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管鋼坯堆碼作業安全規定

鋼管鋼坯堆碼作業安全規定

2024-07-10 閱讀 1028

1目的

為加強對鋼管、鋼坯堆碼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因鋼管、鋼坯堆碼作業不當而造成安全事故,特制訂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區域內鋼管及鋼坯的堆碼作業。

3職責

3.1鋼管、鋼坯堆碼的實施單位負責堆碼作業的安全性符合本規定要求。

3.2各單位負責本區域內鋼管、鋼坯堆碼的維護和日常安全檢查管理。

3.3********部負責鋼管(鋼坯)生產、轉運、儲存等過程的協調,以使物流暢通,緩解堆碼壓力。

3.4*******部負責對公司區域內鋼管、鋼坯堆碼的安全監督管理。

4工作內容和要求

4.1鋼管、鋼坯原則上要求使用貨架或貨框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過貨架或貨框高度。

4.2在無貨架或貨框的情況下鋼管、鋼坯堆碼應遵循“平穩、牢固、高度適當、間距合理”的原則進行堆碼,嚴禁出現“倒三角”、“倒梯形”、“頭重腳輕”、斜堆、空心堆等堆形。

4.3無貨架(或貨框)堆碼一般采用平鋪分層堆碼、打捆堆碼及不打捆壓縫堆碼方式。平鋪分層堆碼分為梯形平鋪和井字形平鋪,打捆堆碼分為打捆井字形堆碼和打捆壓縫堆碼。

4.3.1平鋪分層堆碼一般適用于大口徑鋼管和大管坯,大口徑鋼管一般采用梯形平鋪,大管坯一般采用井字形平鋪;小口徑鋼管和小管坯一般采用打捆井字形堆碼;不打捆壓縫堆碼只適應于720分廠使用的特大管坯和鋼錠。打捆壓縫堆碼只在特殊情況下臨時采用。

4.3.2一般鋼管堆放高度控制在3米以內,單支重量在0.8噸以上的厚壁鋼管和長2米以內的鋼坯采用無貨架或貨框堆碼時,必須嚴格控制堆高在1.8米以內。

4.3.3為進一步增強鋼管(鋼坯)堆碼的可靠性,梯形平鋪堆碼及壓縫堆碼的鋼管(鋼坯),應在鋼管(鋼坯)橫向兩側加設防護立柱,鋼管(鋼坯)堆放高度不得超出立柱高度,以防鋼管(鋼坯)堆意外垮塌對人員和設備造成傷害。加設防護立柱的鋼管(鋼坯)仍需按相關堆放方法進行堆放,不得將防護立柱當貨架功能使用,正常情況下鋼管(鋼坯)不得擠壓防護立柱。

4.3.4平鋪分層堆碼要求

4.3.4.1梯形平鋪分層堆碼要求

a、平鋪分層放置的鋼管每層間要用墊木隔開,墊木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厚度,每層鋼管外側墊木上要塞好防滾動三角木,每層每側所塞三角木不少于兩只,三角木要契入鋼管底部。

b、不同直徑的鋼管不得同層放置。

c、上一層每邊的寬度比下一層寬度少0.6倍以上鋼管直徑,呈正梯形,不得有懸空的現象,并控制好每堆鋼管的長短差。

d、每層的鋼管與鋼管之間要排列整齊、緊密,不得有間隔。

e、平鋪放置的鋼管堆在高度不超過3米的前提下,層數不得超過12層,不同口徑鋼管堆放層數如下:

ф139≤12層

ф168≤11層

ф177≤10層

ф219≤9層

ф243≤8層

ф273≤7層

ф364≤6層

4.3.4.2井字形平鋪分層堆碼要求:

a、井字形平鋪分層堆碼層間不需墊物,層間呈井字形排列,每層鋼坯外側要塞好防滾動三角木或三角鐵(熱坯塞三角鐵),每層每側所塞三角木(或三角鐵)不少于兩只,層內未排滿的鋼坯要在層內合理分布并且兩側都塞三角木(或三角鐵)。

