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餐廳開業前安全管理策劃

餐廳開業前安全管理策劃

2024-07-09 閱讀 1344

餐廳開業前的策劃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在意外事故還未發生前,餐廳運用一些制度與管理方法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以確保餐廳的財產安全及顧客與員工的人身安全。

一般來說,餐廳安全管理包括防火、防盜、防搶,停水、停電等一些意外事故的處理等。

關于防火

在餐廳經營中,火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火災所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輕則損失財產,使自己經營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重則危害員工及顧客的生命,給家庭帶來無限的傷痛。所以說,防火于未燃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管理者和員工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提高防火安全意識,火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

餐廳經營者應高度重視防火措施,避免火災的發生,都應該按照本餐廳的布局和規模制定出一套方案,讓每一位員工都知道火災發生時該采取怎樣的措施。當餐廳內發生火災或發出火災警報時,餐廳內所有員工應按照平時規定的程序做出相應的反應,切勿驚惶失措、亂了方寸。

餐廳一旦發生火災,要盡快把餐廳內的人員和重要財產及文件資料撤離到安全的地方,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組織不當會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餐廳在火災時的疏散工作需要在平時按照本餐廳的建筑格局特點,制定一個較為詳細的方案,并且要經常性地組織培訓,這樣才能做到臨陣不亂。

得知餐廳內發生災情時,保安管理人員應馬上攜帶必需物品趕赴現場指揮。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餐廳周圍的場地,方便消防車的進入。另外,要嚴禁閑雜人員進入,尤其要防范那些趁火打劫者。在火災發生時,保安人員要保護好餐廳內的現金及其他貴重物品;要保護好公共場所的貴重物品;護送會計及出納員,將現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關于防盜

餐廳是擁有大量財產及物品的地方,這些財產及物品為餐廳的正常運行及客人享受服務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對這些財產及物品的任何偷盜及濫用都意味著餐廳的損失。此外,餐廳在營業過程中保留有數目可觀的現金及數量不少的各類物品,若不嚴加控制,同樣會使餐廳遭受損失。因此,餐廳安全管理中應制定周密的方法和措施,對餐廳的財產及物品加以控制,以保證餐廳財產及物資免遭損失。

1、營運安全管理

作為餐廳員工,最先到達的人應先查看店面四周,并檢查門、窗是否開著。如發現被盜應立刻報警,然后查看餐廳內所丟失的物品,并保護好現場。如沒有異常情況,即可進行營業前的準備工作。

在打烊關門前,應確定所有顧客都已離開餐廳。然后,將門窗關好。打烊后,員工要結伴離去。

2、防止內部人員偷竊

餐廳員工在日常工作及服務過程中直接接觸餐廳的各種財產與物品。為防止員工借工作之便偷盜餐廳財物,首先要嚴格把好錄用員工關,并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和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一旦發生偷竊行為時,應根據情節輕重進行嚴肅處理,絕不留情。

另外,還應通過各種措施,嚴堵管理漏洞,不給盜賊留下盜竊的機會。這些措施包括:

明令規定貴重物品嚴禁攜至餐廳中,如有必要,則交由柜臺保管。

發薪日應將現金或薪資支票鎖于保險柜中,下班的員工方可領取,領錢后最好立即離店,勿在店中無事逗留。

3、防止外人偷竊

餐廳經營特點決定了餐廳每天都有大量的現金流入流出,以及餐廳經營必須庫存的大量原材料,這就成為許多不法分子進行偷竊的目標。為防止偷竊行為的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防范:

?燈光照明,因為充足的燈光可以減少店內和店外犯罪行為的發生。

?經常檢查門窗有無玻璃破損及任何螺絲脫落的情況,并及時找人修理。

?控制餐廳鑰匙的數量,持有人只限于經理、副經理或開店及打烊的人員。

?建立鑰匙記錄簿,加強鑰匙的管理。

?當鑰匙數量多到無法控制時,應立即換鎖。

?儲藏間必須上鎖,大型鐵質垃圾桶應保持完好并緊閉。

?加強入口、樓層走道及其他公眾場所的控制,防止外來不法分子作案。

?餐廳不要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將有價值的物品置放于公共場所。

?外來辦事人員、送貨人、修理人員等只能使用員工入口處,并要得到值班人員允許后方可進入。這些人員在任務完成后,也必須經員工出口處離開餐廳,保安人員應注意他們攜帶的物品。

