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大件運輸安全制度
第一節安全管理程序
第一條目的:為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完善,真正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第二條范圍:本程序的范圍僅適用于本公司對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專項安全管理。
第二節車輛營運規定
第一條車輛管理
一、公司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必須符合“機動車安全”運行技術條件,證照齊全,手續完備。
二、車輛必須經過車輛管理機關檢驗合格。
三、車輛必須保持車況良好,車容整潔,制動器、轉向器、喇叭、雨刮器、后視鏡和燈光裝置齊全有效。
四、車輛未按規定期限接受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準營運。
五、車輛的噪聲和排放的尾氣,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六、車輛駕駛室兩邊車門必須噴印公司統一的門徽。
七、從事普通的車輛應該是一級、二級車、超過三級的車輛不能營運。
八、公司要強化車輛風險保障能力的管理,所有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必須由公司統一保險。
九、車輛經營者必須向公司繳納安全風險抵押金,凡發生重特大事故的,按規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安全風險抵押金。
第二條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管理規定
為確保公司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的安全生產,加強和規范車輛保險管理工作,使保險車輛在發生事故后造成的損失能得到合理的補償,從而降低經營者風險,維護企業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使投保和索賠工作準確及時的辦理,現將保險業務管理規定如下:
一、投(續)保車輛險種及范圍。
1、公司所屬的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必須強制保險,選擇合法的保險公司,由公司統一辦理投保。
2、投保險種:車輛必須辦理車輛損失險、貨物責任險、司機意外險、無過錯責任險、第三者責任險,交強險,不計免賠險(其余險種投保人可自愿選擇),第三者責任險的投保額不得低于30至50萬,貨物險的險額不得低于5萬元。
3、新車入戶的投保費必須一次性交清后,方能辦理有關手續,否則不予入戶。
二、險案處理程序
1、報案:險案發生后,車主必須及時向公司、交警、保險公司報案,報案做到迅速、準確地報告出險車輛牌照號、車型、駕駛員姓名、運行線路裝載情況、出險地點、責任大小、損失情況等,安全部門接到報案后,作好登記并及時向領導匯報,派員趕赴現場,勘察處理。
2、索賠:險案結出后,必須將準確、齊全、有效的證明材料送保險公司索賠,材料如下:
(1)車輛險案索賠表(一式兩份)。
(2)車輛出險通知書。
(3)機動車輛保險單(復印件)附表。
(4)行駛證、駕駛證、從業資格證復印件。
(5)公安交警部門事故責任認定書,事故經濟損失賠償調解書。
(6)車輛損失照片(較完整反映損失情況及車輛牌照號)。
(7)死亡通知書及驗尸報告。
(8)傷殘評定書。
(9)住院證明及醫療診斷證明。
(10)醫藥發票及死傷者家屬領條,死傷者被撫養人、護理人員的職業和戶籍證明。
(11)車輛維修工料單。
(12)車輛維修發票(修理廠)。
(13)青苗物品賠償費用領條或收據(屬單位者用收據)。
(14)車輛定損單及施救收據。
三、基礎管理
1、公司安全部門必須建立健全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保險業務的基礎工作,并由專人負責投保、退保、索賠、安全返還獎、未結案等臺帳和報表,做到資料齊全,數據準確。
2、必須認真做好續保工作,在車輛保險到期前三個工作日內辦理續保手續,嚴禁脫保。
四、保險注意事項
