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塵毒射線安全衛生管理標準

工程塵毒射線安全衛生管理標準

2024-07-10 閱讀 5930

1目的

為規范*******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的塵毒、射線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為保障職工的安全和健康,確保工程設備和人員安全,結合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標準。

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的塵毒、射線安全衛生管理工作。

3引用標準及相關子系統

引用標準

《中國*******公司工程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辦法》;

《電力建設安全施工管理規定》電建[1995]671號;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

《安全生產法》;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

《放射性同位素工衛生防護管理辦法》;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防護條例》;

《塵肺病防治條例》;

《職業病防治法》;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

相關子系統

安健環管理;

檔案管理;

評估及改進管理。

3專用術語定義(略)

4職責

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

*******熱電有限公司基建副總經理是本標準負責人,負責本標準的全面管理,監督檢查*******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參建單位執行本標準的有效性。

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

*******熱電有限公司安監部主管領導是本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負責檢查本標準在本部門的執行情況,對執行標準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及時予以解決或處理,負責懼和提出完善本標準的建議,經本標準負責人同意和授權本標準。

5執行標準

各施工單位各級領導要加強防塵防毒、射線工作的領導,把這項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在切實改善勞動條件的同時,對施工管理人員、操作人員要加強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防塵防毒知識的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素質。

所有的建設項目,其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綜合計劃部和有關主管部門,在編制和審批下達投資計劃時,必須同時提出防治塵毒和安全設施的要求。

各有關單位應制定安全文明施工、防塵防毒、射線源的管理辦法,確保防范于未然。

從事有塵有毒的工作時,施工人員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塵毒擴散。工作完畢后,清理現場時嚴禁從高處甩垃圾、拋物,應用紡織袋裝好往下運。嚴禁野蠻行為發生。

從事射線工作的人員,其單位的主管領導應指定專人負責,專人保管,確保放射源的密封性達100%。

儲存放射源的地方應懸掛“危險”警告牌。

各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將本單位從事射線工作的人員情況,以及儲存放射源位置場所,以書面形式上報監理公司和籌建處安監部。

各施工單位要將制定的治理塵毒的技術措施與放射源的保管措施,以書面形式上報監理公司和籌建處安監部。。

各施工單位領導要加強防塵防毒的監督檢查工作。落實治理塵毒的技術措施與放射源的保管措施。

各級領導要關心愛護從事防塵防毒、射線工作的員工,體現黨和政府的溫暖,按有關規定執行勞動保護法規。

6檢查、評價與反饋

標準執行人應經常檢查本部門本標準執行情況的規范性,每半年填寫一次評價表(附錄2),報標準負責人進行評價。

標準負責人根據反饋情況對各部門本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并決定是否升版。

標準執行人必須確保為所有文件持有人提供最新的修訂版本。

篇2:射線源安全檢測監控管理制度

1、放射性同位素裝置庫房設專人負責保管,設置雙門雙鎖,兩個人掌握庫房鑰匙。

2、嚴格執行放射性同位素裝置使用交接手續,建立出入庫登記制度,領用人必須簽字后,方可領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裝置。

3、未經領導同意,不得隨意領取放射性同位素裝置。

4、定期檢查庫房內放射性同位素裝置使用情況,做好記錄。

5、自檢中,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公司領導;發現丟失、泄露事故立即上報領導及保衛、環保等有關部門。

6、庫房旁邊設置放射危險警戒標志牌。非放射檢測工作人員禁止出入放射性同位素庫房。

7、施工前向當地環保部門和施工地環保部門申請辦理放射性同位素轉移轉出手續。

8、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運輸許可手續。

9、為了安全運輸的可靠性,采用檢測專用機動車進行運輸的措施。放射性同位素絕對不允許與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放在一起運輸。

10、放射性同位素途中運輸時,為防盜、防泄露,指定專人管理,采用專人負責制。

11、運輸時,機動車設置放射性同位素警戒標志,將置于γ源的密封的檢測探傷機存放在封鎖的鉛箱內,鉛箱符合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護標準,以防源泄漏。

12、放射性同位素出入源庫,由源庫管理員檢測技師負責交接,并做好登記、記錄及交接人員簽字。

13、舊源返回原生產廠回收運輸時,同樣采取上述安全防護運輸措施,并設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14、對將要移出使用的放射源報至盤錦市環保局書面申請。

15、將要移出使用的放射源報至盤錦市公安局運輸申請。

16、經上述兩個有關部門的批復文件,移出的放射源方可使用。

17、放射源在使用地點,應向縣一級環保、公安部門進行登記備案。

18、放射源應在指定地方、工程上使用,未經公司同意任何第三方無權使用。

19、在外使用放射源、*射線裝置公司與移出使用方簽定《放射源轉移合同》。移出方即:公司在外施工檢測工程項目部;項目工程負責人與公司簽署《放射源轉移合同》即成為第一責任人。項目部并設立專人管理,定期對機組放射源、*射線裝置的安全使用、存放管理進行檢查。

