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火電廠安全文明標準化規范

火電廠安全文明標準化規范

2024-07-10 閱讀 7811

一.工作人員著裝及防護用品使用規范

1、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須扣好;工作服上不應有可能被轉動的機器絞住的部分。

2、禁止戴圍巾和穿長衣服,禁止穿尼龍、化纖或棉、化纖混紡的工作服,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燒加重燃燒程度。

3、工作人員進入生產現場禁止穿拖鞋、涼鞋,女工作人員禁止穿裙子、穿高根鞋,辮子、長發必須盤在工作帽內。

4、任何人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帽帶必須系牢;高空作業必須扎好安全帶。

5、從事電氣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近電報警器或報警式安全帽,必須穿絕緣鞋,并戴線手套。

6、從事有產生性粉塵、生產性噪聲、高溫、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等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必須按有關規定正確使用特殊個人防護用品。如:防塵口罩、放毒面具、隔熱服、耳塞、防護服、防護鏡等。

二.作業環境及作業條件規范

(一)標志、通道、孔洞蓋板、平臺欄桿使用規范

1、在油區、氫氣區域、乙炔站、汽機、鍋爐油箱十米內動火,除辦動火票外,還應掛工作牌。

2、貨運電梯和起重機應有“禁止乘人”標志。

3、進入密閉容器內工作,在容器外部應掛“有人工作”標志。

4、汽機與鍋爐檢修現場(零米地面及機組控制室標高地面)必須設置固定的“安全通道”并有明顯標志,安全通道寬0.8~1米,界邊用白色或紅色。安全通道上下左右不允許存在傷害人身的危險因素。

5、現場內上下樓梯要確定必要的安全通道,并設有醒目的可移動標志牌。上下樓梯應有黃色提示性標志,檢修現場非安全通道也應有明顯的提示標志牌。

6、現場所有孔洞應有蓋板,可按現場實際設置,方型或圓型;蓋板下部應設限位部件。上面應有紅、白相間標志。

7、蓋板應有足夠強度,單一孔洞應有明顯標志。

8、因檢修需要所開設的孔洞應設圍欄、安全警告牌,必要時設置警示燈。

9、主汽門、電閘門、高加、油箱等處臨時孔洞四周必須設置可靠圍欄,切實起到防止摔跌作用。

10、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樓梯、平臺必須設有不低于1050毫米高的欄桿和不低于100毫米高的護板。

11、平臺、欄桿、圍欄、樓梯扶手應保證完好,嚴禁隨意拆除。因工作需要必須拆除時需經安監部門審核其防止摔跌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可靠后方準進行。

12、檢修擺放物件的平臺位置應由生技部門核準、安監部門審查,并且標示出荷重及必要的高度。

?(二)檢修電源使用規范

1、工作場所應增設必要的固定照明,做到安全可靠,亮度符合要求。尤其是樓梯、通道、各種轉動設備、儀表附近及高溫狹窄地方,照明燈具必須完好。

2、220V電源應有固定電源箱,并按容量配備觸電保安器。、臨時使用220V照明,必須由電氣專業人員安裝,應懸掛在固定位置上,并有防止誤觸、誤碰可靠措施。

3、使用行燈電壓不準超過36伏,在特別潮濕或周圍均是金屬導體的地方及金屬容器內作業時,行燈電壓不準超過12伏,行燈變壓器必須放在容器外面。?

4、檢修動力盤只可接電焊機、卷揚機、臨時電源箱、較大的三相用電器。動力盤及電器設備必須由電氣工作人員接引,所有負荷應配置熔斷保險器或負荷開關。

5、檢修動力盤、臨時電源箱及220V以上的電源線必須遠離熱體,架空高度距地面應高于2.5米以上,并不準阻礙通道架設或鋪設。必須橫過道路時應裝設硬質防護套,架空時距地面高度不應低于6米。

6、爐膛內部、磨煤機內部、尾部受熱面作業需裝設220V照明時,應和工作室體有可靠的絕緣并裝接<15mA的漏電保安器。

7、臨時電源的接引應由生技、安監部門批準,接引處應有標識牌,注明使用期限、用途,應配有觸電保安器。

8、臨時電源線不準用掛鉤、纏繞等方法聯接,零線不準用管道等代替。檢修用電源應裝設動作電流<50mA、動作時間<0.1秒的漏電保安器,熔斷保險大小合適。

9、電氣線路及帶電設備,不應有易造成人員觸電的裸露部位。

10、現場設置固定式電源箱及移動式電源箱二種,電源箱保護鉛絲容量應符合使用要求,負荷必須配用漏電保安器。

11、電氣設備相臨帶電與不帶電區域,應有明顯的警示標示并有遮欄做以明顯隔斷;