1、車輛經營者必須自覺履行交納保險費的義務,未按書面約定時間按時交納保險費,致使保險責任終止的,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車輛及駕駛員必須按時參加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年檢審,超過期限未參加年檢審或是檢驗不合格者,發生事故后,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3、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應立即向事故發生地公安機關管理部門報案,保護好現場,并在24小時內通知保險公司,超過時間不報案的,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4、自然以及不明原因產生火災造成的事故,未投保自然損失險的,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5、其它拒賠情況
1)、車輛經營者及其駕駛員的故意行為。
2)、駕駛員飲酒、吸毒、被藥物麻醉所造成損失。
3)、沒有駕駛證的人駕車造成的損失。
4)、駕駛與駕駛證、準駕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
5)、持部隊駕駛證駕駛地方車輛所造成的事故損失。
6)、持學習、實習駕駛證駕車,無正式駕駛員并座監督指導,
或在高速公路上駕車造成的事故損失。
7)、發生事故后,不保護現場,肇事逃避的。
6、違章違規處罰
①、因公司保險員工作粗心,未通知到位造成車輛脫保、漏保的,每發生一車次,扣公司保險員工資50元,如因此失誤而造成公司重大經濟損失的,將追究經濟責任。發生兩次此類工作粗心情況的,將調離保險員工作崗位,公司安全部門對脫保的車輛必須實施扣車停運,完善保險責任后,視情節處罰放車,如未及時采取措施,造成的經濟損失要追究經濟責任。
②、車輛經營者拒不服從公司管理,不按時到公司辦理車輛投保手續、交納保險費的,公司采取扣車暫停運行,直至保險責任生效為止,并處罰50元至500元。
③、車輛經營者不按公司規定投保,私自保險的,公司將扣留車牌、營運證,責令補齊、補足保額保費,并處罰20元至200元。
④、車輛經營者不按時督促車輛,駕駛員參加年檢審,致使行駛證、駕駛證失效的,處罰經營者200元,如因在失效期間內發生事故,所造成一切經濟損失,由車輛經營者自行承擔。
⑤、車輛經營者將車交給無證駕駛員或準駕不符的駕駛員駕駛,罰款200元,如發生事故,由此造成一切經濟損失的,由車輛經營者自行承擔。
7、安全風險抵押金使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對公司營運車輛安全風險抵押金的調度管理,使公司貨運車輛肇事后傷員能得到及時救治,事故能得到妥善處理,特針對公司安全風險抵押金的使用管理制定本規定。
①資金收取。凡在公司參營的客運車輛都必須向公司繳納安全風險抵押金3000元,新增車入戶時,須先繳納后營運。
②資金保管。該安全風險抵押金由公司財務科統一收取,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③資金使用。該款專用于公司車輛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的費墊付,不得挪作他用。若公司車輛發生重特事故后,為了使事故得到及時處理,根據具體情況,由車主寫出書面申請,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同意后到財務科借支。事故處理完畢,保險公司賠償后,須先將借支款金額扣回后,再將余款返還給車主,扣回的借支款必須立即存入專戶。
④借支標準。根據事故責任所承擔的經濟損失在2萬元以上的事故,方能借支該資金。借支金額以不超過所承擔經濟損失的70%為限。
⑤若車輛轉讓他人,金額返還原車主所繳納的安全風險抵押金,不計息。新車主必須重新向公司繳納。
①本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執行。
第三節車輛基礎管理
1、車輛在特殊運行條件下使用時,應根據需要配備保溫、預熱、防滑、牽
引等臨時性裝備。
2、車輛技術檔案管理
①、車輛從購置到報廢全過程技術管理,應統一記入車輛技術檔案,公司安全部門必須逐輛建立車輛技術檔案。技術檔案應認真填寫、妥善保管、記載及時、完整和準確、不得隨意更改。
②、車輛技術檔案的主要內容包括車輛基本情況和主要性能,運行使用情況,檢測和維修記錄,以及事故處理記錄。
3、車輛技術狀況等級的鑒定,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
4、車輛使用
①、駕駛員必須愛護車輛,嚴格遵守駕駛操作規程,行車前做到預熱起動,低速、低溫、低檔起步,行駛中注意保持溫度及時換檔,保有余力,行駛平穩,安全滑行,合理節油。
②、車輛的日常維護是駕駛員必須完成的日常性工作。主要內容是堅持“三檢”即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后,檢視車輛的安全結構及各部件連接緊固的情況;保持“四清”,即保持防止漏油、漏氣、漏水、漏電,保持車容整潔。
