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校區水電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某校區水電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2024-07-10 閱讀 8044

校區水電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一、消防系統

1、水泵每星期試運行一次,每次不少于10分鐘;

2、水泵軸承每季加油一次(如無油杯的加黃油),電動機軸承每半年加油一次;

3、每周檢查一次閘閥、止回閥的開關靈敏度和密封性,如有故障應及時進行維修;

4、供電、照明、控制信號線路應保持良好的應急狀態;

5、每周檢查消防帶一次,如發現有潮濕的應及時進行晾曬,如有霉壞應及時更換;

6、滅火器里的藥物應每年定期補充或更換一次;

7、每星期檢查一次報警系統的靈敏度;

8、每周檢查水泵接合器、消防栓是否完好,檢查消防器材是否損壞丟失。

二、供水系統

1、水泵每周輪換運行;

2、水泵軸承每季加油一次,電動機軸承每年加油一次(沒有油杯的加黃油);

3、每周檢查閘閥、止回閥、開關的靈敏度和密封性;

4、水泵每半年保養一次,對磨損零件及時進行更換;

5、每年清洗水池兩次,時間為一月份和七月份;

6、每月檢查水表一次,發現有問題的應及時更換或修理;

7、水泵運行完好的質量指標:

①連接部分要求螺絲、墊圈、銷子齊全、完整、緊固,每一個放水閥、星形環完好;

②電流表、電壓表、壓力表齊全準確;

③出水閘門、逆止閥、進水閘門齊全完好,盤根密封良好,合乎要求,泵體各部分連接嚴密,不漏水;

④油圈齊全,油質合格,油量適中,不漏水;

⑤軸承溫度不得超過60℃-65℃,運轉不得有異聲和異常震動;

⑥不超過銘牌規定,絕緣電阻要符合要求;

⑦過流及欠壓保護齊全;

⑧接線齊全,導電良好,接地合格;

⑨設備無油垢、無積塵,機房無積水、無雜物,工具、材料配件存放整齊,油料要加蓋;

⑩有技術檔案、供水圖、排水圖。

三、供電系統

1、檢查變壓器的油量位置是否適當;

2、所有計量儀表及指示燈、信號燈裝置等是否工作正常;

3、運行中的開關、母線、接頭等一切載流導體,有無跳火、冒煙、燒焦、發熱、變色等現象。

4、變壓器在運行中應監視:

①電流、電壓的測量讀數;

②聲音是否正常;

③油面溫升有無超允許范圍;

④油面指示計的油色有無異變;

⑤運行中的變壓器絕緣油每年有無作一次簡化試驗;

⑥箱殼有無漏油現象;

⑦金屬外殼的接地線是否合格。

5、檢查電纜坑有無積水,如發現積水應及時清除;

6、配電室應做好通風和降溫工作,一般室內溫度要求不超過40℃;

7、配電室每星期吸塵一次,保持室內清潔、干凈;

8、各開關要標明控制供電范圍,便于工作,每星期檢查一次各主開關接觸是否良好;

9、每月檢查電表一次,發現有問題的應及時處理;

10、公共照明及其它開關的維修更換;

11、濕式變壓運行完好,符合質量標準:

①螺栓、吊環、密封墊齊全、完整、緊固;

②油質合格,油量適當,油標完整、清晰、油門耐壓合乎要求,油門壓試驗記錄有效期為一年,壓、強度油標完整、清晰;

③通氣孔不堵塞,有護圈,放油孔不漏油,有護鐵;

④接地線整齊,連接緊固,導電良好;

⑤油箱各部分不滲油,無嚴重變形,散熱管不堵塞;

⑥高壓絕緣電阻不低于250兆歐,低壓則不低于35兆歐;

⑦變壓器外殼及電纜系統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每年測一次;

⑧無積塵,無積水,無油污、無淋水,周圍保持清潔,無雜物;

⑨有檢修記錄和測試記錄,試驗有效期為二年。

12、干式變壓器運行完好質量標準:

①螺絲、墊圈線阻齊全、完整、緊固、密封良好;

②接線緊固、齊全、導電良好,合乎防爆要求,絕緣電阻良好;

③外殼接地良好;

④外殼托架無嚴重變形和銹蝕;

⑤殼內清潔無積水,殼外無積垢,無污泥;

⑥有檢查記錄。

13、柴油機:

①每月試運行柴油機兩次,時間30分鐘;

②每月清刷加油一次;

③每年保養一次;

④每部柴油機一般應保持足夠載機5個小時的用油,油箱應每年清理一次,以保持油質純凈。

篇2:施工機具大型機械設備使用維修保養管理制度

第一條設備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操作使用不當,致使設備出現故障,從而破壞了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要投入不該發生的維修費用,直接影響到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和加強設備管理工作,杜絕野蠻違章操作設備的不良行為。保證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

第二條根據國務院和上級有關部門規定,對設備的使用應實行定人定機,以及持證上崗操作制。

第三條為使設備能夠得到合理使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并經過考試合格后方可獨立上崗。

