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質量管理規定

質量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8187

第一條總則

為了加強***局***港***港區濱江綜合碼頭工程項目經理部工程質量管理,保證工程質量,明確工程質量責任,實現質量目標,根據交通部頒發的有關質量標準、施工合同條款,結合本項目工程質量管理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質量目標

(1)本工程質量目標為合格等級。達到交通運輸部《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TS257-2008)的合格標準。

(2)工程施工質量滿足顧客的要求,合同履約率100%;工程(產品)合格率100%;工序一次驗收合格率>95%。

3、重大質量事故為0次。

4、工程觀感質量評分為一級。

第三條管理體系

1、實行“政府監督,業主管理、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質量保證體系。

2、成立項目部質量領導小組、不合格品和質量事故處置小組,并明確小組成員職責。

3、項目經理為項目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

4、總工程師受項目經理領導,對項目質量負責。

5、副總工程師受總工程師領導,分管項目部的質量管理工作。

6、質檢部受副總工程師領導,全面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7、測量組和試驗室,受直接總工程師領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履行相關質量管理職責。

8、物資部和設備部,在項目經理的直接領導下,履行項目相關質量管理職責。

9、項目經理部的職能人員是質量工作的相關責任者。

10、各班組設質量員,從事自檢、互檢、交接檢查的群眾性質檢工作。

第四條質量管理工作原則

1、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地方、行業的有關方針政策、技術規范、標準、規程、法律法規及工藝要求,確保項目工程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

2、嚴格貫徹局一體化管理方針,落實質量管理目標。

3、建立并保持好與監理、設計單位、業主單位和監督單位的關系,并按招標文件、施工合同條款、批準的監理細則、設計文件等組織實施。

4、熟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細則和質量計劃并予以實施。

5、嚴格執行砼澆筑令簽發責任制、三級檢驗制度和原材料質量驗收管理制度。

6、加強過程控制,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項目部相關責任人,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解決。

7、按要求進行各工序的報驗工作,主動配合監理工程師做好驗收工作,每道工序自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8、開展技術攻關、QC小組活動。

9、各部門按照有關要求上報各種資料,由質檢部收集、整理。

10、及時進行各工序、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的質量評定工作。若出現不合格品或質量事故,必須履行質量否決權。

第五條、質量制度

一、砼澆筑令簽發責任制

1、為確保砼施工質量,砼工程施工前應履行砼澆筑令簽發制度。

2、砼澆筑令由質檢人員組織物資、鋼筋、模板、測量、砼班組及工長、單項技術負責人填寫,最后由技術主管簽發。

3、原材料的質量由物資部門負責,不合格的材料不能用于施工。原材料包括鋼筋、水泥、砂、石子、埋件等。

4、鋼筋綁扎,必須符合圖紙要求,偏差在允許范圍之內,經自檢合格后方可移交下道工序(模板安裝),并做到在澆筑過程中及時糾正偏位鋼筋,責任人為協作隊伍鋼筋組組長。

5、模板安裝應牢固,支撐系統穩定,位置正確,幾何尺寸、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并保證砼澆筑中不得有漏漿和跑模現象,責任人為協作隊木工組組長。

6、模板安裝完畢后應及時進行測量校核,保證位置、標高準確。

7、砼班組接收上述三道工序移交后,必須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已綁扎好的鋼筋骨架和安裝好的模板,不得破壞已完工序,同時要精心振搗,確保砼的密實,杜絕砼外觀出現蜂窩、麻面、孔洞等質量問題,確保砼的外觀質量,責任人為協作隊砼組組長。

8、工長必須做好砼澆筑前的準備工作,合理調配人力和機具,確保砼澆筑順利施工,責任人為工長。

9、單項技術負責人應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及技術把關,并在開工前辦好隱蔽工程驗收后,方能簽證。

