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物品藥品器械設備管理制度

醫院物品藥品器械設備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6828

醫院物品、藥品器械設備管理制度

保證各類物品、藥品供應及時、齊全,器械、設備性能良好,為搶救病人提供物質保證,減少資源浪費,延長儀器、設備的壽命。

1、一般管理制度

(1)護士長全面負責物品、藥品、器材的領取、保管及報損等工作。建立賬目,定人分類保管,定期檢查,做到賬物相符。

(2)在護士長指導下,各類物品指定專人管理。貴重物品每天清查核對,一般物品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清點,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

(3)凡因不負責任或違反操作規程而損壞物品的,應根據醫院賠償制度處理。

(4)管理人員應掌握各類儀器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注意保養,提高使用率。

(5)借出物品必須辦理登記手續,由經手人簽名。重要物品經護士長同意后方可借出,搶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6)護士長調動時必須辦好移交手續,交接雙方共同清點并簽名。

2、被服管理制度

(1)各病房根據床位數確定被服基數與機動數,做到每天交接班,如基數不符,必須立即追查原因。

(2)病人出入院時,護士負責交、收被服,當面點清。

(3)臟被服放于指定地點,由洗衣房收洗。

3、器材管理制度

(1)醫療器械由專人負責保管,督促和協助設備科定期(每季)檢查、保養、維修,保持性能良好。

(2)建立儀器操作程序卡。使用時,必須了解器械的性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用畢妥善清毒、保管。

(3)精密儀器必須指定專人負責保管,用畢由保管者檢查后簽字。

4、藥品保管制度

(1)各護理單元藥品應根據病種和需要保持一定數量,必須經醫院藥房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

(2)藥品應根據種類和性質,如針劑、內服、外用、劇毒藥等分類定位放置,并應保證標志明顯,每日檢查,由專人負責領取及保管。如發現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或經涂改者,應及時清理,不得再使用。相同顏色的同類口服藥和不同劑量的同類針劑藥品不得混放。

(3)根據藥劑科定期(每季)檢查藥品質量的結果,及時處理和改進存在的問題。

(4)病人的貴重藥品,應寫明床號、姓名,加鎖存放,不用時及時退回藥房。

(5)麻醉藥品設固定專柜,定量加鎖存放,專人保管;每班清點簽名,用后經兩人核對并保留空安瓿,由醫生開專用處方后憑空安瓿向藥房領回,并作登記。麻醉藥品注射后之殘余量,須監督銷毀,并在殘余液登記冊上記錄。

篇2:醫院手術器械物品消毒滅菌管理制度

醫院手術器械物品消毒及滅菌管理制度

一.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并須經高壓蒸氣或高效化學滅菌。

二.各種手術備用物品均應保持清潔,定期檢查手術器械關節是否鋒利,鉗、鑷是否密合。手術用過器械物品均應徹底清潔后(有菌器械先消毒后清洗),整理包裝送去滅菌。

三.無菌物品必須在無菌區專柜內貯存。室內應通風、干燥、清潔無塵、無雜物。

四.無菌物品必須定點、定位,按消毒滅菌日期先后順序排列,標記清楚。有效期為7天,霉季5天,細菌檢測每月1次。

五.無菌包一經打開或無菌溶液開瓶后超過12h即不能使用。無菌臺準備后超過4h不得使用。無菌包不應超過30cm×30cm×50cm。包布應大小適宜,無破損,內外包布均應有化學消毒指示劑以鑒定滅菌效果。

六.手術器械盡量不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如必須選用高效消毒液消毒,應保證消毒液質量、濃度和浸泡時間,浸泡時應打開鉗的關節,每周更換消毒容器及溶液,標記清楚。無菌物品生物檢測每月1次,需有據可查。

七.無菌肥皂水、刷、小毛巾等打開24h后須重新消毒。泡手桶每周消毒,泡手酒精每周過濾并每日測比重,保持在70%~75%。PVP-I應記錄使用次數,定時更換(一般80次即須更換)。醫護人員手指每月作細菌檢測1次,需有據可查。

篇3:衛生室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管理制度

鄉村衛生室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管理制度

一、村衛生室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必須由具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配送或由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購,不得自行采購。

二、購進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必須對其包裝、標識、外觀質量等進行驗收,并有真實完整的購進驗收記錄。購進驗收記錄和配送清單應妥善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驗收時發現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應拒收。

三、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應單獨存放,做到避光、通風、防潮、防蟲鼠、防蚊蠅、防污染等。

四、不得使用無《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無《產品合格證》、過期、失效、變質、污染、小包裝已破損、標識不清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

五、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必須按規定毀形,使其零部件不具有再使用功能,同時按規定進行浸泡消毒,定期交指定的醫療機構回收集中處理,并做好有關記錄,不得出售或隨意丟棄使用過的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