?廳的設備、用具、物品等需在外面修理的,必須具有所屬部門經理的簽名,并經值班人員登記后才能放行。

關于防搶

搶劫事件大多發生在打烊后或夜深人靜時,面對搶劫,當事人應想辦法讓歹徒盡快離去。因為搶劫者在餐廳內呆的時間愈久,對員工及顧客所造成傷害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因此搶案發生時,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避免暴力發生。

1、遇搶的應變措施

當餐廳發生搶劫時,管理人員應采取一些應變措施,使餐廳的財產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并要保證員工及顧客的人身安全,具體的應變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保護收銀、出納人員,并趁機記下搶匪的容貌、口音、身高、身材、服裝特征及所持器械等。

?若問及保險柜位置及號碼,一概推說不清楚。

?以保障人身安全為主,保護財物為輔。

?注意匪徒逃離方向及其使用的交通工具,并記下車牌號碼及車型、顏色。

?盡快報警,并及時向經理或負責人通報具體情況。

2、注意防搶訊號

一般情況下,只要防范方法得當,讓歹徒無機可乘,搶劫事件則不會發生。因此,在日常營業時,餐廳里的每一位員工都應注意防搶訊號。防搶訊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餐廳外有人閑逛或逗留。作為餐廳員工,應仔細觀察此人是否可疑,并記下身材特征。最好的辦法就是說服對方讓其離開,若對方不聽勸告,則可視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在進餐高峰期,有人進出餐廳好幾次。餐廳員工可禮貌地問候此人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或通知其他工作人員注意觀察。

?當你在接收錢物時總是有人出現在你面前。你可以與這位顧客寒暄,使他(她)知道你在注意他(她),可設法打聽其住處、姓名、工作地點等。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錢財外露,勿在顧客面前數鈔票。

?餐廳門口或停車場上所停的車內有人在等候。你應該將該車車號、車型、顏色及停留時間一一記錄下來,并試著確認車上的人是否是正在等候餐廳內用餐的顧客。

?單獨用餐的顧客用餐完后久久不肯離去。餐廳員工可以禮貌地上前問候有什么可以效勞的地方,或與顧客聊聊家常,說不定能打消犯案念頭。

?打烊后,有人敲門。不論他的目的是什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勿讓任何

人進來。

3、員工注意事項

每個人在遇到搶劫時都會驚惶失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你是餐廳的員工,代表著餐廳的形象,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勿與歹徒爭執,以免帶來殺身之禍。對歹徒提出的問題,只需做簡短的回答。最好的辦法是找借口推辭。

?保持冷靜,不要亂跑,以免歹徒受到驚嚇,引發其暴力傾向,應盡可能地遠離歹徒。要機警,仔細觀察并記下歹徒的特征。

?餐廳一旦被搶,作為員工要離開案發現場,在警方人員到來之前不要觸碰現場的任何東西。作為餐廳領導者,在案發后應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通知警方搶劫案發的地點及時間,并提供有關搶劫發生的過程以及任何有關歹徒的線索。

?讓財務人員確定損失的金額。

?把門鎖上,盡量保持案發現場的完整,直到警方人員抵達。

?要求員工鎮靜,不要討論所發生的事件。

關于意外事故

在顧客所發生的意外事件中,兒童所占比例最高。所以,兒童的安全應引起餐廳工作人員的注意。如果發現兒童亂跑、亂跳,應立刻規勸,并告之其父母看管好自己的孩子。餐廳內桌椅、玻璃很多,加上人來人往,兒童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餐廳內應有警示性標語,以減少顧客發生傷害的可能,如明示“小心燙傷”或“小心地滑”,“請您及小朋友下樓時小心”等。容易發生危險的建材及設計方案,在發包工程時就立注意避免,例如樓梯須加骨邊條,桌角須磨圓等。

餐廳內發生意外事故的種類有很多種,滑倒及摔倒、扭傷、燙傷、割傷、觸電及其他機械傷害、食物中毒、煤氣中毒等等。

1、滑倒及摔倒

不慎踩到地上的湯汁或食物、碰到地上的障礙物及有缺陷的桌椅等,都有可能使人滑倒、摔倒。其實,此類事故只要注意以下幾點是可以預防的:

?液體溢出,迅速擦干凈。

?掉了東西,馬上撿起來。

?保持地板清潔和干燥。

?在瓷磚地面上應小心行走。

?要走動,不要跑動。

?通道有障礙物,要及時撤走。

?設備滴漏要立即報告并維修。

2、扭傷

走路不慎或搬重物時不懂得使用正確的搬運技巧,都有可能造成扭傷。同樣,只要你走路時稍加注意,掌握正確的搬運貨物技巧,扭傷也是可以避免的。

3、燙傷

接觸加熱的物品很容易燙傷,所以,發生燙傷后應及時冷療,防止創傷面繼續加深,并可減輕疼痛、水腫。方法是將燙傷部位浸入冷水中,最好不少于半個小時。如果燙傷面積很大,則不宜冷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4、割傷

正確使用刀叉、尖銳的器皿或廚房用具可以防止割傷。以下是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

?使用刀時,思想集中。

?刀口不要對著身體。

?必須使用切板。

?刀具使用后應妥善放好,切勿留在水槽里。

?不同的活要用不同的刀,如切骨刀、切肉刀或水果刀等等。

?刀是切東西的,不能用來開瓶或代替榔頭。

?大多數的割傷均伴有創口出血,創口原則上都應及時進行消毒、包扎。如果創口不大,只用創可貼貼上就可以了。一般的割傷,用繃帶包扎后就可止血;如果找不到繃帶或急救包,可用當時認為最清潔的布類包扎。如有大面積出血時,可用止血帶,并及時去醫院就診。

5、觸電

接觸破損的插座、插頭、電線,或不正確使用電器設備等,都可能導致觸電。所以,要掌握正確使用各種電器設備的方法,

期檢查插座、插頭、電線、電路開關等,發現破損,應立即請專人修理,可以預防及減少觸電事故的發生。

篇2:安全管理的原則

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科學。安全管理的對象是生產中一切人、物、環境的狀態管理與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

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組織實施企業安全管理規劃、指導、檢查和決策,同時,又是保證生產處于最佳安全狀態的根本環節。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安全組織管理,場地與設施管理,行為控制和安全技術管理四個方面,分別對生產中的人、物、環境的行為與狀態,進行具體的管理與控制。為有效的將生產因素的狀態控制好,實施安全管理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五種關系,堅持六項基本管理原則。

一、正確處理五種關系

(一)安全與危險并存

安全與危險在同一事物的運動中是相互對立的,相互依賴而存在的。因為有危險,才要進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險。安全與危險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靜相處。隨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安全與危險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進行著此消彼長的斗爭。事物的狀態將向斗爭的勝方傾斜。可見,在事物的運動中,都不會存在絕對的安全或危險。

保持生產的安全狀態,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以預防為主,危險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危險因素是客觀的存在于事物運動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二),安全與生產的統一

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如果生產中人、物、環境都處于危險狀態,則生產無法順利進行。因此,安全是生產的客觀要求,自然,當生產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義。就生產的目的性來說,組織好安全生產就是對國家、人民和社會最大的負責。

生產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續、穩定發展。生產活動中事故層出不窮,生產勢必陷于混亂、甚至癱瘓狀態。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危及職工生命或國家財產時,生產活動停下來整治、消除危險因素以后,生產形勢會變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決非把安全擺到生產之上;忽視安全自然是一種錯誤。

(三)安全與質量的包涵

從廣義上看,質量包涵安全工作質量,安全概念也內涵著質量,交互作用,互為因果。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兩個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質量第一則是從關心產品成果的角度而強調的。安全為質量服務,質量需要安全保證。生產過程丟掉哪一頭,都要陷于失控狀態。

(四)安全與速度互保

生產的蠻干、亂干,在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實與可靠,一旦釀成不幸,非但無速度可言,反而會延誤時間。速度應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我們應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減速度。安全與速度成正比例關系。一味強調速度,置安全于不顧的做法、是極其有害的。當速度與安全發生矛盾時,暫時減緩速度,保證安全才是正確的做法。

(五)安全與效益的兼顧

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定會改善勞動條件,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煥發勞動熱性,帶來經濟效益,足以使原來的投入得以補償。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全與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進了效益的增長。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適度、適當,精打細算,統籌安排。既要保證安全生產,又要經濟合理,還要考慮力所能及。單純為了省錢而忽視安全生產,或單純追求不惜資金的盲目高標準,都不可取。

二、堅持安全管理六項基本原則

(一)管生產同時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產之中,并對生產發揮促進與保證作用。因此,安全與生產雖有時會出現矛盾,但從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目的,表現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統一。

