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水車檢修規程范文
第一章:鐵水車列檢第一部分:鐵水車列檢規定一、鐵水車檢查時間:1、檢查時間為每周二次,星期一、星期四2、具體檢查時間為:12時30分開始二、鐵水車檢查地點:鐵水區域調度窒旁三、鐵水車檢查人員:車輛工區四、鐵水車檢查聯系方式1、定期檢查,車輛工區必須提前半小時與385調度聯系,確定檢查具體時間。2、補檢、臨時安排檢查,當班調度應提前1小時通知車輛工區。3、檢查時間確定后,列檢人員必須提前15分鐘到達檢查地點,等候檢查。4、鐵水車到達檢查地點前,調度提前10分鐘通知列檢,做好檢查準備。五、鐵水車檢查要求1、檢查前應與調車人員聯系后方可進行,同時必須按規定在靠近機車第一輛鐵水車兩側插上二面紅旗,專人負責,在每輛鐵水車放置止輪器,做好安全防護工作。2、遠距離目測,檢查一列鐵水車有無傾斜,有傾斜要進行重點檢查。同時檢查鐵水車出鐵口有無掛碴,如有掛碴,檢查時要注意避讓。3、列檢人員應在一列鐵水車兩側紅旗處開始檢查,到鐵水車另一端結束。4、檢查內容與技術要求按附表進行。5、檢查完畢,專人撤除止輪器,列檢人員應相互聯系,確認后,方可撤除紅旗,通知調車人員檢查完畢。6、檢查中發現有故障鐵水車,急修鐵水車,應立即告知調車員停止作業,并及時向碼頭調度匯報,一般扣修鐵水車,由檢修分公司向鐵運調度做計劃,第二天安排扣修。第二部分:鐵水車檢查內容及技術要求檢查部位技術要求及限度檢查方法車鉤1、?鉤舌、鉤頭、鉤身、鉤頸無裂紋,二車連結車鉤中心高度不大于75mm。2、?鉤舌元銷不折斷,鉤鎖銷鏈松余量為30—50mm3、?沖擊座、鉤頸托板無裂紋,螺栓無松馳。4、?車鉤三態作用良好,開啟靈活。5、?提鉤桿不彎曲,桿座螺栓不松弛。6、?鉤舌與鉤碗內側距離,閉鎖位不得大于135mm,開鎖位天有不大于250mm,防跳3—12mm。1、目測2、目測3、目測、錘檢4、手動試驗5、目測、錘檢6、目測鉤尾框、鉤尾框托板、?緩沖器1、?鉤尾框、鉤尾框托板無裂紋。2、?從板、從板座、緩沖器箱體無裂紋。3、?各連接螺栓無松弛。1、?目測2、?目測3、?錘檢輪對1、?輪軸無裂紋,輪轂無松弛。2、?輪緣內側缺損長度≤30mm,寬度≤10mm。3、?軸身打痕、彈傷、碰傷、磨傷深度≤2.5mm。4、?踏面園周磨耗≤9mm,踏面擦傷深度≤1mm。5、?踏面剝離長度一處≤50mm,二處≤40mm,二處剝離邊緣相距小于75mm時每?長不超過35mm,連續剝離長度不超過35mm。1、?目測、錘檢2、?目測3、?目測4、?目測5、?目測軸箱1、?軸箱無裂紋,軸箱蓋無浸油。2、?軸箱蓋按裝螺栓無松弛。3、?觀察堵無松弛。4、?軸箱導框與軸箱左右間隙之和4—7mm。1、?目測2、?錘檢3、?錘檢4、?目測側架,搖枕、心盤1、?上下心盤無裂紋,按裝螺栓無松弛。2、?同一轉向架左右旁承游間之和4—12mm。3、?側架、搖枕無裂紋,檢查側架變形情況,如有明顯變形,扣庫內檢查。4、?彈簧夾板無破損,螺栓無折損。5、?枕簧無斷裂,無移位。6、?搖枕與側架左右間隙之和4—12mm。1、?目測、錘檢2、?目測3、?目測4、目測、錘檢5、目測、錘檢6、目測踏腳、扶手、安全棚1、?踏腳、扶手彎曲不超限,按裝牢固。2、?踏腳翹起距離鐵水車中心不超過1600mm。1、目測、錘檢2、目測車架1、枕梁與側梁焊縫無裂紋1、目測備注檢查過程中,發現不確定項目時,安排扣車檢查第二章:鐵水車輔修內容、要求1、鐵水車檢查按鐵水車列檢標準要求,對鐵水車檢查,不良情況,分步落實檢修。2、車鉤及緩沖裝置檢修?(1)、車鉤三態檢查,車鉤高度測量。(2)、車鉤分解檢修。(3)、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電磁探傷。(4)、維修更換不良零件。(5)、組裝車鉤,三態檢查及各部尺量。(6)、調整車鉤高度。3、轉向架檢修(1)、檢查轉向架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2)、根據檢查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重點檢查側架變形情況,確定是否分解轉向架。