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業應急預案編制通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管理,規范預案編制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通則。
第二條?本通則適用于集團公司及所屬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企業)生產安全、環保等事故災難類突發事件預案的編制工作。其他突發事件的預案編制工作可參照本通則的要求執行。
第三條?預案編制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堅持科學、實用、簡明、易行的原則。
第四條?集團公司對預案編制工作實行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分類管理。
集團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集團公司級預案的編制工作。企業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企業級預案的編制工作,并指導基層單位級預案的編制工作。
第二章?預案分級及組成
第五條?集團公司級預案由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組成。
第六條?總體預案是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綱領性文件。總體預案對專項預案的構成、編制提出要求及指導,并闡明各專項預案之間的關聯和銜接關系。
專項預案是總體預案的支持性文件,主要針對某一類或某一特定的突發事件,對應急預警、響應以及救援行動等工作職責和程序作出的具體規定。
第七條?企業及企業下屬廠礦、公司級預案,按照上下銜接的管理要求,參照集團公司預案模式編制。
生產經營專業比較單一,經風險識別、評估后,認定突發事件應急職責、工作程序及響應、救援方案等比較簡單的,可將總體預案與專項預案合并,編寫突發事件綜合預案。
第八條?基層單位級預案由各類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置預案組成。現場處置預案是針對基層單位重大危險源、關鍵生產裝置、要害部位及場所,以及大型公眾聚集活動或重要生產經營活動等,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或次生事故,編制的處置、響應、救援等具體的工作方案。
第九條?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應當制定崗位應急處置程序。崗位應急處置程序作為安全操作規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作業現場、崗位操作人員進行應急處置的規定動作,內容應簡明、易記、可操作。
第三章?預案編制
第十條?集團公司及企業預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分別負責集團公司和企業級預案編制方案的審定、預案審核及評審等工作。
第十一條?預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總體預案或綜合預案的編制工作,并組織協調專項預案的編制和負責編制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第十二條?突發事件所涉及業務的歸口管理部門作為預案編制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專項預案編制工作。
第十三條?突發事件相關業務部門或單位,按照預案編制方案的工作分工,參與和協助預案編制工作。
第十四條?預案編制前,應先對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其潛在的危害后果和影響,對應急管理現狀、應急能力等進行評估,形成風險分析與應急能力評估報告。
第十五條?預案編制時,依據風險分析與應急能力評估報告,對突發事件進行分級,確定相應的預警、響應級別。
第十六條?預案編制完成后,按照業務管理流程和應急工作職責等,由預案編制牽頭部門組織內部審核。內部審核可以邀請有關方面專家參加,內部審核的過程資料、審核結論應形成書面記錄,并歸檔保存。
第十七條?內部審核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預案與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符合性;
(二)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危害因素分析、風險識別的準確性;
(四)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五)與相關預案的銜接性;
(六)組織體系、預防措施、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
(七)預警體系、聯動機制、響應程序的針對性。
第十八條?在內部審核的基礎上,按照預案級別和管理權限,由預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進行管理評審。管理評審重點對內部審核出不符合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對預案的支持文件以及有關預案之間的銜接關系等內容進行審核。
管理評審應邀請預案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方面的應急專家參加。管理評審的結論應形成書面紀要,由參加評審的人員簽字確認,并歸檔保存。
第十九條?集團公司和企業級預案通過管理評審后,總體預案或綜合預案由主要負責人簽發,專項預案由主要負責人或業務分管負責人簽發,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發布實施。
第二十條?現場處置預案應該做到一事一案,由基層或現場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編制,編制完成后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授權的現場負責人批準實施。
第二十一條?建立健全預案登記建檔制度,各級預案應按照規定報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備案,同時報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集團公司級預案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企業級預案應分別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同時報集團公司應急管理主管部門進行備案。
第二十三條?應急預案變更后,應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企業級預案應當按照編制要求,每三年至少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修訂:
(一)企業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二)單位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構成新的危害和重大危險源的;
(四)應急組織體系發生變化或者應急工作職責進行調整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六)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的;
(七)應急演練評估報告提出要求修訂的;
(八)當地政府或上級主管部門要求修訂的。
第四章?預案格式及文本要求
第二十四條?預案的基本格式應包括:
(一)封面。包括:預案編號、應急預案版本號、中國石油寶石花標志(位于預案封面左上角)、企業名稱、實施日期、應急預案名稱、版本有效標志;
(二)批準頁。包括:發布及實施要求、簽發人(簽字)、簽發日期;
(三)目錄。包括:章的編號和標題、條的編號和標題、附件等;
(四)正文。編制內容及要求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應急預案編制指南》(見附錄);
(五)附件。“附件”標在附件的左上角,附件名稱、序號應在目錄中體現,并保持前后標識一致。
第二十五條?應急預案文本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使用A4紙;
(二)正文文字一般宜采用宋體或仿宋字體,同類文字字號要統一;
(三)打印文本。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企業應依照本通則制訂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本通則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本通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2:港口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的應急預案,系指安全生產事故預案。應急預案管理應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監督、指導應急預案的制定、培訓、演練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協調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資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應急預案必須經制定單位組織論證和審查,并經實施應急預案有關單位認可,由制定單位發布,印送與應急預案實施有關的單位。
