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粉塵測定制度
(1)礦井必須按照《粉塵防治規范》要求,配備專職測塵員(專職測塵員不少于2人),進行粉塵測定工作。
(2)配足測塵儀器,所用儀器必須每半年進行一次計量檢定,并貼有計量合格證,方可使用,同時要有儀器維修記錄。
(3)根據生產布局及作業場所,每月編制測塵計劃;根據《粉塵濃度和分散度測定辦法》(MT79-84)中有關規定進行合理選擇和布置煤礦井下測塵地點。
(4)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井下每月測定2次,地面每月測定1次,測塵時要同時測定全塵和呼吸性粉塵;粉塵分散度每6個月測定1次。粉塵測定結果(粉塵濃度測定匯總表和粉塵測定報表)每月上報通防部。
(5)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每6個月測定一次,在變更工作面時也必須測定一次。
(6)每季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進行一次工班個體呼吸性粉塵監測。所涉及到的井下各單位要積極配合,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班次、工種進行監測。對損壞個體呼吸性粉塵采樣器的,處以儀器原值五倍以上的罰款。
(7)各接塵作業場所每次測定的有效樣品數不得少于3個。
(8)測塵員有權監督防塵措施執行情況,發現有違章作業的或作業場所粉塵濃度嚴重超標的應及時向主管部門匯報,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篇2:粉塵測定化驗制度
1、井下所有側塵點每半月測定一次,地面揚塵點每月測定一次。測塵工作由通風科負責。
2、礦井粉塵的測定按煤業公司粉塵濃度測定方法實施細則進行。
3、測塵人員及時進行整理測定數據、填寫側塵記錄,測塵報表每半月向礦長、礦總工程師以及通風科報送一次,每月向公司生產部報一次。
4、測塵人員必須認真進行礦井粉塵濃度的測定工作,對煤塵危害嚴重的高產塵點要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5、新開拓水平、采區應進行一次煤塵爆炸性試驗,測定煤塵爆炸指數及分散度。
6、工班個體呼吸性粉塵監測采掘工作面每季度測定1次,其他工作面每半年測定1次。每個采樣工種應分2個班次連續進行采樣,1個班次內至少采集2個有效樣品。
7、每半年測定一次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塵分散度。在變更工作面時應測定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各接塵作業場所每次測定的有效樣品數不得少于3個。
(五)巷道沖洗、刷白制度
1.巷道沖塵范圍包括:巷幫、頂沖塵;巷道底板積煤、積塵清理;責任范圍內風筒、設備、管路、電纜等表面積塵擦拭。
2.礦井主要進風大巷、運輸石門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刷白,要用石灰、白水泥等不燃性材料,刷白要均勻。
3.礦井主要進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每月由責任單位至少清掃一次,要有記錄。如果積塵超過規定,隨時沖塵或清掃。
4.采面及其外50m范圍內必須班班進行沖洗;距工作面50~l00m內的進回風巷每天沖洗一次;l00m之外的進回風巷每10d沖洗一次,要有記錄。如果積塵超過規定,隨時沖塵或清掃。
5.掘進頭外50m范圍內的巷道必須每班沖洗;距掘進頭50~l00m的巷道每天沖洗一次;距掘進頭100m之外的掘進巷道每10d沖洗一次,要有記錄。
6.對于炮掘面,放炮前后必須對距工作面30m范圍內的巷道及煤(巖)幫進行沖洗、灑水,要有記錄可查。
7.運煤系統的轉載、卸載點前后20m范圍內的巷道每班隨時進行沖洗;其它巷道的沖洗周期由礦總工程師確定。
8.井下所有進回風巷必須按期進行沖洗、刷白,并有記錄可查。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過2mm,連續長度超過5m的煤塵堆積。
9.各單位認真落實好定期沖塵、爆破噴霧、裝巖灑水等降塵措施,認真填寫礦井沖塵確認記錄本,要經當班安檢員簽字確認。
10.各單位在月底礦井沖塵確認記錄,匯總收齊,在次月2號前交通風科備案,否則每拖一天罰款500元,并取消獎勵。
篇3:K礦粉塵測定管理制度
第一條粉塵濃度測定執行《煤礦井下粉塵綜合防治技術規范》(AQ1020-2006)規定要求。第二條礦井均要配置足夠數量并經培訓合格的測塵人員,每個采區至少配備1人。第三條煤礦使用的粉塵檢測儀器儀表,必須具有有效的計量檢驗合格證。第四條測塵員應按計劃定期對井上、下作業場所的粉塵進行測定,并填寫粉塵測定記錄。第五條粉塵測定基本要求(一)煤礦粉塵測定方法應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GB5748-85)和《粉塵濃度和分散度測定方法》(MT79-84)各項規定執行。(二)井下所有測塵點半月測塵一次;地面揚塵點,每月測定一次;呼吸性粉塵濃度每月至少測定一次。(三)每半年對作業場所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和主要工序的分散度按規定采集試樣,進行分析化驗。(四)建立粉塵分析室,配有2臺分析天平和干燥器,每一采區不少于1臺測塵儀。(五)煤礦粉塵濃度測定結果按季度綜合上報主管部門。第六條粉塵測定點設置按照《礦井綜合防塵管理標準》確定。第七條粉塵濃度測定方法(一)濾膜采樣測定步驟1、采樣濾膜用合成纖維濾膜。采樣地點的粉塵濃度小于100mg/m3時,用直徑40mm的平面濾膜,最大增重不得超過20mg;粉塵濃度大于100mg/m3時,用直徑75mm的漏斗形濾膜。2、測塵工作所用的天平,要按技術監督局計量部門規定,每年校驗1次。3、采樣前用鑷子取下濾膜兩面的夾襯紙,把濾膜放在天平上稱量并記錄初始重量,然后將濾膜裝入濾膜夾(濾膜不得有折皺,濾膜和濾膜夾之間不得有縫隙),放入帶編號的濾膜盒里備用。4、采樣時,取出準備好的濾膜夾固定在采樣器上,采樣器的受塵面必須迎向風流。5、對連續性產塵作業,應在生產達到正常狀態5min后進行采樣;對間斷性產塵作業,應在工人作業時進行采樣。6、根據采樣時生產場所的粉塵濃度預計值及濾膜上粉塵應增重的最低值確定采樣持續時間,但一般應不少于10min。濾膜上粉塵的增重不應小于1mg。采樣持續時間可按下式計算T=W×1000/CQ式中:T----采樣持續時間,minW----粉塵應達到的增重量,mgC----預計作業面的粉塵濃度,mg/m3Q----采樣時的流量,L/min7、采樣流量應為15~40L/min,一般可用25L/min。在采樣過程中應使流量經常保持穩定(流量計應半年校正1次)。8、采樣后,將濾膜固定圈取出,受塵面向上,迅速放入采樣盒內,帶回稱量分析。9、采樣前后的濾膜如被污染或粉塵失落時,應作廢,需重新采樣。10、采樣前,濾膜應置于干燥器內,避免受潮。采樣后,應將濾膜放在干燥器內干燥2h后再稱量。以后每隔30min干燥和稱量1次,重復操作,直至相鄰兩次重量差不超過0.1mg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