10、質檢人員應及時督促各工序的自檢、互檢和交接檢驗,確認具備澆筑條件后,方能簽證。

11、攪拌站必須在接到澆筑令后方能開盤,并嚴格按配料通知單進行砼的生產。

二、工程質量三級檢驗制度

1、為了嚴把質量隱患關,必須嚴格執行工序、班組“自檢、互檢和交接檢”的三級檢驗制度。

2、質量自檢、互檢和交接檢查,必須在每道工序開工之前和完工之后進行,要填寫工序、班組自檢、互檢表,并履行簽字手續,確保分項工程質量。

3、作業隊(班組)自檢工作,在作業隊(班組)負責人領導下進行,由操作人員自檢、作業隊(班組)專(兼)職質檢員檢查簽認。

4、互檢工作應在單項工程技術人員組織下進行,由上下工序專(兼)職質檢員簽認。

5、作業隊(班組)專(兼)職質檢人員,接受項目部專職質量監督員的業務指導,并對本作業隊(班組)質量存在的問題,有責任提出改進意見和要求,若在本單位得不到解決,有權越級反映。

6、前面工序有質量問題,應糾正至合格,如不糾正,下道工序有權拒絕接收,造成經濟損失,由前面工序人員承擔責任。

7、由于下道工序檢查不認真,接收后發現質量問題或有礙本工序施工,除追究上道工序直接責任外,接收工序人員也要承擔相應責任。

8、質量自檢、互檢、交接檢發生糾紛時,經協商仍有爭議,由項目部領導作出仲裁,爭議雙方根據領導仲裁的意見執行。

三、原材料質量驗收管理制度

1、為保證工程質量,應嚴格控制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質量關。以原材料訂貨到進場入庫,進入工程結構,對每一環節應嚴格管理。

2、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包括:鋼材(線材、板材、型鋼)、水泥、砼外摻劑,砂、石料、外購成品、半成品、以及有力學性能要求的材料。

3、凡影響、制約工程結構質量或工程關鍵部位原材料的定貨,必須由工程部提出技術質量要求,經項目總工程師審定后,才能選擇確定購貨渠道。

4、選定的供貨商,應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良好的信譽,保證提供合格材料的能力,避免使用非正常來源供貨商的材料。

5、材料采購計劃,應標明材料品種、規格、數量、質量要求,材料用途、工號、提交人及分管領導簽名,由物資部交物資分管領導進行綜合平衡。否則,物資部門有權拒絕執行。

6、材料采購計劃單,應一式三份,技術人員、采購、倉庫各執一份,以便材料進場驗收后,能對材質、材料流向進行監控。

7、材料進場至使用,應有一定的間隙期,水泥為10天,鋼材為3天,以保證材質抽檢的必要期限。

8、進場原材料的質量、型號、規格、品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同時送交完備的出廠合格證明或試驗資料,無材質資料,不能入庫。

9、倉庫保管員,必須對進場原材料外觀進行檢查,核實品名、規格、型號、尺寸、材質,不合規定不得簽收。

10、原材料進場后,物質部門應及時提供材質證明書并會同質檢、試驗部門做好原材料的檢驗工作,試驗部門應將試驗結果提交質檢部門呈報監理處。

11、未經庫管員簽收,以及未經材質抽檢或質檢員下達使用通知的原材料,不準進入本工程使用。

12、非均質的地材(砂、石料)、新材料、新廠家的材料及成品件,應經過嚴格考察,獲得詳細試驗資料后,方可進入工程施工。

13、未經規定程序,擅自使用不合格材料,造成質量事故,將追究當事人責任。

四、質量事故報告制度

1、發生質量事故,不論其性質、情節如何、應及時、如實向主管上級匯報,不得隱瞞和修正。

2、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認真處理質量事故。

3、對造成質量事故的有關責任領導和直接責任人,決不姑息遷就。

4、對于在工程質量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項目部采取例外原則予以重獎。

第六條、質量檢驗評定原則

1、質量檢驗評定應體現“誰負責施工,誰負責質量”的原則,認真貫徹施工技術管理辦法和質量責任制,落實“三級檢驗”制度。

2、質量檢驗評定的依據:工程設計文件、國頒、部頒的現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技術規范。

