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弱勢群體消防監護制度

弱勢群體消防監護制度

2024-07-10 閱讀 1567

一、社區內的孤寡老人、殘疾病人、精神病人、癱瘓病人、低能弱智者、小孩、玩火怪辟者等人員,應作為消防安全弱勢群體的管理對象,加強重點監護,形成街道、社區、單位、居民家庭共同參與的消防監護網絡。

二、消防安全弱勢人員的家庭、親屬是弱勢人員的消防安全直接監護者,應采取各種措施,阻止弱勢人員違反消防法規行為,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三、弱勢人員的周圍鄰居、朋友要經常細心留意他們的行為,提醒其要安全用火、用電、用氣、用油,不要玩火、不要臥床吸煙,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四、社區應落實專人,對弱勢人員進行登記造冊,定期或不定期上門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并建立消防安全聯系卡,經常與監護者、鄰居等進行溝通,了解其行為動向,以利于及時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

五、發現弱勢人員有違反消防安全的行為時,應及時制止;當無法阻止時,要立即向公安派出所、社區等報告。

六、弱勢人員家庭的門口可張帖醒目標志,有條件的可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提醒周圍居民注意其消防安全行為。

篇2:八一醫院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癥監護病房(ICU)的消毒隔離除病房消毒隔離制度外還應遵守以下規定:

1布局合理,分治療室(區)和監護區。治療室(區)內應設流動水洗手設施,監護區每床使用面積不少于9.5m2。

2、每天進行空氣消毒。

3、患者的安置應將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開,特殊感染患者單獨安置。診療護理活動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4、工作人員進入ICU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戴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得進入。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時戴手套。

6、注意患者各種留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7、加強抗感染藥物的應用管理,防止患者發生菌群失調;加強細菌耐藥性監測。

8、加強急救設備的管理與消毒,保證各急救物品的完好,防止交叉感染。

9、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戴帽子、戴口罩,與患者接觸前要洗手。

10、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患者,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11、ICU的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每月做生物監測1次。

篇3:五一醫院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員管理:

1、監護室工作人員應接受醫院感染管理的專業培訓。

2人員要嚴格管理,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入內。嚴格探視制度及限制探視時間,換鞋,戴帽子、口罩,探視前后應洗手或手消毒。

二、環境管理

1、監護病房布局合理,應相對獨立。

2、開放式病房每床的占地面積為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