

·動力干線的每一支線必須裝設開關及保險絲具。不得在動力線上架掛照明設施。

11.3檢查隧道施工范圍內是否設置足夠照明。交通要道、工作面和設備集中處

應設置安全照明。

11.4檢查動力照明的配電箱是否封閉嚴密,不得亂接電源,應設專人管理并經常檢查、維修和保養。

11.5檢查空壓機站輸出的風壓是否能滿足同時工作的各種風動機具的最大額定風量;設置的位置宜在豎井地面附近,并應采取防水、降溫、保溫和消音措施。

11.6檢查高壓風管及水管管徑是否經計算確定,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管材和閘閥安裝前應檢驗合格并清洗干凈;

·管路安裝應直順,接頭嚴密;

·空壓機站和供水總管處應設閘閥,干管每100~200m并設置分閘閥;

·隧道內宜安裝在電纜線對面一側,并不得妨礙交通和運輸;

·管路前端距開挖面宜為30m,并且高壓軟管接至分風或分水器。

11.7檢查隧道內施工環境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氧氣含量按體積比不應小于20%;

·每立方米空氣中含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粉塵不應超過2mg;

·有害氣體濃度:一氧化碳含量不應大于30mg/m3;二氧化碳按體積計不應大于5%;氮氧化物(換算成NO2)含量不應大于5mg/m3;

·氣溫不應超過28℃;

·噪聲不應大于90dB。

11.8檢查隧道施工的機械通風是否滿足需要。當主風機滿足不了需要時,應設置局部通風系統。

11.9檢查隧道內通風是否滿足各施工作業面需要的最大風量,風量應按每人每分鐘供應新鮮空氣3m3計算,風速為0.12~0.25m/s。

11.10檢查通風管徑是否經計算確定。風管安裝與接續應符合下列規定:

·管路應直順,接頭嚴密。彎管半徑不應小于風管直徑的3倍;

·風管的風口距工作面的距離:壓入式不宜大于15m,吸入式不宜大于5m;

11.11檢查通風機運轉中是否采取,必要的消音措施。通風過程中,應定期測試風量、風速、風壓,發現風管風門破損、漏風應及時更換或修理。

11.12檢查隧道鑿巖是否是濕作業,裝渣、放炮后是否噴霧灑水凈化粉塵,噴射混凝土時是否采取防塵措施并定期測定粉塵和有害氣體的濃度。

篇2:鐵路站區間礦山法安全細則

、工程概況

1、烏魯木齊軌道交通1號線全長27.615km。其中土建施工監理06標包含10、11兩個土建施工標段,含3站,3區間,線路總長度3723.345m。監理六標段工程計劃于2014年03月20日開工,合同工期1741日歷天。

車站主體為明挖法施工,采用箱形框架二層三跨結構,車站主體總長228.0m,車站標準段寬為21.1m,車站高度為13.81m。

2、小西溝站~鐵路局站區間

小西溝站~鐵路局站區間起訖點里程:YCK14+945.908~YCK15+880.377

本區間工程設計起點為北京南路與蘇州路相交路口的小西溝站,線路出站后,以地下的形式沿北京南路向北敷設,止于北京南路與河南路相交路口的鐵路局站。

本區間設計為礦山法施工,區間1號施工豎井位于北京南路道路東側,第九中學北側,塞外樓外樓飯店前方停車場內,2號施工豎井位于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綠化草坪內,左右線同步施工。?

二、編制本監理細則的主要依據

·烏魯木齊地鐵1號線設計文件

·《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

·《鐵路隧道施工規范》(TBJ204-96)

·《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則》(TBJ108-92)

三、本細則適用于地鐵區間礦山法隧道施工

3.1檢查在隧道噴錨暗挖施工是否充分利用圍巖自承作用,在松散地層中是否采用先治水、預加固、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穩步前進的施工步驟。在軟弱風化巖層中是否采用預裂和光面爆破施工,開挖后是否及時施工初期支護結構并適時封閉,當開挖面圍巖穩定時間不能滿足初期支護結構施工時,是否采取預加固措施。

3.2.檢查隧道開挖面是否保持在無水條件下施工。隧道施工的防排水工作應以防、截、排、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

3.3.檢查隧道采用鉆爆法施工時,是否編制爆破方案,并報城市主管部門批準,

經公安部門同意后方可實施。

3.4.檢查隧道施工中對地面、地層及支護結構是否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項目及設計規定進行動態監測,并及時反饋信息,做到信息化設計與施工。

四.施工豎井施工安全監理控制要點:

4.1檢查承包商是否按下列順序施工:

·地層加固、截水帷幕或降水井施工;

·豎井鎖口圈施工;

