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防護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職工在生產活動中的人身安全,確保電力安全工器具的安全使用,規范電力安全工器具在檢驗、使用、保管等環節的管理,根據國家及電力行業的有關規定,結合雷公口電廠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定。
1、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應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關愛員工,珍惜生命,努力為員工創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有效預防電力設備事故,防止人身傷害事故,防止職業危害、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安全工器具嚴禁他用。
3、設立電力安全工器具配管理專(兼)職人員,負責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使用、維護、定期檢驗的等工作,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臺賬、安全工器具定期監督檢查記錄及安全工器具定期檢測試驗報告。
4、加強對員工的技術培訓,使員工做到會檢查,會試驗,會使用,會正確監督使用,做好電力安全工器具的規范化管理工作,保證安全生產。
5、安全工器具應定期進行日常檢查,發現不合格的應另外存放,做出不使用標志,停止使用,并及時維修或更換,檢查報告及記錄存檔。
6、各運行班組交接班時應檢查所配置的安全工器具是否完整,有無使用應登記在值班運行日志上。
7、安全工器具的檢查、使用及保養。
(1)應進行外觀檢查,無誤后方可使用。使用絕緣安全工器具前用擦拭干凈,帶絕緣手套。
(2)進入帶電場所及檢修場所應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帶好后,應將后扣或帽箍調整到合適位置,鎖好下顎帶,防止工作中前傾后仰或其他原因造成滑落。
(3)安全帶使用年限一般為3~5年,使用前進行外觀檢查,如組件是否完整,繩索是否斷裂或打結,金屬配件有無裂痕或腐蝕,掛鉤的鉤舌咬口是否平整不錯位,保險裝置是否完整可靠,鉚釘無明顯偏位,表面平整等。安全帶應系在牢固的物體上,禁止系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物件上,不得系在菱角鋒利處,安全帶藥高掛或平行栓掛,嚴禁低掛高用。
(4)進行電氣設備驗電、倒閘操作、裝拆接地線等工作應佩戴絕緣手套,使用時應將上衣袖口套入手套筒口內。
(5)使用絕緣桿前,應檢查絕緣桿的堵頭,如發現破損,應禁止使用。使用絕緣桿時人體應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并注意防止絕緣桿被人體或設備短接,以保持有效的絕緣長度。
(6)電容型驗電器應標有電壓等級、制造廠和出廠編號,對110KV及以上驗電器還須標有配用的絕緣桿節數。使用電容型驗電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驗電器的工作電壓應與被測設備的電壓等級相同。使用時,操作人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鞋)、手握在護環下側握柄部分,并與帶電部分保持安全距離。驗電前,應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確認驗電器良好,如在木桿、木梯或木架上驗電,不接地不能指示者,經值班負責人同意后,可在驗電器絕緣桿尾部接上接地線。
(7)使用絕緣靴(鞋)前及絕緣墊時應查看有無外傷、裂紋、漏洞、氣泡、毛刺、劃痕等缺陷。使用時將褲管套入靴筒內,并要避免接觸尖銳、高溫和腐蝕性物質,嚴禁挪作它用。雷雨天氣或一次系統接地時,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用穿著絕緣鞋靴(鞋)。
(8)絕緣隔板只允許在35KV及以下的電壓的電氣設備上使用,并應有足夠的絕緣和機械強度,用于10KV電壓等級時,絕緣隔板的厚度不應小于3mm,用于35KV電壓等級時不應小于4mm;絕緣隔板和絕緣罩使用前應檢查表面是否潔凈,端面不得有分層或開裂,絕緣罩還應檢查內外是否整潔,應無裂紋或損傷;現在帶電安放絕緣擋板及絕緣罩時,應帶絕緣手套;絕緣隔板在放置和使用中要防止脫落,必要時可用絕緣繩索將其固定。
(9)梯子應能承受工作人員攜帶工具攀登時的總重量;不得接長或墊高使用,如需接長時,應用鐵卡子或繩索卡住或綁牢并加設支撐;梯子要放置穩固,梯腳要有防滑裝置。使用前,應先進行檢查試登,確認可靠后方可使用。有人在梯子上工作時,梯子必須有人扶持和監護;梯子與地面的夾角應為65°左右,工作人員必須在距梯頂不少于2檔的梯蹬上工作;人字梯應具有堅固的鉸鏈和限制開度的拉鏈;靠在管子上、電纜槽架上使用梯子時,其上端須用掛鉤掛住或用繩索綁牢;在通道上使用梯子時,應設監護人或設置臨時圍欄,梯子不準放在門前使用,必要時應采取止門突然開啟的措施;嚴禁人在梯子上時移動梯子,嚴禁上下拋遞工具、材料;在高壓設備區或高壓室內應使用絕緣材料的梯子,禁止使用金屬梯子,搬動梯子時,應放倒兩人搬運,并與帶電部分保持安全距離。
(10)使用防毒面具時,空氣中氧氣濃度不得低于18%,溫度為-30~45℃,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閉容器環境,使用時根據其面型尺寸選配適宜的面罩號碼,使用前先檢查面具的完整性和氣密性,面罩密合框應與佩戴者顏面密合,無明顯壓痛感;使用中應注意有無泄漏和濾毒罐失效;防毒面具的過濾劑有一定的使用時間,一般為30~100min,過濾劑失去過濾作用(面具內有特殊氣味)時,應及時更換。
8、絕緣安全工器具與其他安全工器具應分開存放,不可隨地亂丟,必須定置存放,防止受潮、霉爛、變形、受熱、刺破、受強烈陽光照射等,不可和各種油類、酸類、堿類接觸,以防腐蝕。絕緣安全工器具應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工具室(柜)內,絕緣桿應架在支架上或懸掛起來,且不得貼墻防止;絕緣隔板應放置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或垂直放在專用的支架上。
