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氣安全管理細則

煤氣安全管理細則

2024-07-09 閱讀 4524

1目的

為貫徹落實泰山鋼鐵集團《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實施細則》,加強煤氣安全的管理工作,杜絕煤氣泄漏、中毒、著火、爆炸等事故發生,減少煤氣對人身傷害,促進安全管理整體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制定本實施細則。

2適用范圍

本細則適用于不銹鋼軋鋼廠對本單位的煤氣安全管理。

3引用文件

3.1《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

3.2《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程序》

3.3《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3.4《消防安全控制程序》

3.5《動火管理程序》

3.6《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3.7《環境/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

3.8《相關方安全管理制度》

3.9《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實施細則》

3.10《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2010.07.29)

4術語和定義

4.1可靠隔斷裝置:指安裝了此類裝置隔斷煤氣后,裝置前的煤氣不會漏向裝置后的安全裝置。這類裝置有眼鏡閥(與密封蝶閥或閘閥并用)、盲板、葉形插板閥、一道開閉器加一道水封等。

4.2煤氣事故“四防”:即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

4.3工業企業煤氣:在煉焦、煉鐵、煉鋼、發生爐等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一氧化碳等多種氣體成分組成的可燃性混合氣體。

5?職責

5.1生產安環科職責

5.1.1負責本廠煤氣安全監督管理,參與審查煤氣管網、設備檢修安全措施,并監督各單位落實《動火許可證》辦理。

5.1.2負責制定本廠煤氣安全管理制度。

5.1.3根據生產實際配備必要的煤氣防護、監測儀器設備,做好煤氣作業人員煤氣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培訓。

5.1.4負責對本廠所屬煤氣安全防護設施、測量儀器的檢查、監督工作。

5.1.5負責對煤氣管理細則在各車間班組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管。

5.1.6負責落實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煤氣安全設施符合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

5.2設備科職責:

5.2.1負責煤氣系統的設備管理,煤氣管網設施及煤氣界定范圍。

5.2.2負責做好煤氣設備、設施的檢修工作,保持煤氣設備、設施處于良好狀態,負責煤氣系統大中修及改造過程中的施工措施的審查工作。

5.2.3審查使用單位提出的用氣申請和改造方案。

5.2.4負責煤氣使用設備設施監督檢查工作。

5.3煤氣使用車間

5.3.1正確使用煤氣安全防護設施、測量儀器。

5.3.2負責責任范圍內煤氣管網的設備和安全管理工作,做好責任范圍內煤氣管網的設備及附屬裝置的維護保養工作,定期檢查、維護各煤氣管線,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行。

5.3.3負責責任范圍內煤氣檢測和設備維修時的監護工作。

5.3.4負責本廠煤氣管理細則在本單位的實施,并對班組實施管理。

5.3.5各班組負責對本廠煤氣管理細則在班組的具體執行。

6煤氣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6.1煤氣設施的設計應由持有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頒發的有效的設計許可證的設計單位設計,必須做到安全可靠。使用煤氣以及煤氣檢修、維護、管理作業人員必須熟悉煤氣特性及煤氣中毒救護知識,熟悉生產工藝及其設備的作業和性能及每個閥門的特性作用。

6.2在煤氣危險區域巡檢、工作或使用煤氣,以及煤氣管道閥門、設備的檢修和清理,必須兩人以上一起進行,并設專人監護。

6.3嚴禁在煤氣管道、設備附近,休息、吸煙、睡覺、使用明火及堆放易然易爆物品。

6.4檢查泄漏源必須用報警儀,禁止用鼻子嗅或明火試。

6.5煤氣管道設備,嚴禁用鐵錘或其它金屬敲擊。

6.6煤氣點火程序是:先點明火,后開煤氣;如第一次點火未成功,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待煤氣散開后方可進行第二次點火。

6.7新建、擴建、改建、大修后的煤氣設施,應嚴格按照規定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要制定送氣方案,用蒸汽或氮氣吹掃管道。煤氣送上后要在放散管放散,經取樣分析,煤氣中含氧量低于0.5%后方可使用。

6.8高爐煤氣、焦爐煤氣停、送煤氣時,必須通知調度室,由調度室統一協調。相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對所有用氣點經常進行巡視,防止煤氣泄漏引起中毒或火災;

6.9煤氣排水管道不得通入電纜溝、水溝、坑道內;