·井身開挖(由上向下分層開挖);

·井身初期支護(小導管注漿或錨桿、架立鋼格柵和支撐、鋪鋼筋網,噴射混凝土)

·井底抽水井施工

·安裝提升設備、人行步梯、各類管線;

·豎井馬頭門施工;

4.4檢查單項工程如止水帷幕、降水井、鋼筋工程、鉆孔樁以及工程監測等是

否執行相關規范要求。

4.5審核監控量測資料、分析對鄰近建筑物、地下管線的影響,控制位移、沉降,對超過設計規定的限值時,要及時反饋給設計,做到信息化設計與施工。

4.6檢查馬頭門施工,是否有安全措施:

·超前小導管注漿加固地層;

·馬頭門處井身初期支護安全措施;

·掏槽安裝經加強設計的格柵并與井身環向格柵焊接牢靠;

·馬頭門開挖后及時施作初期支護。

4.7檢查豎井口周圍是否有防汛墻和圍攔。

4.8檢查豎井提升運輸系統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提升架必須經過計算,使用中應經常檢查、維修和保養;

·提升設備不得超負荷作業,提升速度應符合設備技術要求;

·提升設備上下升降應有聯絡信號;

·機械操作人員應有上崗證;

·豎井提升運輸系統是否經過有關單位驗收和批準使用

·豎井作業應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

五.隧道、橫洞開挖施工安全監理控制要點

隧道施工方法應根據地質、覆蓋層厚度、結構斷面及地面環境條件等,經過經濟、技術比較后選用,各種施工方法的施工順序應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有關條款執行。

5.1審批承包商提交的隧道施工安全專項方案,是否符合地質條件、周邊環境;能否保證工程進度、質量和安全生產,使用機具是否滿足要求;對工程難點、重點采用工法是否可靠;洞內運輸、照明、通風、防塵等措施是否滿足工程需要。

5.2檢查承包商制定的防坍塌方案,是否備好搶險物資,并在現場堆碼整齊,

做到專料專用。

5.3檢查在軟弱圍巖中開挖地層超前支護及加固工作,其設計參數和施工工藝是否符合《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5.4檢查施工開挖循環進尺是否遵守以下原則:

·隧道在穩定巖體中可先開挖后支護,支護結構距開挖面宜為5-10m;

·在土層和不穩定巖體中,初期支護的挖、支、噴三環節必須緊跟,當開挖面穩定時間滿足不了初期支護施工時,應采取超前支護或注漿加固措施。

·隧道開挖循環進尺,在土層和不穩定巖體中為0.5~1.2m,在穩定巖體中為1~1.5m。

5.5檢查爆破設計:在硬巖中宜采用光面爆破,軟巖中宜采用預裂爆破。分布開挖時可采用預留光面層的光面爆破。爆破參數可參照《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并經試驗檢查爆破效果后及時修正有關參數。

·檢查炮眼布置、炮眼鉆設、炮眼裝藥、開挖斷面是否符合《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檢查爆破垂直振動速度(cm/s)不應超過下列允許值:

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結構?2.5cm/s

一般磚石結構及一般地下管線?1.5cm/s

磚砌平房?0.8~1.0cm/s

郊區空曠地區?5~10cm/s

5.6當同一條隧道相對開挖兩工作相距20m時,檢查承包商是否停挖一端,另一端繼續開挖。

5.7隧道開挖采用臺階法施工時,應在拱部初期支護結構基本穩定且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方可進行下臺階開挖,監理應隨時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邊墻應采用單側或雙側交錯開挖,不得使上部結構同時懸空;

·一次循環開挖長度,穩定巖體不應大于4m,土層和不穩定巖體不應大于2m;

·邊墻挖至設計高程后,必須立即支立鋼格柵拱架并噴射混凝土;

·仰拱應根據量測結果及時施工,及早形成封閉環。

5.8檢查豎井與橫通道;橫通道、風道、出入口等與正洞相聯處;變斷面交接

處的開挖方案,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可靠。

5.9督促檢查承包商在隧道開挖過程中做好地質描述,填寫“掌子面地質觀察記錄”。

六初期支護施工監理

6.1鋼格柵、鋼筋網加工及架設檢查

·鋼格柵第一榀制好后應試拼,經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批量生產。

·鋼格柵安裝后,監理經檢查合格后,對其簽認。

·鋼格柵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基面應堅實、虛土清理干凈。

②鋼架格柵與壁面應楔緊,每片鋼格柵節點及相鄰格柵縱向必須分別用鋼筋拉桿連結牢固;

