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充裝管理
鋼瓶
?氣瓶是一種盛裝氣體的移動式壓力容器,作為特種設備已納入國務院2003年3月頒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管理的范疇。根據《條例》的有關要求,國家質檢總局2003年4月發布了《氣瓶安全監察規定》。《規定》的制定旨在加強氣瓶的安全監察,保證氣瓶的安全使用,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規定》對氣瓶的設計、制造、氣裝、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檢驗八個環節的管理要求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統計,至20**年底全國在用氣瓶總數為8974.61萬只,其中液化石油氣瓶為8001.13萬只,占氣瓶總數的89.15%。液化石油氣瓶數量很大,在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必須確保其制造質量和充裝、使用的安全。本文僅以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充裝管理為題,淺談學習《條例》和《規定》的體會。
?1.《條例》、《規定》對氣瓶充裝單位的有關規定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第二十二條對氣瓶充裝單位的條件和從事的充裝活動作出了規定。氣瓶充裝單位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許可,方可從事充裝活動。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氣瓶充裝和管理相造就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二)有與氣瓶充裝和管理相適應的充裝設備、檢測手段、場地廠房、器具、安全設施和一定的氣體儲存能力,并能夠向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氣瓶;
?(三)有健全的充裝管理制度、責任制度、緊急處理措施。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對氣瓶使用者安全使用氣瓶進行指導,提供服務。
?根據《氣瓶安全監察規定》,氣瓶應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和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進行充裝規定的氣體。氣瓶的充裝單位應當符合必備的條件,取得省級質監部門頒發的《氣瓶充裝許可證》,應當履行對氣安全全面負責、對氣瓶的充裝安全負責等義務,氣瓶充裝單位負責人和氣瓶充裝人員應當經當地質監部門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氣瓶充裝單位只能充裝自有產權氣瓶,不得充裝技術檔案不在本充裝單位的氣瓶,氣瓶充裝單位應當保證充裝氣體的質量和充裝量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裝氣瓶或將報廢氣瓶翻新后使用。
?2.對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有關規定
?2.1液化石油氣?liquefiedpetroleumgases
?石油氣通常是指在石油提練過程中分離出的氣體,主要是由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組成的混合氣體。石油氣具有很高的熱值,是一種理想的工業和民用氣體燃料,它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石油氣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但在一定的溫度和一定的壓力下呈液態,故稱為液化石油氣。
?2.2液化石油氣鋼瓶?liquefiedpetroleumgascylinders
?按照GB5842-1996《液化石油氣鋼瓶》和GB15380-20**《小容積液化石油氣鋼瓶》標準的規定,適用于水壓試驗壓力不大于3.2Mpa,公稱容積小于150L,在正常環境溫度(-40℃~+60℃)下盛裝液化石油氣用的可重復充裝的鋼質焊接氣瓶稱液化石油氣鋼瓶(以下簡稱鋼瓶)。目前我國常用液化石油氣鋼瓶主要型號和技術參數見表1:
?表1?鋼瓶型號和參數
型號鋼瓶內直徑mm公稱容積L鋼瓶材質牌號設計壁厚mm名義壁厚mm最大充裝量kg鋼瓶重量kg備注
?YSP-22004.7HP2951.62≤23.4小容積鋼瓶
