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企業安全環保教育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煉化企業安全環保教育工作,提高全體員工安全環保素質,防止各類事故發生,保護環境,減少職業危害,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股份公司各煉化企業,銷售企業可參照執行。
第二章主要內容及組織要求
第三條安全環保教育內容分為基礎知識教育和技能教育。其中基礎知識教育的內容包括適用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安全、環保、消防、氣防、職業衛生基本知識;各類事故案例;HSE體系相關知識等。技能教育的內容包括崗位安全、環保、消防、氣防、職業衛生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項;崗位應急預案及必要的操作技能等。教育的內容必須做到培訓率100%、考核準確率100%、持證率100%。
第四條安全環保教育的形式包括三級教育、日常教育、專業教育和補充教育等。
第五條煉化企業領導和各二級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必須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任職。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每年再培訓由煉化企業人事部門組織,其主要內容為:
(一)?國家、地方和上級部門安全、環保、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規章制度;
(二)?本企業安全、環保、職業衛生管理知識及管理職責;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
(四)?事故應急處理及防治污染擴散措施及有關事故案例;
(五)?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六)?HSE體系相關知識;
(七)?安全環保先進理念、文化和經驗。
第六條煉化企業安全環保主管部門負責人應參加相應的安全環保主管部門組織的教育培訓并持證上崗。
第七條各級專職安全環保監督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環保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一)?對專職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每年再教育,由企業人事部門和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共同組織,其主要內容為:
1、國家、行業和上級部門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規章制度;
2、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及消防技術、職業衛生、安全文化;
3、防火、防爆基本知識,特種設備及附件的安全管理;
4、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5、事故應急處理、防治污染擴散措施及有關事故案例的學習等;
6、HSE體系相關知識。
(二)?對專職環保監督管理人員的教育,由煉化企業人事部門和環保監督管理部門共同組織,其主要內容為:
1、國家、上級部門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
2、企業環境保護管理、污染預防與環境治理、監測技術;
3、清潔生產基礎知識及煉化專業清潔生產技術方案;
4、事故應急處理、防治污染擴散措施及有關事故案例等;
第八條各專業管理部門和車間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環保教育由各企業人事部門組織實施,經考試合格方能上崗,安全環保教育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其教育的主要內容為:
(一)?國家、行業和地方的安全、環保、職業衛生法律、法規、標準,上級部門及本企業的安全、環保、職業衛生規章制度;
(二)?本部門和本崗位安全、環保、職業衛生管理職責;
(三)?安全環保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識;
(四)?事故應急處理、防治污染擴散措施及有關事故案例學習等。
第九條基層班組長的安全環保教育由各煉化企業及二級單位人事部門和安全環保監督管理部門共同組織實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環保教育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其主要內容為:
(一)?國家、上級部門和本企業安全、環保、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定;
(二)?安全環保技術、職業衛生、消防和安全文化知識;
(三)?本班組和相關崗位的危害因素、環境因素、安全環保注意事項,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
(四)?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搶救、應急處理及防治污染擴散等措施等。
第三章新入廠員工三級安全環保教育