③確定格柵拱腳處是否打鎖腳錨桿,拱腳與土層有孔隙時,應加設墊板。必要時兩拱腳間加設臨時支撐。

6.2巖體錨桿檢查

·檢查錨桿孔位、孔深和孔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見下表。

錨桿孔位、孔深和孔徑允許偏差

類型

項目

錨桿類型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及數量

孔位

三種錨桿

±150

用尺量。

單線隧道每20m、雙

線隧道每10m抽檢量

不大于10處

孔深

水泥漿錨桿

±50

楔縫式錨桿

+30

0

脹殼式錨桿

+50

0

孔徑

水泥漿錨桿

大于桿體15mm

楔縫式錨桿

符合設計要求

脹殼式錨桿

小于桿體直徑1~3

·檢查錨桿安裝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①安裝前應將孔內清理干凈;

②水泥砂漿錨桿體應除銹,除油,安裝時孔內砂漿應灌注飽滿,錨桿外露長度不應大于100mm;

③楔縫式和脹殼式錨桿應將桿體與部件事先裝好,安裝時應先楔緊錨桿后再安托板并擰緊螺栓;

6.4噴射混凝土

·檢查噴射混凝土原材料質量。

·檢查噴射巖作業是否緊跟開挖工作面,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爆破作業時,噴射混凝土終凝到下一循環放炮間隔時間不應小于3h;

七.防水層鋪貼施工安全監理控制要點

防水層應在初期支護結構趨于基本穩定,并經隱檢合格后方可進行鋪設。塑料板防水層鋪貼,應符合下列規定:

在安裝內襯鋼筋時,要保護好已鋪設的塑料防水板,避免對其沖撞;注意落實滅火器等措施,避免鋼筋加工時焊渣燒毀防水材料。

八.二次襯砌施工監理

8.1檢查二次襯砌施作時間,應在圍巖和噴錨支護變形基本穩定并具備以下條件時進行:

①位移速率有明顯減緩趨勢;

②水平收斂(拱腳附近)小于0.2mm/d;

③已產生的位移量占總位移量80%以上。

8.2對二次襯砌模板臺車進行驗收,保證其剛度符合要求:

8.3旁站檢查二次襯砌混凝土灌注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③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時方可拆模,若為承重結構則應在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方可拆模。

九.監控量測監理

9.1審核承包商制定的監控量測方案,它應根據隧道埋深、地質、地面環境、開挖斷面和施工方法等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或設計文件確定的量測項目確定。

9.2認真檢查監控量測的初始讀數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督促承包商及時繪制時

態曲線,及時進行回歸分析并反饋設計單位指導。做到信息設計與施工。

9.3檢查分析圍巖和初期支護結構是否基本穩定:

9.3.1隧道周邊收斂速度有明顯減緩趨勢;

9.3.2收斂量已達總收斂量的80%以上;

9.3.3收斂速度小于0.15mm/d或拱圈位移速度小于0.1mm/d。

9.4隧道施工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監理應立即發“停工令”督促承包商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周邊及開挖面塌方、滑坡及破裂;

·量測數據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支護結構變形過大或出現明顯的受力裂縫且不斷發展;

·時態曲線長時間沒有變緩的趨勢。

十.隧道內運輸監理

10.1監理審核運輸方式是否與開挖斷面、運量和挖運機械設備等相一致。

10.2檢查隧道內采用無軌運輸時,道路是否平整、堅實,并做好排水維修工作。其行車速度,施工作業面區不應大于10km/h,其他區段不應大于15km/h。

10.3監督承包商應設專人維修保養,線路兩側的廢渣余料等應隨時清理干凈。

十一.風、水、電臨時設施及通風防塵監理

11.1檢查隧道施工時是否設雙回路電源,并有可靠切斷裝置。照明線路電壓在施工區域內不得大于36V,成洞和施工區以外地段可用220V。

11.2檢查隧道內電纜線路布置與敷設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成洞地段固定電線路應采用絕緣線;施工工作面區段的臨時電線路宜采用橡套電纜;豎井及正線處宜采用鎧裝電纜。

·照明和動力電線(纜)安裝在隧道同一側時,應分層架設,電纜懸掛高度距地面不應小于2m。

·36V變壓器應設置于安全、干噪處,機殼應接地。

·動力干線的每一支線必須裝設開關及保險絲具。不得在動力線上架掛照明設施。

11.3檢查隧道施工范圍內是否設置足夠照明。交通要道、工作面和設備集中處

應設置安全照明。

11.4檢查動力照明的配電箱是否封閉嚴密,不得亂接電源,應設專人管理并經常檢查、維修和保養。

11.5檢查空壓機站輸出的風壓是否能滿足同時工作的各種風動機具的最大額定風量;設置的位置宜在豎井地面附近,并應采取防水、降溫、保溫和消音措施。

11.6檢查高壓風管及水管管徑是否經計算確定,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管材和閘閥安裝前應檢驗合格并清洗干凈;

