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能源公司)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工作,保證機組和系統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參照大唐集團、變電所所屬上級電網公司繼電保護技術監督條例,并結合本公司的具體情況,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繼電保護技術監督應貫穿電力生產和建設的全過程,對工程設計、初設審查、設備選型、制造、安裝、調試、運行、檢修全過程管理實施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在實施技術監督全過程管理中,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依法監督、分級管理、行業歸口的原則。
第三條?技術監督工作以質量為中心,以標準為依據,以檢驗、測試為手段,建立質量、標準、檢驗三位一體的技術監督體系,以嚴格的標準、準確的計量和優良的產品制造、安裝質量和高水平的運行維護來保證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運行。
第四條?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和推廣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高繼電保護技術監督的專業水平。
第五條?明確設備監督范圍、監督周期、落實責任制。將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第六條?本制度適用于新能源公司、技術監控服務單位、風電公司。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七條?新能源公司風電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實行三級管理:第一級為新能源公司;第二級為技術監控服務單位;第三級為風電公司。
第八條?新能源公司成立以副總經理或總工程師為組長的技術監控領導小組,下設技術監控管理辦公室。其職責如下:
1、貫徹國家、行業、集團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法規、條例、規定,監督、檢查其執行情況;
2、組織制定、修訂新能源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有關規定和技術措施,組織技術攻關,推動新技術的應用;
3、監督、檢查技術監控服務單位、風電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開展情況,協調各級監督部門的關系;
4、負責制定新能源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確定新能源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重點;
5、組織召開新能源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會議,布置全年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總結工作、交流經驗,組織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6、組織因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不力而發生的重大事故調查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組織解決重大技術問題;
7、開展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抽查、考評工作。
第九條?技術監控服務單位在副總經理(技術總負責人)的領導下,開展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其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行業、集團公司、新能源公司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程、制度等;
2、掌握新能源公司所屬風電企業主要風電設備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技術狀況,建立健全主要設備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檔案,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建議和措施;
3、定期通報所服務公司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情況。提交年度工作報告以及下一階段工作計劃和要求;
4、參加風電公司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相關的事故分析、處理工作,對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技術問題提出反事故措施及處理意見并監督落實情況;
5、經常檢查、了解和指導各風電企業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情況,抽查各單位上報的報表、報告、總結中數據的真實性,發現數據不實或有異常不報者,及時通報;
6、每年組織召開一次新能源公司所屬風電企業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會議,提出年度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總結和下年度工作計劃與要求;組織開展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技術交流與培訓、新技術、新工藝開發與推廣應用,提高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水平,技術交流培訓工作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7、參與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技術改造工作,分析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使用情況,解決存在的關鍵性技術問題;
8、參與風電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有關的主要設備的設計審查、設備選型、出廠驗收、重大改進、試驗鑒定等工作;參加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重大技術措施與技術改造方案的審查。
第十條?風電公司成立以副總經理領導下的技術監督管理網絡,在生產部門設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專責人,做好本企業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各級職責為:
一、風電公司分管領導的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行業、集團、新能源公司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法規、條例、規定,監督、檢查其執行情況;
2、每年一季度組織修訂本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有關規程制度、標準、細則,監督、檢查所屬風場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周期定檢計劃的執行情況;
3、建立健全技術監督管理網絡,每年召開本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會議,總結工作、交流經驗,確定本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重點;