20、工程項目部在下發檢測機組使用的放射源、*射線裝置時,必須與機組負責人(RT-II)簽訂《放射源移出合同》,機組負責人即成為第一責任人,負責放射源、*射線裝置在機組使用、存放的管理工作,并做好出入庫的收發紀錄,記錄要清晰、齊全,記錄使用人、使用時間、地點,不使用時存放在機組倉庫里的保險柜內,并設有警示標示,鑰匙由專人(RT-II)保管;第一責任人負責日常工作中的檢查、監督、使用、保管工作,每次的檢查要有記錄。

21、使用時由現場機組長(RT-II)簽字領出,即負責放射源、*射線裝置在運輸、現場使用時安全保管工作,要指派專人(RT-II)使用,按說明書或技術人員指導的方法操作。嚴禁違章操作,防止同位素泄漏,造成輻照射事故。操作者要佩戴個人劑量筆,報警器以便隨時監測照射強度。直至返回入庫。

22、機組在使用時應定期對放射源裝置進行檢查和維護。對放射性同位素裝置的檢查

①項目部有關負責人員每月要進行2次以上的檢查,檢查各機組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情況,記錄、存放,個人防護是否按規定去操作的。

②各檢測組要經常性檢查放射性同位素裝置的使用和保管情況,現場使用情況,有無違章操作情況檢查要有記錄。

③各機組要每天檢查使用保管情況,每天用完后將源存放在指定的地點(鉛箱)。

23、移出使用方依據國家《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放射事故管理規定》對所接受的放射源負有使用和防護管理的責任。

24、公司定期對接受方放射源的使用、貯存、運輸等防護管理進行監督檢查。移出使用方是放射源安全使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如因管理、使用不善發生丟失、泄露、污染等事故,接受方除承擔經濟損失外,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篇3:射線作業管理程序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射線作業管理,確保射線作業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總廠所屬各單位。

第三條以下術語適用于本規定。

輻射安全許可證及其他有關證件:是指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關于輻射工作的許可證。

射線作業人員:是指由政府機構許可操作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體的人員。

安全防護區域(控制區/管理區/安全區)

1、控制區是指由輻射源至輻射劑量當量40微希伏特的點為半徑的圓球體以內區域,該區域為絕對禁入區。

2、管理區是指由輻射源至輻射劑量當量2.5微希伏特的點為半徑的圓球體區域以內,但在控制區以外,該區域只能由射線作業人員作業時進入。

3、管理區以外的區域為安全區,該區域為公眾可進入的區域。

4、γ型放射性同位素、*型單向、周向射線裝置的防護管理方式相同。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部門職責

質量安全環保科負責對射線作業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取消工作許可證;負責本程序維護更新

第五條屬地主管職責

1、審批《輻射作業安全許可證》,監督檢查現場作業,發現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有權取消作業許可證

2、負責書面告知射線作業時受影響區域所有相關人員。跨屬地進行射線作業時,由射線作業主要影響區域屬地主管負責告知受影響區域相關單位,并協調相關單位簽字。

3、負責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作業安全與防護措施落實

4、負責施工單位《輻射安全許可證》及其他有關證件、作業人員資格的審查工作。

5、監督檢查作業單位放射源管理。

1)組織本屬地范圍內輻射事故/事件的調查。

2)監督檢查施工單位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情況。

3)工程施工作業中,有監理單位的,可由監理單位執行1到8,并將相應結果報告項目部。

第六條施工單位職責

1、對本單位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及射線作業的安全和防護工作負責,并依法對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擔責任。

2、確保本單位依法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及其他有關證件、射線作業人員依法取得有效資格證書,并按規定從事射線作業。

3、負責制定落實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運輸、使用、儲存及射線作業的各項安全和防護措施。

4、負責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定期演練及實施

5、負責輻射事故的調查、上報。

6、明確作業現場監護人

第七條監護人職責

1、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

2、清楚危害對進入者的影響;

3、負責監督管理區域及其以內作業區域的安全條件變化;

4、負責發出應急信息;啟動撤離行動;

5、必須沿警示帶巡檢防止其他人誤入;

6、負責對安全區域進行定期輻射測量,并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

第三章管理要求

第八條施工單位資質及要求

1、作業單位必須依法取得有效的《輻射安全許可證》及其他有關證件,按規定從事射線作業,禁止無證或者不按照規定的種類和范圍進行射線作業。

2、作業單位必須具有與安全許可證及其他有關證件資質相適應的專業技術力量(人員),有專門的安全與防護機構或者專職、兼職安全和防護管理人員,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監測儀器。

3、施工單位必須具有健全的安全和防護管理制度、輻射事故應急措施。

第九條人員要求

1、射線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及本單位內部關于安全和防護知識的教育、培訓和考核,在取得有效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放射性作業。

2、射線作業人員必須進行一年一次的定期體檢。

3、射線作業人員接受劑量不得超過國家標準規定(正常情況下,射線作業人員接受的劑量應控制在50mSv/年)。

第十條射線源管理

1、承包商需進入施工現場的射線源,須經質量安全環保處統一編號建立射線源檔案。并儲存于指定源庫,集中統一管理。

2、承包商需進入施工現場的射線源,須在質量安全環保處備案。并儲存于經質量安全環保處許可的臨時源庫。

3、射線源庫須安裝防盜門窗,門窗及其他醒目處須張貼“當心,電離輻射”的警示標志。

4、源庫周邊50米范圍為防護區域,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5、防護區域及射線源庫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材料,保證消防通道暢通。