(3)、架車,推出轉向架,分解轉向架,搖枕、側架堆焊修復。(4)、輪對軸檢,檢查防松螺栓是否松動,油脂是否良好。(5)、更換油脂。(6)、轉向架組裝,落車,檢查各部尺寸,檢查調整旁承間隙。4、車體檢修(1)、檢查車體變形、磨損、裂紋情況,并對安全棚、扶手、踏腳焊接、變形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枕梁、側梁、牽引梁焊接情況。(2)、根據檢查情況,進行修復。5、鐵水車輔修探傷項目輔修時必須對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進行電磁探傷,其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探傷。6、驗收鐵水車驗收分部件驗收、整車驗收,部件驗收,檢修人員在檢修過程中,根據檢修要求進行驗收,整車落成驗收,對整車進行列檢驗收。第三章:鐵水車段修內容、要求1、鐵水車檢查按鐵水車列檢標準要求,對鐵水車檢查,不良情況,分步落實檢修。2、車鉤及緩沖裝置檢修?(1)、車鉤三態檢查,車鉤高度測量。(2)、拆除相關部件,吊下車鉤及緩沖裝置。(3)、分解車鉤及緩沖裝置(4)、上鎖銷、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鉤尾扁銷、鉤尾框電磁探傷。(5)、維修、更換不良零件。(6)、組裝車鉤及緩沖裝置(7)、吊裝車鉤及緩沖裝置,三態檢查及各部尺量。(8)、調整車鉤高度。3、轉向架檢修(1)、檢查轉向架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2)、拆除相關部件,架車,推出轉向架。(3)、檢查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重點檢查側架變形情況,分解轉向架。(4)、輪對電磁探傷,條件具備時,對輪對進行超聲波探傷。(5)、側架、搖枕、旁承檢修,搖枕、側架堆焊修復。(6)、輪對軸檢,檢查防松螺栓是否松動,油脂是否良好。(7)、轉向架組裝,推入轉向架,落車。(8)、檢查各部尺寸,檢查調整旁承間隙。4、車體檢修(1)、檢查車體變形、磨損、裂紋情況,并對安全棚、扶手、踏腳焊接、變形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枕梁、側梁、牽引梁焊接情況。(2)、根據檢查情況,進行修復。5、鐵水車輔修探傷項目段修時必須對上鎖銷、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鉤尾扁銷、鉤尾框、輪對電磁探傷、超聲波探傷,目前不具備輪對超聲波探傷,條件具備時,必須對輪對進行超聲波探傷。其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探傷。6、驗收鐵水車驗收分部件驗收、整車驗收,部件驗收,檢修人員在檢修過程中,根據檢修要求進行驗收,整車落成驗收,對整車根據段修規定進行驗收。第四章:鐵水車輔修、段修規程由于受鐵水車檢修人員技術、設備、環境等限制,鐵水車檢修規程,在鐵水車檢修過程中參照執行。一、鐵水車輔修、段修焊接及連接部件工藝技術要求1、各金屬零件接觸安裝面,在用螺栓、焊接、鉚接連結前,應清除油垢、夾銹,并涂防銹底漆,但四周皆為焊縫密封的焊接組合接觸面,可不涂防銹底漆。2、用各種壓延鋼材制作配件時,其氧氣切割邊的殘渣及毛刺需清理干凈。各螺栓孔、鉚釘孔禁止用弧割、氣割方法制作(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部分螺栓孔、鉚釘孔采用氧氣)。3、各連接螺栓不得松動,其露出部分不得少于一扣,或多于一個螺母厚度。4、各開口銷劈開角度應為60-70度。5、在螺栓上插置開口銷時,開口銷須在距離螺帽或鎖緊帽3毫米處(槽形螺母除外)。6、鐵水車焊接技術要求(1)焊縫坡口可用刨邊機刨出、風鏟鏟平或氣割切出。用氣割時邊緣的毛刺、熔渣及凹凸不平處應進行清理;氣割或風鏟切割時不允許局部過切;如未超出公差范圍應平滑過渡。(2)在焊接前,離焊縫邊緣不小于20毫米范圍內應除盡鐵銹、塵土、污垢。