4、參加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組織落實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相關的安全措施、反事故措施和上級有關規程、規定。了解本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相關設備的運行、事故和缺陷情況,制定相應的反事故措施,做到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重大問題如實上報;
5、組織對新安裝設備、重大技改工程項目的設計審查、主要設備的驗收以及安裝、調試、試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監督和質量驗收工作;
6、開展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督查、考評工作。
二、風電公司技術監督專責人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集團公司、新能源公司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各項規章、制度、標準和要求,檢查、協調、落實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監督工作,組織制定本單位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措施;
2、組織對所管轄的運行設備進行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對生產中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如實的上報,并按要求編制、報送各種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報表及計劃總結,確保報表準確,上報及時。協助風場、項目部建立健全所轄范圍內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臺帳和設備技術檔案,健全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檢測手段,并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
3、加強技術監督培訓工作,提高技術監督人員素質和工作能力。參加上級監督部門、技術監控服務單位舉辦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會議及培訓班;
4、組織對所管轄風場運行數據、檢修維護數據和外委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依照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監督要求按時將統計數據、報表上報至技術監控服務單位,并建立本單位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監督管理檔案;
5、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本公司與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有關的事故調查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擬定反事故措施,并督促實施,使被監督的運行設備保持健康狀態;
6、參加基建、擴建、改建工程的設計審查、設備的選型以及工程竣工交接驗收、生產準備等工作,依據有關規程、規定,對上述工作提出監督意見;
7、開展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
三、各風場、項目部技術監督專責人職責:
負責本風場、項目部的具體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實施生產管理部門下發的技術監督計劃。
1、風場專責人應結合設備檢修試驗,制定技術監督工作計劃,上報風電公司技術監督專責人,督促計劃落實。及時、準確的統計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數據并分析、總結,按時上報至所在風電公司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專責人;
2、項目部結合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投產驗收,嚴格實施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各項檢測的指標記錄。對于不符合檢測指標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嚴禁投入試運行。設備安裝、投產、驗收階段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工作以及相關試驗資料整理歸檔,保證資料完整移交生產;
3、日常發現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的設備缺陷或隱患,應向所在風電公司技術監督專責人反饋情況,便于及時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
4、參加本公司的設備事故調查分析,提出改進及防范措施;
5、參加基建、擴建、改建工程的設計審查、設備的選型以及工程竣工交接驗收、生產準備等工作,依據有關規程規定,對上述工作提出監督意見;
6、參加上級單位組織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監督培訓。
第三章監督范圍及內容
第十一條?繼電保護裝置監督范圍
1、線路保護
2、所用變保護
3、故障錄波器
4、主變壓器保護
5、監控系統
6、無功補償調壓器保護
7、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
8、直流絕緣巡檢儀
第十二條?監督周期
1、每月對繼電保護裝置及自動裝置的運行、動作情況進行一次總結上報。(見附表)
2、按年度檢修計劃完成大、小修、改造工程等繼電保護裝置的檢驗。
第四章技術管理
第十三條?各級技術監督部門應全過程參與技術監督工作,并針對電網電源分布、一次接線、主變中性點接地、一次設備的應用、相關技術標準、運行經驗、反事故措施等提出繼電保護技術監督的意見和要求。
第十四條?新建、擴建、技改工程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設計中,必須統籌考慮繼電保護適應性。設備選型、配置方案應符合相關標準和電網公司有關穩措、反措的要求,設計部門應事先征求繼電保護技術監督部門的意見。
第十五條?各級繼電保護技術監督部門應按照分工范圍參加工程各階段設計審查,在確定設備選型時應征求繼電保護專業人員意見并征得電網繼電保護技術監督部門同意。
第十六條?建設單位應選用成熟可靠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對主設備及其他重要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應組織出廠驗收試驗。
第十七條?加強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的現場竣工驗收工作。在新建、擴建、技改工程中,各級繼電保護技術監督部門應及早介入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安裝調試。新安裝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竣工后,應進行項目驗收。
第十八條?新建、擴建、技改工程保護設備投產前,基建調試單位與生產單位必須嚴格履行交接驗收手續。未經驗收的設備嚴禁投入運行。驗收主要項目如下:
1、電氣設備及線路有關實測參數完整正確。