6.10檢修煤氣設備和管道必須可靠地切斷煤氣氣源。用閥門切斷煤氣時必須關閉閥門并在其后加設盲板,同時打開放散管的閥門。

6.11在煤氣設備管道上動火必須通知安全部門??煽壳袛嗝簹夂?動火設備和管道應用蒸汽或氮氣吹掃。經檢測達到要求后方可動火。

6.12在運行中的煤氣設備管道上動火時,管內煤氣必須一直保持正壓。動火時只能采取電焊,禁止氣焊或氣割。

6.13如煤氣管道上著火時,100mm以下管道可直接關閉閥門,100mm以上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滅火,但是煤氣壓力不得低于600Pa以防回火爆炸。

?6.14使用煤氣時要保持正壓操作,壓力不小于600Pa,如不能保持正壓,應可靠切斷氣源。

6.15應經常檢查煤氣管網、設備下列部位:閥芯、法蘭、膨脹器、焊縫口、計量導管、軟連接口、鑄鐵管接頭、排水器、風機軸頭、蝶閥軸頭等,發現泄漏及時處理。

6.16停、送煤氣安全規定:

6.16.1送煤氣前應做到:

6.16.1.1提前通知崗位人員做好準備。

6.16.1.2送煤氣前應提前檢查管線上的水封是否滿流;入口是否封閉;試驗頭、儀表導管等及各支管閥門是否關閉;對輸氣管道做惰性化處理。

6.16.1.3工具、防護設施準備齊全。

6.16.2停煤氣前應做到:

6.16.2.1通知相關煤氣用戶止火,并提前到現場認真落實各用戶止火情況。

6.16.2.2對煤氣管道進行逐段檢查,可靠切斷煤氣來源。

6.16.2.3打開各放散閥及死角處的放散或放氣頭(如死角處沒有放散頭,應提前搬眼,增設放散或放氣頭),通入惰性氣體將管內的殘余煤氣徹底吹掃干凈,經取樣化驗或校測合格后,停止放散,并打開沿線入孔。

6.16.2.4停氣時,嚴禁直接操作放散閥泄壓。

6.16.3停、送煤氣時,各相關管路及設備嚴禁施工或動火作業。

6.16.4煤氣導入時,無關人員應遠離工作區域并嚴禁煙火。工作區域內不得有焊接、吊車作業。

6.16.5進入氣體置換放散時,管道周圍40米內禁止一切火源,并應密切注意風向,嚴禁煤氣擴散到附近崗位。

6.16.6對輸氣管路做惰性化處理和吹掃殘余煤氣時,必須將氮氣通入管道吹掃20分鐘以上。

6.16.7送煤氣前,煤氣總管三道閥門的操作要求是:先開盲板閥,再開電動蝶閥和快速切斷閥。

6.16.8停煤氣后,煤氣總管三道閥門的操作要求是:先關閉電動蝶閥和快速切斷閥,后關閉盲板閥。

6.16.9若盲板閥打開、夾緊不到位或其他閥門出現故障,進行檢查、調整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

6.16.10加熱爐大修后初次送煤氣前,要進行管道試壓、密封驗收檢查。

6.16.11在煤氣管道末端取樣,進行殘氧量檢查合格后,或做爆發實驗三次合格后,方可關閉末端放散。

7煤氣專用器具的管理:

7.1煤氣報警儀:

7.1.1各崗位所配煤氣報警儀由班組保管,交接使用,班組長為煤氣報警儀管理第一責任人。

7.1.2報警儀能隨時拿出且能正常使用,電池由各單位自行配置,不能影響使用,嚴禁外借。

7.1.3不用時關停機,用后及時擦拭,保持清潔。

7.1.4定期送檢,異常情況及時反映,發生損壞,承擔修復費用,丟失的按雙倍賠償。

7.1.5不得停用,并對停用期間由此發生的傷害事故負全責。

7.1.6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做好記錄。

7.2空氣(氧氣)呼吸器:

7.2.1分廠配備的呼吸器,由軋鋼車間、酸洗車間統一管理。

7.2.2空氣(氧氣)呼吸器:

7.2.2.1空氣呼吸器的穿戴:

7.2.2.1.1佩戴空氣呼吸器前,要對外觀是否合格進行檢查。擦凈面罩目鏡,將面罩與空氣調節器連接好。

7.2.2.1.2佩戴空氣呼吸器時,先將快速接頭拔開(以防在佩戴空氣呼吸器是損傷全面罩),然后將空氣呼吸器背在人身體后(瓶頭閥在下方),根據身材調節好肩帶、腰帶,以合身牢靠、舒適為宜,壓力表固定在呼吸器的肩帶處,以便觀察壓力,最后系好胸帶。

7.2.2.1.3連接好快速接頭并鎖緊,將全面罩置手胸前,以便隨時佩戴。

7.2.2.1.4開啟氣瓶閥,檢查儲氣壓力及低壓報警裝置。將供給閥的進氣閥門置于關閉狀態,打開瓶頭閥,觀察壓力表示值,瓶頭閥完全打開后,檢查氣瓶內的壓力應在28Mpa~30MPa范圍內以估計使用時間,一旦聽到報警聲(壓力低于0.5MPa),應準備結束在危險區工作,并盡快離開危險區。

7.2.2.2.5充分放松頭帶,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用系帶)進行2~3次的深呼吸,感覺舒暢,屏氣或呼氣時供給閥應停止供氣,無“絲絲”的響聲。一切正常后,將全面罩系帶收緊,使全面罩和人的額頭、面部貼合良好并氣密。?