(3)在焊接過程中,如需矯正,可在冷或熱態下進行,但不得在金屬處于藍脆溫度200-500℃時用錘敲打(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難以控制,會影響檢修質量)。(4)焊接重要的零件時,對可疑的處所可進行鉆孔檢查,鉆孔直徑應比焊縫寬2-3毫米。7.鐵水車配件的磨損堆焊加修技術要求(1)焊件應在5℃以上施焊;冷卻時亦應在5℃以上的靜態空氣中緩慢冷卻(冬天難以做到,會影響焊接質量,焊接范圍小,可照常進行,大面積焊接,可以避開環境溫度),禁止用水急劇冷卻。(2)填充金屬時,要適當增大電流,使其熔深不小于2毫米;填充金屬材質應為A1-A3。(3)焊波應為焊條直徑的2-3倍,二層與一層焊波相重疊應在30%以上,并應充分熔合。(4)同一配件相對稱焊補時,不得焊偏。(5)焊波凹凸不平高低差不得超過2毫米,其咬邊深不得超過0.5毫米;并應有1-3毫米的加工余量。堆焊面不得有凹陷、夾渣、裂紋等缺陷(實際操作過程受焊工技術限制,對焊接質量要求高的部件,可以安排技術好焊工操作)。8.鐵水車配件的裂紋焊修技術要求(1)裂紋末端必須鉆8-10毫米直徑的擴散孔;用風鏟或扁鏟鏟削45°-65°的“V”型或“*”型坡口,坡口深度及長度應視裂紋情況而定,以消除裂紋痕跡為準(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難達到,必須消除裂紋)。(2)焊件應預熱,預熱溫度為250-300℃,并在室溫5℃以上施焊(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預熱溫度較難控制,焊接范圍小,可照常進行,大面積焊接,可以避開環境溫度。)。(3)裂紋長度超過150毫米時,應采用逆向分段焊;第一層焊波應充分焊透,第二層焊波的接頭與第一層焊波的接頭應錯開20毫米以上。(4)焊后應在5℃以上靜態空氣中緩慢冷卻(冬天難以做到,焊接范圍小,可照常進行,大面積焊接,可以避開環境溫度),禁止用水急劇冷卻。(5)焊后不得有夾渣、氣孔、裂紋及未焊透等缺陷,咬邊深不得超過0.5毫米,焊波應有高出基本面1-3毫米的加工余量及增強量(實際操作過程受焊工技術限制,對焊接質量要求高的部件,可以安排技術好焊工操作)。二.轉向架檢修技術要求?轉向架段修時,其螺栓結合件均須分解檢修(鉚釘組裝部分狀態良好者除外),清除銹垢(實際操作過程下,心盤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分解)。?輪對須徹底清除銹垢,對軸頸、防主板座、軸身等部位進行探傷檢查(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各部加工及組裝須符合規定要求。轉向架各部按裝組成應結合牢固,間隙應符合要求,彈簧性能(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檢查彈簧變形情況)和潤滑狀態須良好。軸承在確認內外圈、保持架、滾柱等狀態良好時(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目測檢查,觀察潤滑油情況,判斷是否良好)。1.轉向架檢修落成技術要求(1)同一車輛須使用同一類型轉向;同一轉向架須使用同一類型輪對和軸箱。(2)同一轉向架兩鑄鋼側架的固定軸距之差不得大于2毫米(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難控制,目前,運用中發生側架變形,嚴重影響側架的固定軸距)。(3)心盤自由高度公稱尺寸低時,允許在心盤與搖枕間加墊板,其墊板厚度超過13毫米時,須將墊板焊接在搖枕上;焊接之墊板厚度不得超過50毫米,并僅限一塊。2.輪對(目前受設備、技術限制,檢修過程中參照要求檢查,發現不良狀態,停用,委外檢修)輪對檢修技術要求:1、.輪對有下列缺陷時須修理:1)?鋼輪輪緣垂直磨耗。2)?軸頸、防塵板座缺損或有傷痕。2、輪對有下列缺陷時須更換:1)輪轂、輪箍或扣環松弛。2)輪箍、輪輞、車軸有裂紋。3、輪對有下列缺陷時須退軸、退箍檢查:1)輪座有透油、透銹及移動現象。