第十條凡新入廠員工(包括合同工、學徒工、外單位調入員工、代培人員和實習人員等)必須進行三級安全環保教育,經煉化企業公司級(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環保教育,其時間不少于72學時(實習人員不少于24學時),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生產崗位工作和學習。
第十一條煉化企業公司級(廠級)安全環保教育由主管安全環保的經理(廠長)負責,由人事部門和安全環保監督管理部門共同負責組織,其時間不少于40學時(實習生不少于8學時)。其主要內容為:
(一)?國家、上級部門有關安全、環保法律法規、職業衛生法律法規;
(二)?通用安全技術、環保技術、職業衛生基礎知識、消防及氣防知識;
(三)?本企業(廠)生產概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特點和關鍵生產裝置重點生產部位介紹;
(四)?上級部門和本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規章制度;
(五)?本企業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運行與排放情況;
(六)?典型事故案例及教訓,預防事故和防止環境污染的基本知識等。
新員工經煉化企業公司級(廠級)安全環保教育并考試合格后,方可分配到車間。
第十二條車間級安全環保教育由車間主任負責,車間安全環保技術人員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24學時(實習生不少于8學時)。其主要內容為:
(一)?本車間的生產概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職業衛生狀況;
(二)?本車間主要安全、環保危害因素和安全、環保規程;
(三)?安全環保設施、工器具、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及火警和急救聯系方法,預防事故、職業危害和環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四)?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及典型事故案例學習等。
新員工經車間級安全環保教育并考試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組。
第十三條班組級安全環保教育由班組長組織,班組安全員負責教育,可采用講解、演習相結合等方式,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其主要內容為:
(一)?本崗位(工種)的生產流程及工作特點和注意事項;
(二)?本崗位(工種)設備、工具的性能和安全技術裝備、安全環保設施、監控儀表的作用,防護用品的使用與保管方法;
(三)?本崗位所負責的環保措施,運行與排放情況;
(四)?本崗位(工種)安全、環保危害因素的預防措施及事故案例學習等;
(五)?本車間應急預案及本崗位的具體操作。
新員工經班組安全環保教育并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崗位,按有關規定安排相應工作和實習。
第十四條三級安全環保教育和考試情況填入廠和車間安全環保教育臺帳。
第十五條未經三級安全環保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
第十六條每個單位都應建立員工三級安全環保教育卡片,卡片由各煉化企業統一制作,在車間存檔。在工作變動時,卡隨人走。
第十七條新員工應按規定時間接受培訓,經過一個時期實際工作后,再由人事部門組織對其進行全面考核,合格后頒發上崗操作證和安全作業證,方可頂崗操作。
第十八條員工在內部調動工作崗位時,接收單位應對其進行車間、班組級換崗安全環保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第十九條員工離開操作崗位(休產假、病假、外出學習等)半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重新進行車間、班組安全環保教育。
第四章其他人員安全環保教育
第二十條凡臨時工、外來施工作業、外來工作人員和參觀人員,進現場前必須接受入廠安全環保教育。
第二十一條對臨時工的安全環保教育,由招收單位和使用部門負責,時間不少于8學時。教育內容為:入廠安全禁令、本單位生產特點、從事工作的性質、安全環保注意事項、事故教訓、有關安全制度、應急防護方法及緊急撤離通道等,并在工作中要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和檢查。
第二十二條對外來施工作業和外來工作人員的安全環保教育,由項目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經工廠和相關車間進行一、二級施工安全環保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行現場施工和作業。
第二十三條進入廠區辦事和參觀人員的安全環保教育,由接待部門負責,參觀人員應有專人帶領。其內容為本廠的有關規定、安全環保注意事項、應急防護方法及緊急撤離通道等。
第五章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環保教育
第二十四條凡從事電氣、鍋爐、放射、壓力容器、金屬焊接、起重、車輛(船舶)駕駛等特種作業人員,由企業主管部門與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組織進行專業性安全環保教育與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從事作業。
第二十五條特種作業人員應按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要求定期參加培訓和復審,成績記入安全環保教育臺帳。