3、質量評定要求合格。

4、返工重做的工程,應重新進行質量評定。

5、質量檢驗評定的程序與組織

a、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在班組自檢、互檢合格的基礎上由該分項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填寫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

b、分部工程質量評定:在分項工程質量評定的基礎上,由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專職質檢員核定,并報監理工程師或質量監督站最后核定。

c、單位工程質量評定:在分部工程質量評定的基礎上,由上級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并將評定資料送主管部門、監量工程師或政府質量監督部門核定。

6、各分項工程完工后,應立即進行質量評定,無正當理由,評定時間不得超過10天。

第七條、質量事故處罰條例

結合工程施工節點目標進行考核,凡出現以下質量事故者均追究責任人(操作者)的責任,并處以罰金。

1、所有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必須質量合格,不得以次充優,鋼材必須合格證齊全、規格相符,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并按每噸罰款100元,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水泥進場必須及時,不得將過期水泥或已有結塊的水泥進場,不符合要求者,每噸罰款50元,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同時剛出廠的水泥未經試驗室同意也不得立即使用,違者每袋罰款1元。石料規格應按試驗室要求組織貨源,含泥量及片顆粒含量不得超標,違反者按每噸罰款10元。

2、所購工機具必須質量優良,滿足工程使用。違者按進價的10%罰款,并賠償損失。

3、做好計量、檢測、試驗工作,確保計量器具所提供的數據準確,試驗結果無誤。出現錯誤,每件事例罰款100元處理。

4、鋼筋下料要準確,符合設計要求,凡不符合規范要求者,每根罰款10元。鋼筋半成品應保持清潔,凡有油污、泥污每根罰款5元。鋼筋綁扎應符合規范要求,違者每根罰款5元。

5、預埋件預留孔數量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凡漏埋一個罰款50元,錯位每個罰款5元。

6、模板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牢固,凡出現跑模現象,每例200元;鋼模板未除銹者,每例罰款100元;模板刷脫模劑不得污染鋼筋,違者按污染鋼筋的數量計算,每根罰款5元。

7、砼攪拌站投料必須按配料單進行。袋裝水泥、外加劑、粉煤灰等嚴禁撒落,水泥袋不得混入砼中,違者每例罰款10元。

8、攪拌站泵操作應嚴格按規定進行,確保砼泵送順利。若因操作失誤造成堵管影響砼澆注,每次罰50元,并賠償因此而造成的損失。

9、砼澆注過程中,應及時振搗,嚴格按施工技術交底進行施工。凡出現漏振、過振、蜂窩、麻面、孔洞、露筋等現象,每處罰款50元,并賠償所造成的損失。

10、應加強成品保護,嚴禁污染、損壞已完工序,違者每例罰款100元。

11、測量人員應精心操作,凡出現測量放線錯誤引起結構、構件位置(高程)偏差超標者,每例罰款100元。

12、各班組、分部、工段應及時做好自檢、互檢和交接檢工作,并認真履行簽字手續,對自檢不嚴、隱瞞質量事故者,每例罰款100元,并根據情況賠償由此而造成的直接損失。

13、凡本條例未列入的質量事故,均視事故的輕重分別處理。

本辦法由***局***港***港區濱江綜合碼頭工程項目經理部質檢部負責解釋。

篇2:石腦油調運質量管理的補充規定

關于石腦油調運質量管理的補充規定

為進一步加強石腦油調運的質量管理,根據"*油煉(生)發〔20**〕129號"文件精神,結合調運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補充規定。

