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風系統(tǒng)安全技術管理規(guī)定
一、設計選型、到貨驗收及保管
1.設計選型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政策。遵循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的原則。具備可靠性高、運行費用低、維修方便等特點。選購的設備必須有鑒定證書和生產(chǎn)許可證。防爆設備必須有產(chǎn)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和煤礦礦用產(chǎn)品安全標志。
2.設計選型必須由分管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設計審查后,組織實施。
3、設備到貨后,有關部門必須按照設備裝箱單進行驗收。查驗設備、附機、隨機配件及技術資料,驗收發(fā)現(xiàn)缺件、破損、嚴重銹蝕、資料不全等問題,由采購部門負責解決。技術資料應具備:
?⑴出廠合格證、使用說明書;
?⑵設備總裝圖、基礎圖、易損零部件圖;
?⑶電氣原理圖、安裝接線圖;
?⑷主要設備試驗報告。
?⑸主要部件的探傷報告。
4、查驗合格的設備應及時安裝調試,投入使用。暫時不使用的設備必須入庫妥善保管,定期維護保養(yǎng)。設備嚴禁拆套、拆件使用。
二、設備安裝及驗收:
編制設備安裝技術措施和驗收大綱,工程完畢后,由安裝單位按有關標準進行自檢驗收,合格后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主管部門組織交接驗收和評定。
1、安裝措施及技術要求
⑴工程開工前,必須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明確保證工程質量的要求。
⑵設備安裝依據(jù)設計部門和廠家提供的設備裝配圖、安裝圖、基礎圖、平面布置圖、原理圖,控制及保護線路圖等圖紙,按照安裝程序、裝配工藝要求、調試和注意事項進行安裝調試。井下螺桿式壓風機必須安裝在新鮮風流中。
⑶質量標準: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工程質量驗收標準、設備隨機技術要求等。
⑷設備評定的主要依據(jù):主要經(jīng)濟技術指標及性能測試的試驗報告。
2.安裝調試的項目
L型壓風機:
⑴機體和主電動機同心度、水平度
⑵十字頭與滑道的間隙
⑶漲圈在缸內的接口間隙
⑷活塞銷(或十字銷)與銅套的徑向間隙
⑸曲軸軸頸與瓦的徑向間隙
⑹活塞的內外死點余隙
⑺進排氣閥密封性
⑻冷卻系統(tǒng)的水壓試驗
⑼風包水壓試驗
⑽電氣系統(tǒng)調試
?⑾無損探傷報告
螺桿式壓風機:
?⑴電動機的轉向
?⑵油氣桶油位
?⑶排氣口閥門靈敏度
?⑷卸壓閥的靈敏度
?⑸各儀表指示是否正確
?⑹電氣系統(tǒng)的調試
3、驗收內容
①設備出廠說明書,合格證、裝箱單
②裝配圖和易損件圖
⑶安裝、調試、測試報告
⑷安裝竣工圖、竣工報告
三、試運轉
1、空氣壓縮機額定負荷試運轉時間為4~8小時。
2、空氣壓縮機能正常起動、升壓、釋壓,運轉正常。
3、空氣壓縮機的性能指標應達到設備技術文件規(guī)定。
4、各運動部件無異響。
5、設備無松動、漏氣、漏油及漏水現(xiàn)象。
6、油泵壓力不低于0.1MPa,不高于0.3MPa。
7.冷卻水壓力不超過0.25MPa。
8、各部溫度符合下列要求:
⑴潤滑油溫度不高于60℃。
⑵各級出水溫度不高于40℃,進水溫度不高于35℃。
⑶多級空氣壓縮機排氣溫度不高于160℃,單缸空氣壓縮機排氣溫度不高于190℃。螺桿式壓縮機排氣溫度不得超過100℃。
⑷風包溫度不得高于120℃。
⑸經(jīng)二次冷卻器后的排氣溫度不高于60℃。
⑹滾動軸承溫度不高于75℃,滑動軸承溫度不高于65℃。
⑺空氣壓縮機的安全閥、油壓保護、斷水保護、超溫保護及聲光信號等,符合設計要求和《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且動作靈敏可靠。
四.設備檢查、維修、安全經(jīng)濟運行及技術改造
1.司機必須經(jīng)過培訓,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特征、動作原理,掌握《煤礦安全規(guī)程》有關規(guī)定及機房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經(jīng)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2.每1小時進行一次巡檢,每2小時進行一次記錄,風包、氣缸每班進行一次排污。
3.空氣濾清器每三個月清理一次。