第六章班組安全活動
第二十六條班組在班前會上要進行安全講話,根據交接班的情況,班長安排當班期間安全環保的有關工作,結合存在問題,布置對策。班后會上要總結分析當班安全環保狀況。
第二十七條各單位必須開展以班組、車間或科室為單位的安全活動,每次安全活動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安全活動時間不能挪作他用。班組安全活動每月不少于2次,并做好記錄。
第二十八條安全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有關文件,操作規程及其安全環保知識;結合典型事故匯編,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吸取教訓;開展事故預想模擬演習和崗位練兵,組織各種安全應知應會知識的學習和考試;檢查安全環保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和消除事故隱患、預防環境污染;開展安全環保技術講座、攻關和其他安全環保科研活動等。
第二十九條安全活動應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討論、有記錄。各單位安全環保監督管理部門對活動形式、內容提出具體要求。車間領導或安全環保監督人員每月對安全活動記錄全面檢查一次并寫評語;安全環保監督管理部門每月對班組進行抽查。
第三十條車間領導、管理人員和操作服務人員必須按時參加安全活動,廠領導及處室有關人員必須定期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第七章其它規定
第三十一條各單位根據不同季節和節假日及停車檢修前的特點,及時組織進行有關的安全環保教育。
第三十二條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各單位組織編制新的安全環保操作規程,進行專門教育。有關人員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第三十三條發生事故和嚴重未遂事故時,各單位應組織事故現場教育,汲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發生。對事故責任者要停職進行教育,教育合格后方可恢復工作。
第三十四條各單位應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廣播、電視、簡報、標語、漫畫、圖片、安全講話和事故現場會等形式,開展經常性安全環保教育活動。
第三十五條煉化企業各管理部門組織各級管理人員輪訓時,應有安全環保方面內容。
第三十六條車間每年組織全體員工進行一次安全環保知識考試,成績填入安全作業證并記入車間教育臺帳,作為上崗依據之一。
第三十七條對認真開展安全環保教育,并在防止事故、預防環境污染和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員工,給與表彰和獎勵。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環保教育造成事故、環境污染或嚴重職業危害的,予以處罰并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八條各煉化企業應根據本辦法的要求,制定本單位的安全環保教育實施細則。
第三十九條本規定由煉油與銷售分公司、化工與銷售分公司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篇2:安全環保教育制度
一、目的
為了使員工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環保生產方針、政策、法令、法規,使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環保意識,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二、對象
公司全體員工及相關方人員
三、教育形式及管理程序
3.1新入司員工的三級安全教育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凡新入司員工必須經過公司、部門、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公司、部門、班組三級安全教育時間分別不得少于24學時。
3.1.1公司安全教育
經理部將新入司員工名單及時提供給安環辦,由安環辦統一組織進行公司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為:
(a)企業的性質、本單位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b)安全防護基礎知識、一般消防知識、環保節能及氣體防護常識;
(c)典型事故案例及教訓。
公司級安全教育完畢后,由安環辦統一命題并組織考試。考試合格者,須經安環辦經理在“三級安全教育考核表”上簽署意見后方可分配到部門。若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3.1.2部門安全教育
要求結合本部門的生產實際和特點,安排教育內容。
(a)生產或工作特點;
(b)本部門安全生產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c)安全設施、工具、個人防護用品、急救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
(d)典型事故案例及教訓。
部門級安全教育完畢后,由部門命題組織考試。考試合格者部門領導在“三級安全教育考核表”上簽署意見后方可分配到班組,若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到班組上崗。
3.1.3班組安全教育