一、裝車管理規定

1、由調出單位在裝車前給承運單位負責人出具大罐分析報告。

2、裝車前調出單位與承運單位雙方負責人共同到該儲罐進行脫水,無明水時,雙方確認簽字,方可裝該罐油品。

3、裝車后,對前三車進行采樣,采樣時調出單位與承運單位負責人雙方應共同在現場,采樣后先現場觀察樣品顏色,若發現顏色異常時,就認為該車油品已被污染,不再進一步化驗分析。若顏色正常,再進行下一步分析。

二、卸車管理規定

1、卸車時,每放進一批次車輛,調入單位與承運單位駐站人員共同核對鉛封號,檢查并核對完好后方可拆鉛封。否則不予卸車,并按不合格對待。

2、拆除鉛封后由調入單位與承運單位駐站人員共同現場脫水,確認無明水后方可單車采樣。

3、采樣時調入單位與承運單位駐站人員應同在現場簽字認可,任何一方不在現場的,不得采樣。

4、采樣后現場進行目測,發現顏色異常、含雜質、渾濁等情況的,調入單位就可認定該車油品為不合格油品。

5、現場采樣目測合格的油品進一步分析。

6、化驗分析合格的車輛方可卸車。

7、化驗分析合格的車輛先卸入卸車罐,卸車罐轉油前要對該罐進行一次全分析,合格后方可轉入原料罐。該罐在進行全分析時,不得繼續進油,應倒罐后再卸車。

8、對所有不合格油品的車輛,調入單位必須在該車調撥單上蓋不合格章,并不得作為結算依據。

三、化驗分析規定

1、所用采樣器具應符合有關國標規定。

2、采樣執行GB/T4756石油液體手工取樣法。

3、大罐、卸車罐新增以下分析項目:

(1)錳:分析方法采用SH/T0711

(2)殘餾:分析方法采用GB/T6536

(3)機械雜質:分析方法采用目測或GB/T511

單車分析項目:錳、顏色、溴價、機械雜質

單車抽檢項目:錳、顏色、溴價、餾程、機械雜質

4、所有不合格分析報告單要蓋單項不合格章。

5、化驗分析單必須具有采樣人、化驗人、審核人的簽字。

6、當大罐分析出現異常時,必須報告領導并自行復查,以確保出具報告準確無誤。

7、單車化驗分析時,每批次車輛中隨機取一車的樣品進行餾程分析。

8、對不合格的油品要保留好樣品并及時匯報相關領導和煉化公司相關部門。

四、處罰規定:

凡是被污染(化驗不合格)的油品:

1、由生產計劃部要求銷售公司出具當月93#成品汽油與石腦油差價。

2、由回煉單位核算回煉的加工成本費用報生產計劃部。

3、由回煉單位將回煉該油品的損失折算人民幣報生產計劃部。

以上費用由生產計劃部統計并交財務資產部,財務資產部根據提供的上述三項數據,在結算運費時從運費中扣除。

篇3:成品油運輸安全數質量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油罐車成品油運輸的安全數質量管理,確保油庫、加油站安全及油罐車的運輸安全,不發生油品數量和質量事故,依據集團公司《成品油運輸安全管理規定》(中國石化安[2007]538號)特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油罐汽車裝卸油作業必須按照《裝卸油作業規程》進行,嚴禁違章操作。各油庫、加油站要加強對油罐汽車出入庫和作業現場的安全巡查。承擔成品油運輸單位要規范油品運輸車輛的管理,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確保企業的安全和正常經營。

第三條?所有承運商、運油車輛及駕駛員應嚴格執行本規定。

第二章機構人員設置及職責

第四條?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公司各級經營管理部門為成品油公路運輸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成品油公路運輸的日常安全管理及承運商的安全監管。各級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成品油公路運輸的安全監督。

第五條?公司經營管理部門要督促承運商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集團公司要求,制定完善油罐汽車運營和管理的HSE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并將自有和掛靠車輛統一納入正常的管理中。并要將本單位油庫、加油站的有關制度、規定發到承運商,督促承運商制定具體的落實措施,并進行落實。