5、車輛更新與報廢
①、車輛應以提高運輸經濟效益為原則,企業應編制車輛更新計劃,積極組織落實。更新下來的車輛,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②、車輛長期使用,技術性能變壞,物料超耗嚴重,維修費用高,經濟效益不好,安全性能不可靠的老舊車輛,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規定修理。凡報廢遷出的車輛,必須及時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有關手續。
第四節安全事故報告、統計、臺帳制度
第一條發生安全事故,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必須立即
報告有關領導,并按照事故程序進行處理。
第二條安全事故發生后,各有關人員必須做好事故記錄,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事故原因,所負責任、處理結果等。
第三條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各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并寫成書面材料上報交委和運管部門。
第四條安全事故報表必須于次月五日前上報交委和運管部門。報表必須準確、真實,并經公司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
第五節車輛維護保養
第一條車輛維護要貫徹預防為主,強制維護的原則,及時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車輛早期損壞。
第二條車輛的維護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等,日常維護由駕駛員負責執行,一、二級維護作業由專業維修工負責執行。
第三條公司車管人員負責提前通知車主并督促按期進廠維護車輛。
第六節貨運車輛月(季)檢制度
第一條為了保證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的安全運行,車輛技術狀況必須符合行業管理部門的要求,嚴防機械事故的發生,確保車輛貨物、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失,營運車輛必須按時參加交警部門組織的月(季)檢測。
第二條車輛的月(季)檢測,以交警、車管所專職檢驗為主,車主、駕駛員先對車輛維修后自檢,再自行將車按時送到指定地點檢測,公司安全部門監督檢查。
第三條車輛的檢測時間為每一個月的1-30號進行檢測,經檢驗合格的車輛方能參加車輛貨物運輸。
第四條對未參加月(季)檢測的集裝箱、大件貨運車輛或檢測不合格的,逾期未參檢的,公司安全部門按每漏檢一次給予車主200元的經濟處罰,并停止車輛貨物運輸,直至復檢合格。
篇2:集裝箱大件運輸安全制度
第一節安全管理程序
第一條目的:為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完善,真正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第二條范圍:本程序的范圍僅適用于本公司對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專項安全管理。
第二節車輛營運規定
第一條車輛管理
一、公司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必須符合“機動車安全”運行技術條件,證照齊全,手續完備。
二、車輛必須經過車輛管理機關檢驗合格。
三、車輛必須保持車況良好,車容整潔,制動器、轉向器、喇叭、雨刮器、后視鏡和燈光裝置齊全有效。
四、車輛未按規定期限接受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準營運。
五、車輛的噪聲和排放的尾氣,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六、車輛駕駛室兩邊車門必須噴印公司統一的門徽。
七、從事普通的車輛應該是一級、二級車、超過三級的車輛不能營運。
八、公司要強化車輛風險保障能力的管理,所有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必須由公司統一保險。