9、絕緣罩使用后應擦拭干凈,裝入包裝袋內,放置于清潔、干燥通風的架子或專用柜內。
10、驗電器應存放在防潮盒或絕緣安全工器具存放柜內,置于通風干燥處。
11、橡膠類絕緣安全工器具應存放在密閉的的柜內或支架上,上面不得堆壓任何物件,更不得接觸酸、堿、油品、化學藥品或在太陽下暴曬,并應保持干燥、清潔。
12、防毒面具應存放在干燥、通風、無酸、堿、溶劑等物質的庫房內,嚴禁重壓。防毒面具的濾毒罐(盒)的貯存期為5年(3年),過期產品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3、遮攔繩、網應保持完整,清潔污垢,成捆整齊存放在安全工具柜內,不得嚴重磨損、斷裂、霉變、連接部位松脫等,遮欄桿外觀醒目,無彎曲、無銹蝕,排放整齊。
14、個人使用的安全器具(如安全帽、驗電筆等)均由個人負責妥善保管。
篇2:施工機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為防止機械發生傷人事故和機械設備損壞事件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進入施工現場的大型施工機械,必須報審檢驗和審批。未經報審驗收的施工機械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作業。操作人員必須有專門的操作證件。
二、一般施工機械及工器具,在進場之前,必須進行檢修,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報警等自動報警裝置應完好齊全,缺損的應及時修復,安全防護裝置不完整的或失效的機械不能使用。
三、預防機械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液體、塵埃、渣滓、放射性射線,振動,噪聲等,必須配置相應措施使有害物質限制在規定區域。
四、工器具必須做到擺放整齊,管理制度健全,無丟失和外流有專人檢查和記錄,施工隊班組,每次使用前要進行班前檢查,對不合格的安全用具應立即銷毀,有缺陷的不能使用的設備,應單獨存放。
五、凡是機電設備,必須設置規范的接地裝置,牢固的接地,嚴禁線中串聯接地,嚴禁預約停送電時間的方式進行電氣檢修。必須先切斷電源并接上“禁止合閘”的警示標志。
六、進入施工現場機械必須掛有安全操作規程,專人負責,專人操作,做到施工員先檢查后施工的原則進行作業。
七、工程項目部每月組織一次機械器具安全專項檢查制度,對檢查有問題的設備作好記錄,責令整修。并進行復檢后方可進行使用。
篇3:施工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1、在機械設備、工器具壽命的全過程中,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技術措施、組織措施,消除一切使機械設備、工器具遭到損壞,使人身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脅,使環境遭到污染的因素,以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從業人員的安全與健康。特制定我項目部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2、本制度適用于項目部機械設備、起重機械(工器具)的安全管理(包括外租機械設備及工器具的安全管理)。
3、職責:
3.1機械管理員歸口管理
3.2安全員負責施工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3.3各施工隊負責實施。
4、工作內容:
4.1機械管理員、工具員也是機械工器具安全監督檢查人員,應具有糾正違章,停止機械不安全作業,責令整改和處罰的權力。
4.2項目部必須有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目標,施工安全體系中必須建立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保證體系,明確各級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職責。
4.3凡采購的機械設備、工器具必須是專業生產廠生產的合格產品,并具有相應的產品質量證明資料、文件。
4.4工程開工前,由機械管理員、工具員編制機械設備、工器具人員培訓計劃,對機械設備、工器具人員進行機械安全培訓教育。
4.5工程開工前,由技術科在施工措施或作業指導書中明確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注意事項,在安全技術交底過程中應同時對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進行交底,安全作業工作票中也應體現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
4.6機械設備、工器具投入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必須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嚴格檢查,并填寫相應檢查記錄,只有檢查合格者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者應退場更換,以確保機械設備、工器具在施工使用全過程中處于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附件齊全有效。
4.7對起重機械設備、工器具,還必須按公司《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用具檢查和試驗的有關規定》進行送檢,只有具有有效的合格證和準用證的機械設備、工器具方可投入使用,對起重機應驗證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8所有投入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必須具備相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9堅持“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原則,施工隊必須嚴格按要求對機械設備、工器具進行定期保養、及時送修,確保機械設備、工器具處于良好的安全技術狀態。