2)輪箍有透銹、移動現象。4、輪對下列各部件不得施焊修理:1)?車輛(軸領和頂針也除外)。2)?輾鋼輪和輪箍(輪緣除外)。3)?輪心、輪轂和鑄鋼輪裂紋。4)?有“S.P”高標記的鑄鋼輪。5)?含碳量超過0.7%的輪箍輪緣或整體鋼輪。車軸檢修技術要求:1、軸頸有疵痕時,經旋修后發現有亮斑者可繼續使用。2、禁止將輪座長度旋短,防止板座直徑須較軸頸直徑大20毫米.3、車軸上與縱向中心線成45°以上的橫裂紋,其深度不超過2.5毫米的旋去裂紋后,須加旋0.5毫米,旋修后的直徑,如不小于規定限度者,可繼續使用.4、滾動軸承帶錐度之軸頸旋修表面光潔度應為▽6;其錐度公差不得超過20″.車輪檢修技術要求:1、車輪旋修后用樣板檢查,輪緣內外側和踏面部分與樣板的間隙應各不超過0.5毫米,輪緣頂點與樣板的間隙應不超過1毫米;如因輪緣旋至原型而輪箍或輪輞的厚度不足,檢修限度時其輪緣厚允許按限度旋削。2、未經堆焊的輪緣,旋修后距頂點15毫米內允許留有寬不超過5毫米的殘溝。3、旋修后車輪踏面外形光潔度為▽3。車輪與車軸組裝時須符合以下技術要求:1、輪座與輪轂也的橢園度不得超過0.05毫米,不圓柱度不得超過0.1毫米,輪轂孔內端應旋成5毫米圓弧,外端應旋成3毫米的圓弧或2×45°倒角。2、同車軸須使用同型、同材質的車輪;車軸輪座及加工部位均須探傷。3、輪對壓裝時在輪座部須涂植物油。4、軸對組裝壓力按輪轂孔直徑計算,鋼輪每100毫米為35-55噸。5、輪對內側距離小于規定時,不得向外壓調;內側距離同一圓周測量三處,其差不得超過1毫米。6、對壓裝時的壓力曲線應符合下列要求:a)?曲線應逐漸上升,但起點陡升的壓力不得超過10噸。b)?曲線中部不得有平直線或降噸,末端的平直線不得超過投影長度的15%,降噸不得超過10%,其降噸數不得超過最大計算壓力的5%,如平直線和降噸同時存在,而降噸不超過規定時其合并長度不得超過15%。c)?曲線的投影長度不得小于理論長度的80%。d)?曲線開始上升的一點與末端(按計算最小壓力的一點)連成直線,曲線全部應在此直線以上。滾動軸承不得有下列缺陷:1、零件裂紋、破損。2、內外圈滾道與滾柱表面剝離、擦傷或過熱變色。3、保持架磨損、裂紋、變形、滾柱脫落。4、潤滑油過節熱變色,有雜質。鑄鋼側架與搖枕檢修技術要求:1、鑄鋼側架彎角處的橫裂紋,不得超過裂紋處斷面的1/6,其他部位不得超過裂紋處斷面的1/3,限度以內者允許焊修并焊后熱處理。2、箱形鑄鋼搖枕側面橫裂紋不超過周長1/7時焊修,底面橫裂不超過該處寬度1/6時焊修;工型搖枕底面橫裂紋不超過該處寬度1/6時焊修,立板有放射性裂紋時焊修,焊后應熱處理。3、側架、搖枕在原焊處出現裂紋時更換(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搖枕、側架裂紋更換)。4、側架與搖枕擋游間之和應符合下列規定:沿搖枕縱向兩側之和:原型:3—7mm;橫向2—6mm,考慮到2005年5月,側架單邊卡死,影響鐵水車正常使用,研究決定,縱向檢修限度7—12mm;橫向2—7mm。轉向架組成后側架軸箱導框與軸箱滑槽間隙:沿側架縱向兩側之和:原型:3—7mm;沿側架橫向兩側之和:原型:4—7mm;。心盤及旁承檢修技術要求1、上心盤體根部破損時更換。裂紋時拆下焊修,裂紋長度超過周長1/2時,須全周焊修,焊后熱處理。2、上心盤體平面磨耗,段修超過6毫米時焊后旋修。3、下心盤摩擦面磨耗,段修超過6毫米時焊后加修,立棱厚度不足11毫米,臍部厚度不足7毫米時焊后加修。4、中心銷彎曲時加熱調直。裂紋時焊后磨光。直徑磨耗,段修超過5毫米時堆焊旋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5、鋼旁承裂紋時焊修,破損時更換。非鋼制旁承盒裂紋、破損時更換。6、同一轉向架兩旁承高度差,段修時不得超過12毫米。三、車鉤及緩沖裝置車鉤緩沖裝置檢修的技術要求:1、同一車輛車鉤形式須一致,三態作用須良好。2、鉤舌銷、鉤尾扁銷有橫裂紋時更換。焊修后的車鉤、鉤舌及鑄鋼鉤尾框須進行熱處理(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3、鉤舌尾端與鉤鎖鐵接觸面須平整。