?YSP-524412HP2952.02.5≤57小容積鋼瓶
?YSP-1031423.5HP2952.53≤1013
?YSP-1531435.5HP2952.53≤1516.5
?YSP-50400118HP3252.93.5≤5047
?注:其他型號的鋼瓶,按《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規定設計。
2.3充裝?filling
?氣體(無論是氣態還是液態)需要在一定的壓力下才能充入盛裝氣瓶,以便于儲存、運輸和使用,將氣體充入盛裝氣瓶的過程稱為充裝。液化石油氣的充裝通常是通過壓縮機和烴泵來實現的。液化氣體氣瓶的充裝按GB14193-1993《液化氣體氣瓶充裝規定》執行。
?2.4充裝量?fillingweight
?氣瓶內充裝的氣體重量。充裝量不得大于氣瓶公稱容積與氣體的充裝系數的乘積。
?2.5最大充裝量ma*imumfillingweight
?依據《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規定的充裝系數計算的鋼瓶充裝氣體的重量。液化石油氣體的充裝量不得大于所裝氣瓶規定的最大充裝量。例如,YSP-15型鋼瓶,其公稱為35.5L,按照2000年版《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液化石油氣的充裝系數0.42kg/L,則最大充裝量為35.5×0.42=14.9kg。
?2.6?鋼瓶充裝量的允許偏差
?由于氣體的充裝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隨機偏差,但隨機偏差必須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根據17267-1998《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標準規定,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充裝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充裝量及允許偏差
?鋼瓶型號重量充裝允許偏差,kg
?YSP-21.9±0.1
?YSP-54.8±0.2
?YSP-109.5±0.3
?YSP-1514.5±0.5
?YSP-5049.0±1.0
3.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安全容積
?液化石油氣屬于一種低壓液化氣體,充裝后鋼瓶內上部介質為氣態石油氣,下部介質為液態石油氣,上下部位的氣、液兩相始終處于動態平衡狀態。鋼瓶內充裝的液化石油氣的最大充裝量不得超過表1中規定。
?根據我國《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我國境內的氣瓶在-40℃~60℃的環境溫度下使用,就是說氣瓶在正常環境溫度(-40℃~60℃)下使用是安全的。在設計鋼瓶結構時已充分考慮鋼瓶容積的安全性。根據計算,當環境溫度在15℃、充裝的液化石油氣剛好達到規定的充裝量時,鋼瓶內尚有15%的氣相空間;當環境溫度上升到30℃時,瓶內的液態石油氣的體積膨脹可達到鋼瓶總容積的89%。為了避免瓶內液化石油氣體因受熱膨脹而導致發生事故,鋼瓶最大充裝量的確定在60℃環境溫度下,瓶內所充裝的液化石油氣仍不會被液相所充滿,應仍保留3%以上的氣相空間。
?鋼瓶的充裝量與鋼瓶的容積有直接關系。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實際容積不得小于表1規定的容積,如果鋼瓶的容積不符合要求,不論鋼瓶的其他性能指標是否合格,鋼瓶都應該判為不合格。
?4.液化石油氣鋼瓶不允許“超裝”
?如果YSP-15型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量超過了15kg,鋼瓶還安全嗎不安全,甚至會出現鋼瓶爆炸危險。液化石油氣是易燃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氣鋼瓶如果“超裝”,有可能發生爆炸的危險性。據事故設調查分析,過量充裝是導致鋼瓶爆炸的重要原因,其主要特征是:
?(1)爆炸時環境溫度不高,未超過最高環境溫度;
?(2)爆炸是物理性的,且爆炸前一般都處于靜止態;
?(3)爆破的氣瓶都有比較明顯的塑性破壞的特征。這些特征表明爆炸事故是由于氣瓶內產生了很高的壓力所造成的。