4.9.1機械管理員、工具員根據機械設備、工器具使用情況,按保養間隔編制季度機械設備、工器具保養計劃,并落實完成。
4.9.2機械設備、工器具保養分為:例行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轉移前保養、停放保養。各級保養內容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進行。
4.9.3除上述保養內容外,所有機械設備、工器具在投入使用前和工程完工,機械設備、工器具入庫前還應集中進行一次保養、檢查、維修,對不能使用且無法修復的機械設備、工器具必須進行報廢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4.9.4機械管理員、工具員應根據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實際情況編制年度大、項修計劃并落實執行。
4.9.5對機械設備、工器具在使用過程中的突發故障,機械設備、工器具使用單位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修理,嚴禁帶病運行。
4.10中型以上的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應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位”的三定制度,小型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實行班、組長負責制。
4.11堅持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和操作證審驗制度。
4.11.1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操作人員應選擇工作責任心強、身體健康、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擔任。
4.11.2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必須是參加過培訓、學習、考試且考試成績合格并在人力資源部備案的人員方可取證上崗。
4.11.3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證每兩年審驗一次,國家相關部門的證件按相關部門規定審驗,凡審驗不合格或逾期未審驗者不得繼續操作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
4.11.4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人員在操作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時必須嚴格按安全操作技術規程的規定操作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服從現場人員指揮。但對于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
4.11.5項目部應根據施工要求編制項目部施工機械人員登記表,并收集機械隊伍資質和人員資格證件等有關資料。
4.12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在使用中應做到“不超負荷使用、不帶病使用、不盲目使用、不違章使用”。
4.13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在必須超負荷作業,應經過精確計算和編制應急安全措施,但動載不得超過10%的額定負荷,靜載不得超過25%,雙機抬吊的機械不應超過該機80%額定負荷,還必須編制詳細的作業指導書和安全保證措施,總工程師批準,進行專項安全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全員簽字)后,方可實施,作業時,項目部主要負責人和安監,機械管理人員必須到施工現場指揮和監控實施。
4.14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監督、檢查
4.14.1機械管理員、工具員應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開展日檢點、經常檢查及一般檢查等各項檢查工作,對發現有違反崗位紀律、機械運轉異常或保養不良、事故隱患、記錄不全等情況,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糾正或排除,并做好記錄。
4.14.2機械管理員、工具員在每次經常檢查及一般檢查完成后,應開展一次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例會,及時總結經驗,并就檢查情況進行通報。
4.15現場暫時不用的施工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包括封存、報停等)必須進行檢查、鑒定,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工器具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中的要求進行保管,防止損壞及丟失。
4.16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應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進行標識,對主要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應在機械設備、工器具明顯部位掛牌,標明責任人姓名、簡要崗位責任制及安全操作規程。
4.17凡由施工機械原因引起的機械損失、人員傷亡或其它災害造成的機械損失,均定為機械設備事故,要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分析,并按公司《機械設備事故管理制度》的規定處理。
4.18保持機械,工具和工作場所的整齊清潔,從事危險作業的區域應有明顯標志和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