4、無襯套的鉤耳孔及鉤舌銷孔磨耗過限或原襯套磨耗過限時,鑲上經表面硬化處理的襯套(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鉤舌銷套允許用兩節,但每節套長不短于鉤舌高度的1/3。5、頸有裂紋時更換;鉤身其他各部有橫裂紋時在同斷面上總長度不超過50毫米時焊修。6、耳孔邊緣裂紋不超過鉤耳壁斷面積的1/2時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7、鉤舌內側彎角處上、下部裂紋長度之和不超過30毫米時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8、鉤舌銷孔凸起邊緣裂紋時,延至鉤舌體的長度不得超過15毫米,限度以內者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超過時更換。9、鉤頸磨耗深度,段修超過5毫米時焊修;短頸鉤尾部銷孔磨耗,段修超過3毫米時,擴孔后鑲套,襯套允許有兩節,每節套長不短于鉤頸高度的1/3。10、鉤尾框厚度磨耗,段修時超過3毫米,寬度磨耗,段修時超過4毫米,焊修后磨平。?11、鉤尾框扁銷孔或圓銷孔磨耗,段修時超過3毫米應焊后加修。12、鉤尾扁銷磨耗,段修超過3毫米時焊后加修。13、鍛鋼鉤尾框墊板,松弛時更換;鉤尾框彎角處有裂紋時,其長度不超過鉤尾框的1/3者焊后補強。中間隔板有裂紋磨耗時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車鉤及緩沖器輔修、段修落成須符合下列技術要求:1、3號緩沖器鑄鋼彈簧盒及導板磨耗、裂紋時焊修;彈簧盒裂紋長度超過100毫米時焊后應熱處理;彈簧盒摩擦斜面磨耗時堆焊加修或加修后鑲裝磨耗板。2、各緩沖器圓簧部分,可按圓簧規定施修,但3號緩沖器瓦片簧以不低于1370公斤的荷重進行試驗,壓縮三次后測量其自由曲度,低于27毫米者須熱修。凡經熱修后的瓦片簧,按上述規定進行永久變形試驗,其自由曲度應為28.5-31毫米(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3、緩沖器往車上安裝時,須有2毫米以上的壓縮量。車鉤緩沖裝置的組合須符合下列技術要求:4、鉤下垂或上翹不得超過5毫米。5、鉤體托板及鉤尾框托板上須裝厚3毫米以上的磨耗墊板。6、車鉤上部與沖擊座下部之游間應在10-20毫米之間。輔修時不得小于10毫米。7、鉤頭肩部與沖擊座的距離最小不得少于50毫米。鉤頸與沖擊座左右游間之和不得小于50毫米。8、舌與鉤腕內側距離,在閉鎖位置:大修時不得超過127毫米,段修時不得超過130毫米,輔修時不得超過135毫米;全開位置:大修時不得少于242毫米,段修時不得超過245毫米,輔修時不得超過250毫米。9、鉤鎖銷鏈的松余量應為30-45毫米。10、提鉤桿孔與上鎖銷孔兩垂線的前后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毫米。11、鉤舌與鉤耳間隙,段修時超過6毫米,輔修時超過8毫米加墊調整。鉤舌銷與銷孔間隙段修時不得大于4毫米,輔修時不得大于5毫米。12、從板彎曲不得超過5毫米,超過時調修;磨耗深度段修時超過3毫米、輔修時超過5毫米須焊后加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13、從板與板座不貫通間隙允許有1毫米,緩沖裝置安裝后必須保持正位。
篇2:鐵水車檢修規程范文
第一章:鐵水車列檢第一部分:鐵水車列檢規定一、鐵水車檢查時間:1、檢查時間為每周二次,星期一、星期四2、具體檢查時間為:12時30分開始二、鐵水車檢查地點:鐵水區域調度窒旁三、鐵水車檢查人員:車輛工區四、鐵水車檢查聯系方式1、定期檢查,車輛工區必須提前半小時與385調度聯系,確定檢查具體時間。2、補檢、臨時安排檢查,當班調度應提前1小時通知車輛工區。3、檢查時間確定后,列檢人員必須提前15分鐘到達檢查地點,等候檢查。4、鐵水車到達檢查地點前,調度提前10分鐘通知列檢,做好檢查準備。五、鐵水車檢查要求1、檢查前應與調車人員聯系后方可進行,同時必須按規定在靠近機車第一輛鐵水車兩側插上二面紅旗,專人負責,在每輛鐵水車放置止輪器,做好安全防護工作。