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管理制度
第1條凡生產、使用、經營、運輸化學危險物品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規、制度和標準,并建立化學危險物品管理制度。對不屬于化學危險物品管理范圍,但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物品,或其他危險物品均應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加強管理。
第2條危險物品的運輸必須嚴格執行《危險貨物運輸規則》(鐵路運輸適用本)、(鐵運[1987]802號文公布)和《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JT3130)中的有關規定。
第3條使用和運輸放射性物品,尚須執行《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GB4792)中的有關規定。
第4條危險物品的包裝容器必須牢固、嚴密,并按照國家頒發的《危險貨物包裝標志》(GB190)的規定印貼專用標志和物品名稱。易燃、易爆的化學危險物品,要將其理化、毒理性質數據(閃點、熔點、自燃點、爆炸極限等),以及防火、防爆、滅火、安全運輸等注意事項寫在說明書上,否則不準出廠。
第5條應指派責任心強,經培訓考核,并熟知危險物品性質和安全防護知識的人員管理危險物品。
第6條凡使用爆炸物品,必須隨用隨領,所領取的數量不得超過當班用量,剩余的要及時退回。加工后的起爆炸藥,必須單獨存放,嚴禁個人自帶、私存炸藥和雷管,不得將炸藥和雷管用于非生產活動。
第7條生產和使用劇毒物品場所及其操作人員,必須加強安全技術措施和個人防護措施。
1.安全技術措施
(1)改革工藝技術,并采用安全的生產條件,防止和減少毒物溢(逸)散。
(2)以密閉、隔離、通風操作代替敞開式操作。
(3)加強設備管理,杜絕跑、冒、滴、漏。
2.個人防護措施
(1)配備專用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器具,專人保管,定期檢修,保持完好。
(2)嚴禁直接接觸劇毒物品,不準在生產、使用場所飲食。
(3)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工作結束后必須更換工作服、清洗后方可離開作業場所。
(4)劇毒物品場所,應備有一定數量的應急解毒藥品。
3.對中毒人員的搶救,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8條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如:液氯、液氧、乙炔、液化石油氣、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等)使用時,氣瓶內應留有余壓,且不低于0.05兆帕(MPa),以防止其他物質竄入。
第9條盛裝腐蝕性物品的容器應認真選擇,具有氧化性酸類物品不能與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燃燒物品混裝,酸類物品嚴禁與氰化物相遇。
第11條易燃物品的加熱禁止使用明火,在高溫反應或蒸餾等操作過程中,如必須采用煙道氣、有機熱載體、電熱等加熱時,應采取嚴密隔絕措施。
第12條生產、使用危險物品和企業,應根據生產過程中的火災危險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氣、通風、泄壓、防爆、阻止回火、導除靜電、緊急放料和自動報警等措施。
第13條輸送有毒有害物料,應采取防止泄漏的措施。
第14條輸送固體氧化劑、易燃固體等,應防止摩擦、撞擊。
第15條容易發生跑氣、跑料的大型易燃、易爆、劇毒物品的裝置,應設有能迅速停止進料,防止跑氣、跑料的安全設施,并應具有捕集中和、解毒和打撈流失危險物品的方法,避免事態擴大。
第16條凡用于生產水煤氣等有毒有害氣體的蒸汽(水)管道,必須與生活用汽(水)管道分開,用途不同的工作氣體(液體)管道不應聯通。
第17條生產、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和粉塵的排放,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排放標準,凡能相互引起化學反應發生新危害的廢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
第18條危險物品的裝卸運輸人員,應按裝運危險物品的性質,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裝卸時必須輕裝輕卸,嚴禁摔拖、重壓和摩擦,不得損毀包裝容器,并注意標志,堆放穩妥。
第19條危險物品裝卸前,應對車(船)搬運工具進行必要的通風和清掃,不得留有殘渣,對裝有劇毒物品的車(船),卸后必須洗刷干凈。
第20條裝運爆炸、劇毒、放射性、易燃液體、可燃氣體等物品,必須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運輸工具。
