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氣灌裝站事故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強設備的日常維護檢修,提高設備使用效率,確保生產正常進行。
2適用范圍:適用于液化石油氣灌裝站主機、輔機、電器設備等的事故管理。
3職責:
3.1各輪班(組)負責調查一、二級事故的原因分析及事故填報工作,本著“三不放過”原則教育員工,采取有利措施進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按規定對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上報液化石油氣灌裝站第一負責人。
3.2液化石油氣灌裝站第一負責人負責三、四級設備事故的原因調查、分析、整改工作,并按規定對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進行考核落實。
4事故級別的劃分:按事故的經濟損失價值分為:
4.1一級事故:事故經濟損失在1-49元之間。
4.2二級事故:事故經濟損失在50-100元之間。
4.3三級事故:事故經濟損失在101-500元之間。
4.4四級事故:事故經濟損失在501元以上的。
5管理內容與要求
5.1事故的報告、分析
5.1.1各工序(班組)發生的設備事故必須在事故發生24小時內如實填寫事故報告單,報告單一式三份,按規定程序上報液化石油氣灌裝站第一負責人,液化石油氣灌裝站第一負責人審核后,返還責任部門二份。
5.1.2事故發生部門在報告單上應提出具體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到人,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5.2事故的分析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推托扯皮。如涉及到事故原因無法確定時,應保護好現場,由液化石油氣灌裝站第一負責人組織進行分析確定,對最后確定的原因,責任部門必須執行裁決。
5.3事故的處理
5.3.1事故處理按事故級別按下列標準進行:
1、一級事故:責任部門負責人罰款20元/人,責任人罰款30元/人;
2、二級事故:責任部門負責人罰款40元/人,責任人罰款60元/人;
3、三級事故:責任部門負責人罰款100元/人,責任人罰款150元/人;
4、四級事故:生產主管罰款100元/人,責任部門負責人罰款180元/人,責任人罰款250元/人。
5.3.2事故處罰在當月工資中兌現。
5.3.3責任事故造成人員受傷,責任人承擔受害人的醫療費及誤工(人員工資)費用,在個人工資中分月扣回。
5.3.4責任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交由刑事部門處理。
篇2:石油氣灌裝站安全檢查制度
1、檢查由安全責任人負責組織,安全管理人和班(組)長、當班員工參加,每月至少進行一次。
2、檢查的部位:充裝區、裝卸臺、液化石油氣罐區及配電室等。
3、檢查內容: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及各崗位安全責任人職責履行情況。
4、火災隱患的整改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建立事故檔案情況。
5、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其它員工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新職工崗前培訓教育情況,消防設施器材、電氣設備維護保養正常運轉情況。
6、消防重點部位的防火防爆、用火用電等管理情況。
7、防火巡查的實施情況和巡查記錄情況。
8、其它需要檢查的內容。
9、檢查完畢由安全管理人填寫《月度安全檢查表》,對發現的火災隱患應填寫《隱患整改情況登記表》,由安全責任人審核簽字,并向上級部門匯報。
10、安全責任人對防火檢查中存在的火災隱患或問題給予積極組織整改和落實,并按火災隱患整改制度執行,以確保消防安全。
篇3:石油氣灌裝站安全教育制度
1、安全責任人將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列入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為安全教育、培訓提供經費和組織保障。
2、安全管理人制定單位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負責在員工中組織開展安全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培訓。
3、根據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及授課人,組織義務消防隊開展消防業務理論學習和滅火技能訓練。
4、嚴格按照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組織全站人員參加安全教育、培訓。
5、對員工應當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對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應進行安全培訓,并將組織開展宣傳教育的情況做好記錄。
6、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包括:
7、有關安全法規、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安全的操作規程;
8、本站、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9、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10、報火警、撲救初期火災以及逃生自救的知識和技能;
11、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分工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