?氣體具有良好的膨脹性和壓縮特性,而液體(包括液化氣體)的膨脹性和壓縮性能與氣體相比則小得多。如果鋼瓶“超裝”了,就可能出現“滿液”現象,意味著瓶內已無能夠自由膨脹的氣相空間。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由于溫度升高,瓶內液體膨脹受到瓶體剛性結構的拘束,反過來又給瓶體內壁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如果環境溫度繼續上升,就會造成滿液后的溫升壓力繼續增大,經實驗和理論計算,滿液后溫度每升高1℃,瓶內壓力升高1.96~2.94Mpa;如果升溫3℃,則鋼瓶內承受的壓力就會達到7.06~9.80Mpa;而液化石油鋼瓶設計壓力為2.1Mpa,對于YSP-15鋼瓶而言,水壓爆破試驗的壓力≥7.0Mpa為合格。大量試驗數據表明,當水壓爆破試驗壓力達到9.0~11.5Mpa時,鋼瓶就會發生爆裂。鋼瓶“滿液”后,如果溫度上升更高,則溫升壓力就會上升更大,當鋼瓶內的壓力超過鋼瓶所能承受壓力后,鋼瓶就會發生爆裂,液化石油氣外泄,遇明火就會發生爆炸燃燒事故。所以,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安全充裝的基本準則是不允許“超裝”。其實,防止鋼瓶“超裝”并不難,只按規程操作,就不會超裝,也就不會發生因“超裝”而引起的事故。
?5.液化石油氣鋼瓶也不可以“少裝”
?液化石油氣鋼瓶不允許“超裝”的道理已深入人心,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少裝”問題逐漸凸顯,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缺斤少兩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液化石油氣是國家規定的定量包裝商品,在國家強制性標準GB17267-1998中已對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充裝量及允許偏差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見表2),鋼瓶內液化石油氣的充裝量只要在表2規定的范圍內是符合規定的,如果低于允許偏差的下限則視為“少裝”,這就違反了《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1995年12月8日國家技術監督局第43號令),因而要按照《商品講師違法行為處罰規定》(1999年3月12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第3號令)予以處罰。
?據報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站進行抽查,抽查結果10瓶液化石油氣中就有4瓶短斤缺兩,其中有一瓶標稱為14.5kg的液化石油氣竟然少了1.6kg,無形之中氣站一瓶氣就從中多賺了市民近5元錢。因此,加強對液化石油氣的充裝管理勢在必行。
?6.加強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充裝管理
?為了貫徹執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和《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各地已出臺了加強氣瓶管理的具體措施,在大力整頓瓶裝液化氣市場的基礎上,對瓶裝液化氣鋼瓶實行“封口證”和鋼瓶“計量標識證”的兩證管理。
?根據各地的主管部門的規定,對已充裝液化氣的鋼瓶閥門實行塑料標簽封口標識管理。塑封標簽在鋼瓶閥門出氣口上加熱封口,塑封標簽應標明:充裝企業名稱、充裝液化氣的凈含量、監督電話等字樣。專用的液化氣鋼瓶塑封標識證由計量檢定部門統一制作;全過程都處于嚴格的受控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印刷、偽造、涂改、冒用買賣或者轉讓專用的塑封標識;使用單位對塑封標識應有專人保管,嚴格發放、使用制度,并必須建立使用登錄臺帳。
?瓶裝液化氣充裝、銷售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GB17267-1998《液化石油氣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的規定,不得“超裝”和“少裝”,充裝單位必須持有計量合格證,每只鋼瓶貼上“計量合格標識證”即“C”型定量合格標志。為了保證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準確,維護消費者利益,量質技術監督部門已啟動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制度,合格的生產企業將在自己的商品上貼上定量包裝的“C”合格標志。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以企業自愿為原則,按照《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規范》的要求,進行自我評價,達到要求的企業,以自我評價聲明的方式,明示企業已經達到計量保證能力要求,并向所在地省級質監部門申請計量保證能力評價。