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類障礙細則范文
1、總則
1.1確定二類障礙的原則:
必須是在未構成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中規定的事故和一類障礙條件下,確定其性質。
1.2對本細則未盡事宜,各單位可結合本單位的設備實際,及時向生產部反映,以便補充修改。
2、通用部分:
2.1機組異常運行,引起有功出力降低,比調度規定的有功負荷曲線值低50MW以上,且延續時間超過30分鐘。
2.2生產場所失火,造成直接損失5000元及以上,或明火禁區發生明火火險。
2.3檢修的設備,由于措施不當,使帶有壓力的汽、水、油、酸、堿等噴出,威脅人身安全或經濟損失超過5000元。
2.4主要設備被水淹或廠房漏水,影響設備正常運行,或造成電氣設備接地短路。
2.5由于忽視檢修質量,使修后的主要輔機(送、引風機,給煤機,磨煤機,給水泵,循環水泵,凝結水泵,高低加,空預器,內冷水泵等)設備不能正常投運,須重新檢修.
2.6由于人員過失造成的誤操作(未構成事故或一類障礙條件).
2.7主要輔機及其配套的電機故障被迫停運。
2.8以下設備故障,影響主設備運行或降低出力。(冷煙風機、熱風再循環風機、潤滑油泵、調速油泵、射水泵、盤車、密封油泵、頂軸油泵、除氧器等)
2.9停用的主要輔機中的泵類、風機等設備,因出口門(檔板)、逆止門不嚴,引起泵體或風機等倒轉,造成軸瓦磨損.
2.10轉動機械由于缺油,或冷卻水中斷,造成軸承溫度升高.使軸承損壞.
2.11消防水系統停運或因操作失誤,使消防水壓力降低到規程規定值以下超過30分鐘.
2.12一次二類障礙如涉及二個單位時,各報一次二類障礙.
2.13廠領導或安監人員有權認定性質比較嚴重的異常為二類障礙.
3、除灰部分:
3.1灰斗高料位≥2個以上。
3.2電除塵整流變有效投入率低于90%,或前2個電場投入達不到11個。
3.3灰、渣系統設備故障,影響正常除灰或降低出力達8小時。
4、鍋爐部分
4.1運行中鍋爐主、再熱壓力或汽溫高于或低于運行規程允許值達30分鐘。
4.2安全門拒動或誤動。
4.3爐發生尾部再燃燒但未損壞設備。
4.4由任何原因造成跑油,經濟損失達5000元;或燃油系統閥門、油槍等處漏油嚴重,須停油系統處理;或油串入汽水系統。
4.5制粉系統爆炸,防爆門爆開未損壞設備。
4.6吹灰器故障無法退出爐外,造成吹灰器燒損。
5、汽機部分
5.1汽輪機調速系統故障,使機組出力擺動范圍超過額定出力的10%及以上達8小時。
5.2射水抽氣器等設備發生故障和損壞,被迫停運超過4小時。
5.3汽輪機運行中任一軸承溫度超過現場運行規程的規定值達10分鐘。
5.4汽輪機軸承及其油系統漏油,引起冒煙著火,未影響機組正常運行。
5.5汽輪發電機定子內進油,排污量異常增大。
5.6汽輪機在運行過程中調速汽門或主汽門發生卡澀現象,8小時內不能消除。
5.7汽輪機各油箱油位低于運行規程規定的允許值,8小時內未恢復。
5.8運行中除氧器壓力升高,達到動作壓力后,任一安全門拒動。除氧器水位異常,影響爐出力30分鐘。
5.9汽輪機運行中真空下降,導致出力降低,30分鐘內不能恢復。
5.10汽機打閘停機,抽汽逆止門拒動。
5.11啟停機或中壓預熱過程中造成低壓缸安全門動作。
6、電氣部分:
6.1電氣設備及其系統發生誤操作,未構成事故和一類障礙。
6.2?0.4千伏及以上開關、6千伏及以上隔離刀閘,因故障或操作機構失靈,在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影響了機組正常運行;或0.4千伏及以上開關斷不開未造成事故和一類障礙.
6.3?發電機起動升壓過程中,空載電壓在額定電壓的110%-120%之間。
6.4小電流接地系統的高壓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時間超過2小時.
6.5發電機轉子及軸瓦溫度超過規程值;變壓器由于冷卻裝置故障而降低出力,或主變的潛油泵及風扇電源同時中斷。
6.6充油電氣設備油位下降到油面計無指示。
6.7運行中電氣設備保護裝置忘投或誤投(包括誤整定,誤接線,保護壓板誤投,忘投或誤退,忘退),或機組停運時繼電保護試驗過程中,造成主要輔機聯動。
6.8故障錄波器因故停運,系統故障時未投或錄波器不正常,影響事故分析調查。
6.9發電廠主要電氣儀表失靈或停用時間超過30分鐘,主要儀表是:發電機靜、轉子電流表、電壓表、有功、無功電力表、線路有功電力、電流表,同期裝置盤上的任一表計失靈。
6.10單元控制室,網控室及主要生產場所夜間工作照明中斷20分鐘,或事故照明切換失靈。
6.11系統正常運行或故障時,蓄電池或其它操作能源滿足不了開關或其它電氣設備的合閘和跳閘要求;
6.12勵磁機檢修后投運,發現極性接反,或運行操作不當,產生逆勵磁。
6.13檢修后的電氣設備,發現一、二次回路漏接,錯接線,未構成事故或一類障礙。
6.14由于人員過失,造成CT二次開路,PT二次短路,未構成事故或一類障礙。
6.15由于監視、調整、操作不當造成發電機端電壓過低,引起強勵動作。
6.16檢修中,由于工作不慎造成充油設備的高壓套管、瓷套損傷,影響設備正常運行。
6.17電氣防誤閉鎖裝置故障停用時間超過7天。
6.18運行中,6KV、380V廠用母線瞬間失電造成部分機械跳閘,未構成事故或一類障礙。
6.19六氟化硫電氣設備的氣體壓力低于額定值以下24小時未恢復。
6.20發電機運行中工作勵磁故障,被迫改為備用勵磁機運行。
6.21交換機、生產用調度總機故障1小時。
6.22載波與無線通訊設備故障停用時間超過8小時。
6.23生產用電纜、通訊設備故障停用時間超過8小時。
6.24向停電檢修設備送電或倒充電未構成事故。
6.25自動重合閘,強勵裝置,廠用電自投開關,未按規定投入.