4.電動機、高壓開關柜每年試驗一次,并有斷路器與隔離刀閘閉鎖保護,且每旬檢查試驗一次。
5.儀表按規(guī)定時間校驗:A級半年一次,B級一年一次進行校驗,C級使用前鑒定一次。
6.空氣壓縮機每半年進行一次技術測定,工序能耗不超過0.115KWh/m3MPa。
7.十字銷、曲柄、連桿每兩年進行一次無損探傷。
8.安全保護裝置的試驗:
⑴斷水、斷油保護,一、二級排氣超溫保護,每班試驗一次。
⑵風包超溫保護、潤滑油超、欠壓保護、潤滑油超溫保護,安全閥、卸荷閥試驗,失磁保護、盤車保護,每旬試驗調整一次。
⑶釋壓閥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⑷風包每半年清掃一次,每年泄漏試驗一次,受壓部件檢修后進行水壓試驗。
⑸防護用具每年試驗一次。
9.油脂
⑴必須使用壓風機專用油。
⑵每次更換壓風機潤滑油時,必須對油取樣化驗,化驗項目齊全,其閃點不得低于215℃。
⑶認真做好換油、化驗記錄,保存期一年。
10.冷卻水質符合以下要求:
⑴PH值在6.5~9.5范圍內。
⑵懸浮物不大于25mg/L。
⑶有機物不大于25mg/L。
⑷含油量不大于5mg/L。
⑸具有熱穩(wěn)定性。
11.螺桿式壓縮機除執(zhí)行以上1、2、5、8(5)、9(1)(3)條規(guī)定外,還必須執(zhí)行:
⑴空氣濾清器指示達到0.75Pa時清理一次;
⑵每1000小時清潔油冷卻器、檢視或更換油過濾器芯;
⑶每2000小時更換潤滑油并清除油垢、檢視油位計,如有堵塞拆下清洗,更換或清潔油氣分離器;
⑷每次運行前排除一次油氣桶內凝水和污物;
⑸運行中和試驗時,出現(xiàn)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機,查明原因:
①異常聲響;②排氣壓力超過安全閥整定壓力安全閥未打開;③排氣溫度超過100℃時未自動停機;④發(fā)生其它緊急情況時。
12.壓風機站降低原設計能力和遷移壓風機站時,必須報集團公司審批備案后,方可組織實施。
五、技術資料管理
健全技術檔案,做到一機一檔。
1.技術資料。
⑴原始資料(安裝圖紙、調試驗收單、使用說明書)。
⑵供風管路系統(tǒng)圖。
⑶供電系統(tǒng)圖、電氣原理圖。
⑷壓風機冷卻系統(tǒng)圖、易損零部件圖。
⑸技術測定、無損探傷分析報告。
2.試驗和整定記錄。
⑴斷水、斷油、超溫、超壓、欠壓保護試驗、整定記錄。
⑵安全閥、釋壓閥檢查、整定記錄。
⑶風包清掃、泄漏試驗、水壓試驗記錄。
3.事故記錄。
4、設備運行時間、單耗統(tǒng)計分析記錄。
5.壓縮機油化驗記錄。
六、張掛制度、圖紙和存放記錄
1.管理制度
⑴要害場所管理制度、干部上崗制度。
⑵崗位責任制度、包機制度、交接班制度。
⑶操作規(guī)程
⑷巡回檢查制度。
2、記錄
⑴日維護和檢修記錄
⑵安全保護裝置檢查試驗記錄
⑶運轉日志、交接班記錄、排污記錄
⑷外來人員登記記錄、干部上崗記錄
3.圖紙
⑴供電系統(tǒng)圖
⑵電氣原理圖
⑶供風系統(tǒng)圖
⑷技術特征卡片
七、工具、絕緣用具、安全設施
1.配件、工具、試電筆存放整齊,有登記帳卡。
2.滅火器材(2~4個滅火器,0.2m3滅火砂)數(shù)量充足。
3.有合格的絕緣靴、手套。
4.有轉動部位和裸露電氣保護柵欄和警示牌。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營運車輛安全技術檢查工作規(guī)定
一、營運車輛運行與否,關系到廣大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危,責任重大。因此,為了保證安全生產(chǎn),必須加強對營運車輛的安全管理,加強對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把安全生產(chǎn)列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二、為了加強對營運車輛的安全檢查和管理。公司要設專職的安全技術員。安全技術員負責對本單位的營運車輛及駕駛員進行安全檢查和管理成立安全行車小組,設兼職安全員,協(xié)助專職人員開展工作。
三、安檢員應經(jīng)常深入運輸現(xiàn)場抓安全工作,遇有雨、雪天、險路、險情要上現(xiàn)場檢查指導,與司乘人員共同排除困難。
公司應實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方法,加強對營運車輛安全檢查,每月至少應進行兩次聯(lián)合安全大檢查。檢查的內容為:司機的駕駛技能;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和安全制度、措施和落實情況等。同時應做好書面記錄。