由新員工所在班組結合崗位的工作特點進行班組安全教育。可采取講解和實際演示相結合方式進行,教育內容為:
(a)本崗位(工種)的生產流程、工作特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b)本崗位(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c)本崗位(工種)設備、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裝置、安全設施、安全監測、監控儀器的作用,防護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
(d)本崗位(工種)事故教訓及危險因素的預防措施。
班組級安全教育完畢后,由班組長命題,經部門審核后并組織考試。
員工經過班組考核合格后,班組長在“三級安全教育考核表”上簽字后,交部門報安環辦經理批準后轉經理部,由經理部保存并錄入信息。
3.1.4三級安全教育中的公司級教育考核記錄由安環辦保存,部門及班組對新員工的教育記錄由部門保存。
3.1.5三級安全教育中,各級組織者必須如實填寫“三級安全教育考核表”。“三級安全教育考核表”由經理部管理存檔。
3.1.6未經三級安全教育者或未通過三級安全教育者不得轉正上崗。
3.2班組長安全教育與全員安全環保教育
3.2.1班組長安全教育與全員安全環保教育每年至少一次,主要由各部門內部組織進行。主要內容有:安全技術、作業指導書、環保節能、設備原理、防火防爆、用電安全知識、安全管理等。
3.2.2班組長安全教育與全員安全環保教育由部門填寫“培訓登記表”,教育完畢后由部門命題,經安環辦主任審核后組織進行考試。教育記錄由經理部存檔,考試記錄由各部門存檔。
3.3特種作業人員技術培訓教育
3.3.1特種作業人員技術培訓教育是指對電工、司爐工、壓力容器操作工、灌裝操作工焊工、起重機械工、機動車輛司機、危險化學品操作等員工的安全技術培訓。特種作業培訓由安環辦對外聯系組織實施,培訓周期按相關政府職能有關規定進行。
3.3.2特種人員培訓由各部門填寫“培訓登記表”,經安環辦主任簽字后轉經理部存檔。
3.4中層領導干部及安全員安全教育
3.4.1中層領導干部與安全員的安全教育由安環辦負責組織實施,經理部配合,有關部門協助進行,主要內容為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和安全防范措施等,培訓周期每兩年至少一次。
3.4.2中層干部與安全員安全教育由安環辦填寫“培訓登記表”,經安環辦主任簽字后轉經理部存檔。安全教育完畢后由安環辦命題考核、閱卷。安全教育記錄由經理部存檔,考試記錄由各部門存檔。
3.5變換工種人員安全教育
3.5.1變換工種人員是指由于各種原因,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再從事原來的工作,而從事另一種工作的人員,對其在從事新工作之前必須進行的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是新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規定、新崗位特點、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等。
3.5.2變換工種員工在經理部領取“職工變換工種安全教育單”,到新部門及班組接受部門級和班組級安全教育。具體實施步驟與3.1.2、3.1.3相同。考核結束后,“職工變換工種安全教育單”經安環辦經理簽字后交經理部存檔,考核記錄由新崗位部門保存。
3.6代培人員與院校實習人員教育
代培人員與院校實習人員是指在我公司代為培訓與實習人員。代培與實習人員分到部門和班組后,首先必須經過部門和班組安全教育。經理部將培訓名單通知安環辦,經安環辦經理批準,轉給部門進行部門及班組安全教育及考核,考核結束后填寫“代培(實習)人員安全教育單”并上報安環辦,安環辦經理批準后轉經理部,由經理部存檔并辦理相應的手續,考核記錄由部門保存。
3.7復工安全教育
對于脫離操作崗位(如產假、病假、學習、外借等)六個月以上重返崗位操作者,必須進行再教育。經理部將復工培訓名單通知安環辦,經安環辦經理批準,轉給部門進行部門及班組安全教育考核,考核結束后填寫“復工人員安全教育單”并上報安環辦。安環辦經理批準后轉經理部,由經理部辦理相應的手續,考核記錄由部門保存。
3.8臨時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
對于我司使用的臨時作業人員(包括施工人員),根據崗位的不同,由各所轄部門安排進行臨時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安環辦負責監督、檢查,培訓結束后,由部門填寫“臨時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單”并上報安環辦,經安環辦經理批準后轉經理部,由經理部辦理相應的手續,考核記錄由部門保存。
3.9對于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產品投產前,各部門要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對所在崗位和有關人員由部門進行安全教育與考核。各部門填寫“培訓登記表”,教育完畢后由部門命題,經安環辦主任審核后組織進行考試。安全教育記錄由經理部存檔,考試記錄由各部門存檔。
3.10對于嚴重違章違紀員工,由部門送至安環辦再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與考核。
四、記錄
序號名稱?編號保存部門?保存期限
1.?三級安全教育考核表E&OZD-11JL-01?經理部3年
2.安全教育單?E&OZD-11JL-02?經理部3年
3.?培訓登記表?E&OC*-4.4.2JL-4?經理部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