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醫療管理辦法(1)
公司員工醫療管理辦法(一)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適應醫療制度改革,降低公司行政費用,提供合理的醫療福利條件,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管理原則和范圍
第二條公司按照國家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精神,按屬地化、社會化原則,參加當地基本醫療保險統籌。
第三條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公司和員工共同繳納。其中,公司繳費率控制在員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員工繳費控制在本人工資收入的2%。視情況,按規定相應調整費率。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第三章病假
第五條員工享有有薪病假。請假程序及請假標準見員工請假辦法。
第六條員工請病假須出具公司認可醫院的醫療證明。
第四章帳戶分立及支付
第七條公司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的一部分(約30%)計入當地統籌基金,其余以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按年齡段確定不同比例計入職工個人帳戶。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則全部計入個人帳戶。
第八條規定當地確定的統籌基金支付范圍、起付標準(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左右)和最高支付限額(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左右)。
統籌基金起付標準以下的醫療費由個人帳戶支付,不足部分由個人自付。
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主要從統籌基金中支付,職工個人也應承擔一定比例。
第九條超過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不由統籌基金支付,公司可參加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或商業醫療保險解決。補充醫療保險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福利費不足列支的部分經財政部門核準后列入成本。
第五章醫療費報銷范圍
第十條公司應按照當地社會醫療保險部門公布的就醫和購藥清單確定可報銷或不可報銷范圍。公司定期向員工公布。
第十一條一般而言,公司暫確定以下標準:
1.下列費用屬報銷范圍:
藥品費、住院費、理療費、注射費、手術費、檢驗費、*光透射費、照片費、計劃生育費、接生費(獨生)、針灸費、敷料費、住院煎藥費、危重輸血費、公司體檢費。
2.下列費用不屬報銷范圍:
掛號費,出診費,門診煎藥費,押瓶費,裝配假眼、牙齒、假肢、皮鋼背甲、腰圍、眼鏡、胃托、鞋墊、拐杖、助聽器,割狐臭,矯形,整容,證書費,配藥用肉、雞、酒、蛋、蜂蜜、桂圓等,取暖費,陪侍費,轉院費,特護費,娩期嬰兒護理費,環衛防疫設備費,醫學研究費,以及違法亂紀造成傷害、酗酒、自殺發生的急救住院費,體檢性質的*光透視、照片,一般報考學校、出國、進修、婚前檢查費用。
第六章醫療程序
第十二條員工須到公司指定或認可的醫院就診。
第十三條依據醫生診斷證明,決定病假、住院、轉院等,并及時向人事部通報。
第十四條病愈或長病者中填報醫療費報銷單,經人事、財務部審查、審核,報總經理批準。
第十五條病假期員工應與其主管保持聯系,使公司了解其健康狀況。
第十六條病愈后交付醫院證明,回本部門安排繼續工作。
第七章工傷處理
第十七條員工發生工傷事故,首先積極入院治療,公司有必要時,應調動人員照顧。
第十八條公司組成醫務鑒定小組,對員工傷殘狀況進行鑒定,鑒定范圍:
1.員工病傷殘的狀況及程度;
2.員工是否能繼續工作;
3.員工是否享受勞動保險;
4.鑒定后向公司寫出書面報告及建議。
第十九條醫務鑒定小組如對員工就診醫院診斷證明持有異議,可另指定醫院復查。
第二十條公司和員工就其因病傷療養、提前退休、長假后復工、勞動保險待遇等進行磋商,達成協議。
第八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對其個人帳戶的計入金額和個人負擔醫療費的比例給予適當照顧。
第二十二條下崗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再就業服務中心按本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代職工繳納,并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人力資源部會同財務部解釋執行,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議通過頒行。
篇2:人民醫院醫療風險基金管理辦法
z人民醫院醫療風險基金及其管理辦法
為了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以及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增強科室主任及全院職工預防醫療糾紛和醫療差錯事故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防范和化解醫療風險,提高醫療質量,杜絕醫療差錯事故,保障醫院、患者和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我院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院工作實際,本著“風險共擔、保障有力”的原則,特制定本辦法。
一、醫療風險基金的籌集:從各科室月獎金中按規定比例提取。提取比例參照最近3年我院各類別醫療糾紛賠付情況,內科系統4.5%、外科系統5.5%,醫技科室1%,醫院對各科室提取的金額進行1∶1配套。
二、醫療風險基金的管理:成立醫療風險基金管理領導小組,對基金的籌集、使用進行管理。財務科統一建立以科室為單位的醫療風險基金明細賬,確保專款專用。年度內科室結算節余基金款,轉入下年度科室繼續使用或由醫療風險基金管理小組統籌調劑。