b、上一層的寬度不得大于下一層寬度,兩邊距下層邊界必須有0.6倍以上鋼坯直徑的余地,堆放不得出現上大下小或懸空或坯堆傾斜的現象。

c、小口徑鋼坯堆放在高度不超過3米的前提下,層數不得超過12層,大管坯生產線待轉坯料堆放不超過4層。

d、不同直徑的鋼坯不得同層放置,禁止大坯壓小坯。

4.3.5打捆堆碼

4.3.5.1成品鋼管打捆依照產品包裝規定執行。非成品鋼管打捆提倡使用鋼絲繩套箍打捆(小口徑管用六毛絲打捆除外),每捆鋼管兩個套箍離端頭1米以上,但禁止將鋼絲繩套箍作掛鉤起吊使用;使用六毛絲打捆,則小口徑鋼管按單根六毛絲每兩米一個道次進行打捆,單支重在0.5噸以上的鋼管及鋼坯按雙根六毛絲每兩米一個道次打捆,每道捆應均勻分布在鋼管、鋼坯上,以使受力均勻。

4.3.5.2用六毛絲打捆時,端頭要用鐵棒絞牢,相互緊密纏繞四圈以上,每個纏繞扭結尾端留下的六毛絲長度不得超過250mm,并將扭結反向壓平貼近鋼管表面,不得向外伸出。

4.3.5.3每捆限重在5噸以下。

4.3.5.4打捆堆碼限高3米以下,打捆壓縫堆碼斜面的斜度不得大于45度。堆放的打捆鋼管或鋼坯下方不得有懸空現象。

4.3.5.5堆放的打捆鋼管或鋼坯不得有散捆現象。嚴禁在管堆或坯堆上進行散捆、打捆作業。

4.3.5.6嚴禁單支鋼管(鋼坯)與打捆鋼管(鋼坯)混放堆碼。

4.3.6不打捆壓縫堆碼只適應于720分廠使用的特大管坯和鋼錠,鋼錠的堆碼層數不能超過3層,直徑Φ≤500mm的特大管坯堆碼層數不能超過六層,直徑Φ>500mm的特大管坯堆碼層數不能超過四層。

4.4嚴禁在鐵路鐵軌及鐵軌兩側1.5米內堆碼鋼管或鋼坯。在龍門吊或平車運行區域堆放鋼管及鋼坯時必須離龍門吊(或平車)極限機構(如支腿及支腿上的減速箱等)水平距離600mm以上。

4.5其它散管和散坯堆放時兩側必須塞好三角木或三角鐵。禁止將鋼管或鋼坯一頭高一頭低地擱置,禁止將鋼管或鋼坯放置在斜面上。

4.6鋼管、鋼坯堆與堆之間應留有安全作業通道,禁止堆位靠壓墻壁、立柱及其它建構筑物,每個堆的重心應保持在同一軸線上。

4.7鋼管(鋼坯)發出時,應按照先上后下、先兩邊后中間的順序發出。鋼管吊走后,鋼管堆不得出現懸空、陡堆等安全隱患,如有出現類似隱患應立即予以消除。

4.8掛鉤工現場作業時必須穿防滑工作鞋;在鋼管、鋼坯堆上進行取鉤、掛鉤作業時,必須確認自己站位安全后才能指揮起吊和落鉤;作業人員嚴禁在堆間跨越;爬管堆(或坯堆)時腳應踏實,動作輕緩,注意防止鋼管或鋼坯滑動、滾動及垮塌傷人,防止從堆子上跌倒墜落。

4.9鋼管、坯料管理人員每天上下班要對堆碼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斜堆、陡堆、懸空、散捆等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和督促整改。

篇2:鋼管鋼坯堆碼作業安全規定

1目的

為加強對鋼管、鋼坯堆碼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因鋼管、鋼坯堆碼作業不當而造成安全事故,特制訂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區域內鋼管及鋼坯的堆碼作業。

3職責

3.1鋼管、鋼坯堆碼的實施單位負責堆碼作業的安全性符合本規定要求。

3.2各單位負責本區域內鋼管、鋼坯堆碼的維護和日常安全檢查管理。

3.3********部負責鋼管(鋼坯)生產、轉運、儲存等過程的協調,以使物流暢通,緩解堆碼壓力。

3.4*******部負責對公司區域內鋼管、鋼坯堆碼的安全監督管理。

4工作內容和要求

4.1鋼管、鋼坯原則上要求使用貨架或貨框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過貨架或貨框高度。

4.2在無貨架或貨框的情況下鋼管、鋼坯堆碼應遵循“平穩、牢固、高度適當、間距合理”的原則進行堆碼,嚴禁出現“倒三角”、“倒梯形”、“頭重腳輕”、斜堆、空心堆等堆形。