12、在臨近電源處,搬動梯子、管子等金屬長物應兩人放倒搬運,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三)腳手架及高空作業規范

1、搭設的腳手架必須符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腳手架一節的規定。平臺、護欄固定牢固,不準有浮跳、探頭跳,桿子外皮必須剝除,綁桿的8號線線頭應朝下。

2、嚴格執行“腳手架使用單”和使用驗收制度,各方驗收后簽字;架子改變結構需各方認定驗收后方可繼續使用。

3、腳手架上應設標志牌,注明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安全措施、工作時間等。

4、搭設腳手架所需材料應逐步向金屬鉸接過渡。

5、搭設腳手架地面應設圍欄或監護人。

6、搭設腳手架的人員在其高度超過1.5米時,應使用安全帶。

7、作業平臺必須設1米高的圍欄,平臺護欄必須保持完好。

8、腳手架高于3米應有作業人員上下的梯子,梯子應固定。

9、嚴禁將腳手架或跳板固定在欄桿和管道上。

10、搭設腳手架子的橫桿,立柱不得阻礙通道、樓梯、平臺等,不準在通道堆放腳手桿子和跳板。

11、因起吊物件需拆架子或跳板、護欄,必須及時恢復牢固。

12、高空作業人員上崗前,施工負責人檢查施工人員著裝,檢查

人員思想情緒,酒后人員禁止高空作業。

13、所佩帶安全帶必須掛在牢固的構架上,不準系在護欄上、構件上原來留下的鋼筋頭或8號鐵線上。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最低不得低于腰部。

14、作業人員不得跨越護欄和穿越護欄工作。

15、高度在3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必須在下部設置安全網。

16、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隨時清除工作面上的邊角余料,不得有浮

放的工件和工器具。

17、各級管理人員上爐堂吊盤或檢查腳手架子等,也必須扎安全帶。

18、拆除腳手架時,必須先清理上面雜物,下邊設監護人,以防落物傷人。

(四)作業現場安全圍欄使用規范

?1、將整個大修作業現場用圍欄圍起,使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分開。

?2、作業現場要設置安全通道,并設有醒目的標志,懸掛“安全通道,由此出入”標示牌。

?3、作業現場所有的井、溝、孔洞設置臨時圍欄,懸掛警告牌,夜間設置警燈。

?4、圍欄高度不低于1050mm,長度應為1600mm,著色為醒目的紅白相間的顏色,能夠方便的進行組裝。

5、檢修場地的周圍不準有開放部位,出入口應設置圍欄門,其寬度建議為800~1000mm;圍攔至多留有兩個出入口,出入口應設“由此出入”標志牌。

?6、每項檢修工作都應有圍欄圍起的檢修場地,比較小的檢修場地,只允許有一標識清楚的出入口。

7、凡有高空作業,容易發生高空落物地點都應設臨時圍欄,掛“注意高空落物傷人”警告牌。

?8、耐壓預試電氣設備應設臨時圍欄,掛“高壓危險”警告牌。

?9、*射線透照應在安全距離外設臨時圍欄,掛“注意電離輻射”警告牌。

10、檢修場地的工具箱及工具放置架可做為圍欄使用,但放置標準應同圍欄。

11、吊料口周圍應裝設圍欄,吊料口裝設翻版式蓋板,不使用時蓋板蓋好上鎖。

12、在大修現場設置的圍欄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如因作業需要臨時拆除,作業結束應立即恢復。

三、常用工具使用規范

1、制氧、氫、油區應使用軟金屬(銅、鋁)制作的工具進行檢修和操作。

2、大錘、手錘使用前應檢查錘頭裝得是否牢固,不得使用鐵把大錘,不得單手掄大錘或帶手套掄大錘。

3、使用的鑿子被錘擊的部位不得有傷痕,不得沾有油污,使用時必須帶防護眼鏡。.

4、使用錘、鎬、鍬等工具時,工作人員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5、使用手持電動工器具時,如;手持電鉆、無齒鋸、角向砂輪機等必須經過檢查合格,絕緣良好,貼有合格證;使用時接好漏電保安器和接地線,戴絕緣手套。

