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進出港安全管理制度
1.1、船舶進出港安全管理是確保船舶進出港及靠(離)泊的安全和生產作業順利進行的安全保障。
1.2、船舶進出港的計劃管理工作旨在保證船舶進出港安全、及時,確保港口生產能夠有計劃、有秩序地正常進行,保證全港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1.3、船舶進出港計劃由調度室編制,值班調度員負責組織落實。調度員要全面地掌握船舶技術狀況,貨物集疏情況、生產進度等信息,編制切合實際的計劃。
因其他原因船舶不能按時進出港時,調度值班應及時向各部門發出變更計劃的通知,以便各部門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1.4、船舶進出港時,值班拖輪,系解纜人員必須按計劃時間提前10分鐘到位做好準備。
1.5、進港船舶,必須按調度值班室指定的泊位靠泊。系解纜人員及碼頭有關工作人員,
在船舶靠離碼頭過程中,必須服從引航員(或船長)得指揮,系解纜人員必須穿標志服上崗。引航員(或船長)根據調度值班室指定位置,準確、安全的操縱船舶靠離碼頭。
1.6、調度室按計劃做好門機吊調整定位工作,確保門機吊的停放位置,不影響船舶靠離碼頭。
1.7、拖輪在執行引航、拖、頂船任務時必須服從引航員的指揮,引航員要掌握拖輪性能,正確安全使用拖輪。拖輪船長影掌握好拖輪操作,充分發揮拖輪的各項性能。
1.8、
船舶進出港必須用無委會批準的頻道向調度值班申請,獲得同意后方可進出港。未經允許,任何船舶不得擅自進出港或靠離碼頭。
1.9、引航員(或船長)執行進出港駛出航道(以船尾過最后一個浮標)或靠泊完畢,必須向調度值班匯報,以保證其他船舶及時安全進出。
篇2:碼頭船舶建造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貫徹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推行“6S”活動,規范在建船舶設備設施的定置管理及文明生產,促進船上職業衛生安全管理,改善作業環境,保障和諧安康。
2.范圍
碼頭船舶船上的設備定置管理,職業衛生文明生產。
3、名詞術語
3.1.6S: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
4、職責
4.1.碼頭項目組:
4.1.1.負責船舶碼頭在建期間總體規劃,對課室、勞務隊生產周期計劃,設備設施的調配使用。
4.1.2.負責船上設備設施的定置管理,安全文明生產總體布局,指定機艙電焊、風割專區。
4.1.3.按生產量的需求,負責統一調配電焊機。.
4.2.課單船主管:
4.2.1.在布置生產工程任務時,同時對工程任務的安全工藝、技術、消防注意事項交底。
4.2.2負責督促課屬下勞務隊施工區域的文明生產,做到工完料清場地凈,并對勞務隊按“6S”內容考核。
4.2.3檢查督促課屬下勞務隊職業衛生正確佩戴使用合符本工種的勞保用品。.
4.2.4.督促課屬下勞務隊設備設施定置管理,擺放整齊,保障道路暢通;垃圾、余料分類放入斗。
4.2.5.督促課屬下勞務隊,在機艙要到指定的有托盤墊底地點從事風割、電焊作業。
4.3.起運課:
4.3.1.負責吊運焊機、構件、材料等上船后,擺放整齊,焊機按項目組主管指定的地點位置擺放。
4.3.2.嚴格執行相關《工具箱、焊機箱、氣瓶、油桶上船的管理規定》(MSC-105)的規定。
4.3.3.負責吊運垃圾斗、余料斗上船,按定置管理位置擺放;斗滿后要即時更換。
4.3.4.負責日常上船舷梯的檢查,及時進行調整;并根據潮汐及時調整船舶.纜繩的松緊。
4.4.安全員
4.4.1.嚴格執行碼頭項目組有關定置管理總體布局,負責審批上船的油桶、工具箱、電焊機箱、氣瓶等,并跟蹤落實到位。
4.4.2.負責檢查督促施工課、勞務隊施工過程安全措施的落實;檢查指導現場作業人員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4.4.3.負責對有違反職業衛生文明生產的行為,進行教育、處理;對違反設備設施定置管理進行糾正并作出考核。
4.5.施工人員
4.5.1.施工人員要按課、班組布置的安全措施,施工工藝進行施工,正確穿戴職業衛生勞動防護用品。?