2、遠距離目測,檢查一列鐵水車有無傾斜,有傾斜要進行重點檢查。同時檢查鐵水車出鐵口有無掛碴,如有掛碴,檢查時要注意避讓。3、列檢人員應在一列鐵水車兩側紅旗處開始檢查,到鐵水車另一端結束。4、檢查內容與技術要求按附表進行。5、檢查完畢,專人撤除止輪器,列檢人員應相互聯系,確認后,方可撤除紅旗,通知調車人員檢查完畢。6、檢查中發現有故障鐵水車,急修鐵水車,應立即告知調車員停止作業,并及時向碼頭調度匯報,一般扣修鐵水車,由檢修分公司向鐵運調度做計劃,第二天安排扣修。第二部分:鐵水車檢查內容及技術要求檢查部位技術要求及限度檢查方法車鉤1、?鉤舌、鉤頭、鉤身、鉤頸無裂紋,二車連結車鉤中心高度不大于75mm。2、?鉤舌元銷不折斷,鉤鎖銷鏈松余量為30—50mm3、?沖擊座、鉤頸托板無裂紋,螺栓無松馳。4、?車鉤三態作用良好,開啟靈活。5、?提鉤桿不彎曲,桿座螺栓不松弛。6、?鉤舌與鉤碗內側距離,閉鎖位不得大于135mm,開鎖位天有不大于250mm,防跳3—12mm。1、目測2、目測3、目測、錘檢4、手動試驗5、目測、錘檢6、目測鉤尾框、鉤尾框托板、?緩沖器1、?鉤尾框、鉤尾框托板無裂紋。2、?從板、從板座、緩沖器箱體無裂紋。3、?各連接螺栓無松弛。1、?目測2、?目測3、?錘檢輪對1、?輪軸無裂紋,輪轂無松弛。2、?輪緣內側缺損長度≤30mm,寬度≤10mm。3、?軸身打痕、彈傷、碰傷、磨傷深度≤2.5mm。4、?踏面園周磨耗≤9mm,踏面擦傷深度≤1mm。5、?踏面剝離長度一處≤50mm,二處≤40mm,二處剝離邊緣相距小于75mm時每?長不超過35mm,連續剝離長度不超過35mm。1、?目測、錘檢2、?目測3、?目測4、?目測5、?目測軸箱1、?軸箱無裂紋,軸箱蓋無浸油。2、?軸箱蓋按裝螺栓無松弛。3、?觀察堵無松弛。4、?軸箱導框與軸箱左右間隙之和4—7mm。1、?目測2、?錘檢3、?錘檢4、?目測側架,搖枕、心盤1、?上下心盤無裂紋,按裝螺栓無松弛。2、?同一轉向架左右旁承游間之和4—12mm。3、?側架、搖枕無裂紋,檢查側架變形情況,如有明顯變形,扣庫內檢查。4、?彈簧夾板無破損,螺栓無折損。5、?枕簧無斷裂,無移位。6、?搖枕與側架左右間隙之和4—12mm。1、?目測、錘檢2、?目測3、?目測4、目測、錘檢5、目測、錘檢6、目測踏腳、扶手、安全棚1、?踏腳、扶手彎曲不超限,按裝牢固。2、?踏腳翹起距離鐵水車中心不超過1600mm。1、目測、錘檢2、目測車架1、枕梁與側梁焊縫無裂紋1、目測備注檢查過程中,發現不確定項目時,安排扣車檢查第二章:鐵水車輔修內容、要求1、鐵水車檢查按鐵水車列檢標準要求,對鐵水車檢查,不良情況,分步落實檢修。2、車鉤及緩沖裝置檢修?(1)、車鉤三態檢查,車鉤高度測量。(2)、車鉤分解檢修。(3)、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電磁探傷。(4)、維修更換不良零件。(5)、組裝車鉤,三態檢查及各部尺量。(6)、調整車鉤高度。3、轉向架檢修(1)、檢查轉向架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2)、根據檢查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重點檢查側架變形情況,確定是否分解轉向架。(3)、架車,推出轉向架,分解轉向架,搖枕、側架堆焊修復。(4)、輪對軸檢,檢查防松螺栓是否松動,油脂是否良好。(5)、更換油脂。(6)、轉向架組裝,落車,檢查各部尺寸,檢查調整旁承間隙。4、車體檢修(1)、檢查車體變形、磨損、裂紋情況,并對安全棚、扶手、踏腳焊接、變形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枕梁、側梁、牽引梁焊接情況。(2)、根據檢查情況,進行修復。5、鐵水車輔修探傷項目輔修時必須對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進行電磁探傷,其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探傷。