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工程驗收制度
1隱蔽工程質量驗收的目的,在于防止未驗收項目及不合格項目被本工序和下道工序掩蓋。
2隱蔽工程項目由施工單位提供,監理審定,或施工、監理單位共同編制。
3隱蔽工程驗收由施工單位向監理提出,根據需要由監理通知其它有關單位參加。
4隱蔽工程驗收采用“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項目簽證”。
5隱蔽工程驗收時,施工單位質檢部門以書面形式通知監理部簽收后,監理工程師應在22小時內到達現場,如果超過24小時未到現場,施工單位可自行隱蔽,并做好隱蔽記錄,監理工程師應予以認可,并共同承擔責任。
6未經監理現場驗收,施工單位自行隱蔽,監理有權提出重新檢查,施工單位應按要求恢復隱蔽前狀態。
7施工單位未通知監理,或經檢查發現問題后不按要求進行返工和處理時,監理有權通知施工單位停工,停工損失由施工單位自己負責。
8隱蔽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和簽證分別由施工單位和監理部分頭管理,并作為工程文件之一保存和移交。
篇2:隱蔽工程管理辦法范本
為保障安全生產,杜絕事故發生,對隱蔽工程實行“四項制度管理”,即:掛牌制度、填圖制度、臺帳制度、移交制度。
隱蔽工程的定性:一切架棚巷道、錨桿支護巷道、沿空巷道、巷道頂板離層儀顯示臨界值的地段,以及巷道出現斷層、淋水的地段均為隱蔽工程,納入“四項制度管理”進行管理。
1掛牌制度: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必須在巷道的隱蔽工程處懸掛警示標志牌,標明隱蔽工程詳細情況;定期檢查隱蔽工程,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2填圖制度: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應準確掌握隱蔽工程的具體位置、范圍及處理情況,并在施工平面圖上明確標注。
3臺帳制度: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必須對隱蔽工程記錄備案,建立巷道隱蔽工程臺帳,及時上報生產技術部,生產技術部做好歸類存檔工作。
4移交制度:工程竣工移交時,調度指揮中心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驗收,交接單位應在現場交接清楚隱蔽工程情況,并做好隱蔽工程資料移交工作;接收使用單位應對隱蔽工程進行重點監管,并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
篇3:隱蔽工程驗收制度
1隱蔽工程質量驗收的目的,在于防止未驗收項目及不合格項目被本工序和下道工序掩蓋。
2隱蔽工程項目由施工單位提供,監理審定,或施工、監理單位共同編制。
3隱蔽工程驗收由施工單位向監理提出,根據需要由監理通知其它有關單位參加。
4隱蔽工程驗收采用“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項目簽證”。
5隱蔽工程驗收時,施工單位質檢部門以書面形式通知監理部簽收后,監理工程師應在22小時內到達現場,如果超過24小時未到現場,施工單位可自行隱蔽,并做好隱蔽記錄,監理工程師應予以認可,并共同承擔責任。
6未經監理現場驗收,施工單位自行隱蔽,監理有權提出重新檢查,施工單位應按要求恢復隱蔽前狀態。
7施工單位未通知監理,或經檢查發現問題后不按要求進行返工和處理時,監理有權通知施工單位停工,停工損失由施工單位自己負責。
8隱蔽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和簽證分別由施工單位和監理部分頭管理,并作為工程文件之一保存和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