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力試驗管理制度

壓力試驗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6235

通過壓力實驗檢查容器有無滲漏和異常變形,以便發現產品的潛在缺陷,考核其承載能力,是在壓力容器制造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停止點。為此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本廠壓力容器產品的質量控制。

1、?歸口部門與職責

1.1壓力試驗質量控制管理歸口質檢部。

1.2壓力試驗由檢驗責任人對壓力試驗質管控制負責人,并組織實施。

2、試驗過程

2.1壓力試驗場地

2.1.1壓力試驗必須設有獨立的場地,實施封閉管理,無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

2.1.2壓力試驗場地應有可靠的防護措施,應經廠安全認可。

2.1.3壓力試驗場地應能排水和不積水設施。

2.2壓力試驗條件的確認

2.2.1壓力試驗前對被試驗的壓力容器內外部全部檢查,所焊接部位和組裝完畢。

2.2.2對壓力試驗前所有工序檢驗見證資料齊全,符合規范、標準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2.3壓力試驗應在周圍環境溫度高于5℃時進行,低于5℃時須有防凍措施。

2.3.1水壓試驗介質為潔凈的水。

2.3.2水壓試驗用水應保持高于周圍露點的溫度的以防容器表面結露,但不宜溫度過高以防汽化和過大的溫差應力,一般為20~70℃。

2.3.3合金鋼受壓元件水壓試驗溫度因高于所用鋼的脆性轉變溫度。

2.3.4奧氏體受壓元件水壓試驗時,應控制水中的氯離子的含量不超過25mg/l,水壓試驗后立即將水漬去除干凈。

2.4水壓試驗前的準備工作與檢查

2.4.1試驗前壓力容器各連接部位的緊固件必須裝備齊全,緊固妥當,試驗用螺栓、盲板規格,壓力級別必須相匹配,并有標識標記,試驗用螺栓的螺紋不得有損壞(一般連續使用不應超過三次)否則不得用于試驗。

2.4.2試驗所用的壓力表不少于兩只,量程是試驗壓力的1.5~3倍,精度不低于1.5級,表盤直徑≥100mm。經檢驗合格并在檢定有效期內,和檢定標識裝在被試壓容器頂部便于觀察的地方。

2.4.3試驗設備應處于完好狀態,試驗系統與被試驗容器各部位連接牢固、不得有滲漏。

2.5水壓試驗壓力值按設計圖樣

2.6水壓試驗程序

2.6.1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后,試驗、檢驗人員,檢驗責任人須到場對試驗過程加以監督和指導,同時應預先通知監檢人員到場檢驗。

2.6.2對試驗產品進水時應排除滯留容器內的氣體進滿水后稍停讓被試壓容器金屬壁溫與液體相近,并保持容器外表干燥。

2.6.3經檢查無異常再緩慢升壓至容器設計壓力,進行檢查無滲漏、無異常情況,經確認無異常情況后再緩慢升至試驗壓力,并保壓30分鐘后緩降到試驗壓力的80%,在確保足夠的時間進行焊接接頭,接管密封、信號孔處無滲漏,試驗過程中無異常響聲,無可見變形則視為液壓試驗合格。

2.6.4耐壓試驗后,由于焊接頭,接管泄漏須進行返修的,應當重新進行耐壓試驗。

2.6.5水壓試驗合格后,應立即將水漬去除干凈。

2.7氣壓試驗

2.7.1按設計要求氣壓試驗嚴格采用干燥的潔凈空氣、氮氣或者其他惰性氣體,試壓設備完好、計量儀表符合規定。

2.7.2氣壓試驗時試壓溫度(容器器壁金屬溫度)應比容器金屬無延性溫度高30℃

2.7.3氣壓試驗時應緩慢升至規定試驗壓力的10%,保持30分鐘并對所有的焊縫和連接部位進行初次檢查,無無滲漏可繼續升至規定試驗壓力50%,無異常現象,其后按10%逐級升壓,直到試驗壓力,保持30分鐘降至設計壓力進行檢查,檢查期間壓力保持不變。

2.7.5氣壓試驗后,由于焊接頭、接管泄露進行返修的,應重新進行氣壓試驗合格。

2.8氣密性試驗

2.8.1氣密性試驗介質為空氣,氣體溫度應不低于15℃,緩慢升至試驗壓力10%,檢查連接部位無滲漏再緩慢升至試驗壓力并保持30分鐘,然后降至試驗壓力87%用肥皂液檢查無滲漏,無可見形為合格。

2.9耐壓試驗安全事項

2.9.1耐壓試驗場地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防護欄應牢靠并有安全標識,并經常有安全檢定合格。

2.9.2氣壓試驗時場安全員到現場檢查監督安全。

2.9.3在升壓過程中嚴禁現場作業和檢查。

2.9.4在試驗過程中嚴禁帶壓緊固螺栓,想受壓元件施加外力。

2.9.5不得連續加壓維持不變。

2.9.6試壓過程中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待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繼續進行。

3記錄確認

3.1壓力試驗時檢驗員要及時做好記錄。

3.2檢驗員出具實驗報告,檢驗責任人當場審核、監檢人員確認。

篇2: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儀器設備的使用人即是責任人。

(2)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計量部門的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定。對檢定合格的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其檢定證書應保管并建立臺帳。

(3)使用貴重、精密、大型儀器、設備者,均應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許可證。

(4)儀器、設備責任人應負責所保管設備的清潔衛生、清洗、換油。不用時,應罩上防護罩。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隔三個月應通電一次,每次通電時間不得少于半小時。

(5)檢測儀器、設備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從事與檢測無關的其它工作。

(6)設備管理員除對所有儀器、設備按周期進行計量檢定外,還應對它們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確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滿足檢測工作的要求。

(7)全部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均應滿足說明書的要求。

篇3:試驗樣品管理制度

(1)樣品保管室指定專人負責。

(2)試樣的采集,不同材料不同的要求,應按照相關試驗規程規定現行取樣。

(3)取樣人員應認真填寫樣品的名稱、規格、使用部位、產地及送樣日期、數量是否符合取樣數量。

(4)保管員必須對取樣的材料編號登記,在標簽上著注明材料名稱產地、使用部位、里程樁號、送樣日期、送樣人。

(5)樣品應列架分類管理,未檢,已檢應有明顯標志,不同單位取樣的樣品應有區分的標志,分開存樣。

(6)樣品保管員應將環境條件符合該樣品的儲存要求,不使樣品變質和損壞,不使其降低或喪失性能。

(7)試樣在存放期間應免受風吹,日曬,雨淋。

(8)樣品的檢后處理及備用的樣品的處理應按照有關規定存放。

(9)做好樣品室的防火及防盜工作。

(10)破壞性檢測后的樣品,確認試樣方法,檢測儀器,檢測環境,檢測結果無誤后,才準撤離試驗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