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維修安全規定
1、所有維修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域,必須佩帶工作證件,無關人員不得在工作現場逗留。
2、維修現場應保持整齊、清潔,特別是飛機、發動機附近的碎石,雜物應及時予以清除,以防止吸入發動機。
3、維修設備,如工作梯、千斤頂、拖桿及各類特種車輛必須保持完好和清潔,工作結束后應按規定放回到規定的區域內,機動設備應將動力源關斷,備有剎車和穩定裝置的設備應將其放在規定的狀態。
4、執行維修工作時,工作人員應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包括勞動用鞋、工作服、耳塞等勞動保護用品),女職工的發辮不得露出工作帽外,不準穿高跟鞋,工作服口袋內不裝與工作無關的雜物。
5、在客艙內部工作時,穿著的工作服、手套應整潔,鞋底無油污、臟物,座椅應套上防護罩,過道地毯上應有墊布或穿上鞋套,穿著油污的工作服不得隨意坐在椅子上。
6、在機翼、機身上工作時,要穿軟底鞋或者墊上踏布。在機翼上只能在規定部位行走,在發動機、起落架艙、設備艙等部位工作時只能站在允許踩踏的部位,在任何情況下不能穿帶釘子的鞋在飛機上工作。
7、禁止使工作梯、特種車輛直接接觸飛機(一般應保持1-3英寸距離),在進行人工加油時要避免加油管直接與機翼蒙皮相摩擦。
8、清潔客艙、駕駛艙玻璃,應使用絨布或麂皮,沾中性肥皂水或專用清潔劑,禁止使用丙酮、汽油等溶劑。蒙皮(布)表面有油垢時應用中性肥皂水或規定的清潔劑清洗后,再用清水洗凈;有冰雪、霜時應用規定除冰設備和除冰劑清除,禁止用刮削、敲擊的方法除冰或硬扯凍結在蒙皮上的布罩。
9、在飛機外部高處工作和在有冰、雪、霜的飛機表面工作時,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系上安全帶,無安全帶時,應通過其他手段加以保險,避免跌落受傷。
10、維修人員執行各種專業作業時,必須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具,如專用工作服、頭盔、耳塞、護耳、防體、護目、手套、安全帶、防毒面具等。在工作前必須熟知有關專業操作安全規則和注意事項,嚴格按有關手冊規定進行操作。
11、設備不可用或正在進行維修工作應使用紅色警告牌。
12、維修用的工作梯腳踏板必須有防滑設備,2米以上的臺式工作梯必須設置扶手和欄桿。動力或人工折疊式梯子必須有鎖定和防滑裝置,伸縮式高梯必須有安全帶裝置。
13、在噴漆、涂飾工作現場應具有良好的通風,以消除有害氣體和其它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14、在具有引起火災的條件下工作時必須預先配置好規定的防火設備,防止冒險作業。
15、在維修工作區域內及距離飛機25米之內,嚴禁抽煙或有明火存在。
16、工作完畢后必須清點工具,以免遺失在飛機和發動機上。如發現工具缺少,在未證實未遺失在飛機上之前,不得將飛機放行。三清點:工作前清點,工作場所轉移時清點,工作后清點。
篇2:軋鋼廠行車維修運行安全規定
為保證行車運行及檢修安全,提高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特制訂本制度。
一、使用范圍:
行車工段、參與使用行車的部門、行車維修
二、規定:
1、行車運行要求
1.1、嚴禁違反行車“十不吊”內容,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處理飛鋼時除外)
1.2、七線、八線嚴禁從中間行車導軌上穿越其他行車;
1.3、夜間不動車的情況下要打開操作室照明,電磁吊要落地;
1.4、嚴禁掛鋼絲繩穿越軋機或高處設備,保證在1米以外;
1.5、如果行車停車檢修,操作人員告知臨車人員,確保不撞車;
1.6、上下行車提前告知操作人員,避免突然操作造成墜落事故,行車在啟動、周邊有作業人員、穿越廠房進出門時要打鈴警示;
1.7、行車人員不允許私自將各安全連鎖短接,特殊情況要告知班長,班長交接給下一班;
1.8、行車人員有權杜絕違規吊運;如:無防脫設施、不具備吊運條件的設備、鋼絲繩強度不夠、指揮手勢不明確;
1.9、吊運完畢下行車時,要關閉行車總電源。
2、行車使用部門
2.1、使用時必須保證吊運設備、吊具符合安全要求,并恢復防脫設施;未保證安全事項的責任由使用人員承擔;
2.2、行車指揮手勢要明確,不能亂用不明確手勢,尤其在行車人員視線以外的吊運,不能戴手套指揮行車,更不能多人指揮行車;
2.3、非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指揮行車運行,呼叫行車時不能用石子等雜物投擲操作室。
3、行車維修
3.1、除特殊情況外不能隨意穿越行車;
3.2、行車維修完畢后,不得在行車上隨意逗留、休息、抽煙;廠部特殊要求除外;
3.3、不能隨意短接行車進口門、中間跨門及卷揚機限位;
3.4、上下行車維修、巡檢,要告知操作人員,不得私自上下車。
三、如有違反以上規定,按照軋鋼廠安全考核制度進行處罰。
軋鋼廠
二〇一五年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