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考核評級辦法
第一條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采煤工作面回收率達到設計要求。(薄煤層:達97%、中厚煤層達95%)
2、考核期內采煤工作面無一次3人及以上直接責任的死亡事故。
3、檢查資料齊全:
①有每月檢查記錄。
②資料保持原始性、真實性,不得有虛假。
第二條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分為三個等級,考核標準如下:
一級: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質量得分在90分及以上,優良品率100%,工作面內無采煤責任死亡事故;
二級: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質量得分在80分及以上,優良品率80%;
三級: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質量得分在70分及以上,優良品率50%以上,無不合格品。
第三條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具體見附表):
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得分,按下列公式計算:
1、月度礦井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得分=各采煤工作面得分之和÷采煤工作面個數。
2、年度礦井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得分=年度內各月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得分之和÷12(個月)。
3、采煤工作面因采煤責任事故每死亡一人,礦井采煤安全質量標準化降一級扣5分,得分不得超過下一級的最高分,按降級后得分輸入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總分。
第四條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質量標準及計分辦法:
1、采煤十大項,滿分100分。缺項的按檢查項目平均分計取。
2、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質量分三個等級:
優良品:十大項中前五項最低得分不低于本項總分的90%,后五項最低得分不低于本項總分的80%;
合格品:十大項中前五項最低分在本項總分的70%~90%,后五項最低得分不低于本項總分的60%;
不合格品:十大項中前五項最低得分在本項總分的70%及以下,后五項最低得分在本項總分的60%及以下。
第五條本標準未涉及的采煤方法、支護形式按礦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批準的作業規程為標準進行檢查。采用非正規采煤方法的礦井應有限期逐步淘汰的工作計劃。
篇2:采煤區技術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總工程師、礦技術部門和區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對本區的安全生產負技術責任。
二、負責編制本區施工工程的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對本區的“一通三防”、頂扳管理負技術管理責任。
三、配合有關科室搞好本區職工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工作,組織全員學習先進生產技術,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推廣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全員技術素質。
四、負責本區經濟技術指標分析、工程技術數據觀測統計工作,負責本區質量標準化內業資料的整理工作。
五、及時參加技術例會,參加每旬的工程質量檢查。
六、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工程施工及工作面回采,及時將作業規程或安全措施貫徹傳達到本區全體人員,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試卷及成績保留備查。
七、堅持深入井下現場及時處理本區安全生產技術問題,發現技術問題和不安全隱患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督促落實。
八、協助區長抓好現場安全質量管理,發生事故時,提供技術資料,協助制定救災措施,事故后參與事故的調查與分析,總結經驗,補充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
篇3:采煤工作面開工前安全檢查敲幫問頂制度
1、開工前,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敲幫問頂時,其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工作面。
2、工作面敲幫問頂工作由班組長負責。
3、工作面必須備有磅錘、長、短鋼釬等敲幫問頂作業工具。敲幫問頂要由外向內,從下到上進行。
4、敲幫問頂時,先檢查和維修工作面被崩倒的支架,再清除工作面的傘檐、危石。
5、采煤工作面傘檐不得超過作業規程規定,不得丟失頂煤和底煤。
6、敲幫問頂時,工作面頂板出現離層、斷裂,又不能立即挑下時,必須立即進行支護或采取臨時支護措施,臨時支護必須牢固可靠。
7、敲幫問頂作業時,應注意觀察煤壁和小井口附近頂板壓力。
8、開采急傾斜煤層時,必須有防止煤層垮落和片幫措施(采用單腿棚或支架),點柱應緊靠煤壁,頂部要背實。
9、采煤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存放點與工作面的距離應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10、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所有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嚴禁在浮或浮矸上架設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