6、使用無齒鋸、角向砂輪機火星應朝下,應設防護罩,不得用力過猛。

7、電動工具的電線不準接觸熱體或放在濕地上,并有防止被重物壓在電線上的可靠措施。

8、電動工具使用完畢或中途停止作業時,必須立即切斷電源。

9、作業使用的梯子必須堅固,梯子的支柱必須能夠承受作業人員攜帶工具攀登時的總重量,梯階距離不應大于40厘米。

10、梯子要搭設在堅固的支持物上,梯子上的作業人員必須登在距梯頂不少于1米的梯蹬上作業;作業人員在梯子上作業時,禁止移動梯子且下部應設監護人。

11、使用各種工具時除上下可靠隔離外,上下不準交叉作業,上方作業時,下方通道應封閉。

12、高處作業時,隨身所帶工具,應放在工具袋內,不準上下拋擲。

13、所用導鏈、鋼絲繩、必須經試驗合格并建檔可查。

四、特殊作業規范

?(一)電、火焊作業規范

1、電、火焊工應持證上崗,著裝符合安全規定,非電、火焊工嚴禁使用電、火焊。

2、各種電焊機存放及使用應有固定地點,電焊機應有編號、負責人,外殼應有可靠接地。電焊機零線嚴禁接在通有介子的管道上,現場應集中整齊地鋪設電焊機二次電源線的電纜。

3、電焊線不準和乙炔、氧氣帶混在一起擺放,不準阻礙通行,鋪設應架空、整齊。

4、電焊工作所用的導線,必須使用絕緣良好的皮線。接頭應牢固連接,并包有可靠的絕緣。連接到電焊鉗上的一端,至少有5米為絕緣軟導線。

5、電焊機所接電源應符合容量要求,不準兩臺同接一個電源,也不準一個電焊機引出2個焊把。

6、電焊鉗必須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⑴須能牢固地夾住焊條;

⑵保證焊條和電焊鉗的接觸良好;

⑶更換焊條便利;

⑷握柄必須用絕緣耐熱材料制成。

7、電焊機的裸露導電部分和轉動部分以及冷卻用的風扇,均應裝有保護罩。

8、電焊工在合上電焊機刀閘開關前,應先檢查電焊設備,如外殼的接地線是否良好,電焊機的引出線是否有絕緣損傷、短路或接觸不良等現象。

9、焊接時不許將帶電的絕緣電線搭在身上或踏在腳下。電焊導線經過通道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外力損壞。

10、在金屬容器內(水箱、煙風道、加熱器及潮濕場所)焊接作業,焊工除穿絕緣鞋外,腳下必須墊干燥的木板或膠皮,并設專人監護,并有可靠的斷電措施。

11、母管制供氣系統,不得有泄露部位。嚴禁在氧氣、乙炔母管各分門、活節、總門附近吸煙及動火。

12、氧氣聯箱各支門不準用一般低壓鑄鐵門。

13、易燃、易爆區域應有明顯標志,禁止在此區域動火,必須在此區域動火應開動火工作票,并有可靠的安全防范、監督措施,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

14、高處電、火焊作業,下邊應設屏障及監護人,防止火星濺落引起火災,防止行走人員燒傷。

15、電焊工離開工作場所時,必須切斷電源。

16、電、火焊作業結束時應檢查火險隱患。

(二)起重作業規范

1、起重及駕駛人員必須符合“安規”的相關要求。

2、起吊作業監護人未到現場不準起吊,起吊指揮應該由有經驗的起重工擔任,按操作標準執行。

3、起吊作業,監護人要認真負責,有始有終,起到監護作用。臨時離崗要有人替換。

4、起重工作應有統一的信號,起重機操作人員應根據指揮人員的信號(紅白旗/口哨、手勢)來進行操作,操作人員看不見信號時不準操作;爐堂內作業必須有完備的對講機聯系。

5、起重機吊著重物時,重物下面嚴禁人員停留或行人通過。

6、大件的起重運輸必須制定實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工作。

7、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后方可進行:

⑴起重量達到起重機械額定負荷;

⑵兩臺以上起重機械起吊同一物件;

⑶起吊精密設備和不易吊裝的大件;

⑷起重機在高壓線下方及其附近工作;

⑸作業環境惡劣;

⑹起吊部件水平行走。

8、每臺卷揚機必須就地裝設電源刀閘,電源側開關應該裝在鐵箱內并加鎖,非工作時間應處在停電狀態;公共使用的卷揚機刀閘要上鎖,鑰匙由專人或班長保管;各種電動起重工器具、裝卸機械未有作業時電源應處在停電位置。

9、現場吊裝孔四周圍欄不準拆除,特殊情況下應經過安監部門批準后方可挪動。

10、爐膛內使用鋼制吊盤應該嚴格執行“吊盤組裝、運行及拆除安全標準”,并經安監人員檢查驗收合格方可使用。吊盤上、下限位,防下滑設施必須可靠,否則不準使用。

11、起吊重物前應由工作負責人檢查懸吊情況及所吊物件的捆綁情況,認為可靠后方準試吊。起吊重物稍微離開地面(或支持物)就必須檢查重物懸吊及捆綁情況,認為可靠后方準繼續起吊。在起吊過程中如發生繩扣不良或重物有傾倒危險,應立即停止起吊。