7.2.2.2.6在佩戴全面罩時,系帶不要收的過緊,面部感覺舒適,無明顯的壓痛。全面罩和人的額頭、面部貼合良好并氣密后,此時深吸一口氣,供給閥的進氣閥門應自動開啟。

7.2.2.2.7空氣呼吸器使用后將全面罩的系帶解開,將消防頭盔和全面罩分離,從頭上摘下全面罩,同時關閉供給閥的進氣閥門,拔開快速接頭,將空氣呼吸器從身體卸下,關閉瓶頭閥。

7.2.2.2.8隨時可以觀察壓力表示值來判斷氣瓶內的剩余空氣。

7.2.2.2.9將空氣呼吸器使用完后應及時恢復使用前的準備狀態。

7.2.2.3使用中防止氣瓶碰撞,防止碰傷面罩。

7.2.2.4面罩、背板等保持清潔,禁染油污。

7.2.2.5面罩用后要用酒精擦拭干凈后裝入緊口袋中。

7.2.2.6定期檢查氣瓶壓力,確認在校驗期內,當壓力小于2.5MPa(5.1kgf/cm2)時,必須及時充氣,充氣時使用單位應安排人員立即送充裝站充氣,必須當天取回,并交安全員檢查后裝備好、備用。

7.2.2.7每次使用后,要求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清理,并迅速恢復使用功能,確認空氣呼吸器壓力符合安全規定,檢查各處件有無損壞,各接頭墊,圈密封無破損,減壓設施安全可靠。

7.2.2.8空氣呼吸器要存放在無日光直接照射、無油脂、無灰塵、無腐蝕性酸性氣體,與明火距離10M以上的位置,不得存放在不易找到的柜箱內,更不得上鎖,以保證急用時能隨手取出使用。

7.2.2.9建立登記臺帳和充氣記錄,定期維護保養。

7.2.2.10異常情況及時反映,使用操作不當發生壞損,部件丟失等,責任單位全部承擔。

7.2.2.11未經廠部領導批準,嚴禁向外單位借出。

8?煤氣事故的搶救

8.1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要立即啟動《不銹鋼軋鋼廠煤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8.2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在進行處理的同時,應立即報告本單位、生產安環科、調度室和集團公司生產安全部。發生事故后應迅速弄清事故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嚴防冒險搶救,擴大事故。

8.3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指揮人應是廠長或負責安全的副廠長。

8.4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必須佩帶空氣呼吸器,嚴禁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8.5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8.6煤氣中毒者的搶救

8.6.1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搶救場所應保持清靜、通風,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8.6.2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公司泰山醫院急救。

8.6.3中毒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通知泰山醫院的醫生趕到現場急救。

8.6.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蘇生器,同時通知泰山醫院的醫生趕到現場搶救。

8.6.5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醫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

篇2:煤氣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為加強煤氣安全管理,有效預防煤氣事故發生,特制定如下煤氣安全管理制度:

一、煤氣區域作業人員,必須先進行煤氣安全知識培訓,具備預防事故和應急處理事故的能力,未經培訓合格,不得從事煤氣作業。

二、煤氣區域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三、煤氣區域必須配置煤氣報警器、空氣呼吸器等安全防護設施,各危險源點必須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擅自拆卸煤氣區域的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警示標志。

四、空氣呼吸器為搶救應急備用,應隨時保持有足夠的壓力,任何人不得擅自亂用。滅火器應保證完好,使用后應及時更換。

五、煤氣作業人員應經常檢查煤氣管道、水封、閥門、儀表儀器及安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

六、進入煤氣區域時,必須兩人同行,并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

七、煤氣操作與維修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煤氣的上風位置。

八、煤氣檢修工作計劃和許可證的辦理,必須在施工前由工程技術人提出申請,經安全部門同意,報安全主管廠長批準后執行。未經廠領導及安全部門批準,嚴禁擅自檢修煤氣設備或動火作業。

