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事故分析處理工作制度
為了加強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研究分析事故發生規律,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如下規定:
1、制度的建立,是為了有效防止和杜絕同類事故的發生,保證安全生產的正常運行。
2、當班發生事故后,首先由當班安全員、跟班隊干及班組長查證事故現象、事故性質、事故種類、事故原因、區別屬什么樣的事故。
3、按照事故的性質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4、下班后,及時在隊組管理機構的組織下,由隊長負責組織進行事故分析,建立事故分析臺賬。
5、通過分析,分清責任,做出具體處理意見,通報全隊,并制定防范措施。
6、對于事故的分析,要在有效的時間內,認真落實,不拖延或謊報和隱瞞真相,一經查出嚴加重處,同時制定防范措施。
7、事故處理按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篇2:事故分析追究處理制度
為了加強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研究分析事故發生規律,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如下規定:
㈠事故報告
1、裝機隊發生機械事故,必須立即將事故發生的詳細情況及初步原因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通知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由分管副經理牽頭組織處理。
2、發生生產責任事故,事故單位立即將事故發生的詳細情況及初步原因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通知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調度分管副經理,由調度分管副經理牽頭組織處理。
3、發生輕微事故,事故單位必須立即將事故發生的詳細情況及初步原因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通知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安全分管副經理,由安全分管副經理牽頭組織處理。
4、發生一般事故,事故單位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由調度室向公司經理、安全副經理、分管副經理匯報。經理決斷,調度室協助事故單位處理。
5、發生重傷、事故或一二級非傷亡事故,事故單位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向經理、安全副經理、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總公司調度室及有關單位匯報,公司經理牽頭組織處理。
㈡事故調查
1、裝機隊發生機械事故,由裝機隊分管副經理牽頭,裝機隊有關人員參加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2、發生生產責任事故,由調度分管副經理牽頭,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調度室及事故單位有關人員參加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3、發生輕微事故,由安全副經理牽頭,調度室及有關單位參加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4、重傷及二級非傷亡事故,由經理牽頭,公司安全管理領導組有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5、一級非傷亡事故,由總公司安全生產處牽頭,總公司有關業務部門參加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㈢事故分析程序
1、機械事故由裝機隊在當天組織分析,把分析結果上報分管副經理。
2、生產責任事故,由調度室在兩天內組織分析,把分析結果上報分管副經理。
3、輕微事故由調度室在兩天內組織分析,把分析結果上報分管副經理。
4、一般事故由安全副經理牽頭,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調度室和事故單位人員參加,三天內組織分析,把分析結果上報經理。
5、重傷、二級傷亡事故由經理主持,安全分管副經理、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事故單位有關人員參加兩天內組織分析。
6、死亡事故、一級非傷亡事故,24小時內由調度室組織,公司經理主持,副經理、總公司有關領導及處室、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參加分析處理。
㈣責任追究
1、傷亡事故
發生生產責任死亡事故,對有關責任者按下列規定追究責任:
⑴事故直接責任者給予留用察看或開除廠籍。
⑵事故主要責任者給與留用察看或降一級罰款500元。
⑶事故間接責任者給予降一級處罰300元。
⑷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給予降兩級工資(6個月)或撤職處分。
⑸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給予罰款1000元。
2、重傷事故
發生生產責任重傷事故,對有關責任者按下列規定追究責任
⑴事故直接主要責任者給予降一級或并留用察看。
⑵事故主要責任者給與留用察看或降一級罰款300元。
⑶事故間接責任者給予降一級處罰300元。
⑷事故單位主在負責人給予警告或記過處分。
⑸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給予罰款300元。
3、非傷亡事故
發生一級非傷亡責任事故,對有關責任者按下列規定追究責任:
⑴事故直接責任者給予留用察看或降一級處分。
⑵事故直接主要責任者給予降一級或并處罰款300元。
⑶事故間接責任者給予處罰500元。
⑷事故主要責任者給與記過或降一級處分并罰款500元。
⑸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給予罰款500元。
4、非傷亡事故
發生二級非傷亡責任事故,對有關責任者按下列規定追究責任:
⑴事故直接責任者給予留用察看或降一級處分。
⑵事故直接主要責任者給予降一級或并處罰款300元
⑶事故間接責任者給予處罰300元。
⑷事故單位主要責任給予警告或記過處分。并處罰款300元。
⑸事故單位分管副經理給予罰款300元。
5、事故處理
1、發生三萬元以上災害性損失,按事故進行分析、追究、處理。