1.禁止用電瓶車、翻斗車、鏟車、自行車等運輸爆炸物品。運輸強氧化劑、爆炸品及用鐵桶包裝的一級易燃液體時,沒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鐵底板車及汽車掛車。
2.禁止用叉車、鏟車、翻斗車搬運易燃、易爆液化氣體等危險物品。
3.溫度較高地區裝運液化氣體和易燃液體等危險物品,要有防曬設施。
4.放射性物品應用專用運輸搬運車和抬架搬運,裝卸機械應按規定負荷降低25%。
5.遇水燃燒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機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運。
第21條運輸爆炸、劇毒和放射性物品,應指派專人押運,押運人員不得少于2人。
第22條運輸危險物品的車輛,必須保持安全車速,保持車距.嚴禁超車,超速和強行會車。運輸危險物品的行車路線,必須事先經當地公安交通部門批準,按指定的路線和時間運輸,不可在繁華街道行駛和停留。
第23條運輸易燃、易爆物品的機動車,其排氣管應裝阻火器,并懸掛“危險品”標志。
第24條運輸散裝固體危險物品,應根據性質,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塵飛揚和遮陽等措施。
第25條劇毒物品用后的包裝箱、紙袋、瓶、桶等必須嚴加管理,物資部門要統一回收,登記造冊,專人負責管理。
1.鐵制包裝容器不經徹底洗刷干凈,不得改作它用。
2.包裝容器必須在安全、保衛部門指派的專人監護下銷毀。
第26條化學危險物品和放射性物質等廢棄物的報廢處理,必須預先提出申請,制定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經當地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處理。
第27條凡拆除的容器、設備和管道內帶有危險物品,必須先清洗干凈,驗收合格后方可報廢。
第28條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化學危險物品廢渣等,必須加強管理,不得隨同一般垃圾運出。
篇2: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保管制度
第一條:倉庫保管員必須做到“三懂三會”,即:懂本崗位火災危險性,懂預防火災措施,懂撲救火災的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消防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
第二條:儲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倉庫,是重要防火部位,必須做到嚴禁吸煙,嚴禁明火。
第三條: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必須設置專庫專賬,設專人管理,并嚴格出入庫檢查登記手續。
第四條:存放應當分類、分堆,易燃可燃物品、有毒有害危險品應標明名稱、性質。
第五條: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的化學及有毒有害物品不能保存放在露天庫。
第六條:儲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庫房,不得動用明火,必要時,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經有關領導同意開據動火證,并在專人監護下方能動火。
第七條:庫房照明燈泡不得大于60W,燈頭高出貨架50CM以上距離。
第八條:庫房內外設置防火標志,倉庫院內要留存不得小于3.5米寬的消防通道,并結合儲存物品性質設置相應的消防器材并在明顯部位設置火警電話119警示牌。
篇3:實驗室有毒有害物品標準管理規程
1.有毒、有害物品的購買
1.1依據實際使用情況,由實驗人員填寫計劃單,報實驗室負責人批準。
1.2經實驗室負責人批準后,送交采供部購買。
1.3采購此類藥品需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從經營單位購買。
1.4采供部門二人持“毒品購買證”或麻醉、精神藥品購買證件到指定單位購買,運送途中需實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安全交至倉庫管理部門。有限購買證件嚴禁轉借他人。
2.有毒、有害物品的接收
2.1此類藥品保管員應由二人擔任,負責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
2.2此類藥品保管員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和品質,工作認真負責,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安全知識。
2.3保管員驗收
2.3.1二位保管員先后核對實物與購買計劃單是否一致。
2.3.2檢查有毒、有害物品包裝完好,封口嚴密,標簽清晰,文字完整,易于辨認,無污染、無滲漏、無破損、無混雜、無啟封痕跡。
2.3.3精密稱定(未開口狀態)重量,四人(兩位保管員,兩位采購員)核對確認。以上有一項驗收不合格,保管員拒絕接收,報主管領導進行調查,直至符合規定。
2.3.4驗收合格,填寫接收記錄,四人簽名。