九、車輛經營者必須向公司繳納安全風險抵押金,凡發生重特大事故的,按規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安全風險抵押金。
第二條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管理規定
為確保公司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的安全生產,加強和規范車輛保險管理工作,使保險車輛在發生事故后造成的損失能得到合理的補償,從而降低經營者風險,維護企業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使投保和索賠工作準確及時的辦理,現將保險業務管理規定如下:
一、投(續)保車輛險種及范圍。
1、公司所屬的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必須強制保險,選擇合法的保險公司,由公司統一辦理投保。
2、投保險種:車輛必須辦理車輛損失險、貨物責任險、司機意外險、無過錯責任險、第三者責任險,交強險,不計免賠險(其余險種投保人可自愿選擇),第三者責任險的投保額不得低于30至50萬,貨物險的險額不得低于5萬元。
3、新車入戶的投保費必須一次性交清后,方能辦理有關手續,否則不予入戶。
二、險案處理程序
1、報案:險案發生后,車主必須及時向公司、交警、保險公司報案,報案做到迅速、準確地報告出險車輛牌照號、車型、駕駛員姓名、運行線路裝載情況、出險地點、責任大小、損失情況等,安全部門接到報案后,作好登記并及時向領導匯報,派員趕赴現場,勘察處理。
2、索賠:險案結出后,必須將準確、齊全、有效的證明材料送保險公司索賠,材料如下:
(1)車輛險案索賠表(一式兩份)。
(2)車輛出險通知書。
(3)機動車輛保險單(復印件)附表。
(4)行駛證、駕駛證、從業資格證復印件。
(5)公安交警部門事故責任認定書,事故經濟損失賠償調解書。
(6)車輛損失照片(較完整反映損失情況及車輛牌照號)。
(7)死亡通知書及驗尸報告。
(8)傷殘評定書。
(9)住院證明及醫療診斷證明。
(10)醫藥發票及死傷者家屬領條,死傷者被撫養人、護理人員的職業和戶籍證明。
(11)車輛維修工料單。
(12)車輛維修發票(修理廠)。
(13)青苗物品賠償費用領條或收據(屬單位者用收據)。
(14)車輛定損單及施救收據。
三、基礎管理
1、公司安全部門必須建立健全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保險業務的基礎工作,并由專人負責投保、退保、索賠、安全返還獎、未結案等臺帳和報表,做到資料齊全,數據準確。
2、必須認真做好續保工作,在車輛保險到期前三個工作日內辦理續保手續,嚴禁脫保。
四、保險注意事項
1、車輛經營者必須自覺履行交納保險費的義務,未按書面約定時間按時交納保險費,致使保險責任終止的,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車輛及駕駛員必須按時參加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年檢審,超過期限未參加年檢審或是檢驗不合格者,發生事故后,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3、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應立即向事故發生地公安機關管理部門報案,保護好現場,并在24小時內通知保險公司,超過時間不報案的,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4、自然以及不明原因產生火災造成的事故,未投保自然損失險的,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5、其它拒賠情況
1)、車輛經營者及其駕駛員的故意行為。
2)、駕駛員飲酒、吸毒、被藥物麻醉所造成損失。
3)、沒有駕駛證的人駕車造成的損失。
4)、駕駛與駕駛證、準駕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
5)、持部隊駕駛證駕駛地方車輛所造成的事故損失。
6)、持學習、實習駕駛證駕車,無正式駕駛員并座監督指導,
或在高速公路上駕車造成的事故損失。
7)、發生事故后,不保護現場,肇事逃避的。
6、違章違規處罰
①、因公司保險員工作粗心,未通知到位造成車輛脫保、漏保的,每發生一車次,扣公司保險員工資50元,如因此失誤而造成公司重大經濟損失的,將追究經濟責任。發生兩次此類工作粗心情況的,將調離保險員工作崗位,公司安全部門對脫保的車輛必須實施扣車停運,完善保險責任后,視情節處罰放車,如未及時采取措施,造成的經濟損失要追究經濟責任。