6、驗收鐵水車驗收分部件驗收、整車驗收,部件驗收,檢修人員在檢修過程中,根據檢修要求進行驗收,整車落成驗收,對整車進行列檢驗收。第三章:鐵水車段修內容、要求1、鐵水車檢查按鐵水車列檢標準要求,對鐵水車檢查,不良情況,分步落實檢修。2、車鉤及緩沖裝置檢修?(1)、車鉤三態檢查,車鉤高度測量。(2)、拆除相關部件,吊下車鉤及緩沖裝置。(3)、分解車鉤及緩沖裝置(4)、上鎖銷、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鉤尾扁銷、鉤尾框電磁探傷。(5)、維修、更換不良零件。(6)、組裝車鉤及緩沖裝置(7)、吊裝車鉤及緩沖裝置,三態檢查及各部尺量。(8)、調整車鉤高度。3、轉向架檢修(1)、檢查轉向架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2)、拆除相關部件,架車,推出轉向架。(3)、檢查各部尺寸及磨損情況,重點檢查側架變形情況,分解轉向架。(4)、輪對電磁探傷,條件具備時,對輪對進行超聲波探傷。(5)、側架、搖枕、旁承檢修,搖枕、側架堆焊修復。(6)、輪對軸檢,檢查防松螺栓是否松動,油脂是否良好。(7)、轉向架組裝,推入轉向架,落車。(8)、檢查各部尺寸,檢查調整旁承間隙。4、車體檢修(1)、檢查車體變形、磨損、裂紋情況,并對安全棚、扶手、踏腳焊接、變形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枕梁、側梁、牽引梁焊接情況。(2)、根據檢查情況,進行修復。5、鐵水車輔修探傷項目段修時必須對上鎖銷、鉤舌元銷、鉤舌、鉤舌推鐵、鎖鐵、鉤尾扁銷、鉤尾框、輪對電磁探傷、超聲波探傷,目前不具備輪對超聲波探傷,條件具備時,必須對輪對進行超聲波探傷。其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探傷。6、驗收鐵水車驗收分部件驗收、整車驗收,部件驗收,檢修人員在檢修過程中,根據檢修要求進行驗收,整車落成驗收,對整車根據段修規定進行驗收。第四章:鐵水車輔修、段修規程由于受鐵水車檢修人員技術、設備、環境等限制,鐵水車檢修規程,在鐵水車檢修過程中參照執行。一、鐵水車輔修、段修焊接及連接部件工藝技術要求1、各金屬零件接觸安裝面,在用螺栓、焊接、鉚接連結前,應清除油垢、夾銹,并涂防銹底漆,但四周皆為焊縫密封的焊接組合接觸面,可不涂防銹底漆。2、用各種壓延鋼材制作配件時,其氧氣切割邊的殘渣及毛刺需清理干凈。各螺栓孔、鉚釘孔禁止用弧割、氣割方法制作(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部分螺栓孔、鉚釘孔采用氧氣)。3、各連接螺栓不得松動,其露出部分不得少于一扣,或多于一個螺母厚度。4、各開口銷劈開角度應為60-70度。5、在螺栓上插置開口銷時,開口銷須在距離螺帽或鎖緊帽3毫米處(槽形螺母除外)。6、鐵水車焊接技術要求(1)焊縫坡口可用刨邊機刨出、風鏟鏟平或氣割切出。用氣割時邊緣的毛刺、熔渣及凹凸不平處應進行清理;氣割或風鏟切割時不允許局部過切;如未超出公差范圍應平滑過渡。(2)在焊接前,離焊縫邊緣不小于20毫米范圍內應除盡鐵銹、塵土、污垢。(3)在焊接過程中,如需矯正,可在冷或熱態下進行,但不得在金屬處于藍脆溫度200-500℃時用錘敲打(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難以控制,會影響檢修質量)。(4)焊接重要的零件時,對可疑的處所可進行鉆孔檢查,鉆孔直徑應比焊縫寬2-3毫米。7.鐵水車配件的磨損堆焊加修技術要求(1)焊件應在5℃以上施焊;冷卻時亦應在5℃以上的靜態空氣中緩慢冷卻(冬天難以做到,會影響焊接質量,焊接范圍小,可照常進行,大面積焊接,可以避開環境溫度),禁止用水急劇冷卻。(2)填充金屬時,要適當增大電流,使其熔深不小于2毫米;填充金屬材質應為A1-A3。(3)焊波應為焊條直徑的2-3倍,二層與一層焊波相重疊應在30%以上,并應充分熔合。(4)同一配件相對稱焊補時,不得焊偏。(5)焊波凹凸不平高低差不得超過2毫米,其咬邊深不得超過0.5毫米;并應有1-3毫米的加工余量。