三、醫療風險基金的使用:主要用于醫療事故爭議以及醫療糾紛的賠付補償,無論是經協商、調解、訴訟處理解決的,凡涉及民事賠償款額,均由醫療風險基金和責任人共同承擔。責任人的具體賠付比例,根據院專家委員會討論判定責任人的責任程度確定,但承擔賠償額全年最高不超過2萬元;科室直接負責人承擔總賠償額的2-10%,具體比例由專家委員會討論認定。
責任人及其科室對其處理意見如有異議,應在接到賠付通知起三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醫務部申請復議一次,將從我院參加市級醫療事故鑒定專家中隨機抽取專家若干名進行復議。
四、醫療風險基金的返還:
(一)、對于當年度未發生醫療差錯事故及醫療糾紛賠償的,將返還該科室醫療風險基金賬戶金額的70%,其中10%指定獎勵科室負責人,同時可適當降低下年度醫療風險基金系數。
(二)、對于當年度醫療風險基金賬戶賠付結算有節余的科室,當年度不予返還,流動下年度繼續使用。
(三)、對于當年賠付額累計超過科室醫療風險基金賬戶金額的透支部分,視情況區分,分別由醫院醫療風險基金承擔或在科室下年度醫療風險基金中扣除,但下年度風險基金系數適當提高:
1、如下年度未發生醫療差錯事故及醫療糾紛賠償的,則透支部分不在該年度中扣除,由醫院風險基金承擔,但該年度的風險基金返還比例為50%;
2、如下年度仍有醫療差錯事故及醫療糾紛賠償的,則透支部分納入該年度中一并扣除,扣除仍有透支的則繼續參照上述相關條款執行。
五、本管理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六、本管理辦法由醫務部、經管科共同負責解釋,如因指標測算出現偏差等特殊情況,由醫療風險基金管理領導小組臨時討論修改。
篇3:醫院醫療糾紛考核辦法
z醫院醫療糾紛考核辦法
為了強化全院職工醫療安全意識,切實搞好醫療服務,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我院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醫療糾紛處理范圍:
凡患者在就醫過程中,對本院醫務人員診療和醫療服務工作不滿意,造成患者投訴、上訴、在媒體曝光、經濟賠償、司法訴訟等情況者,均按醫療糾紛處理。
二、醫療糾紛處理實行院、科兩級負責制。
(一)科室處理:醫療糾紛發生后首先由科室進行處理(患者投訴到職能科室要先轉到科室處理),當事人及科主任應及時與患者溝通解釋,化解矛盾,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回避及上交矛盾,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對造成糾紛的當事人,科主任有權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經濟處罰以及調整當事人工作崗位。凡由科室自己解決處理的醫療糾紛(涉及經濟問題,科室自行承擔),醫院不再追究個人責任,不記入醫院的糾紛檔案。
(二)醫院處理:
1.科室不能自行解決的醫療糾紛,科室應及時上報主管部門,主管部門按《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辦理。
2.主管部門接到患者投訴,要立即與當事科主任聯系,能立即解決的馬上解決,對于較復雜的問題,須在2日內完成登記、建檔及調查,3個工作日內向院領導提交初步處理意見,經院領導批準后于5個工作日內給予患者正式答復。
3.凡由醫院調查處理的糾紛,責任人、當事科室在接到通知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向主管部門送交有關糾紛(或差錯事故)事實經過的陳述材料、當事人(或科室)技術申辯材料、科室處理意見,并隨時接受院內專家會議的查詢,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調查。在醫院主管領導和主管科室與患者協商解決的過程中,當事科主任和責任人必須全程協辦(如果科室及個人不配合,承擔糾紛賠償總額的20%)。較大糾紛協商解決后要將經公證、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等程序認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書存檔。
4.凡涉及司法訴訟程序的糾紛,當事科室和責任人必須積極配合醫院舉證、取證,準備材料,并隨時準備接受司法查詢。
5.在處理醫療糾紛中涉及的減免醫藥費、公證費、訴訟費、鑒定費等均列入賠償總額。
6.對本院專家會議意見或對醫院做出的初步處理意見有異議的,科室和個人可以寫出書面材料要求復議,但經院辦公會復議后做出的最終處理決定,科室和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
三、醫療糾紛的分類及處理:
1.因醫務人員、窗口崗位人員服務不到位引起的患者不滿,查實后根據醫院《科室管理及醫德醫風考核細則》予以考核。
2.因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而出現工作差錯,但未造成嚴重后果,未造成醫院賠償,視情節給予責任人200-500元罰款、通報批評并記入糾紛檔案。
3.因醫務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或技術操作常規而引發的醫療糾紛,經質量與安全委員會討論認定在診療過程中確有過失,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A、造成醫院賠償10000元以下者,賠償金額由科室和責任人各承擔10%,同時扣罰責任人1個月獎金;
B、造成醫院賠償10000元-50000元者,賠償金額由科室和責任人各承擔10%,扣罰科主任1個月系數獎,扣罰責任人2個月獎金,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C、給醫院造成惡劣影響,造成醫院賠償50000元以上者,賠償金額由科室和責任人各承擔10%,科室進行整頓,扣罰科主任2個月系數獎,給予責任人扣罰3個月獎金,待崗、行政處分,記入醫院糾紛檔案。(每例科室及個人承擔20000元封頂,科室承擔部分追溯至事發當月)(科室部分含護理)
4.由于醫療糾紛或工作嚴重失誤,導致醫院被新聞媒體曝光或在上級和主管部門檢查中被通報批評等,給醫院聲譽造成惡劣影響者,除按上述條例給予處罰外,還要另行對當事人及科主任給予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
四、有關事項。
1.能否杜絕醫療糾紛將作為考核科室管理和個人業績的重要內容,凡全年無投訴的臨床、醫技科室,年終進行表彰。
2.醫院每季度對醫療糾紛情況進行通報。記入醫院醫療糾紛檔案的科室和個人,實行評優一票否決制。
3.特殊情況,經院辦公會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