經核查符合要求的企業,予以備案并頒發全國統一的《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證書》,可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全國統一的計量保證能力合格標志“C”。“C”是英文“中國”(CHINA)的第一個字母,是全國統一的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的合格標志。計量保證能力合格標志圖形外沿為正八邊形,內沿為正方形。老百姓只要在鋼瓶上看到標志“C”,就不用再擔心瓶裝液化石油氣“短斤少兩”了。
?“兩證”管理是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對用戶誠信服務的承諾;但是也不能不看到,時下仍然有一些充裝單位還存在“短斤少兩”的現象,政府主管部門應對那些不守誠信的充裝單位進行整治。國家質檢總局2003年4月發布的《氣瓶安全監察規定》明確規定:充裝單位存在充裝前不認真檢查氣瓶鋼印標志和顏色標志,未按規定進行瓶內余氣檢查或回收氣瓶內殘液而充裝氣瓶,造成氣瓶錯裝或超裝的;對氣瓶進行改裝和對報廢氣瓶進行翻新的;未按規定粘貼氣瓶警示標簽和氣瓶充裝標簽的;負責人或者充裝人員未取得特種設備作業證書等6種行為之一的,將被處于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將被責令暫時營業,直至吊銷其充裝許可證。
?7.加大科技含量,實現智能化充裝
?充裝技術落后是導致瓶裝液化石油氣“短斤少兩”的客觀原因之一。長期以來,一些液化石油氣充裝站的充裝技術多是采取磅秤稱重、人工灌裝的方式,計量方法、充裝方法以及監督手段等方面都顯得比較落后。液化石油氣的充裝量的計量基本上是采用鋼瓶毛重(鋼瓶充裝液化石油氣后的實瓶重量)減去皮重(鋼瓶自身重量)等于所充裝的液化石油氣凈重的計算方法,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種稱重計算的方法含有較大的不確定度,導致充裝量誤差較大,因此,加大科技含量,采用智能化充裝是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技術的發展方向。
?據報導,國外現代電子稱重技術和可編程控制技術的小秤量定量包裝機械發展很快,技術水平很高,如日本的計算機組合秤,借助計算機系統進行分組同步計量,可實現快速、準確稱重,精確度高。
?近年來我國液化石油氣鋼瓶智能化充裝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綜合起來其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采用稱重傳感器技術和計算機A/D轉換技術,實時采集稱重數據;
?(2)自動去除鋼瓶重量,無需再單獨稱量空瓶,較好地解決了不同重量鋼瓶的充裝問題,即使鋼瓶較輕也不會超裝;
?(3)自動累計灌裝的鋼瓶總數和液化氣的總重量,可隨時察看,便管理;
?(4)當液化氣充裝到設定重量時會自動切斷,有聲光報警,防止人為超裝的現象;
?(5)充裝誤差小于0.05kg,完全能夠滿足不“超裝”和不“少裝”的要求;
?(6)克服了磅秤和機械秤精度低、易磨損、不直觀等缺點,使用方便,維修量少。
?從以上特點可以看出,傳感技術計和算機技術相結合,應用于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必定會促進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技術向前發展,讓人民群眾的更加放心使用液化石油氣。
篇2:液氧液氮液氬充裝安全管理辦法
充裝場所應由槽車或消防車出入通道,并有足夠寬度,便于槽車或消防車通行。
充裝液氧容器的場所內的隔墻、屋頂建筑,不得低于GBJ16中的二級防火、耐熱的規定;建筑物的防雷要求,應符合GB50057的規定。
液氧的貯存、汽化、充裝、使用場所易設圍墻或柵欄;安全出口必須布置適當,一般需有分別布置在兩側的出入口,一旦發生危險時能使人員迅速撤離;氣化器的場所允許設一個出入口。門窗必須向外開。
液氧、液氮、液氬的特性及其危險
液氧、液氮、液氬均為低溫液化氣體,在101.325KPa壓力下,液氧沸點為-182.83℃;液氮沸點為-195.65℃;液氬沸點為-185.71℃。當與人體皮膚、眼睛接觸會引起凍傷(冷燒灼)。
低溫液體液體汽化為氣體時,體積會迅速膨脹,在0℃,101.325KPa狀態下。1L液體汽化為氣體:氧為800L;氮為647L;氬為780L。在密閉容器內,因液化汽體使壓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壓危險。
液氧和氣氧是一種強助燃劑。