6、射線源庫應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7、射線源庫必須24小時有專人值守,嚴格交接班制度。

8、射線源庫實行“雙人雙鎖”管理,即源庫大門鑰匙由值守人員掌握,儲源柜鑰匙由承包商人員掌握。

9、承包商在儲源庫內指定位置設立鋁質或鋼質儲源柜,設鎖,存放本單位射線源。

10、承包商作業人員憑有效的《射線作業許可證》進入源庫提取射線源,值守人員根據許可證上注明的源號發放,并在《輻射源出入庫登記表》(見附件四)上簽字確認。

11、射線源入庫時根據《輻射源出入庫登記表》中記載內容進行核實確認,并簽字確認。

12、運載射線源的車輛必須車況良好,專車專用,嚴格遵守廠區限速規定。不得搭乘其他無關人員,射線源在車內應穩妥放置并不得與其他材料混載。載源車輛在中途不得任意停靠,工作完畢后立即將射線源送回儲源庫。

第十一條作業管理

1、射線作業單位必須提前24小時申辦射線作業許可證,作業負責人必須進行危害辨識,明確射線影響范圍、受影響相關方,編制安全工作方案后,報屬地主管。

2、屬地主管依據申請人的申請,召集施工負責人、作業人員、安全人員、相關方進行會議審核,會議審核的內容至少包括:

1)危害辨識的有效性、全面性

2)射線作業影響半徑確定的合理性

3)受影響方的確定的合理性

4)安全工作方案(含受影響方)的有效性

5)作業時間的合理性。

3、實地檢查,會議審核通過后審批人應組織參會人員現場確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含受影響方),確認安全措施完全落實后,審批人簽批作業許可。

4、安全措施的要求至少達到以下條件

1)每一射線作業點必須配備一部放射量測定儀。

2)射線警示標志包括警示燈、警示牌、警示帶。警示燈為紅色頻閃燈,每個作業點不少于四盞;警示牌使用反光材質制作,板面中文書寫“當心,電離輻射”警示語,每個作業點不少于四個警示牌;警示帶為黃黑相間的帶條。

3)作業開始前根據射源放射強度確定的安全防護半徑,沿管理區外邊界使用警示帶全封閉圍護。警示燈、警示牌沿警示帶四個方向間隔分布。

4)作業開始前,作業單位必須對警戒線以內的無關人員清場,在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并由監護人沿警示帶巡檢防止其他人誤入。

5)作業結束后必須使用放射量測定儀對作業地點進行檢測,在確認放射源已進入儲源罐后方可撤除警示標志。

第十二條應急處理

1、射線作業單位應當根據可能發生的輻射事故的風險,制定應急方案,做好應急準備。

2、發生輻射事故時,作業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應急方案,采取應急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公安部門、衛生部門報告。

3、發生輻射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將可能受到輻射傷害的人員送到衛生主管部門指定的醫院或者有條件救治輻射損傷病人的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或者請求醫院立即派人趕赴事故現場,采取救治措施。

4、γ射線源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理

1)作業單位應立即發出警報,使所有在場人員迅速撤離。

2)作業單位應立即確定安全防護區范圍并設置警戒標志,防止其它人員進入輻射區。

3)立即向事故現場射線作業負責人、作業單位負責人、屬地主管及國家有關行政部門報告。

4)各相關部門接到報告后,盡快趕到現場參加應急處理,努力減少對環境和人員的影響。

5)作業單位操作人員應立即調出儲源箱及鉛容器待用。

6)作業單位應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事故發生和處理的全過程,寫出書面報告逐級報告。

7)參加應急處理人員所受到的特殊照射的劑量應詳細記錄,報有關部門存檔并給予醫學檢查和必要的處理。

第十三條射線作業許可證管理要求

1、射線作業應按照作業許可的要求,進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并辦理“射線作業許可證”(見附件3)。

2、根據作業初始風險的大小,由有權提供、調配、協調風險控制資源的直線管理人員或其授權人審批作業許可證,批準人應是屬地單位負責人或其授權人。

3、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辦理射線作業許可證。

4、作業人員、監護人員變更時,應經批準人和申請人審批。

5、作業完成后經作業現場負責人和監護人驗收合格后,由申請人與批準人簽字,關閉作業許可證。

6、許可證的有效期限不超過一個班次,延期后總的作業期限不得超過72小時,分發、延期及關閉的要求可參照《作業許可管理規定》執行。

第四章?審核、偏離、培訓和溝通

第十四條各基層單位應將本規定納入體系審核,必要時可由廠部組織專項審核;發生偏離應報廠安委會批準,每一次授權偏離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年;安全部門應組織培訓,相關員工都應接受培訓;本規定在煉化總廠內部及相關方之間進行溝通。

第五章?附則

第十五條本規定由煉化總廠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原《煉化總廠射線作業安全管理規范》(玉油司煉字[2010]第20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