2、凡發生各類事故未及時向公司調度匯報,拖延8小時以上、12小時以上、24小時以上者,對單位分別處罰2000元、3000元、5000元。對單位負責人罰款100元、200元、300元。
3、對發生事故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拖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做假證、偽證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不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者,要追究事故單位負責人的責任,執行事故處罰加倍政策。
4、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由安全部門負責跟蹤落實。
5、為降低事故損失,吸取事故教訓,預防事故發生,對在搶救處理事故中做出突出貢獻,對預防反思事故提出好的建議、措施、辦法并取得明顯效果的集體和個人,給予一定額的獎勵。
6、事故統計
1、凡發生事故后,按規定程序要求進行分析,三日內將事故報告報公司安全副經理。重傷以上事故,一、二級非傷亡事故報總公司安監部門。
2、調度室建立非傷亡事故臺帳,并按規定統計、分析、找出事故發生規律,采取得力措施杜絕事故發生。
7、其他要求
1、發生事故的單位必須按事故匯報程序和事故分析程序上報調度室,否則,事故分析報告遲報一天罰單位責任人30元。
2、凡在公司內調、外運、地銷生產中,造成外單位人員事故者,由造成事故所在單位,按前述規定上報。
(三)隱患排查制度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強化各級領導和業務保安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狠抓現場管理,搞好隱患的排查整改,對日常隱患工作做如下規定:
㈠成立組織機構
1、成立組織機構
組長:經理
副組長:各分管副經理
成員:各科室負責人及參加檢查人員
2、下設隱患排查辦公室
辦公室設在調度室
辦公室主任:調度室主任(兼)
辦公室成員: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安全部門全體人員
㈡領導職責
1、分管副經理對隱患排查工作全面負責,落實到科室、單位。分管副經理對所轄范圍內的隱患排查工作負責,隨時組織業務部門研究隱患問題,采取得力措施。
2、對于難度大,難于解決的隱患,每月由分管經理提交安全辦公會研究。
3、安全副經理每月20日前組織一次有關業務部門的隱患排查專題會儀,研究公司存在的重大隱患,對查出的隱患做到“項目、措施、資金、負責人、時間”五落實,25日前召開一次經理辦公會,通報隱患排查工作,將隱患排查工作落實到各分管領導,分管領導負責具體落實工作,并對分管范圍內每月填寫的“事故隱患統計表”進行審批。
4、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隱患的收集、整理和分級,負責隱患排查工作的監督、匯總上報公司,公司認真分選A、B級隱患,報總公司計劃科。
㈢隱患標準
1、事故隱患:指生產現場、技術,裝備設施中所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2、級別劃分標準:
⑴A級:難度大,公司解決不了、須由總公司、集團公司解決的隱患。
⑵B級:難度較大,各單位解決不了的、須由公司、總公司解決的隱患。
⑶C級:由站、區、廠、業務部門必須解決的隱患。
所有A、B級隱患,一律經經理安全辦公室確定,需總公司解決的由公司三日內報總公司。
㈣隱患收集
1、日常工作中,各級管理人員查出的隱患。
2、各類小分隊活動中查出的隱患。
3、上級部門檢查中存在的隱患。
4、各基層生產單位組織,職工自查中查出的隱患。
5、干部下現場查出的隱患。
上述各種檢查中發現的隱患,由檢查人或單位匯總后報排查辦公室。
㈤隱患復查與處罰
1、隱患的復查由安全管理部門牽頭,有關業務部門參加,對查出的隱患進行復查,并將復查結果報安全副經理,隱患處理后及時注銷。
2、對于各單位使用的設備、設施發生的隱患,處罰隱患單位或責任者,不按時整改的隱患,處罰單位500元,單位負責人200元。
3、凡不按時處理的隱患,二次下“三定表”或隱患卡,再次不處理者,對單位和負責人加一倍處罰。
4、如隱患復查弄虛作假,不負責任者,按情節輕重,隱患大小給予500-1000元處罰。
篇3:事故分析處理報告制度
為加強企業安全管理,一旦事故發生后,能按照有關規定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處理和上報,吸取教訓,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事故報告:
1、事故發生后,(無論是人身傷亡事故或非人身傷亡事故。)負傷者或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匯報礦調度或礦領導。
2、調度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立即匯報安監站、總工和礦長。
3、礦長接到事故報告后,對于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以及重大非人身傷亡事故,必須立即匯報局調度和局領導。
4、對于輕傷事故,安監站必須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匯報安監局。
5、發生死亡,重大死亡或重大非人身傷亡事故后,礦長必須立即組織人員迅速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
6、每月底(或次月初),安監站必須將當月發生的事故進行統計上報安監局。
7、對于不負責任不按規定上報而造成事故的擴大,礦將給予處以200元罰款。
二、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
1、對于輕傷,重傷事故和非人身傷亡事故,由礦長或安監站組織生產、技術、安全、工會人員為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對于死亡、重大死亡和重大非人身傷亡事故,安監站要會同上級調查組進行調查。
3、礦調查組有權向發生事故的部門、區隊了解有關情況和資料,任何部門、區隊或個人不得拒絕,不得阻礙、干涉調查組的正常工作。
4、事故調查結束后,由安監站召集礦領導、調查組人員、當事人及其部門負責人召開事故分析會。
5、事故分析會議必須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進行嚴肅處理,分析事故原因,落實事故責任,提出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吸取教訓,防止事故重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