②、車輛經營者拒不服從公司管理,不按時到公司辦理車輛投保手續、交納保險費的,公司采取扣車暫停運行,直至保險責任生效為止,并處罰50元至500元。
③、車輛經營者不按公司規定投保,私自保險的,公司將扣留車牌、營運證,責令補齊、補足保額保費,并處罰20元至200元。
④、車輛經營者不按時督促車輛,駕駛員參加年檢審,致使行駛證、駕駛證失效的,處罰經營者200元,如因在失效期間內發生事故,所造成一切經濟損失,由車輛經營者自行承擔。
⑤、車輛經營者將車交給無證駕駛員或準駕不符的駕駛員駕駛,罰款200元,如發生事故,由此造成一切經濟損失的,由車輛經營者自行承擔。
7、安全風險抵押金使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對公司營運車輛安全風險抵押金的調度管理,使公司貨運車輛肇事后傷員能得到及時救治,事故能得到妥善處理,特針對公司安全風險抵押金的使用管理制定本規定。
①資金收取。凡在公司參營的客運車輛都必須向公司繳納安全風險抵押金3000元,新增車入戶時,須先繳納后營運。
②資金保管。該安全風險抵押金由公司財務科統一收取,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③資金使用。該款專用于公司車輛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的費墊付,不得挪作他用。若公司車輛發生重特事故后,為了使事故得到及時處理,根據具體情況,由車主寫出書面申請,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同意后到財務科借支。事故處理完畢,保險公司賠償后,須先將借支款金額扣回后,再將余款返還給車主,扣回的借支款必須立即存入專戶。
④借支標準。根據事故責任所承擔的經濟損失在2萬元以上的事故,方能借支該資金。借支金額以不超過所承擔經濟損失的70%為限。
⑤若車輛轉讓他人,金額返還原車主所繳納的安全風險抵押金,不計息。新車主必須重新向公司繳納。
①本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執行。
第三節車輛基礎管理
1、車輛在特殊運行條件下使用時,應根據需要配備保溫、預熱、防滑、牽
引等臨時性裝備。
2、車輛技術檔案管理
①、車輛從購置到報廢全過程技術管理,應統一記入車輛技術檔案,公司安全部門必須逐輛建立車輛技術檔案。技術檔案應認真填寫、妥善保管、記載及時、完整和準確、不得隨意更改。
②、車輛技術檔案的主要內容包括車輛基本情況和主要性能,運行使用情況,檢測和維修記錄,以及事故處理記錄。
3、車輛技術狀況等級的鑒定,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
4、車輛使用
①、駕駛員必須愛護車輛,嚴格遵守駕駛操作規程,行車前做到預熱起動,低速、低溫、低檔起步,行駛中注意保持溫度及時換檔,保有余力,行駛平穩,安全滑行,合理節油。
②、車輛的日常維護是駕駛員必須完成的日常性工作。主要內容是堅持“三檢”即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后,檢視車輛的安全結構及各部件連接緊固的情況;保持“四清”,即保持防止漏油、漏氣、漏水、漏電,保持車容整潔。
5、車輛更新與報廢
①、車輛應以提高運輸經濟效益為原則,企業應編制車輛更新計劃,積極組織落實。更新下來的車輛,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②、車輛長期使用,技術性能變壞,物料超耗嚴重,維修費用高,經濟效益不好,安全性能不可靠的老舊車輛,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規定修理。凡報廢遷出的車輛,必須及時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有關手續。
第四節安全事故報告、統計、臺帳制度
第一條發生安全事故,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必須立即
報告有關領導,并按照事故程序進行處理。
第二條安全事故發生后,各有關人員必須做好事故記錄,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事故原因,所負責任、處理結果等。
第三條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各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并寫成書面材料上報交委和運管部門。
第四條安全事故報表必須于次月五日前上報交委和運管部門。報表必須準確、真實,并經公司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
