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后監督組織職責
銀行貸后監督組織及職責
(一)機構設置
各一級(直屬)分行、省分行營業部和二級分行必須在信貸管理部門內部組建貸后監督檢查中心,并將目前信貸管理部門承擔的監測檢查職能并人貸后監督檢查中心。
直轄市分行(重慶市分行除外)、直屬分行和海南、寧夏、青海、三峽、蘇州分行只在省(市)分行組建貸后監督檢查中心,統一對轄內分支機構的貸后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二)人員配置
一級(直屬)分行公司客戶信貸資產規模在50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至少配備10人;在500億元人民幣至1000億元人民幣之間的,至少配備12人;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至少配備15人。省分行營業部和二級分行公司客戶信貸資產規模在10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至少配備5人;在100億元人民幣至200億元人民幣之間的,至少配備8人;2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至少配備10人。
(三)工作職責
1.貸后集中監督。對下一級行審批辦理的公司客戶新增信貸業務進行集中審核,重點審核新發放貸款的合法合規性、擔保的合法有效性及審批提出前提條件的落實情況等;省分行營業部和二級分行貸后監督檢查中心在信貸業務檔案入庫之前還要負責檢查檔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非現場監測。通過信貸管理系統對下級行信貸資產質量和貸后管理落實情況實施日常性非現場監測,監測轄內信貸資產質量和結構的變動狀況,監督轄屬分支機構是否按規定間隔期進行貸后檢查,檢查報告是否詳盡充實,是否充分揭示了貸款風險,信息錄入是否準確、完整和及時,預警信息的處理是否及時,風險防范措施是否有效等,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意見。
3.現場檢查督導。對下級行的信貸業務進行現場檢查,重點檢查信貸資產質量真實性及信貸政策制度的執行情況,督促轄內分支機構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查處違規信貸業務,對突發信貸風險組織檢查,督導下級行做好保全工作。
4.分析轄內公司客戶信貸資產質量狀況。從信貸資產質量和結構變化情況等方面深入分析轄內公司客戶信貸資產風險狀況,并提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
5.重點客戶風險分析。對轄內重點客戶貸款風險進行分析,主要分析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客戶所在行業的發展變化對客戶生產經營可能產生的影響,客戶自身生產經營、財務狀況、資金使用和擔保的變化情況等,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必要時可召開會議,邀請相關部門及下級行有關人員參加共同進行分析。
6.組織召開風險分析例會。負責組織召開風險分析例會,整理會議紀要,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落實風險分析例會制定的風險防范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風險分析例會由主管行長主持、相關部門有關人員參加,重點對轄內信貸資產風險狀況及轄內重點客戶中我行融資金額大、風險較高或有風險隱患的客戶進行剖析。
7.責任評議。對已形成風險且在三個月內未能實現清收轉化的貸款,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對相關業務環節進行責任評議,并對有關責任人提出處罰建議,移交稽核部門或監察部門處理。
8.系統控制與管理。對通過信貸管理系統實施的特別授權、停辦業務、參數調整等業務進行流程控制,對系統業務數據及系統應用進行檢查與管理。
9.考評貸后管理。根據貸后集中監督、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結果,對轄內分支機構的公司客戶貸后管理執行情況進行考評,重點考評信貸資產質量及其真實性和貸后管理各項規定的落實情況,并提出獎懲意見。
10.根據貸后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防范風險和加強貸后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篇2:銀行貸后監督組織職責
銀行貸后監督組織及職責
(一)機構設置
各一級(直屬)分行、省分行營業部和二級分行必須在信貸管理部門內部組建貸后監督檢查中心,并將目前信貸管理部門承擔的監測檢查職能并人貸后監督檢查中心。
直轄市分行(重慶市分行除外)、直屬分行和海南、寧夏、青海、三峽、蘇州分行只在省(市)分行組建貸后監督檢查中心,統一對轄內分支機構的貸后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二)人員配置
一級(直屬)分行公司客戶信貸資產規模在50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至少配備10人;在500億元人民幣至1000億元人民幣之間的,至少配備12人;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至少配備15人。省分行營業部和二級分行公司客戶信貸資產規模在10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至少配備5人;在100億元人民幣至200億元人民幣之間的,至少配備8人;2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至少配備10人。
(三)工作職責
1.貸后集中監督。對下一級行審批辦理的公司客戶新增信貸業務進行集中審核,重點審核新發放貸款的合法合規性、擔保的合法有效性及審批提出前提條件的落實情況等;省分行營業部和二級分行貸后監督檢查中心在信貸業務檔案入庫之前還要負責檢查檔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非現場監測。通過信貸管理系統對下級行信貸資產質量和貸后管理落實情況實施日常性非現場監測,監測轄內信貸資產質量和結構的變動狀況,監督轄屬分支機構是否按規定間隔期進行貸后檢查,檢查報告是否詳盡充實,是否充分揭示了貸款風險,信息錄入是否準確、完整和及時,預警信息的處理是否及時,風險防范措施是否有效等,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意見。
3.現場檢查督導。對下級行的信貸業務進行現場檢查,重點檢查信貸資產質量真實性及信貸政策制度的執行情況,督促轄內分支機構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查處違規信貸業務,對突發信貸風險組織檢查,督導下級行做好保全工作。
4.分析轄內公司客戶信貸資產質量狀況。從信貸資產質量和結構變化情況等方面深入分析轄內公司客戶信貸資產風險狀況,并提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
5.重點客戶風險分析。對轄內重點客戶貸款風險進行分析,主要分析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客戶所在行業的發展變化對客戶生產經營可能產生的影響,客戶自身生產經營、財務狀況、資金使用和擔保的變化情況等,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必要時可召開會議,邀請相關部門及下級行有關人員參加共同進行分析。
6.組織召開風險分析例會。負責組織召開風險分析例會,整理會議紀要,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落實風險分析例會制定的風險防范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風險分析例會由主管行長主持、相關部門有關人員參加,重點對轄內信貸資產風險狀況及轄內重點客戶中我行融資金額大、風險較高或有風險隱患的客戶進行剖析。
7.責任評議。對已形成風險且在三個月內未能實現清收轉化的貸款,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對相關業務環節進行責任評議,并對有關責任人提出處罰建議,移交稽核部門或監察部門處理。
8.系統控制與管理。對通過信貸管理系統實施的特別授權、停辦業務、參數調整等業務進行流程控制,對系統業務數據及系統應用進行檢查與管理。
9.考評貸后管理。根據貸后集中監督、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結果,對轄內分支機構的公司客戶貸后管理執行情況進行考評,重點考評信貸資產質量及其真實性和貸后管理各項規定的落實情況,并提出獎懲意見。
10.根據貸后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防范風險和加強貸后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篇3: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
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
一、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不斷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二、范圍
適用于與醫院質量管理相關的全部工作。
三、內容
1、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是醫院質量和安全管理的專門機構,負責全院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檢查、協調,主任由院長擔任,日常工作由醫院行政辦公室負責。
2、醫院質量和安全管理委員會統一領導和協調醫院各相關委員會的工作。包括: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倫理委員會、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輸血管理委員會、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醫學裝備管理委員會、實驗室生物安全委員會、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
3、督促各管理委員會,按照醫院總體質量和安全管理目標,認真研討本領域內質量相關問題,提出改進方案,推動相關領域的質量與安全工作。
4、聽取各委員會工作報告,及時研究解決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推進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