4.3無貨架(或貨框)堆碼一般采用平鋪分層堆碼、打捆堆碼及不打捆壓縫堆碼方式。平鋪分層堆碼分為梯形平鋪和井字形平鋪,打捆堆碼分為打捆井字形堆碼和打捆壓縫堆碼。

4.3.1平鋪分層堆碼一般適用于大口徑鋼管和大管坯,大口徑鋼管一般采用梯形平鋪,大管坯一般采用井字形平鋪;小口徑鋼管和小管坯一般采用打捆井字形堆碼;不打捆壓縫堆碼只適應于720分廠使用的特大管坯和鋼錠。打捆壓縫堆碼只在特殊情況下臨時采用。

4.3.2一般鋼管堆放高度控制在3米以內,單支重量在0.8噸以上的厚壁鋼管和長2米以內的鋼坯采用無貨架或貨框堆碼時,必須嚴格控制堆高在1.8米以內。

4.3.3為進一步增強鋼管(鋼坯)堆碼的可靠性,梯形平鋪堆碼及壓縫堆碼的鋼管(鋼坯),應在鋼管(鋼坯)橫向兩側加設防護立柱,鋼管(鋼坯)堆放高度不得超出立柱高度,以防鋼管(鋼坯)堆意外垮塌對人員和設備造成傷害。加設防護立柱的鋼管(鋼坯)仍需按相關堆放方法進行堆放,不得將防護立柱當貨架功能使用,正常情況下鋼管(鋼坯)不得擠壓防護立柱。

4.3.4平鋪分層堆碼要求

4.3.4.1梯形平鋪分層堆碼要求

a、平鋪分層放置的鋼管每層間要用墊木隔開,墊木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厚度,每層鋼管外側墊木上要塞好防滾動三角木,每層每側所塞三角木不少于兩只,三角木要契入鋼管底部。

b、不同直徑的鋼管不得同層放置。

c、上一層每邊的寬度比下一層寬度少0.6倍以上鋼管直徑,呈正梯形,不得有懸空的現象,并控制好每堆鋼管的長短差。

d、每層的鋼管與鋼管之間要排列整齊、緊密,不得有間隔。

e、平鋪放置的鋼管堆在高度不超過3米的前提下,層數不得超過12層,不同口徑鋼管堆放層數如下:

ф139≤12層

ф168≤11層

ф177≤10層

ф219≤9層

ф243≤8層

ф273≤7層

ф364≤6層

4.3.4.2井字形平鋪分層堆碼要求:

a、井字形平鋪分層堆碼層間不需墊物,層間呈井字形排列,每層鋼坯外側要塞好防滾動三角木或三角鐵(熱坯塞三角鐵),每層每側所塞三角木(或三角鐵)不少于兩只,層內未排滿的鋼坯要在層內合理分布并且兩側都塞三角木(或三角鐵)。

b、上一層的寬度不得大于下一層寬度,兩邊距下層邊界必須有0.6倍以上鋼坯直徑的余地,堆放不得出現上大下小或懸空或坯堆傾斜的現象。

c、小口徑鋼坯堆放在高度不超過3米的前提下,層數不得超過12層,大管坯生產線待轉坯料堆放不超過4層。

d、不同直徑的鋼坯不得同層放置,禁止大坯壓小坯。

4.3.5打捆堆碼

4.3.5.1成品鋼管打捆依照產品包裝規定執行。非成品鋼管打捆提倡使用鋼絲繩套箍打捆(小口徑管用六毛絲打捆除外),每捆鋼管兩個套箍離端頭1米以上,但禁止將鋼絲繩套箍作掛鉤起吊使用;使用六毛絲打捆,則小口徑鋼管按單根六毛絲每兩米一個道次進行打捆,單支重在0.5噸以上的鋼管及鋼坯按雙根六毛絲每兩米一個道次打捆,每道捆應均勻分布在鋼管、鋼坯上,以使受力均勻。

4.3.5.2用六毛絲打捆時,端頭要用鐵棒絞牢,相互緊密纏繞四圈以上,每個纏繞扭結尾端留下的六毛絲長度不得超過250mm,并將扭結反向壓平貼近鋼管表面,不得向外伸出。

