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1事故處理范圍
凡在施工(包括調試)過程中發生工程質量不符合國家有半規定,或不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差超過質量標準允許范圍,為此需要返工,或造成永久性缺陷者,或工程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包括裝卸、搬運、試運過程)由于操作、使用、調整及保管不當造成設備、材料損壞均屬質量事故。
2事故的分類
2.1重大質量事故
l房屋及構筑物的主要結構倒塌。
l建筑結構物基礎超過規范規定的不均勻下沉,建筑物傾斜,結構開裂,或主體結構強度嚴重不足,必須經過補強才能使用。
l影響結構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永久性缺陷。
l嚴重影響設備及其相應系統的使用功能。
l嚴重影響下一步主要工程施工,其損失金額10萬元以上或影響工期15天以上者。
l返工損失一次在10萬元以上的。
2.2一般質量事故
l返工損失一次在10萬元以下的。
l影響下道工序施工5天到15天者。
2.3記錄事故
l返工一次損失在1千至1萬無。
l影響下道工序施工不超過5天者。
3質量事故報告
l質量事故由當事施工單位報告。
l一般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除向本單位領導報告外,還應在兩天內報告建設單位和監理部,施工單位質檢部門主持事故的調查分析會,并在五日內寫出質量事故報告送交建設單位、質檢站和監理部。
l重大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除向有關主管部門上報外,還應在五小時內向建設單位和監理部報告,屬施工質量事故,施工單位內部應首先對事故經過原因對策及責任都分析清楚。建設單位組織施工、設計、質監站和監理部有關人員進行事故初步分析后(事故發生十日內),由質監站上報省電力質監中心站,由責任單位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
l事故發生后,應采取補救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l事故調查分析應做到:事故原因、事故責任者、防范措施、責任者沒處理四不放過。
4處理程序
l在進行質量事故分析時,質監站根據需要可委托質量檢測單位進行必要的檢測試驗,提供事故分析及處理方案的技術條件和所需數據。
l質量事故由當事施工單位處理。
l一般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由事故責任單位提出缺陷處理,由公司質監站、監理部和設計代表審核后組織實施。
l重大事故處理方案由事故責任單位提出,建設單位、監理部、施工單位、設計單位、質量監督站、事故發生單位共同簽證后實施。對按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重要建、構筑物主體結構倒塌或嚴重影響主要設備及其相應系統的使用功能的質量事故,質量監督中心站還應及時報告質量監督中心總站,請中心總站參與事故的分析處理工作。
l對違反規程不聽勸阻,違章指揮,不遵守勞動紀律,不負責任造成質量事故者,對隱瞞事故不報告者應嚴肅處理,除給予行政處分年,對情節嚴重者應給予經濟制裁。
5有關事項
l質量事故的損失金額,應按返工實際發生的材料設備費、人工費、機械費、加該施工隊伍等級的定額取費等級計算(應扣除回收價值)。
l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處理全過程技術資料(影像、記錄、分析報告、補強措施、試驗數據、工程圖紙等)應妥善保存,單位工程竣工資料予以移交。
l施工任務分包主發生的事故,由原包單位負責按上述程序處理。
l有關事故定性、責任、處理意見等各方分歧重大而又不統一時,由上一級質量監督部門或有關上級機關裁決。
篇2:工作質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
1、地測防治水工作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有關專業技術規范,確保工程質量,堅決杜絕一切因地測防治水工作失誤而造成的無效進尺、誤揭煤層、透水和貫通失誤等事故發生。
2、地測防治水工作堅持事故“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分析,追查事故原因,制訂防范措施。
3、由地測科科長及有關單位組織全科有關人員進行事故綜合分析,明確責任并引以為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4、對有爭議參與單位多的工作事故,會同有關單位,主動積極協助安監部門進行事故追查。
5、地測防治水工作堅持獎懲分明的原則,對工作表現突出,質量優良,有一定貢獻的同志,應給予獎勵,以鼓勵上進,加強全單位責任,提高工作質量。
篇3:煤礦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考核制度
1、地測防治水工作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有關專業技術規范,確保工程質量,堅決杜絕一切因地測防治水工作失誤而造成的無效進尺、誤揭煤層、透水和貫通失誤等事故發生。
2、地測防治水工作堅持事故“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分析,追查事故原因,制訂防范措施。
3、由地測科科長及有關單位組織全科有關人員進行事故綜合分析,明確責任并引以為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4、對有爭議參與單位多的工作事故,會同有關單位,主動積極協助安監部門進行事故追查。
5、地測防治水工作堅持獎懲分明的原則,對工作表現突出,質量優良,有一定貢獻的同志,應給予獎勵,以鼓勵上進,加強全單位責任,提高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