第六條?公司經營管理部門要對承運商準入條件進行檢查核實,與承運商簽訂HSE協議,明確雙方的HSE(安全、環保)責任。

第七條?各級經營管理部門要對承運商安全、環保管理人員以及駕駛員、押運員進行以集團公司、內蒙公司安全環保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安排油品運輸業務。

第八條?作業承運商的管理部門,經營管理部門要每年對承運商的營運資質進行審查,對承運商的安全、環保業績進行年度考核,建立承運商安全、環保業績檔案。對承運商及油罐車進行不定期安全檢查,對安全管理存在突出問題的,或證照不全、不具備安全營運條件的承運商(含油罐車),應暫停其承運業務,責令進行整改。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整改的,取消其承運資格。

第九條?在陜西公司的各分公司之間應建立承運商的信息共享機制,防止不符合準入條件或安全、環保考核業績不達標的承運商(含油罐車)在系統內異地承運油品。

各油庫、加油站應定期向經營管理部門、零管部門、安全部門反饋承運商(含油罐車)裝卸油作業環節的安全環保情況,經匯總后,經營管理部門向承運商反饋各油罐車在裝卸油作業環節的安全環保情況,確保對承運商的安全監管到位。

第三章?承運商準入條件

第十條?承運商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齊全。

(二)設置安全環保管理部門或專職安全環保管理崗,負責安全環保的日常管理。安全環保管理人員應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

(三)建立健全以安全責任制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適合公路油品運輸企業的安全、環保管理體系。

(四)對駕駛員和押運員進行成品油安全特性、裝卸油作業操作規程、防火滅火知識、消防器材使用方法以及突發事件的處置措施等專業知識培訓。

(五)按照國家油罐汽車運輸強制保險的有關規定,參加相應保險,并取得保險文書或財務擔保證明。

(六)建立和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組織定期開展演練。

(七)擁有專用運油車輛規模必須符合當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規定。

(八)按照規定配備油罐汽車押運員。

第十一條?油罐汽車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車輛行駛證和危險化學品準運證等相關證照齊全。

(二)實際裝載量不得大于核定裝載量。

(三)罐體和附件良好有效,無影響強度的損傷、變形,無嚴重銹蝕,沒有滲漏,罐體經有資質的檢定部門檢驗合格。

(四)排氣管安裝有效防火帽,電路系統應有切斷總電源裝置。

(五)罐體必須設置靜電接地端子,并在端子上方涂寫明顯標識;安裝導靜電橡膠托地帶,裝油后保持觸地。

(六)配備兩只4kg以上干粉滅火器,位置要擺放合理,使用方便。

(七)經具有國家相應計量檢定資質機構檢定,并出具相應罐容表。

第十二條?駕駛員和押運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駕駛員、押運員應持有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和相應培訓合格證。

(二)必須接受有關成品油安全特性、裝卸油作業操作規程、防火滅火知識、消防器材使用方法以及突發事件處置措施等方面的崗前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三)定期參加崗位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和預案演練。

(四)按規定穿著防靜電工作服上崗。

第四章油庫裝卸油管理

第十三條?油罐車入庫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油罐車駕駛員要熟知《油庫人員、車輛出入庫安全管理規定》和《卸、付油場地管理規定》。初次進庫的油罐車駕駛員入庫前應接受油庫有關人員對上述兩個《規定》內容的教育。

(二)油庫門衛必須按《油庫人員、車輛出入庫安全管理規定》的內容,對入庫的油罐車進行檢查。油罐車入庫前要主動接受油庫人員的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車輛的安全狀況,是否存在不允許帶入的物品,是否滲漏等;駕駛員手機關閉,禁止隨身攜帶,煙火固定存放,著裝符合規定等;門衛對油罐車駕駛員的駕駛證、危險貨物從業許可證、押運證等證件進行檢查,證件不全或不符合要求不準入庫。

(三)只準駕駛員本人駕車入庫,其他人員不得進入庫內。等待卸油的車輛,駕駛員不得離開車輛,不得進入油庫化驗室、計量室等工作間。

(四)入庫前駕駛員負責復查油罐車出油閥門是否關閉等情況,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后方可入庫。