2.3.5瓶外貼上標簽。內容包括:編號、購進日期、重量、有毒標志。
3.有毒、有害物品的貯存保管
3.1此類物品須置于保險柜中貯存,分類碼放整齊,有存放編碼記錄。建立出入庫帳目,及時盤點,做到帳物相符。帳目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3.2貯存環境及條件:嚴格按《化學試劑管理規程》中的要求進行貯存;特殊品種按其產品說明書規定的要求進行貯存。
3.3保險柜要雙人、雙鎖保管,二人各有一把鎖的鑰匙。
3.4保管員對化學性質不夠穩定的藥品每月檢查一次,性質穩定的每季檢查一次。做到帳、卡、物相符,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并報告主管負責人。
3.5不準在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室內休息、飲食、嚴禁吸煙。
3.6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室內。
4.有毒、有害物品的發放
4.1使用者需二人領用并在收發記錄上簽名。
4.2實驗室負責人批準簽名。
4.3二位保管員(發料人)核對后簽名,二人開鎖,取出試劑,交給領用人。
4.4領用人復核原包裝重量(在分析天平上稱重),應與原包裝驗收重量相符,否則不準開封,并立即報告實驗室主管和采供部負責人調查處理,直至符合規定。
4.5檢查原包裝的完整性,封口嚴密,封條完好,標簽完整,外標識完整等無誤后方可開封取樣。
4.6取樣完畢后加貼封口條,注明封口人、封口日期、剩余毛重等,退回保管員處。
4.7保管員填寫發放記錄、注明剩余量(毛重),兩人簽字確認。
4.8未經批準領用的試劑不得發放。
4.9所有的記錄均保存至有毒、有害物品用完后五年方可銷毀。
4.10有毒、有害物品的銷毀
4.10.1凡超過有效期或使用期的有毒、有害物品均應銷毀。
4.10.2因某種原因致使其改變物理化學性質的有毒、有害物品應銷毀。
4.10.3使用完畢后的有毒、有害物品內包材嚴禁擅自丟棄,必須交保管員統一管理,統一銷毀。
4.10.4此類藥品的銷毀需登記造冊,經所在地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并監督銷毀。
?5.有毒有害廢液及廢舊化學試劑的收集
5.1實驗室的廢棄化學試劑和實驗產生的有毒有害廢液、廢物,嚴禁向下水口傾倒或隨垃圾丟棄,不可將廢棄的化學試劑放在樓道、陽臺、庭院等公共場合,違者將受到嚴格追查和處罰。5.2有毒有害廢液及廢棄化學試劑應按下述規定放置:
5.2.1.固體,一般應保存在(原)舊試劑瓶中,并注明是廢棄試劑,暫存在試劑柜中。
5.2.2.液體,化學學院統一購置塑料桶(分三類并印有標志),用以分別收集含鹵素有機物、一般有機物、無機物廢液。廢液收集桶應隨時蓋緊,并放于實驗室較陰涼的位置。
6.實驗室廢物、廢液的處理
6.1污染物的一般處理原則為:分類收集、存放,分別集中處理。盡可能采用廢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燒處理,在實際工作中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測,盡可能減少廢物量、減少污染。廢棄物排放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排放標準。
6.1.1化學類廢物。一般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排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充分燃燒或吸收處理后才能排放。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酸堿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后排放,有機溶劑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
6.1.2生物類廢物。生物類廢物應根據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地點,專人分類收集進行消毒處理,日產日清。液體廢物一般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處理。固體非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滿足消毒條件后作最終處置。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消毒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廢棄。盛標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消毒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滌劑及流水刷洗、瀝干;用于微生物培養的,用壓力蒸汽滅菌后使用。微生物檢驗接種培養過的瓊脂平板應壓力滅菌30min,趁熱將瓊脂倒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