四、為了保證車輛的正常運行,保護行車安全,安全技術員應在車輛出車前,按《營運車輛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基礎上,對車輛進行認真的檢查。對不符合《營運貨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車輛,堅決不準出車。在做好出車前檢查的同時,應做書面記錄。
篇3:船舶作業(yè)安全技術工作規(guī)定
1.參加施工或配合施工的所有船舶必須符合船檢、航道(海事)管理部門有關規(guī)定要求,并經(jīng)認可,頒發(fā)相應證書后方可投入施工。
2.各施工船舶必須保證性能良好,每15天定期自檢一次,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修理,試運轉并經(jīng)確認完好后方可參加施工作業(yè)。
3.所有船員必須持有相應崗位的有效上崗證書。
4.所有登船人員必須遵守船舶航行規(guī)定,必須穿著救生衣,進入施工作業(yè)現(xiàn)場的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穿工作鞋。
5.船舶在航道上航行、靠泊、作業(yè)與錨泊期間,應按要求定時與岸基項目部總調度值班室保持聯(lián)絡。
6.各作業(yè)船舶應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與救生器材。
7.登船人員嚴禁超員。
8.作業(yè)人員登船與離開船舶時應到船長處登記,船長應認真記錄船上人員動態(tài)。
9.對作業(yè)船舶上的救生衣進行編號,登船人員按編號使用救生衣。登船人員應按照船長的要求使用鋪位,不得隨意調換。
10.在床鋪休息時,救生衣應就近存放,以備發(fā)生應急情況時穿著方便。
11.各作業(yè)船舶應規(guī)定逃生路線,船長應組織登船人員進行消防、救生與棄船演習。
12.停靠橋墩前應認真觀察橋墩周圍海況,掌握水的流向與風向。
13.需拋錨時,應詳細了解所靠橋墩區(qū)域水底情況,以防損壞水底光纜及輸油管道等水底設施。
14.應盡量利用頂流停靠橋墩。
15.作業(yè)船舶停靠橋墩時,應利用靠碰球隔墊,嚴禁猛烈撞擊橋墩。
16.船停靠橋墩后應帶好首纜和尾纜,并根據(jù)流向帶好倒纜,使作業(yè)船舶與橋墩保持一定的距離。
17.船舶停靠橋墩施工作業(yè)時,白天應懸掛信號球與信號旗,夜間警示信號燈。
18.進行潛水作業(yè)時,船舶應掛潛水作業(yè)旗,作業(yè)船嚴禁移動。
19.在進行潛水作業(yè)期間,船長應認真觀察海況,并收聽天氣預報,當所處航道實際情況與氣象條件不適宜作業(yè)時,應及時停止?jié)撍鳂I(yè),并迅速收纜離開橋墩。
20.在進行潛水作業(yè)時,扯管員(負責潛水員供氣管收放的人員)應抓緊軟管,并根據(jù)潛水員的需要隨時收放軟管。
21.在進行潛水作業(yè)時,必須備用一套供氣源并與原氣源連接,一旦原氣源發(fā)生故障,可及時啟動備用的氣源供氣。
22.在進行潛水作業(yè)時,潛水員與水面上的通訊聯(lián)絡員必須保持暢通,水面上的電話員與潛水員應按規(guī)定保持通話。
23.當有潛水員在潛水作業(yè)時,水面上應配有預備潛水員,以備水下潛水員發(fā)生緊急情況時進行救助。
24.夜間進行潛水作業(yè)時,作業(yè)船上必須配有足夠的照明燈具。
25.為了確保船舶與登船人員的安全,在特殊情況下,船長有權拒絕執(zhí)行施工命令,可自行決定停工拋錨或返航,但事后必須向項目部說明原因。
26.與其它單位船舶在同一區(qū)域作業(yè)時,應提前了解對方的通訊頻道,以便在應急時能夠進行通訊聯(lián)絡。
27.嚴格避免產(chǎn)生交叉作業(yè)。
28.各船舶錨泊須選擇適當?shù)牡攸c拋錨,錨泊地點應遠離大型作業(yè)船舶與通航航道(一般應在1海里以上)。
29.船舶拋錨后,應懸掛拋錨信號球與信號旗,夜間開信號燈。
30.各船舶在錨泊期間必須晝夜安排人員值班,隨時注意觀察船舶狀況,當發(fā)現(xiàn)走錨、錨纜斷損及其它船舶碰撞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報警,船長及時組織采取應急措施。
31.各船配置的首錨重量與錨纜強度必須滿足船舶錨泊要求,應定期檢查錨纜的磨損情況,當錨纜磨損斷股超過30%時須更換新錨纜。
32.主機出現(xiàn)故障的船舶,維修期間應在安全的錨泊地點拋錨,如在施工現(xiàn)場錨泊維修,必須安排專門船舶守護,以便隨時處理應急情況。
33.船舶航行時應注意航行安全,夜間航行應開航行燈。
34.船舶在霧天及海上能見度低于500m時嚴禁航行,船舶在霧天錨泊時應按規(guī)定鳴放霧鐘。
35.應急棄船時,大副負責放救生筏并指揮人員順序登船。
36.當發(fā)生應急情況時,執(zhí)行應急預案的有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