(五)駕駛員飲酒后或身體不適時應停車休息,不得進入庫內。

(六)冬季油罐車頂部有積雪、冰時,必須清掃、處理后方可入庫、站,確保上車作業人員安全。

(七)在入庫前要檢查是否有隨車的油品數量單和質量合格證。合格證(單)應注明車輛牌號,否則,不得入庫。

(八)非專用車輛(包括帶掛車的、卸油快速接頭為非標準的等不符合油罐車安全技術標準的)嚴禁入庫。無電瓶防雨膠蓋的車輛,不準入庫。

(九)油罐車駕駛員必須履行入庫登記手續,經油庫門衛確認符合入庫條件后,方可入庫。

(十)存在車輛接地拖帶長度不夠;罐體滲油、漏油;未安裝防火帽、汽車電瓶接線柱(+、-極)裸露在外和未攜帶滅火器或滅火器失效等問題時,門衛有權阻止油罐車入庫。

第十四條?油罐車入庫時按標識指示線路行駛,時速不得超過5km/h,上下地磅不得超過3km/h。油罐汽車在過磅和接卸、灌裝作業時,應按照油庫管理人員指定的位置停車。

第十五條油罐車裝油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對灌裝油品的油罐車入庫后,必須按照油庫要求停靠在鶴管正下方,保證鶴管升降自如,停車位置不當時重新對位。

(二)油罐汽車進入作業現場,駕駛員應協助有關人員按貨單核實油料品名、規格、數量,檢查設備完好狀況,油罐汽車停靠位置準確、安全,熄滅發動機、接好靜電接地線;周圍20米范圍內無明火;駕駛員要將鑰匙掛到指定位置,將“正在作業”的HSE標牌放置在車輛前方的指定位置。

(三)同一車輛在灌裝不同油品時應對油罐進行清潔,以確保油品質量合格。灌裝油品車輛罐內存有上次余油時,油庫不得灌裝,以免引起質量糾紛。

(四)灌裝油品時,鶴管插入罐底,距底部不大于20cm;裝油時要嚴格控制流速;裝油高度必須符合安全高度規定,不得超裝,以防在行車中溢油。

第十六條油罐車裝油時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裝油過程中嚴禁開關駕駛室,嚴禁修車、擦車和清掃工具箱,不能敲擊金屬等容易產生火花的物品。

(二)油罐車發生溢油等意外事故時,要服從油庫值班人員的指揮,車輛不得隨意啟動,以免發生火災事故。

第十七條甲乙類油品裝油完畢后,必須穩油2分鐘后才能提升鶴管,然后撤除防靜電接地線。經有關人員檢尺鉛封,關嚴擰緊罐口蓋后,方可駛離。

第十八條駕駛員必須確認罐蓋是否關閉,鶴管、探頭是否復位,裝油員是否下車,地線是否撤除后等,符合安全條件方可啟動車輛。

第十九條?裝、卸油車輛在打鉛封時,應有專人檢查、登記,并妥善保管。

第二十條?油罐車出庫時門衛要認真驗票,單位、品名、數量與出門證相符時放行。

第二十一條?油罐車接卸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入庫站的油罐汽車須按照油庫計量程序執行。要經穩油后,通過磅或液位計量確定油品數量,如超過誤差,要按照有關計量規定或《運輸協議》規定進行處理。經驗收確認的油品數量,填入入庫油品計量記錄單中。油品損耗較大的,按照有關計量或《運輸協議》規定處理。

