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應急預案制定培訓演練制度

應急預案制定培訓演練制度

2024-07-09 閱讀 7101

一、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組員:

職責:全面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救助、應急疏散預案的具體實施,確保救助、應急疏散行動能夠按照預案順利進行。

二、應急響應

1、報警和報告現場工作人員發現事故后,應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大聲呼救,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后,所有成員立即趕赴現場。單位負責人根據事故情況決定啟動應急預案,首先向公安消防等專業部門報警。報警時要講清事故企業詳細地址、詳細情況、事故部位。

2、應急疏散應急工作人員立即組織處于事故層等受事故威脅的人員沿安全方向有序疏散。

3、控制事故初起階段根據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迅速檢查是否切斷現場電源,利用救助器材迅速施救。如事故較大,暫時難以救助,應立即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采取隔離保護等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積極配合專業人員完成任務。

4、安全防護及救護按照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對現場實行警戒,維護好現場秩序,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配合好專業人員及醫務人員搶救火場內被困傷員及重要物資。

5、應急結束救助工作結束后,總指揮部應派人對事故現場實施警戒保護,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并配合調查人員做好事故現場的調查工作。

6、工作要求

(1)全體職工要在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迅速按照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發生安全事故后,要立即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撲救,掌握情況,同時向有關單位領導報告。

(3)全體職工要本著遇事冷靜,互相協調,通力配合,不慌不亂的原則,盡快完成報警、救助、疏散周邊人員、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等各項工作。

(4)救助工作結束后,由總指揮部下達各組人員撤離現場的命令,隨后進入善后工作處理階段。

三、演練每年由單位負責人組織演練1次,演練程序按照應急預案執行。

篇2:ZJ高速服務區安全培訓演練制度

第一條?為提升服務區員工安全知識水平,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確保在發生事故時能夠做出妥善處理,每年四次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和演練;

第二條?安全教育培訓包括:各單位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含兼職安全員)安全教育培訓,新進員工的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全體員工經常性安全教育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等;

第三條?安全知識培訓內容包括:熟悉國家、公司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及服務區安全工作預案;熟練掌握滅火器材使用方法;強化企業安全意識;提高員工危險源辨識能力等;

第四條?服務區應按各項應急預案的程序,定期組織安全演練,提高員工對此事件的反應速度,其內容可以包括滅火、反搶劫等。

篇3: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對各救援隊伍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員工在突發性重大事故面前的應變能力,特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第二條演練的主要內容:

1、事故報告與接報。包括第一時間的事故現場人員或事故發現人員的報告;事故單位接報響應;事故單位向當地政府及其應急保障系統報告,請求外圍應急救援支援及其接報響應。

2、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的現場應急搶險或避險。

3、事故應急調度指揮部指揮與搶險。包括指揮部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預定位置指揮搶險工作;通知各有關應急機構進入應急狀態;指揮調動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搶險、排險、疏散、警戒、救護等相關工作。

4、調用物資。包括應急搶險車輛、裝備、通訊器材、醫療器材、藥品和個人防護用品等。

5、演練總結和預案補充。根據演練考核標準,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補充完善預案。

第三條救援指揮部和救援隊伍應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進行組織,每年都要根椐人員變化情況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

第四條每年組織進行一次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演習,具體時間由生產部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