第五節車輛維護保養
第一條車輛維護要貫徹預防為主,強制維護的原則,及時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車輛早期損壞。
第二條車輛的維護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等,日常維護由駕駛員負責執行,一、二級維護作業由專業維修工負責執行。
第三條公司車管人員負責提前通知車主并督促按期進廠維護車輛。
第六節貨運車輛月(季)檢制度
第一條為了保證集裝箱、大件貨物運輸車輛的安全運行,車輛技術狀況必須符合行業管理部門的要求,嚴防機械事故的發生,確保車輛貨物、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失,營運車輛必須按時參加交警部門組織的月(季)檢測。
第二條車輛的月(季)檢測,以交警、車管所專職檢驗為主,車主、駕駛員先對車輛維修后自檢,再自行將車按時送到指定地點檢測,公司安全部門監督檢查。
第三條車輛的檢測時間為每一個月的1-30號進行檢測,經檢驗合格的車輛方能參加車輛貨物運輸。
第四條對未參加月(季)檢測的集裝箱、大件貨運車輛或檢測不合格的,逾期未參檢的,公司安全部門按每漏檢一次給予車主200元的經濟處罰,并停止車輛貨物運輸,直至復檢合格。
篇3:大件運輸裝卸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一、運輸設備前的勘察
(一)對設備運輸前的勘察。當承運方承接設備運輸任務后,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掌握設備的名稱、裝卸地點、運輸距離、運輸線路。
2、掌握動運輸的重量、件數、高度、寬度及所裝貨物的重量分布情況。
3、掌握設備的包裝情況,所裝貨物的重心位置,合理、準確地安排車輛裝載。
4、負責運輸工程項目的技術組織及工藝設計,協助安排各方準備工作。
5、簽訂運輸合同、托運、承運明確職責,做到各負其責。
6協助車輛出車前的工具配備、人員安排、車輛修理。
7、督促運輸人員、操作人員對運輸起重工具、鋼絲繩、卷揚機、斤頂的檢查準備工作。
(二)對運輸、裝卸、操作場地的勘察
l、勘察裝車、卸車場地車輛是否可以回轉,選擇好停車地點、裝卸貨物的位置、貨物的裝運方位。
2、了解場地情況是否影響安全操作,如地道、陰溝、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等,對影響通行的現場操作障礙應及時處理和排除。
3、勘察整個行駛路面、橋梁是否符合行駛、裝載貨物承受能力,必要時可以用鋼板或對路面加固,以防萬一。
(三)辦理道路、橋梁通行注意事項
1、運輸前必須出具介紹信和有關承運設備的有關數據,辦理必要的道路、橋梁通行手續,待道路、橋梁通行證明辦妥后方承運。
2、運輸“三超’’貨物必須辦理三超通行手續,在得到公安部門允許后,按指定線路,時間,有公安、保安部門引路方準行駛。
3、有運輸、業務人員對所運輸線路及橋梁勘察制訂運輸方案,為運輸操作人員提供行駛須知、注意事項及行駛速度、行駛通行手續交頂車駕駛員隨車同行。
4、跨省運輸時必須到所在市、縣公安、交通部門聯系,為運輸提供方便及支持。
二、對運輸車輛的檢查
(一)必須嚴格按照車輛例保檢查的規范實行例保檢查,做到不干、不臟、不缺、不缺、不損、不漏的要求,做到車容整潔技術情況良好。
(二)加強對半掛托盤、蝴蝶塊、中心軸、鎖緊裝置的檢查,嚴格對全掛的拖鉤、掛鉤、固定肖、拖鉤固定架的檢查。
(三)對平板車的升降部分檢查,同時進行空車、重車試驗,試壓,檢查是否漏油,轉向、升降是否靈活,是否有異響,發現問題及時修復,不允許帶病上路。
(四)車輛燈光必須齊全,對運輸三超物資設備要備有超高、超長、超寬的三紅燈標志或紅旗標志,白天用紅旗標志,夜間用紅燈標志,視寬標志,保險杠有三超牌,駕駛室內要有紅旗及喊話器,實行安全指揮喊話。
三、運輸設備中,汽車駕駛員、裝卸起重運輸人員、手控人員注意事項
(一)汽車駕駛員
1、執行運輸任務的起點及終點,行駛線路、道路情況及駕駛注意事項。
2、定時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停車檢查和修理。
3、發現障礙物、通過橋梁、架高障礙、管道、線路時提前減速,適時停車察看,隨車人員下車察看指揮,確認安全后方準通行。
4、對裝運的三超貨物要控制車速,不允許急剎車,要根據所裝的貨物,道路情況營運,通過道路交叉路口、轉彎、危險地段要督促跟車人員下車指揮,防止尾部及其它部位撞擊障礙物和車輛而造成事故。
5、要經常檢查貨物裝載情況,各部位的固定情況,發現鋼絲繩斷要及時更換,貨物移位及時督促隨車裝卸人員調整貨物位置,防止貨物側翻。