(二)對入庫站油罐車要每車計量油罐水高,油中含水或雜質的不得接卸。

(三)對經計量確認的油罐汽車,由油庫質檢人員按照油品取樣規定,進行取樣。油品檢驗項目按照油品入庫檢驗規定執行。

(四)對經檢驗發現油品質量不合格的,要進行復檢。對復檢仍不合格的,不得接卸。同時要將油樣按照規定封存,將檢驗結果上報油庫領導,并逐級進行上報進行處理。

(五)對來油的油罐車在引導油罐車入位停穩后,核對罐車與卸入油罐中油品的品名、規格是否一致,并檢查防靜電接地裝置的連接是否完好。

(六)卸油時必須采用密閉卸油方式,卸油管與油罐進油管的連接,必須采用快速接頭,嚴禁將輸油管放入計量口卸油。各項準備工作檢查無誤后,并應先穩油15分鐘后,方可進行計量和化驗取樣,經計量和檢驗確認合格,值班主任簽字后,方可卸油,流速控制在5m/s以內。

(七)卸油畢,排空管線余油,關閉閥門撤除防靜電接地線,設備復位,辦妥交接手續并記錄。

第二十二條雷雨期間和高溫季節的中午宜暫停進行甲乙類油品裝卸作業。

?第二十三條?油品裝卸作業過程中,嚴禁擦拭罐車或用油清洗擦拭其他物品,嚴禁按電喇叭、修車,不能敲擊金屬工具、石塊等,對器具做到輕抬輕放,照明必須使用防爆燈具。

?第二十四條駕駛員在油品裝卸作業過程中不得遠離車輛,應配合現場作業人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加強巡視,嚴格現場明火管理,嚴防事故發生。嚴禁進入油庫化驗室、計量室等工作間。

第五章?加油站卸油管理

第二十五條?油罐汽車進入加油站卸油作業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卸油作業前,油站工作人員引導油罐汽車進入指定車位。設置隔離警戒線,備好消防器材,連接好靜電接地端子,對油罐車進行鉛封檢查,核對所運油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并在油罐車前設置“正在卸油、嚴禁煙火”警示牌。

(二)油罐車靜止15分鐘后,方可進行計量。計量要測量油罐車油高、水高、油溫。計量完畢后,駕駛員、卸油員將卸油膠管與油罐車卸油口、油罐卸油口連接牢固,并經值班長進行復核確認。

(三)卸油員檢查確認與油罐連接的加油機是否已停止加油作業。計量卸油罐的空容量,并進行油罐車油量與卸入罐容量進行體積比對,確認可以卸入量。卸油員和駕駛員雙方履行確認手續后,經值班長審核,發出卸油作業指令。

第二十六條?卸油作業時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卸油員開啟油罐卸油管線閥門,駕駛員緩慢開啟罐車

卸油閥門,卸油員監督檢查卸油管線、相關閥門等設備運行情況,隨時準備處置突發事件。卸油員、駕駛員、押運員必須全過程在場監卸,嚴禁離開。

(二)嚴格控制卸油速度,禁止噴濺式卸油,禁止打開計量口卸油。遇有雷雨、發生火警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卸油作業,按照值班長、卸油員的指令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七條?卸油作業完畢的安全管理:

(一)卸油完畢,卸油員確認罐車油品卸凈,駕駛員關閉罐車閥門,排空卸油膠管余油,卸油員關閉加油站油罐卸油管線閥門,拆除卸油管。

(二)卸油員檢查確認罐口蓋是否關閉緊固并加鉛封,拆除靜電接地線,移開警示牌,發出指令并引導油罐車安全離站。

第六章?違章處罰

第二十八條?對向庫站內運輸、入庫灌裝油品的油罐車,凡發現或查出存在違反油庫、加油站管理規定情況的,要下達違章通知單。同時對違章情況要記錄在檢查記錄中。違章達到二次的,要向該車下達不得入庫灌裝通知單。

第二十九條?對屬簽訂運輸協議單位的運輸車輛,違章通知單要發至所屬單位。

第三十條?向油庫、加油站運輸油品的車輛,如發現或查出存在油品數質量問題的,公司要向油品承運單位下達通知單,取消運輸資格。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本規定未盡事宜,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由陜西分公司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