氮氣、氬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不可燃的惰性氣體,有很強的窒息性,會引起窒息危險。
充裝安全管理規定
安裝場所必須有良好的通鳳條件或設有換氣通風裝置,并能安全排放液體、氣體。
充裝場所必須設有安全出口,周圍應設置安全標志,安全標志的要求應符合GB2894的有關規定。
充裝容器的基礎必須堅實牢固,并應防火耐熱;安裝液氧設備的基礎必須無油脂及其它可燃物,嚴禁使用瀝青地面。
充裝場所附近必須有充足的水源,場所必須有滅火器材,場所周圍5m內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保持場地清潔干凈。
充裝場所應由槽車或消防車出入通道,并有足夠寬度,便于槽車或消防車通行。
充裝液氧容器的場所內的隔墻、屋頂建筑,不得低于GBJ16中的二級防火、耐熱的規定;建筑物的防雷要求,應符合GB50057的規定。
液氧的貯存、汽化、充裝、使用場所易設圍墻或柵欄;安全出口必須布置適當,一般需有分別布置在兩側的出入口,一旦發生危險時能使人員迅速撤離;氣化器的場所允許設一個出入口。門窗必須向外開。
液氧容器間的充裝間距,應不小于相鄰兩容器中較大容器者的半徑,且最小間距不小于1m。
液氧容器與其他建筑物、貯罐、堆場的建筑防火間距必須符合GBJ16的有關規定。當防火間距不能達到時,應建筑高于容器及防火物0.5m的防火隔墻,可減少防火間距到上述規定的1/2。
操作人員在充裝或處理低溫液體時,應戴上干凈易脫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產生液體噴射或飛濺可能,應戴上護目鏡或面罩。處理大量低溫液體或低溫液體嚴重泄漏時,應穿上無釘皮靴,褲腳套在皮靴外面。
操作人員在充裝或處理液氧時,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個人防護裝備,凡被油脂沾污過的衣服和防護用品必須更換;不得穿著有靜電效應的化纖服裝;不得穿有釘鞋。操作人員的服裝若已滲透了氧,則不得進入有明火的場所。必要時,必須更換衣服或經過充分的吹除,在大氣中至少吹除15min。
在進入通鳳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液氮、液氬及其氣體時必須分析大氣含氧量,當含氧量低于18%時,操作員必須戴上自供式防護面具,并需在有專人監護下進行操作處理。空氣中含氧檢測方法可用"化學分析法"來測定。
操作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或低溫氣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的凍傷應迅速到醫院治療。
槽車容器管路系統有微小泄漏時,應及時檢修處理;有嚴重泄漏時,必須將槽車開到人稀、空曠安全處,逐漸排放,并應嚴格監護;排放時,人、車應處在上風向。排放液氧時,必須關閉汽車發動機;液氧波及區內嚴禁明火。
當槽車在途中發生重大事故,須及時報告當地有關部門進行處理,同時須做應急措施。
容器附近發生火災,若環境溫度有可能加速液體汽化時,可使用冷卻水噴射到容器外殼上進行降溫。
篇3:充裝車間安全管理制度
1、車間內外嚴禁煙火,禁止攜帶任何火種,穿帶釘鞋和化纖衣服進入車間。
2、非車間工作人員嚴禁入內,因工作需要進入灌瓶車間時必須經過領導批準。外來參觀人員要由廠內專人陪同參觀。
3、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者方可獨立操作,未經培訓考試不合格者不得獨立操作。
4、操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著防靜電的勞動保護用品,不得赤手、赤膊操作;操作人員必須監守崗位,不得隨便離崗,因故必須離開時,應安排好替崗人員。
5、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控制灌裝質量,對超重瓶、漏氣瓶要及時處理,不得交給下班或過夜,不準在車間內存放。
6、車間通風設備要保持良好,生產前應首先打開通風設備降低車間內液化石油氣的濃度;在生產中,要定時對灌瓶車間的液化氣濃度進行檢測。當液化氣的濃度達到規定值(爆炸下限的40%)時,應停止灌裝,查找漏氣原因并及時排除。
7、車間內應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杜絕或減少跑、冒、滴、漏,以及保持車間內的液化石油氣濃度保持在規定值以下。
8、車間內嚴禁摔、砸、滾鋼瓶,嚴禁用鐵器互相敲打、碰,防止產生火花。鋼瓶灌裝前應進行嚴格檢查,不合格鋼瓶不得進行灌裝。
9、車間內應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操作人員必須做到人人會使用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