4.3.5.3每捆限重在5噸以下。

4.3.5.4打捆堆碼限高3米以下,打捆壓縫堆碼斜面的斜度不得大于45度。堆放的打捆鋼管或鋼坯下方不得有懸空現象。

4.3.5.5堆放的打捆鋼管或鋼坯不得有散捆現象。嚴禁在管堆或坯堆上進行散捆、打捆作業。

4.3.5.6嚴禁單支鋼管(鋼坯)與打捆鋼管(鋼坯)混放堆碼。

4.3.6不打捆壓縫堆碼只適應于720分廠使用的特大管坯和鋼錠,鋼錠的堆碼層數不能超過3層,直徑Φ≤500mm的特大管坯堆碼層數不能超過六層,直徑Φ>500mm的特大管坯堆碼層數不能超過四層。

4.4嚴禁在鐵路鐵軌及鐵軌兩側1.5米內堆碼鋼管或鋼坯。在龍門吊或平車運行區域堆放鋼管及鋼坯時必須離龍門吊(或平車)極限機構(如支腿及支腿上的減速箱等)水平距離600mm以上。

4.5其它散管和散坯堆放時兩側必須塞好三角木或三角鐵。禁止將鋼管或鋼坯一頭高一頭低地擱置,禁止將鋼管或鋼坯放置在斜面上。

4.6鋼管、鋼坯堆與堆之間應留有安全作業通道,禁止堆位靠壓墻壁、立柱及其它建構筑物,每個堆的重心應保持在同一軸線上。

4.7鋼管(鋼坯)發出時,應按照先上后下、先兩邊后中間的順序發出。鋼管吊走后,鋼管堆不得出現懸空、陡堆等安全隱患,如有出現類似隱患應立即予以消除。

4.8掛鉤工現場作業時必須穿防滑工作鞋;在鋼管、鋼坯堆上進行取鉤、掛鉤作業時,必須確認自己站位安全后才能指揮起吊和落鉤;作業人員嚴禁在堆間跨越;爬管堆(或坯堆)時腳應踏實,動作輕緩,注意防止鋼管或鋼坯滑動、滾動及垮塌傷人,防止從堆子上跌倒墜落。

4.9鋼管、坯料管理人員每天上下班要對堆碼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斜堆、陡堆、懸空、散捆等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和督促整改。

篇3:材料堆碼裝卸搬運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材料堆碼、裝卸和搬運

1、各種物資應按品種、規格堆碼整齊、穩妥、不得亂堆亂放和超高堆放。金屬、木材及構配件等的底部應按規定加設墊塊,并符合下列規定:

①易于滑滾的材料堆放必須捆綁牢固,高度不得超過2m;

②片石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條石、塊石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m,磚塊堆放高度不得超過2m,并應平置堆放,相互壓疊;

③用人工堆放袋裝材料時,其高度不得超過1m,每層應用墊木隔開;

④存放壓縮氣瓶時,應立放于無油、干燥、通風良好、無日光直射的室內;

⑤裝載搬運危險品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有關的易燃、易爆、有害物品管理規定,并應輕搬輕放,每人負荷不宜過重。在裝卸搬運有毒和腐蝕性物品時,不得采用直接接觸身體的裝卸方法;

⑥嚴禁把材料卸在行車、行人的安全通道上,堵塞通道;

⑦在易燃易爆的材料倉庫必須設立相關的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池等。

2、裝卸、搬運作業場地應平坦寬敞,跳板應堅固牢靠,并有防滑措施,跳板的坡度不應大于1:3。

3、作業前應有專人負責說明材料種類、性質、質量、搬運地點等有關注意事項和不安全因素;大型設備的裝卸運輸應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專人指揮。

4、裝卸管材、鋼筋、型鋼及細長構件時,應動作一致;超出車身部分應加托架,捆綁牢固;使用滑車倒鏈裝卸重物時,不得超載。

5、采用漏洞棚架裝料,棚架下嚴禁站人或通行。

6、當使用輕型小車裝運材料時,前后兩車宜保持2m以上間距,上下坡道時宜保持在10m以上間距。

7、運輸大型物件和重型機械設備時,必須符合交通部門運輸大型物件的有關規定。

8、各種包裝皮、垃圾要集中處理,禁止亂扔。

9、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佩戴相應的安全勞保用品,如安全帽、防滑鞋、防腐手套等。

10、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發生險情及時上報直管領導,情況緊急時可越級上報至項目部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