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企業法人承諾責任制范本

企業法人承諾責任制范本

2024-07-10 閱讀 3614

1、企業法人代表對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總體責任。

2、指導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的工作,監督檢查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執行落實情況。

3、定期聽取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匯報,協調解決安全生產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4、保證企業持續具備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

5、確保資金投入滿足安全生產條件需要。

6、按要求上報生產安全事故,做好事故搶險救援,妥善處理對事故傷亡人員依法賠償等事故善后工作。

篇2:企業法人董事長總經理安全生產責任

(1)企業法人/董事長/總經理是我公司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2)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指導安全技術部建立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3)嚴格執行國家和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法律、法規、標準、政策、法令、制度指示和決定,加強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4)審定安全生產規劃和計劃,確定本單位安全生產目標,簽發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技術規程,參與批復重大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治理計劃,切實保證對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不斷改善勞動條件。

(5)定期檢查、考核各副職、安全部門和所屬單位正職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6)負責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充實專職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和公司專兼職安全員,并確保其責、權、利到位。定期聽取安全工作匯報,并做出指示;解決安全生產方面的重大問題,檢查其落實情況,決定安全工作的重要獎懲。

(7)堅持安全工作“五同時”和“安全一票否決權”。

(8)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組織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參加本單位的重要安全活動。

(9)按國家規定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安全技術措施費用,用于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增加防護設施,改善勞動條件,消除事故隱患。

(10)每年與下屬單位行政一把手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并定期考核,視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篇3:X煤礦企業法人代表崗位責任制

?法人代表是煤礦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法人代表必須掌握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及相關專業知識,具有領導安全生產和處理煤礦事故的能力,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礦長在工作中要盡職盡責,切實搞好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組織本單位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工作的指令、規定,保證煤礦在生產、建設過程中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2條按有關規定要求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并保證煤礦生產、管理過程中所配備的各類特種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并必須設立瓦斯治理機構和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建立瓦斯治理責任制和管理制度,落實治理資金。

第3條組織建立、健全煤礦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人員責任制,并嚴格按規定進行考核。

第4條組織建立、健全煤礦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安全獎懲制度、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安全隱患排查制度、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辦公會議制度、入井檢身和出入井清點制度等,并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對各部門、人員進行考核、落實。

第5條建立、健全符合實際情況的各崗位工種操作規程,并做好宣傳貫徹、教育工作,確保各崗位工種按章作業。

第6條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投入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并按照安全生產投入計劃,保證相關的資金及時到位、使用適當。

第7條負責組織編制年度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8條積極在煤礦推廣安全生產新技術,開展安全生產科研攻關,不斷提高煤礦技術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

第9條法人代表是煤礦瓦斯治理的第一責任人,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第10條切實保證煤礦生產過程中人、財、物等資源需求。

第11條每月應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辦公會議,貫徹上級的安全生產指示、分析安全生產中(特別是一通三防、防治水、頂板管理)存在的重大問題和安全隱患、制定解決措施、檢查上一次辦公會議確定的重點工作的落實情況、研究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大決策。

第12條經常深入煤礦生產現場,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第13條在本煤礦積極開展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切實提高本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14條負責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15條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安排對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培訓,不得安排未經培訓的人員上崗作業。

第16條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如實報告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自覺接受監督。

第17條加強職業危害的防治與管理,做好作業現場的勞動保護工作,按規定安排對相關的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

第18條確保煤礦依法生產,不得越層越界開采、不得擅自提高開采上限、不得超核定能力生產。

第19條煤礦發生事故時,法人代表要立即組織指揮搶救,按規定及時、如實向有關部門報告安全生產事故,保護事故現場,防止事故擴大。

第20條外出期間必須明確專人代行法人代表職權。

二、責任追究

第1條未按照有關規定保證煤礦生產所必須的投入,致使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礦長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法人代表給予撤職處分或罰款處罰。

第2條未履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礦長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法人代表給予撤職處分或罰款處罰。

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煤礦的主要負責人。

第3條在本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職、撤職的處分,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拒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法人代表刑事責任。

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依照前款規定進行處罰。

第4條未及時組織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的,給予法人代表記過直至撤職的處分。

對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未采取措施進行治理的,給予法人代表記大過直至撤職的處分。

對排查出的難以排除的重大事故隱患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給予法人代表撤職直至開除的處分。

第5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法人代表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指揮工人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

(二)對工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6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法人代表降級直至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7條煤礦未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做好職業危害的防治與管理、勞動保護、健康檢查等工作,按照有關法律進行處罰,對法人代表給予降級或撤職處分。

第8條煤礦越層越界開采、擅自提高開采上限、超核定能力生產的,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9條煤礦未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的指令、規定,或在生產、建設過程中未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法人代表應負直接責任或領導責任。

第10條煤礦未按有關規定要求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有關規定建立瓦斯治理機構和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11條煤礦未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煤礦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人員責任制,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12條違反相關法律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安排不適宜上崗的人員從事相關崗位的工作時,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13條未組織編制年度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或未組織實施的,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14條不能夠充分保證煤礦安全生產所需的人、財、物等資源,影響到安全的,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15條未按規定主持召開安全生產辦公會議,貫徹上級的安全生產指示、分析安全生產中(特別是一通三防、防治水、頂板管理)存在的重大問題和安全隱患、制定解決措施、檢查上一次辦公會議確定的重點工作的落實情況的,法人代表對導致的后果負直接責任。

第16條未經常深入現場,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的,法人代表負主要責任。

第17條未安排對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培訓,或安排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人員上崗作業,法人代表應負主要責任。

第18條煤礦企業未建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19條在事故調查處理完畢以后,未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未根據事故調查處理決定落實對煤礦相關責任人處罰的,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20條在事故調查處理、各級組織的安全檢查(監察)、安全審查中,法人代表或授意相關人員故意弄虛作假、隱瞞真相的,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21條未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如實報告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或故意虛假的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22條在礦長負直接責任的事故中,法人代表負領導責任。

第23條決策失誤導致他人受傷害或損失的,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24條外出期間未明確專人代行礦長職權,造成管理空崗的,法人代表負直接責任。

第52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領導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