6.26直流系統接地超過24小時。
6.27七十五千瓦及以上電機燒毀,或經濟損失超過5000元。
7、熱工部分:
7.1熱工主保護拒動、誤動,未構成事故或一類障礙。
7.2主要熱工保護停用4小時,主要輔機(見前面規定)熱工保護停用超過8小時。
7.3運行中主要熱工自動或聯動裝置失靈,停用超過8小時。
7.4運行中主要多套熱工監視儀表中的一套失靈停用超過8小時。主要儀表是:主、再熱蒸汽溫度表、流量表;爐膛負壓表;排煙溫度表;給水壓力表、流量表;廠用汽壓力、溫度、流量表;汽機轉速表;真空表;潤滑油壓力表、溫度表;調速油壓表;調節級壓力表、除氧器水位表、壓力表;循環水壓力表;密封油壓表;發電機氫壓、氫溫表;變壓器油溫表等。
7.5運行中CRT畫面死機使運行失去監視超過30分鐘。
7.6運行中熱工操作電源中斷,無法進行遠方操作,1小時內不能恢復。
7.7各種熱工執行機構電動機損壞,故障時間超過24小時。
7.8機組大、小修正常起動并網后,熱工主要自動裝置在8小時內不能投入。(主要自動是:減溫水、除氧器壓力、軸封壓力、爐膛負壓、各加熱器水位、機前壓力、凝汽器補水等)。
7.9在事故處理中,熱工主要記錄表和計算機,沒有按要求在存檔范圍內把事故參數記錄和事故追憶打印出來。
7.10工作不慎,誤碰自動及保護裝置,造成自動失靈或保護動作,未構成事故或一類障礙。?
8、化學部分:
8.1汽、水質量不合格超過下列規定:
⑴、化學補水質量不合格。
⑵、給水PH值或溶解氧不合格時間超過4小時。
⑶、蒸汽質量不合格。
⑷、循環水質量不合格時間超過8小時。
⑸、發電機冷卻水質量不合格4小時。
8.2運行中絕緣油或汽機油質不合格時間超過48小時。
8.3主要化學監督儀表故障停用超過8小時。
(主要化學儀表是:溶解氧表,PH表,導電度表,氫純度表、露點儀等)。
8.4發電機內氫純度、濕度、溫度超過規程允許值達30小時。
8.5由于系統或操作原因,酸堿進入備用床或運行床。
8.6化學處理系統及設備故障全停,停止制水8小時。
8.7制氫設備故障全停,8小時內未能恢復。
8.8氫系統安全門誤動、拒動,各種保護報警裝置失靈。
8.9凝結水水質不合格超過6小時。
篇2:化學專業控制障礙輕傷管理制度
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執行安全工作規程及現場操作規程,對發現的有關人身、設備及生產上的隱患及時匯報,設法消除。
二、堅持每周的班組安全活動日學習制度,學習要有內容,要有討論發言和意見,由專業領導或安全員定期檢查,對不合格的進行考核。
三、建立安全監察制度,制定專業安全、消防網絡圖,實行崗位責任制,將安全工作具體落實到各個班組、崗位,并實行嚴格的安全獎懲制度。
四、嚴格執行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制度,確保雙票合格率,不定期進行檢查,對不合格者進行考核。
五、組織好每年一次的安規考試和運規考試,安排多工種培訓和事故預想活動,搞好每年的反事故演習,提高值班人員處理事故的能力。
六、針對不同季節制訂各種如夏季防高溫、秋季防火、冬季防寒防凍措施,并針對專業特點做好防酸堿傷害、油區防火、水場防投毒等安全措施。
七、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定期對上崗人員進行考試,加強對學員的培訓,對實習人員加強管理,不允許其單獨操作。
篇3:機化檢修車間控制障礙輕傷管理制度
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
二、車間主任是安全第一負責人,負責每月主持召開一次安全分析會,對本車間上月安全工作進行總結,提出下月安全工作要求。
三、每月由車間主任、安全員對各班安全學習記錄進行檢查簽字并進行考核。
四、車間在年底制定出明年全年安全技術措施。
五、車間在布置工作任務時同時布置安措,并指導、督促完成。
六、堅持搞好每次安全大檢查,并對查出的隱患,進行匯總,安排消除,不可及時消除的要訂出整改計劃。
七、加強工作票考核力度,發現一張不合格,扣責任班組10元。
八、油區動火一定要辦理動火工作票。
九、搞好防暑降溫工作,對高溫人員按排好體檢,高溫季節要求二人同往機房消缺,以免中暑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