4.5.2.嚴格遵守碼頭船上的相關安全管理規定;船上動火作業規定及《安全管理考核作業指導書》。
5、實施
5.1.放上船上的電焊機、配電箱實行定置管理,一律定位放在桅房頂部,并由項目組按生產量統一調配施工者使用。
5.2.在船艉部施工用的電焊機、配電箱,統一放于上建A甲板面;在船頭艏部施工的電焊機、配電箱,統一放于艏樓甲板面;并由項目組按生產量統一調配施工者使用。
5.3.甲板面嚴禁擺放電焊機、配電箱,以保障船上甲板面的通道暢通。
5.4.因搭、拆腳手架臨時放于船上甲板面通道的腳手架構件,要及時(當天)吊下船,以免阻塞通道。
5.5.施工用剩的余料、二氧化碳氣瓶等要及時吊下船。
5.6.船上艙蓋、克林吊液壓系統試壓、串油,產生的殘油,施工人員要即時處理,不得把殘油放存在船上;并要做好防漏油的措施,若發生漏油時,要即時清理干凈。
5.7.施工人員的作業區域,每天工作后,清掃場地(工完料清場地凈),將垃圾、余料分類放進垃圾斗、余料斗。
5.8.起運課吊運上船的垃圾斗、余料斗(1對)配置在甲板面2#艙、4#艙左右各1對;艏樓甲板面、艉島甲板面各放1對。
5.9.在機艙內設置板材、管子電焊、風割專區,采用托盤或墊板墊底,以保護機艙船板的質量。施工者凡從事電焊、風割制作預制件時,實行到專區操作。
5.10.船上的電焊機地線,必須接駁在船舷護欄位置。船舶地線由設動部電工負責接駁,并掛牌明示。
5.11.在甲板面、艙口圍、高邊艙及上建的房間等通風不良位置電焊作業,施工者使用36V通風機抽風,將電焊煙塵濃度降低,以減少職業危害。
5.12.機艙房間、油艙、艏尖艙、艉尖艙等密閉艙室電焊作業,施工者要使用電焊煙塵凈化器,將電焊煙塵抽排出來,避免職業病危害。
5.12.施工課、勞務隊督促施工者佩戴使用合符職業衛生的勞保用品,才能進行施工。
6、記錄保存
相關記錄保存二年
7、發放記錄
?生產部課室勞務隊
8、相關文件
JNS/MSC-22《碼頭安全管理規定》
JNS/MSC-105《工具箱、焊機箱、氣瓶、油桶上船的管理規定》
篇3: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1.400總噸及以上的船舶必須按規定編制《船上油污應急計劃》、《垃圾管理計劃》;配備《油類記錄簿》和《垃圾記錄簿》等防污文書;
2.船長負責船上防污管理工作,負責落實船上各項日常防污措施;
3.經常組織船員學習防污知識和上級防污文件精神,增強防污意識和責任心;
4.船上加注燃油、機油、排放廢舊機油、污油水等到油類作業,必須記錄于《油類記錄簿》,總噸小于400噸的記于《輪機日志》;
5.船上應配備專用的垃圾桶,分類收集各種垃圾,到港口后集中送到岸上垃圾設施處理,并記錄于《垃圾記錄簿》中;
6.禁止向河中排放廢舊機油、污油水、垃圾等污染物質;
7.船上的廢舊機油設專用容器收集,廢舊機油、污油水應定期(一般一季度一次),往清污公司排放,排放后向清污公司索取接收污油水證明文書備查;
8.經常檢查船上的排水口、尾軸等,防止漏油污染水域;
9.定期進行溢油應急演習,提高溢油應急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