·管路安裝應直順,接頭嚴密;

·空壓機站和供水總管處應設閘閥,干管每100~200m并設置分閘閥;

·隧道內宜安裝在電纜線對面一側,并不得妨礙交通和運輸;

·管路前端距開挖面宜為30m,并且高壓軟管接至分風或分水器。

11.7檢查隧道內施工環境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氧氣含量按體積比不應小于20%;

·每立方米空氣中含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粉塵不應超過2mg;

·有害氣體濃度:一氧化碳含量不應大于30mg/m3;二氧化碳按體積計不應大于5%;氮氧化物(換算成NO2)含量不應大于5mg/m3;

·氣溫不應超過28℃;

·噪聲不應大于90dB。

11.8檢查隧道施工的機械通風是否滿足需要。當主風機滿足不了需要時,應設置局部通風系統。

11.9檢查隧道內通風是否滿足各施工作業面需要的最大風量,風量應按每人每分鐘供應新鮮空氣3m3計算,風速為0.12~0.25m/s。

11.10檢查通風管徑是否經計算確定。風管安裝與接續應符合下列規定:

·管路應直順,接頭嚴密。彎管半徑不應小于風管直徑的3倍;

·風管的風口距工作面的距離:壓入式不宜大于15m,吸入式不宜大于5m;

11.11檢查通風機運轉中是否采取,必要的消音措施。通風過程中,應定期測試風量、風速、風壓,發現風管風門破損、漏風應及時更換或修理。

11.12檢查隧道鑿巖是否是濕作業,裝渣、放炮后是否噴霧灑水凈化粉塵,噴射混凝土時是否采取防塵措施并定期測定粉塵和有害氣體的濃度。

篇3:機關文明科室考核獎懲細則

機關文明科室考核獎懲細則

  為加強機關文明建設,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機關工作效率,創建文明機關,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高水平的監管效率促進藥品監管事業的發展,決定在局機關開展創建"文明科室"工作。

一、文明科室標準

  《"文明科室"考核評分表》(見附件)為文明科室考核評選基本標準,實行百分制考評。處室自查自評后總分在90分以上方有資格申報"文明科室"。考核采取扣分制。凡檢查、抽查發現有不合格之處,按規定扣分,每項扣分不超過其滿分值。

二、文明科室考核辦法

  文明科室實行每季一評,年終總評的方法。

  1、每季度各科室按《"文明處室"考核評分表》進行自查評分,由局創建領導小組對各科室進行檢查,評選出每季度的文明科室,并在局內進行公示。

  2、年終各科室根據《"文明科室"考核評分表》,自查自評,符合考核條件的,可向局創建文明機關領導小組申報(申報處室需要報送創建文明科室總結、申報表以及提供有關基礎臺帳)。

  3、局創建領導小組對申報科室進行檢查考核。同時,征求其它科室的意見,并充分聽取管理相對人和行風監督員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報局黨組研究決定。

  4、文明科室考核實行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平時考核占最終考核分的60%,年終考核占最終考核分的40%,兩者結合起來作為各科室的最終考核得分。

三、獎懲

  對評上的文明處室,授予"文明科室"稱號,掛"文明科室"牌,并按局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季度考核不滿85分的科室或有違紀違法受處分的,由局創建領導小級予以摘牌。

附:"文明科室"必備條件

  1、在科長(主任)的帶領下,科室全體成員能自覺地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監督為中心,監、幫、促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在精神文明建設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

  2、科室領導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加強黨風和勤政廉政優政建設,嚴格遵守黨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自覺執行上級及本單位有關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規定。

  3、認真制定創建文明科室的規劃和實施意見,自覺按照文明科室的標準及本科室的職責開展工作。做到科室之間工作不扯皮、不推諉、不拖拉,積極主動,協同配合;科室內部同志間團結友愛,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自覺執行機關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4、科室全體成員牢固樹立為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搞好監管服務的思想,為基層單位、為管理相對人服務的思想,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提高辦事效率,熱情、禮貌、耐心接待每一位來機關聯系工作、辦理事務的同志。

  5、依法行政,文明執法,規范服務,優質高效,主動、積極、全面完成科室職責范圍的各項工作。

  6、完成局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申報文明處室:

  1、科室成員有嚴重的不正之風或違法違紀行為,受到黨紀、政紀、法紀處分的。

  2、沒有完成當年局考核的主要工作任務的。

  3、因工作不力,在監督執法、行風建設、承諾服務、干部隊伍、治安保衛、安全防火等方面,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