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卸油安全管理
1本標準適用于原油裝卸安全管理
2引用標準:
SY/T6319—1997防止靜電、管道和裝卸設施接地裝置安全檢查規定
SY5984—94油(氣)田容器、管道和裝卸設施接地裝置安全檢查規定
SY5737?—1995原油管道輸送安全規定
3?電氣連通和接地(SY/T6319—1997)
3.1?對于頂裝公路槽車,槽內可能會出現可燃性蒸氣,所以槽車應與注油管、管線或鋼制裝載架相互電氣連通。如果槽體與支架電氣連通,則管線、支架和注油管也必須相互電氣連通。
4?裝卸設施安全要求(SY5984—94)
4.1?裝卸油(氣)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棧橋的所有管道、設備、建(構)筑物的金屬體應連成電氣通路并接地。
4.2?棧橋鶴管法蘭處應用兩根直徑不小于5mm的金屬線連接;接地電阻值不應小于10Ω。
4.3?裝卸站臺車位停靠點,應有靜電接地干線(或接地體)。
4.4?卸油鶴管及裝油軟管應選用有金屬螺旋線或金屬保護網的膠管制作,管端應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銅芯軟管導線與接地極穩固連接。
4.5?汽車槽車、液化氣槽車裝卸作業中防靜電接地線宜采用專用防爆型靜電接地磁力接頭,接地連線可選用電池夾頭、鱷式夾鉗、蝶形螺栓、魚尾夾頭、電焊夾頭或專用夾頭等器具,嚴禁用接地線纏繞方式連接。接地點應避開油箱。槽車尾部應配用導靜電拖地帶,禁用拖地鏈條。
4.6?棧橋在裝卸油時,不應用高壓蒸汽在油槽車和棧橋上吹掃、清除油污、防止產生靜電引起火災。
4.7?裝油前的檢查
4.7.1?鶴管應經常保持安全位置。
4.7.2?裝卸前應對槽車頂蓋、鐵梯、踏板、車蓋墊圈、底部閥門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才能裝油。
4.8原油裝卸作業(SY5737-1995)
4.8.1?裝卸原油作業時,機動車輛不應進入棧橋"嚴禁煙火區"。
4.8.2?原油裝車溫度不超過規定值,流速控制在3-4m/s以下,壓力不超過0.15MPa。鶴管應插入油槽車底部。
4.8.3?槽車進出油口蓋應有軟墊片或有色金屬墊片。開關槽車車蓋、起放套管和軟管、檢查卸油管時,應輕開輕關。
4.8.4?裝卸油作業時,不應用高壓蒸汽吹掃、清除油槽車和棧橋上的油污。
4.8.5?裝車棧橋的電器照明設施應符合防爆規定,裝卸車作業時不應帶電修理電氣設備和更換燈泡。在棧橋和槽車上不應使用非防爆活動照明燈具。
5?汽車裝卸安全管理規定
5.1?槽車駕駛員和押運員應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并取得主管部門頒發的操作證。
5.2?槽車應有明顯的“危險品”標志,并按指定路線行駛。裝卸臺應有“禁止煙火”的安全標志和“裝(卸)油安全須知”標牌。
5.3?場地應平整,無油污。
5.4?待裝卸和非工作車輛應停在圍墻外。
5.5?車輛應配備阻火器,兩具滅火器和槽車尾部導靜電橡膠拖地帶,禁用拖地鏈條。
5.6?裝油棧橋應用不燃燒材料建造。
5.7?裝油鶴管應采用有銅絲的專用膠管,并伸至油罐底部。
5.8?裝卸人員應在汽車熄火后裝卸油品。
5.9?汽車駕駛員不得在裝卸時檢修汽車。
5.10?同時充裝天然氣凝液的車輛不得超過兩輛,兩車停放地面的水平高度差不得超過10cm。充裝時應同時裝卸、同時發動,充裝過程中不得發動車輛。車輛發動前應用攜帶式可燃報警器檢查周圍可燃氣體含量,確認合格后方可發動車輛。
5.11?裝卸區應有靜電接地活動導線,并在裝卸時使用。
5.12?照明燈具應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5.13?防靜電接地電阻應每季測定一次,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
5.14?卸棧臺兩側應設導靜電裝置,裝卸人員在上棧臺時應觸摸導靜電裝置,導走靜電。
5.15?原油裝車溫度不超過規定值,流速應控制在3~4m/s以下,壓力應不超過0.15Mpa,鶴管應插入油槽車底部。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港口裝卸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公司港口碼頭能夠正常安全的運營,防止翻船、人員傷亡等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一、斜吊不吊。
二、超載不吊。
三、散裝物裝得太蕩或捆扎不牢不吊。
四、吊物上站人不吊。
五、吊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吊。
六、埋在地下物件,重量不明不吊。
七、指揮信號不明不吊。
八、安全裝置失靈不吊。
九、光線陰暗無照明不吊。
十、七級以上大風不吊。
二00七年三月二十三日
篇3:鋼管裝卸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明確港口卷材生產作業中各方的安全責任,規范卷材作業中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鋼管作業中安全質量事故的發生,嚴格落實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消除安全管理盲區,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港口集團以及碼頭生產系統各作業公司、作業隊。
卷材貨場作業安全規定
一.卷材裝卸工藝
1、工藝流程:汽車→叉車→堆場
堆場→叉車→汽車→門機→船
2、裝卸設備:門機25t叉車(帶炮)
3、運輸機械:10-12米半掛車
4、工屬具:卷材專用吊具(板帶)安全網2米長推拉鉤登車梯子墊木掩木
5、配備工具:撬杠
二.貨場作業流程
1一臺25噸叉車(帶炮)配2名勞務工人,其中1人為指揮手
2.勞務工人勞動保護齊全,配備專用推拉鉤,防砸鞋,木楔子。
3.2名勞務工人,站位不能站在卷材的滾動面,要站在卷材一側,與叉車配合時,要站在叉車左(或右)45°角,要在司機作業視線之內。
4.叉車叉卷材之前勞務兩人應先通知叉車司機落點,擺放好木楔子,當卷材靠近落點時,1人指揮,1人用推拉鉤,推動木楔子,卷材落地后,木楔子打嚴。打嚴兩邊(2個)后,叉車鳴笛示意后才能離開。
三.艙上作業流程
1.勞務工人2人,其中1人為指揮手,頭與手不能伸進卷內,要用推拉鉤(或鐵鉤)鉤板帶。
2.上車下車要有專用梯子。
3.艙上指揮手1人,負責單艙全面指揮作業工作,指揮艙下作業時應打好提前量,與門機司機配合要默契。如果發現配合上有問題應及時通知作業指揮員調換司機。
4.艙上指揮手站位在外桿并系好安全帶不能擅自離開,必須在門機司機作業視線內,如離開必須先通知門機司機及艙上艙下工人。
四.艙下作業流程
1.作業時應1里1外,注意前后左右作業平衡不超過3度。
2.冷卷不壓熱卷,重卷不壓輕卷,寬卷不壓窄卷,卷之間間隙不超過卷直徑的三分之一。
3.作業艙內兩舷應先放好墊木,卷材對準位置后下落到艙底。叉車應聽從艙下指揮手手勢,用炮捶點卷材至艙壁,勞務工人隨即打嚴木楔(第一層至少5個)。
4.作業指導員應時刻掌握每艙作業進度及卷材之間的縫隙(縫隙不能過大,不能返工),保證艙內夜間作業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