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培訓評價標準范本

培訓評價標準范本

2024-07-10 閱讀 1188

培訓評價的標準

1、接受培訓的人員對培訓的反應。每一個接受培訓的人都會對培訓做出效果好壞的評價,結合所有人員的總體反應可以得出對培訓效果的基本認識。

2、對培訓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主要是評價培訓過程中實施的具體手段、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培訓中的每一步學習過程是否滿足或達到了培訓所提出的要求。

3、培訓是否帶來了人員行為上的改變。培訓的目的是提高了能力,而能力是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因此,評價培訓的效果就是要看接受培訓的人是否在工作行為上發生可觀察的變化,并有利于工作績效的提高。

4、工作行為改變的結果是什么。培訓的最終評價應該以組織的工作績效為標準。也就是說,工作行為的改變帶來的是工作績效的提高。如果培訓能夠帶來這種積極效果,也就可以說完成了對人員實施培訓的目標。

篇2:培訓效果評價制度范本

第一條為進一步落實安全教育培訓效果,實現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員工素質,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是《犁能煤炭公司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的補充。

第三條公司人力資源部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全面負責,負責組織和指導各部門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工作。

第四條安全管理部負責對各部門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條各職能部門是本部門范圍內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的責任部門,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上崗后的具體考核工作,組織人員參加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活動。配合人力資源部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工作。

第六條工會負責對安全教育培訓效果實施監督,組織工會代表參加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活動;

第七條評價對象:人力資源部部組織相關部門要對每批次的安全教育培訓進行效果評價。

第八條評價時間:人力資源部部組織相關部門對安全教育培訓人員上崗后進行效果評價。

第九條評價方式。安全副總經理負責,人力資源部組織各相關部門采取聯合集中評價的方式。評價要根據各部門掌握的情況、監督檢查與考核情況,采取查閱資料和現場檢查方式,評價結果要及時層層反饋至所屬部門、班組。

第十條評價分級:對安全教育培訓效果實行分級制,依次為A(優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級。

第十一條評價分級標準

A級:培訓教材全面,內容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接受培訓人員態度端正,工作積極主動,能夠達到或超過質量標準化和班組體系中的相關要求,并且帶動所轄區域職工受到了正確的教育;

B級:培訓教材較少,內容不夠全面,接受培訓人員對能夠正確地認識并主動地接受,工作較主動,能夠達到質量標準化和班組體系中的要求,或者通過培訓提高了工作能力,所轄區域職工受到了正確的教育;

C級:培訓教材少,內容不全,接受培訓人員對簡單地接受,工作不主動,基本能夠達到相關要求并滿足安全生產需要;

D級:培訓教材少,內容脫離實際,接受培訓人員不愿接受,對工作不具指導性,不能夠達到相關要求及安全生產需要。

第十二條評價結果落實。各單位必須認真落實評價結果,評價結果為A、B級的通過,C級的要繼續關注和做好后續的相關教育培訓,D級的必須重新培訓、檢查考核和評價。

第十三條評價責任追究。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的結果要納入安全生產考核中,對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評價為D級的要給予培訓責任部門200-1000元的處罰。

第十四條由于安全教育培訓不力導致事故發生的,按照《犁能公司安全生產責任追究暫行辦法》進行處理。

第十五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