12、不明重量的部件嚴禁起吊,不得以管道、設備或腳手架、平臺欄桿作為起吊重物的承力點。必要時需經過生技部門核算,安監部門批準后方可執行。

13、鋼絲繩應按出廠證件規定使用,無規定時應從鋼絲繩上取樣試驗,整繩的破斷力一般是單絲破斷力總和的83%。

14、承受重力的鋼絲繩不得與金屬、混凝土結構或其他物件發生直接接觸。

15、禁止使用鐵線代替鋼絲繩捆綁起吊。

16、在起吊重物時,其繩索間的夾角一般不大于90度。

17、起重中注意檢查有無鋼絲繩與電源線接觸,導向輪繩索是否跑脫等異常情況;

18、起重機械的傳動齒輪必須裝設牢固的防護罩。

19、汽機廠房吊車檢驗合格、試驗良好后方可使用。

20、當液體或壓縮空氣傳動的千斤頂升至一定高度時,必須在重物下墊以墊板,防止活塞突然下滑發生事故。往下放時應隨重物下放高度逐步撤去墊板。

21、移動式起重機的駕駛室應裝有音響(喇叭、電鈴)或色燈信號裝置,用于操作時發出警告。

22、吊車、卷揚機、電葫蘆、導鏈、吊環、繩索、安全帶必須有檢驗合格臺賬和檢驗合格證方可使用。

23、卷揚機、導向滑輪固定在鋼房梁、水泥柱上的鋼絲繩,其棱角必須用半圓管或膠皮覆蓋,禁止用破布、木板鐵皮等包扎。

24、人工搬運重物,要輕拿輕放,多人搬運,要一人指揮,口號統一,不得高空拋物。

(三)壓力容器檢修作業規范

1、作業前必須檢查確認與所要進行作業的壓力容器相連的汽、水等管道系統閥門是否隔斷關閉并掛“警告牌”、上鎖,是否全部開啟疏水門等。必要時應對汽、水系統增設隔板。

2、確認容器與相關系統解列后,在開啟門時應檢查容器是否殘存壓力及汽、水等。如果表計反映容器存有壓力時,要采取措施泄壓。否則不得開啟孔門。

3、作業前應對容器強制通風,排除容器內有害氣體及降溫后,作業人員方可進入容器內作業。

4、容器內作業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容器內作業時孔門處必須設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從事其他工作或擅離職守;監護人所處位置應處于對容器內作業人員可視位置,且要有有效聯系手段,隨時保證容器內外聯系。

5、容器內作業時所用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伏,行燈變壓器外殼必須可靠接地,且不得帶入容器內。

6、確因工作需要在容器內使用電動工具時,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所用電動工具必須經檢測合格,安全可靠且電源側裝有“觸電保安器”;

(2)?電動工具電源線必須完整并具有良好絕緣的橡膠套,不得有接頭進入容器內;

(3)?電源線必須設有單獨刀閘開關,并由監護人控制;

(4)?使用電動工具的人員必須穿絕緣鞋,腳下墊橡膠絕緣板或干燥跳板,并戴絕緣手套、防護鏡;

7、容器內使用電、火焊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禁止在容器內同時使用電、火焊;

(2)電焊線、氧、乙炔帶進入容器部分不得有接頭;

(3)氧、乙炔帶暫停使用時,必須撤出容器;

(4)施焊人員必須正確著裝,穿絕緣鞋,腳下墊橡膠絕緣板或干燥跳板;

(5)電焊線在容器外應有明顯斷開點,并由監護人控制,根據焊工信號及時切斷電源。

五、文明施工規范

1、凡參加大、小修的生產單位和外包施工隊應指派專人負責文明生產,專職安全員負責本單位人員著裝、胸卡管理,外包隊人員名單要在開工前報廠安監部。

2、檢修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圍欄四周應張掛安全警句、諺語等標志牌;特殊作業區域應張掛與作業危險點預防措施相適應的安全警句,提示檢修、施工人員注意安全防護。

3、現場垃圾隨時清理并裝入編織袋內運走,保證檢修現場無垃圾雜物。

4、大修現場設備零件擺放規范整齊。嚴格按大修定置管理圖所規定的區域放置零部件,要做到物放有序,大件落地鋪設墊層、支架,小件上貨架,嚴禁亂扔亂放,當天施工結束達到場清料凈。做到“三無”(無油跡、無水、無灰)、“三齊”(拆下的零部件擺放整齊、檢修