2、全部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接線正確,竣工圖紙符合實際。
3、裝置定值與整定值通知單一致。
4、檢驗項目及試驗數據結果符合檢驗條例和有關規程、標準的規定。
5、核對電流互感器變比及伏安特性曲線,其二次負載滿足誤差要求。
6、檢查保護屏前、后的設備整齊、完好,回路(包括二次電纜)絕緣良好,標志齊全正確。保護、控制電纜屏蔽接地線及接地銅排、直流電源小型斷路器及熔斷器的參數配置等必須符合反措的要求。
7、用一次負荷電流和工作電壓進行驗收試驗,判斷互感器極性、變比及其回路接線的正確性。
8、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存在的問題、處理意見及是否投入的結論,經基建調試單位、生產單位和負責該設備的監督部門三方驗收簽字后才能正式投入運行。
第十九條?新建工程投入時,繼電保護整定方案要求的全部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須同時投入。
第二十條?基建調試單位須按時向生產單位移交工程竣工圖、設備有關技術資料及說明書、備品備件、專用試驗設備及工具、試驗報告。
第二十一條?投入電網的繼電保護設備必須是通過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正式鑒定的產品(進口設備必須通過國家指定單位的動模試驗)。嚴禁不符合規定的設備入網運行。
第二十二條?繼電保護技術監督考核指標
1、繼電保護全部裝置正確動作率:≥98%
2、220KV及以上系統繼電保護正確動作率:≥98%
3、220KV及以上系統故障錄波完好率:≥95%
4、繼電人員造成的事故和不正確動作次數:0次
5、全部保護投入率:≥90%
6、保護年平均停用天數:≤5天
7、保護裝置檢驗完成率:≥90%
第二十三條?各基層企業建立健全繼電保護技術監督檔案,對全場保護定值、電氣二次圖紙進行完善、存檔。
第二十四條?建立和完善定值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繼電保護整定方案、定值通知單的審核制度及定值回執單制度,確保定值通知單的正確性,嚴格執行值班員的保護定值核對制度及繼電保護調度運行程序和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現場運行規程的審批制度。保護定值的確定與修改必須經過本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第二十五條?二次系統作業時必須填寫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工作記事。
第二十六條?繼電保護試驗設備、儀器儀表應認真登記在案并定期進行檢驗。
第二十七條?經檢驗證實不符合標準的試驗設備、儀器儀表,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調整和修復,確實不能修復的試驗設備、儀器儀表,應上報本企業主管部門報廢、更新。絕不允許在繼電保護調整試驗中使用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試驗設備、儀器儀表。
第二十八條?各級繼電保護技術監督部門應參加繼電保護事故調查分析,制訂反事故措施,向上一級監督部門上報本企業反事故措施計劃及執行情況。
第二十九條?各風電公司根據設備實際情況,認真落實《防止電力系統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反事故措施》。
第三十條?建立健全風電場繼電保護及其二次系統安全工作規定,明確微機監控系統、遠動通訊系統、電子控制室日常管理制度。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風電公司、技術監控服務單位應根據本制度,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二條?本細則由新能源公司安全生產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細則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2:衛星定位裝置安裝使用規定
為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實行營運車輛動態監控,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所屬危險品車輛,按照行業管理有關規定必須安裝衛星定位車載終端系統,對車輛的地理位置,運行速度,運行軌跡以及車內駕駛人員情況進行全程實時監控。
二、企業建立動態監控系統,及監控平臺和衛星定位車載終端。安裝使用的系統軟件應符合交通行業標準要求,確保與運管部門監管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實時共享。
三、配備專職監控人員1名,對營運車輛運行實施全過程監控。建立健全監控臺賬,落實24小時監控值班,及時發現違章超速、超員等行為。
四、建立登記、記錄,做好日常監控記錄,填寫監控日志,對車輛駕駛人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報告和處理,及時發布提醒和警示信息,告知駕駛人及時糾正消除安全隱患。
五、定期檢查、抽查、監控營運車輛超速、超員、疲勞駕駛、越線經營情況,根據有關制度進行整改、處罰。
六、做好車載終端設備管理、報修和檢修維護記錄,保證設備正常使用。駕駛人應正確使用、維護衛星定位車載終端,發現故障及時報告、維修。
七、營運車輛在行駛途中不得私自關閉車載終端;收到發送的警示信息后,必須立即糾正違章行為,確保車輛按照有關規定正常運行,遇惡劣天氣、交通事故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向監控平臺發送信息報告。
八、公司每日抽查車輛運行情況,抽查比例不低于20%。及時處理違章和報警。
篇3: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安全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機動車輛,必須佩戴標準阻火器,辦理“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消防車、救護車、氣防車除外)后,方可進入。
第三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由所在生產裝置、罐區的車間安全員辦理。
第四條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機動車輛通行證,有效時間不超過12小時。
第五條門衛值班人員要嚴格履行崗位安全職責,對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機動車輛進行嚴格檢查,做好登記,對阻火器不符合標準或無“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的車輛,嚴禁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
第六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后,必須按指定路線行駛,不得隨意改變行駛路線。
第七條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后,如果出現火災、爆炸或泄漏等事故,必須立即停車熄火,聽從有關人員的指揮。
第八條在生產裝置開停工期間,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
第九條非防爆電瓶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翻斗車等不準進入正在生產的裝置區、罐區。
第十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一式兩聯,第一聯由帶車人或駕駛員持有,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時隨身攜帶;第二聯為存根,由所在生產裝置、罐區的車間存檔,保存期限為一年。
第十一條本規定由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