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風電場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風電場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8144

一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風電場電力設備設施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9號)《國務院關于修改〈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的決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8號)《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結合風場實際,特制訂風電場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二組織機構

第二條設置風電場安全防護組織機構

組長:總工程師

副組長:安全生產部經理、各風場場長

成員:各風場全體人員

三管理職責

第三條總工程師的職責:

(1)負責宣貫國家、上級有關電力設施安全防護的法律法規、方針、指示和規定。

(2)領導全體人員提高電力設施設備安全防護認識,督促各風場制定安全防護各項制度并落實執行,保證電力設施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3)負責落實電力設施設備安全防護資金。

第四條安全生產部的職責:

(1)安全生產部是風電場安全防護的主管部門,協助總工程師負責完成各風場的安全防護,組織節日及重要活動的安全防護檢查,督察各風場安全防護的具體落實。

(2)深入現場聽取有關安全防護的建議,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向總工程師匯報。

第五條各風場場長的職責:

(1)各風場場長是本風場安全防護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定本部門安全防護各項制度及各種預防措施,并落實執行;

(2)加強安全防護值班管理,定期對安防器材檢查,加強出入人員、車輛和物品的安全檢查,防止發生外力破壞、盜竊、恐怖襲擊等事件。

(3)定期向上級領導匯報安全防護情況,發現外力破壞、盜竊、恐怖襲擊等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突發事件時及時向上級及當地公安部門、電力管理部門匯報。

第六條各成員職責:

(1)各風場人員為本風場的義務安保員,協助場長進行安全防護工作,嚴格執行各項安全防護制度;

(2)嚴格值班紀律,加強巡邏,發現可疑及異常情況立即向第一責任人匯報。

四安全防護規定

第七條風場電力設備設施實行分區管理,分別為:風場變電站區(包括地下電纜)、風機及箱變(包括巡檢道路)區、桿塔及集電線路區,各風場按照國家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在保護區的區界上,設立明顯的警示及告知標志,標明保護區的寬度和保護規定,地下電纜鋪設后,應設立永久性標志,各風場建立電力設施永久保護區臺賬并做好檢查記錄;

第九條風場依法保護所屬電力設施安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電力設施的行為:

1.闖入變電站內擾亂生產和工作秩序,移動、損害標志物;

2.向電力線路設施射擊;

3.向導線拋擲物體;利用桿塔、拉線作起重牽引地錨;

4.在桿塔、拉線上拴牲畜、懸掛物體、攀附農作物;

5.在桿塔、拉線基礎的5米范圍內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或傾倒酸、堿、鹽及其他有害化學物品;

6.在桿塔內(不含桿塔與桿塔之間)或桿塔與拉線之間修筑道路;

7.拆卸桿塔或拉線上的器材,移動、損壞永久性標志或標志牌;

8.在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兩側各300米的區域內放風箏;

9.擅自在導線上接用電器設備;

10.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不得堆放谷物、草料、垃圾、礦渣、易燃物、易爆物及其他影響安全供電的物品;不得燒窯、燒荒;不得興建建筑物、構筑物;不得種植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植物。

11.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風偏后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超過4米的樹木應當依法進行修剪或砍伐,所需費用由樹木所有者負擔;

12.未經風場書面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距電力設施周圍五百米范圍內(指水平距離)進行爆破作業。因工作需要必須進行爆破作業時,應當按國家頒發的有關爆破作業的法律法規,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報經政府有關管理部門批準。

13.其他危害電力線路設施的行為。

第七條加強危險物品管理,不得攜帶各種違禁品、危險品進入廠區和工作、生活場所;

第八條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帶熟人進入生產區參觀和食堂就餐。

第九條存放的各種易燃、易爆、腐蝕、有毒等危險品不得超出一周用量,并經常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

第十條食堂使用的爐灶、煤氣應防滲漏,下班時應關閉各閥門。

第十一條風場禁煙區內嚴禁吸煙或擅自攜帶引火物品。

第十二條各風場制定電力設施安全保衛制度,加強出入人員、車輛和物品的安全登記檢查,防止發生外力破壞、盜竊、恐怖襲擊等事件。

第十三條建立消防管理制度,滅火設備應照規定配置設置,并放在明顯容易取用的地點,并定期檢查,應保持隨用狀態。

第十四條使用氧氣乙炔焊接時應注意附近有無易燃物品,必要時遷移。

第十五條各風場加強對錄像監控設施維護管理,當值人員應監視一切可疑情況。

第十六條嚴格值班紀律,加強值班巡邏檢查,發現可疑情況立即逐級匯報。

第十七條竊案發生后,應保護好現場,并立即上報有關單位偵察。

第十八條加強員工保密意識,不得泄漏公司機密。

第十九條不得酗酒、賭博、滋事。

第二十條按照安規要求風機機艙門鎖應完好,離開后鎖好,加強鑰匙管理。

第二十一條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第二十二條建立電力信息及二次安全防護制度并嚴格執行。

篇2:安全防護及危險品管理制度

1.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電源要有觸電保護器,工作后要切斷電源。

2.對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品有危險品柜。

3.危險品有專人負責保管,嚴格控制藥品用量。

4.實驗室有滅火器、沙等滅火用具。

5.每天工作后管好門、窗,做好防護工作。

6.做好寒、暑假的安全防護工作。

7.化學儀器室設有易燃、易爆、劇毒危險品柜。

8.危險品柜備有專用鎖、鑰匙,有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分管校長共同保管。

9.凡任課教師需取危險藥品時,由實驗室兩位工作人員同時到場開啟,并填寫記錄單,用后有多余的在半天內歸還。

10.平時半月開鎖檢查一次,核對所存危險品數量。

11.備有危險品專用賬單,以便查考。

篇3: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