工器具擺放整齊、材料備件擺放整齊)。

5、在廠區內或易燃易爆場所的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

6、檢修現場使用氧氣、乙炔應在分支門后膠管上粘貼白膠布寫上使用單位及使用人姓名以備檢查。氧氣、乙炔帶必須懸掛或用活動支架。

7、現場照明必須保證足夠亮度,臨時照明線和行燈線必須架空,或用活動支架。

8、檢修下來的垃圾、保溫棉塊、鐵線、包裝紙盒,應堆放在指定地點,每天工作結束前應清運出場。

9、凡扒保溫工作,一律夜間進行,絕對禁止從高處往下拋,必須先澆水,裝袋吊運,當日垃圾當日清運;

10、修后的設備,保溫棱角分明,圓管粗細均勻,刷油按介質流向規范標識,設備、表盤、管道、基礎臺板上無積灰。

11、門口、通道、樓梯、平臺等處,不準放置雜物,以免阻礙通行。地面灰漿、污油垢應及時清除,以防滑跌。

篇2:安全質量標準化文明生產管理制度

為實現我礦安全生產無事故,確保工程質量和機電各環節優質運轉,各班組和個人都要實行標準化和文明生產工作,為促進我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不斷的提高,機電隊特制定安全質量標準化和文明生產管理制度:

一、成立安全質量標準化、文明生產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馬守經

副組長:楊龍

成員:翟奎、郭昌德、尹慶旺、李坤及各班組班長。

組長全面負責:本隊質量標準化和文明生產管理工作,并是落實質量標準化和文明生產的第一責任人。

副組長全面負責:本隊質量標準化和文明生產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并落實各班組的質量標準化和文明生產管理工作,對工作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

李坤(皮帶班大班長)臨時負責:皮帶班、皮帶、工業區內衛生區,井底的文明衛生,對轄區內的管線文明生產質量標準化管理負全責。

郭昌德負責:煤場衛、工業區內衛生區,的文明衛生,對轄區內的管線文明生產質量標準化管理負全責。

楊龍負責:加工班、維修組、泵維修組、瓦抽站、主扇房、空壓機房、礦燈房、井上皮帶高低壓、壓風低壓、主扇高低壓、瓦抽高低壓,外線班、35KV變電所及高低壓電纜、生活區變電配電所、供電廣場照明線路、工業區廣場,對轄區內的管線文明生產質量標準化管理負全責。

翟奎負責:電工班、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井下中變高低壓、主排水泵房、,井下壓風高低壓、主副大巷照明線路、采變高低壓、主皮帶等井上下五小電器衛生區,對轄區內的管線文明生產質量標準化管理負全責。

尹慶旺負責:鍋爐房、凈水站、隊部會議室、隊部辦公室衛生區,對轄區內的管線文明生產質量標準化管理負全責。全隊文明生產工作,每月負責組織一次質量標準化檢查工作,(質量標準化檢查可與安全檢查合并檢查)。對全隊的質量標準化管理負全責。

二、質量標準化工作執行過程中必須責任到人,包機到人。

三、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化管理標準》要求,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及時完善相關質量標準化內容。

四、獎懲辦法

1、各分管隊長必須負責好本轄區的質量標準化和文明生產工作,如礦、公司來礦檢查,因本轄區質量標準化和文明生產不達標,影響全隊成績的,扣本轄區責任人100分/次。

2、每次安全大檢查,查出的質量標準化和文明衛生不合格地方,應及時進行整改,不得推諉,否則扣責任人50分/次。

3、發現問題不整改,不匯報的,扣責任人20分。

未盡事宜且按有關制度執行

篇3:班組安全質量標準化文明生產管理制度

1、當班工作要完成工作任務,保證作業現場無大隱患,無嚴重“三違”,無安全事故。

2、推行“兩票三制”和“手指口述”,進一步安全確認,搞好文明生產,規范職工行為。每班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崗位工作質量進行驗收和評估,實現動態達標,積極創建安全精品工程。

3、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合格品以上,優良品率不低于50%。

4、機電設備實行包機制,產品合格證、煤安標志齊全,綜合完好率達到95%及以上,待修率在5%以下,大型在用固定設備臺臺完好,防爆電氣防爆率100%,小型電器合格率95%以上,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合格率100%。

5、安全設施齊全有效,符合《規程》規定。

6、施工圖板、各工種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危險源辨識等牌板齊全完整,填寫準確,清晰潔凈。

7、班組長日志、班前會議記錄、“五好班組”活動記錄,完整、填寫規范符合要求。

8、作業現場衛生整潔,符合文明生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