第四條設備的完好主要靠勤維護保養,正確操作,合理使用來實現,操作工要增強責任感,保護設備就象保護眼睛一樣,愛惜和保養好自己所使用的設備。

第五條各級領導要提高管理意識,克服和改變只重視生產的完成,忽視設備及維修保養,甚至拆散設備的不良傾向,正確處理好設備與生產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六條各項目負責人工作

1、認真貫徹執行管理制度,掌握本單位設備的技術狀況,杜絕拆設備,野蠻、違章操作的現象發生。

2、加強對操作工的思想教育,合理操作使用,維護保養好設備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3、提高設備管理意識,嚴格按章指揮,制止野蠻違章、操作,對野蠻、違章操作實行者進行批評教育屢教不改者應嚴肅處理。

4、對設備的使用實行定人定機制,并保證相對的穩定性,嚴禁指教未經技術培訓者上崗操作。

5、加強對操作工日常點檢,潤滑,維護保養等工作的檢查和督促,確保設備的合理使用。

6、設備出現故障本區無法修復的,應及時與公司取得聯系盡快修復,嚴禁設備帶病運行,防止設備故障的擴大和設備事故的發生。

7、認真貫徹執行設備的交接班,潤滑保養,運行記錄等有關規章和制度,并經常檢查督促操作工的執行情況。

8、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作為操作工的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人員素質,確保設備的合理操作和正確使用。

第七條操作工工作職責

1、認真執行本企業,本單位有關設備操作使用管理的規章和制度。

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3、加強對設備的日設備的日常點檢,潤滑,維護保養,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自己處理不了的要及時匯報,嚴禁設備帶病運行。

4、增強責任感。學好技術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個"三好,"四會"的合格操作工,用好,維護保養好自己所操作的設備。

5、嚴禁野蠻,違章操作,要愛惜設備,做到勤檢查,勤保養攪拌機,砂漿機等設備每次用完后應將其清洗干凈,經常保持設備的整齊、清潔。

第八條設備的使用

1、新職工在獨立使用設備前,必須了解設備的結構性能,安全操作。維護要求等方面的技術知識和實際操作基本功的培訓。

2、操作工人應具備"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和"三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一切故障)的素質,并經過考試合格方可獨立使用設備。

3、設備的使用應實行定人定機制,認真填寫運行紀錄,多人操作使用的設備嚴格執行交接班填現寫運行紀錄,多人操作使用的調備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由負責人負責該臺設備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九條設備維護保養

1、經常保持設備整潔,并按定加(換)油;

2、攪拌機,砂漿機等設備每次用完后,必須將機內外清洗干凈,傳

動部位涂油防腐和潤滑;

3、加強日點檢,運行中的設備操作工要隨時觀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故障的擴大。

篇3:施工機械設備架體機具進場驗收維修保養制度

一、驗收項目

(一)施工機械設備、機具1.安裝位置是否符合施工平面布置圖要求。2.安裝地基是否堅固,機械是否穩固,工作棚搭設是否符合要求。3.傳動部分是否靈活可靠,離合器是否靈活,制動器是否可靠,限位保險裝置是否有效,機械的潤滑情況是否良好。4.電氣設備是否安全可靠,電阻搖測記錄應符合要求,漏電保護器靈敏可靠,接地接零保護正確。5.安全防護裝置完好,安全、防火距離符合要求。6.機械工作機構無損壞;運轉正常,緊固件牢固。7.各類架體搭設是否符合規范要求8.開機手是否持證上崗(二)架體1.架體及扣件材質是否符合標準。2.搭設時立桿基礎是否符合標準要求3.架體與建筑物的拉接是否符合要求。4.立桿間距與剪力撐是否符合要求。5.桿件搭接是否符合要求。6.架體防護是否符合要求。7.架體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方案要求二、作業人員的要求(一)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按規定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二)操作人員和配合工作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長發不得外露。高處作業必須掛好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或拖鞋,嚴禁從高處投擲物件。(三)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當使用施工機械設備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四)嚴禁拆除設備的自動控制機件、各種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警報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進行。

三、機械設備、機具的維修與保養(一)機械設備、機具的保養、維修是杜絕機械事故的關鍵,必須依據規范標準和有關規程辦理。(二)各種作業施工機械必須由專人負責保養、維修,并落實責任制,做到勤檢查、勤保養、勤維修。(三)嚴禁機具帶病運作,杜絕不安全因素。(四)不懂機械性能者不準從事維修、保養的工作。(五)電器設備,特別是塔吊、卷揚機、拌和機等下班前應拉下閘刀,關閉好電箱,上班前(持證上崗)必須檢查試車正常后方可運轉作業。(六)施工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施工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禁使用倒順開關控制設備。(七)架體、設備、機具安裝后必須按規定及各項指標進行驗收,合格方可使用,做好驗收記錄,驗收人員履行簽字手續。

四、相關文件及記錄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安全防護用具進場查驗登記表本3.機械設備進場查驗登記表)4.施工機具及配件進場查驗登記表5.起重吊裝安裝驗收表6.腳手架基礎驗收表

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驗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