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2)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及其組成單位、組成人員、職責分工;(4)事故報告的程序、方式和內容;(5)發現事故征兆或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行動和措施;(6)事故應急救援(包括事故傷員救治)資源信息,包括隊伍、裝備、物資、專家等有關信息的情況;(7)事故報告及應急救援有關的具體通信聯系方式;(8)相關的保障措施;(9)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10)應急預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上一級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政府各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同級人民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
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各級單位都應當針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制定應急預案和有關作業崗位的應急措施。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單位和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經上一級管理單位審查。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營、儲運單位的應急預案,以及生產經營單位涉及重大危險源的應急預案,應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報安全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生產經營單位涉及輻射、城市公用事業、道路交通、火災、鐵路、民航、水上交通、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以及特種設備、電網安全等事故的應急預案,依據有關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抄報安全監管部門。
第六條應急預案制定單位應當對與實施應急預案有關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使其熟悉相關的職責、程序,對本單位其他人員和相關群眾進行培訓和宣傳教育,使其掌握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自救和救援行動;生產經營單位還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應急措施的培訓;應急預案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對應急預案中明確的與其相關的職責應當組織落實。
第七條應急預案在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適用范圍、條件,有關應急資源情況,以及與相關預案的銜接關系等發生變化時,或發現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修訂。
第八條應急預案的演練與實施。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重點領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高危行業、人員密集場所等生產經營單位,每年應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要結合各自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演練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或其他突發事件,應按照“分級、屬地”的原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規范、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損失。
篇3:列車應急預案組織機構職責
1.適用范圍
1.1CRH5旅客列車發生火災爆炸;
1.2CRH5旅客列車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1.3CRH5旅客列車發生行車中斷事故;
1.4CRH5旅客列車發生旅客人身傷害或急病事件;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段成立應急處置領導組。
組長:段長黨委書記
組員:段黨政班子其他成員
工作職責:
(1)制定CRH5旅客列車應急處置的方針、政策、制度、辦法。
(2)指揮、指導、監督應急處置指揮組啟動應急預案,全面掌握應急預案的實施。
(3)聽取應急處置指揮組匯報,對應急處置指揮組的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4)需要應急處置領導組解決、協調的其他重大事宜。
2.2應急處置指揮組
2.2.1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指揮組
組長:主管安全副段長
組員:安全科、乘務科、路風科科長,辦公室主任,各車隊、車間負責人。
工作職責:
(1)CRH5旅客列車發生火災、爆炸、災害、事故危及旅客和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時,組織啟動實施旅客列車安全應急處置預案。
(2)負責制定旅客列車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并組織實施。
(3)指揮現場啟動安全應急預案,對安全預案在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
(4)需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指揮組解決、協調的其他問題。
2.2.2乘務組織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指揮組
組長:主管乘務副段長
組員:乘務科、安全科、路風科科長、辦公室主任、各車隊、車間負責人。
工作職責:
(1)CRH5旅客列車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及旅客人身傷害或急病、死亡等突發事件時,組織啟動旅客列車乘務組織應急處置預案。
(2)負責制定旅客列車乘務組織應急處置預案并組織實施。
(3)針對預案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
(4)需要乘務組織突發事件應急指揮組解決、協調的其它問題。
2.2.3現場應急處置組
組長:列車長
副組長:乘警長車輛機械師司機
組員:列車員乘警配餐師服務員
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處置組組長負責所有應急預案的啟動、報告、組織、指揮、實施。
(2)各副組長在列車長的統一指揮下,按照應急處置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帶領應急處置小組組織實施預案。
(3)應急處置組成員按照預案具體分組的職責,實施預案。
3.應急處置原則
3.1快速反應、正確處置;
3.2先行撲救、統一指揮;
3.3站車協同、以站保車;
3.4依靠科學、減少損失。
4.應急處置要求
4.1成立現場處置組;
4.2現場反應迅速、信息傳遞準確、善后處理妥當;
4.3分工明確、步調一致、統一指揮。
4.4強化培訓,提高救治技能。
5.參考依據
5.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5.2《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
5.3《鐵路旅客運輸規程》
5.4《鐵路旅客運輸辦理細則》
5.5《鐵路旅客列車晚點處置辦法》
5.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5.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5.8《鐵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法》
5.9《鐵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5.10《鐵路車站、旅客列車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5.11《鐵路食物中斷調查處理技術規程(試行)》
6.信息傳遞
一、各鐵路局客調電話:
哈爾濱局:路電033-25124市電0451-
沈陽局:路電024-24814市電031-
北京局:路電021-24184市電010-
二、哈爾濱客運段電話
1、主管乘務副段長:
路電:033-39102
市電:0451-
2、安全科科長:
路電:033-36929
市電:0451-
3、乘務科科長:
路電:033-21959
市電:0451-
3、路風科科長:
路電:033-34761
市電:0451-
4、段生產調度室:調度長:
路電:033-33974
市電:0451-
5、(晝夜)綜合調度:
路電:033-34537
市電:0451-
生產調度:
路電:033-34422
市電:0451-
6、車隊電話:
路電:
市電:
7、車隊電話:
路電:
市電:
8、車隊電話:
路電:
市電:
三、相關單位電話:
站段調度(值班室)電話:
站(車務段)路電市電
站(車務段)路電市電
站(車務段)路電市電
站(車務段)路電市電
站(車務段)路電市電
衛生部門電話
:路電市電
:路電市電
:路電市電
:路電市電
注:市電、路電均要填寫長途區號。
7旅客列車應急處置預案信息流程圖
現場應急處置組
段應急處置領導組
相關單位
應急處置
指揮組
上級領導
段生產調度室
旅客
注:實線為原始的信息傳遞線,虛線為處理后的信息傳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