安全管理是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與生產在實施過程,兩者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存在著進行共同管理的基礎。

國務院在《關于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中明確指出:"各級領導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企業中備有關專職機構,都應該在備自業務范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

管生產同時管安全,不僅是對各級領導人員明確安全管理貢任,同時,也向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明確了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管理責任。由此可見,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都必須參與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擔貢任。認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門的事,是一種片面的、錯誤的認識。

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貢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責任的落實,體現了管生產同時管安全。

(二)堅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內容是對生產申的人。物、環境因素狀態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消除或避免事故。達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的目的。

沒有明確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種盲目行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勞民傷財,危險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義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縱容危脅人的安全與健康的狀態,向更為嚴重的方向發展或轉化。

(三)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安全生產的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產范圍內,安全與生產的關系,肯定安全在生產活動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進行安全管理不是處理事故,而是在生產活動申,針對生產的特點,對生產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展與擴大,把可能發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證生產活動中,人的安全與健康。

貫徹預防為主,首先要端正對生產中不安全因素的認識,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態度,選準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時機。在安排與布置生產內容的時候,針對施工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選擇。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經常檢查、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確責任,盡快的、堅決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應有的鮮明態度。

(四)堅持"四全"動態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數人和安全機構的事,而是一切與生產有關的人共同的事。缺乏全員的參與,安全管理不會有生氣、不會出現好的管理效果。當然,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和安全機構的作用。生產組織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員性參與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產活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從開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產過程,涉及到全部的生產時間,涉及到一切變化著的生產因素。因此,生產活動中必須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動態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時一事、一點一滴,簡單草率、一陣風式的安全管理,是走過場、形式主義,不是我們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風。

(五)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進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預防、消滅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傷害,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項主要內容中,雖然都是為了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對生產因素狀態的控制,與安全管理目的關系更直接,顯得更為突出。因此,對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控制,必須看做是動態的安全管理的重點。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運動軌跡與物的不安全狀態運動軌跡的交叉。從事故發生的原理,也說明了對生產因素狀態的控制,應該當做安全管理重點,而不能把約束當做安全管理的重點,是因為約束缺乏帶有強制性的手段。

(六)在管理中發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變化著的生產活動中的管理,是一種動態。其管理就意味著是不斷發展的、不斷變化的,以適應變化的生產活動,消除新的危險因素。然而更為需要的是不間斷的摸索新的規律,總結管理、控制的辦法與經驗,指導新的變化后的管理,從而使安全管理不斷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篇3:三全安全管理制度

“三全”安全管理來源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的思想,是指生產企業的安全管理實行“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展開”。其基本特點是從過去的事后檢驗把關為主,變為預防、改進為主,從管結果變為管因素,把影響安全問題的諸因素查出來,發動全員、全部門參加,依靠科學理論、程序、方法,使生產、經營的全方位、全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

全員參加安全管理

所謂全員安全管理,是指全體員工參加安全管理。它強調工作質量,同時強調發動群眾,全員、全部門參加管理。表現在一個“全”字,任何一個環節、一個工序、一個人的工作質量,都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安全生產。因此,必須把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上自單位領導,下至全體員工,每個部門、科室、每個崗位每個人都要制定安全責任制,人人做好本職工作,大家關心安全生產,全員參加安全管理。來源:考試通

全過程安全管理

所謂全過程安全管理,是根據公路工程施工規律,從源頭抓起,全過程推進。強調以預防為主的觀點,同時強調安全管理的過程方法管理原則。著眼于一個“全”字,即對從施工準備、施工過程控制到交工驗收全過程中的每個工序、每個環節、每個階段,依靠科學理論、程序和方法進行預防和把關,實現全過程的安全控制管理。

全方位安全管理

所謂全方位安全管理,是指分散在各部門、各層面、各空間的安全職能充分發揮起來,都對公路安全施工負責。強調各層面目標安全管理,同時強調空間上安全管理。突出一個“全”字,要求各級職能部門在空間上做到安全管理。公路施工項目內部各個層次都要參加安全管理,即上層項目管理者側重于安全管理決策,并統一組織協調各環節、各工序、各類人員的安全管理活動;中層骨干要實現領導層的安全決策,進行具體的業務管理;基層要求員工嚴格按照標準、制度進行生產,完成具體任務。安全管理既要求各專業相互協作,各施其職,各負其責,又要求相互關心,相互提醒。從而真正形成全方位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