6、協助裝卸人員做好裝車、卸車工作,對裝載有疑問的向裝卸人員提出自己的看法,同隨車負責人聯系給予糾正,做到優質、安全、及時、文明。
(二)運輸途中,跟車裝卸、手控人員注意事項
1、積極配合駕駛員做好安全行車工作,對行駛途中遇到的障礙物提前提醒駕駛員注意,提前停車及時排除,為安全行車提供方便。
2、經常檢查貨物裝載固定情況,發現移位,固定鋼絲繩、麻繩松動及時固定,有斷損及時更換,容易滑動的鋼管不允許放在貨物下面,防止貨物滑動及其它事故的發生。
3、通過危險地段,如:轉彎、橋梁、交叉路口、隧道、鐵路路口、人口繁華地段應下車指揮,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4、利用喊話器及紅旗協助汽車駕駛員做好安全行車工作,但不能影響汽車駕駛員的安全操作。
5、協助汽車駕駛員做好車輛故障排除和車輛的修理工作,盡快恢復車輛投入正常運行。
6、手控人員根據道路運輸中需要,積極配合汽車駕駛員做好行車安全工作,經常檢查車輛的手控、液壓部分,及時排除故障,修復車輛。
四、對運輸操作工具的檢查和使用
(一)對鋼絲繩的檢查和使用
1、在起重吊裝前嚴格鋼絲繩的檢查制度,檢查鋼絲繩是否斷損、腐蝕、股亂及嚴重扭結,應及時停止使用。
2、使用鋼絲繩前必須同貨物裝載的重量,所裝貨物的需要結合起來,嚴禁超負荷使用鋼絲繩。
3、妥善保管好鋼絲繩,經常檢查鋼絲繩,加強對鋼絲繩的維護保養,對不能使用的鋼絲繩作報廢處理。
4、鋼絲繩與設備物件及建筑物的尖角直接接觸時應墊軟物或木塊起吊。
(二)千斤頂的使用及檢查
1、液壓千斤頂
(1)液壓千斤頂必須實放在穩固的平整結實的基礎上以受重壓,不發生千斤頂下陷、歪斜,甚至卡住活塞。
(2)液壓千斤頂的貯存器,須經常保持清潔,防止活塞頂油污銹蝕受到阻礙,伸出時速度要緩慢。
(3)活塞頂仲至通縮過程,隨時要用棉紗擦凈。
(4)防止長時間頂舉或突然下降,必要時在頂升部分作臨時墊襯,既能避免和減少密封圈損壞,又利于安全操作。
(5)在千斤頂頂物時,頂部要放一墊木,防止頂升時打滑而發生事故。
2、齒條千斤頂
(1)使用前,應先檢查制動齒輪及制動裝置可靠程度以確保安全使用。
(2)齒條及齒輪無裂紋或斷齒,手柄及所有配件完整無損,連結可靠時方可使用。
(3)頂重時,須將千斤頂垂直放直,不允許超負荷,以確保使用安全。
(4)齒條要保持清潔,防止泥砂阻滯齒條和輪齒部分,增加阻力,減少使用壽命,并定期清洗除油。
(三)電動卷揚機使用及保養
(1)開車前,先用手搬動齒輪空轉一圈,檢查各部零件是否松動,制動閘是否完好。
(2)避免電動機受潮、淋雨燒壞電器裝置,一般要用道木墊高,并設置雨棚或雨布遮蓋。
(3)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卷揚機性能和指揮信號,工作時,機身周圍嚴禁站人。
(4)起吊設備時,卷揚機筒上鋼絲繩余留圈數不得少于3圈。
(5)卷揚機停車后要切斷電源,控制器放到零的位置,用保險閘制動剎緊,這時跑繩應放松。
(6)嚴禁超負荷使用卷揚機。
(7)用多臺電動卷揚機起吊設備時,要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注意卷揚機的同步操作。
(8)注意減速器的檢查,經常加注潤滑油。
(9)注意對電路的檢查、開關的檢查、防止漏電、觸電事故的發生,接線必須有交流電工操作。
(四)對運輸操作道木、工具的檢查準備
(1)對運輸操作準備適中的道木及隨車使用的一切工具,開具清單,清點校對以后裝車。
(2)檢查運輸操作中損壞的道木、工具應及時洗清,及時更換,防止操作中發生意外。
(3)嚴禁使用不符合操作規范的道木、卸夾、鋼絲繩或其它工具。
五、設備的開箱、檢查
(一)設備開箱
(1)開箱前檢查設備名稱、型號、箱號、防止開錯箱。
(2)開箱前最好將設備運至安裝地附近,減少開箱的搬運工作。
(3)開箱時應先將頂板上的塵土掃除干凈,防止塵土散落在設備上。
(4)設備裝箱時,為避免在運輸中設備晃動,箱內有支固,開箱必須從頂板開始,在拆開頂板后必須查明情況后再采取適當措施,拆除其他箱板。
(5)開箱時要使用起釘器或撬木工具,如有鐵皮,應先拆掉,不能用錘、斧亂打亂拆,特別是不能受震的設備,不準用大錘敲擊箱體。
(6)拆箱時應注意環境,防止箱板倒下,碰傷周圍設備人員,拆下箱板要妥善保管。
(7)設備上的包裝防護物,應按施工工序拆除,不得過早或亂拆,拆下部件、零件最好放在木板上,或者有對方單位技術人員指導放在指定位置。
(二)設備檢查
(1)開箱后,應由有關施工人員對設備進行檢查,檢查三注意:a、設備有否損壞;b、零件部件、附件有否缺;c、辦理移交手續,并作好記錄。
(2)按照裝箱清單檢查零件、工具、附屬材料、出廠合格證或其它文件是否齊全。
(3)開箱后要對設備外表檢查,發現設備缺損、損壞、銹蝕等情況及時提出,作好記錄,及時同委托方聯系。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