九、煤氣區域設備檢修時,必須有安全員到場,現場必須配置空氣呼吸器和滅火器,必須檢測CO含量,當達到安全規定范圍時,才能開始檢修。

十、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后的煤氣設施,應按照規程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要制定送氣方案,并嚴格按制定的送氣方案送煤氣。煤氣送上后,經未端取樣分析,煤氣中含氧≤1%,并做爆發實驗后方可使用。

十一、加熱爐點火時,必須嚴格遵守煤氣點火安全操作規程,先給火種,后供煤氣,嚴禁先供煤氣后點火。

十二、煤氣管道設備嚴禁用鐵器敲打,以保證設備完好并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

十三、嚴禁在煤氣管道、設備附近休息、睡覺、吸煙、使用明火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十四、為確保煤氣設備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夜間工作時必須有安全照明。

十五、當煤氣報警器顯示煤氣爐區域CO濃度超過規定極限時,應及時上報安全部門和有關領導,必要時,作業人員應立即撤離工作現場,并警戒其他人員進入現場。

十六、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時,必須立即向安全部門及有關領導報告,并迅速采取相應安全措施處理。發生煤氣火災、爆炸事故,同時撥119火警電話報警。

十七、違反上述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給予如下考核:

1、凡違章指揮者,每人次罰款200元,安委會成員、車間主任、作業長級人員違章指揮,加倍處罰。因違章指揮造成事故,根據事故的大小,加倍處罰,若觸犯刑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除緊急停止以外,指揮行車必須戴好棒線廠行車指揮員標志,否則處罰100元/人次。

(2)多人指揮一臺行車吊物件的,每人處罰50元。因指揮混亂而造成事故時,加倍處罰。

2、未經培訓合格,從事煤氣作業的,罰1000元/次。

3、飲酒上班的,勒令回家休息,當日作事假處理,并罰款500元。

4、進入廠房,不按規定正確穿戴好勞保用品的,每人次處罰100元。不戴安全帽,每次處罰200元。不系安全帽下頜帶,每次處罰100元。將安全帽當凳子坐的,每次處罰200元。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的,處罰200元。

進入煤氣危險區域,未兩人同行、未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的,罰200元/次。

周三綜合檢查和周四上級檢查查處的,加倍處罰。

5、在生產工作過程中,離崗、串崗、睡崗的處罰100元/次。

煤氣區域睡崗的,處罰1000元/次。

6、操作工進班未檢查加熱爐汽包和煤氣系統,或發現隱患未及時匯報處理的,罰100元,因此而導致事故發生的,加倍處罰。

7、設備檢修,不按設備檢修掛牌規定斷開電源,未掛警示牌,未寫好檢修內容,就直接作業的或非掛牌者擅自摘取警示牌的,每人次處罰500元。檢修完畢,不及時摘取警示牌的,罰款200元。設備檢修時,操作工未在檢修記錄本上登記簽字的,罰100元/次。

8、在加熱爐、液壓站、氧氣乙炔儲存位處等易燃易爆區域及禁止吸煙區域吸煙或使用明火的,罰1000元/次。

9、其他一般違章行為,罰100元/次;嚴重違章的,加倍處罰。

篇3:帶煤氣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障我公司員工的安全健康,防止帶煤氣作業時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特制訂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本企業廠區內的高爐、轉爐煤氣的生產、輸送、使用以及使用設施的設計、制造、施工運行管理和維修等,凡涉及安全方面必須執行本制度。

本制度中所指帶煤氣作業包括:帶煤氣抽堵盲板、帶煤氣接管、高爐換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險工作。

作業時,應有煤氣防護站人員在場監護;操作人員應佩戴空氣呼吸器或通風式防毒面具,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1、工作場所應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2、距工作場所40m內,不應有火源并應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人員應離開作業點40m以外;

3、應使用不發火星的工具,如銅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層潤滑油脂的鐵制工具;

4、距作業點10m以外才可安設投光器;

5、不應在具有高溫源的爐窯等建、構筑物內進行帶煤氣作業。

6、不應在雷雨天進行,不宜在夜間進行;

7、操作人員操作前應認真檢查空氣呼吸器氣瓶等各裝置有無缺陷,呼吸面罩有無缺損,試帶時氣密性要好。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報警報警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8、外單位人員在煤氣區域工作前,由本崗位責任人組織安全教育,布置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9、外單位工作人員必須服從煤氣崗位人員統一指揮。

10、外單位工作人員在現場工作時,崗位要安排專人負責監護并做好記錄。

11、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所有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伏。

12、操作完畢后,必須認真清點人員、工具。待確認無誤后通知有關人員,進行下一步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