堆焊面不得有凹陷、夾渣、裂紋等缺陷(實際操作過程受焊工技術限制,對焊接質量要求高的部件,可以安排技術好焊工操作)。8.鐵水車配件的裂紋焊修技術要求(1)裂紋末端必須鉆8-10毫米直徑的擴散孔;用風鏟或扁鏟鏟削45°-65°的“V”型或“*”型坡口,坡口深度及長度應視裂紋情況而定,以消除裂紋痕跡為準(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難達到,必須消除裂紋)。(2)焊件應預熱,預熱溫度為250-300℃,并在室溫5℃以上施焊(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預熱溫度較難控制,焊接范圍小,可照常進行,大面積焊接,可以避開環境溫度。)。(3)裂紋長度超過150毫米時,應采用逆向分段焊;第一層焊波應充分焊透,第二層焊波的接頭與第一層焊波的接頭應錯開20毫米以上。(4)焊后應在5℃以上靜態空氣中緩慢冷卻(冬天難以做到,焊接范圍小,可照常進行,大面積焊接,可以避開環境溫度),禁止用水急劇冷卻。(5)焊后不得有夾渣、氣孔、裂紋及未焊透等缺陷,咬邊深不得超過0.5毫米,焊波應有高出基本面1-3毫米的加工余量及增強量(實際操作過程受焊工技術限制,對焊接質量要求高的部件,可以安排技術好焊工操作)。二.轉向架檢修技術要求?轉向架段修時,其螺栓結合件均須分解檢修(鉚釘組裝部分狀態良好者除外),清除銹垢(實際操作過程下,心盤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分解)。?輪對須徹底清除銹垢,對軸頸、防主板座、軸身等部位進行探傷檢查(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各部加工及組裝須符合規定要求。轉向架各部按裝組成應結合牢固,間隙應符合要求,彈簧性能(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檢查彈簧變形情況)和潤滑狀態須良好。軸承在確認內外圈、保持架、滾柱等狀態良好時(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目測檢查,觀察潤滑油情況,判斷是否良好)。1.轉向架檢修落成技術要求(1)同一車輛須使用同一類型轉向;同一轉向架須使用同一類型輪對和軸箱。(2)同一轉向架兩鑄鋼側架的固定軸距之差不得大于2毫米(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難控制,目前,運用中發生側架變形,嚴重影響側架的固定軸距)。(3)心盤自由高度公稱尺寸低時,允許在心盤與搖枕間加墊板,其墊板厚度超過13毫米時,須將墊板焊接在搖枕上;焊接之墊板厚度不得超過50毫米,并僅限一塊。2.輪對(目前受設備、技術限制,檢修過程中參照要求檢查,發現不良狀態,停用,委外檢修)輪對檢修技術要求:1、.輪對有下列缺陷時須修理:1)?鋼輪輪緣垂直磨耗。2)?軸頸、防塵板座缺損或有傷痕。2、輪對有下列缺陷時須更換:1)輪轂、輪箍或扣環松弛。2)輪箍、輪輞、車軸有裂紋。3、輪對有下列缺陷時須退軸、退箍檢查:1)輪座有透油、透銹及移動現象。2)輪箍有透銹、移動現象。4、輪對下列各部件不得施焊修理:1)?車輛(軸領和頂針也除外)。2)?輾鋼輪和輪箍(輪緣除外)。3)?輪心、輪轂和鑄鋼輪裂紋。4)?有“S.P”高標記的鑄鋼輪。5)?含碳量超過0.7%的輪箍輪緣或整體鋼輪。車軸檢修技術要求:1、軸頸有疵痕時,經旋修后發現有亮斑者可繼續使用。2、禁止將輪座長度旋短,防止板座直徑須較軸頸直徑大20毫米.3、車軸上與縱向中心線成45°以上的橫裂紋,其深度不超過2.5毫米的旋去裂紋后,須加旋0.5毫米,旋修后的直徑,如不小于規定限度者,可繼續使用.4、滾動軸承帶錐度之軸頸旋修表面光潔度應為▽6;其錐度公差不得超過20″.車輪檢修技術要求:1、車輪旋修后用樣板檢查,輪緣內外側和踏面部分與樣板的間隙應各不超過0.5毫米,輪緣頂點與樣板的間隙應不超過1毫米;如因輪緣旋至原型而輪箍或輪輞的厚度不足,檢修限度時其輪緣厚允許按限度旋削。2、未經堆焊的輪緣,旋修后距頂點15毫米內允許留有寬不超過5毫米的殘溝。3、旋修后車輪踏面外形光潔度為▽3。車輪與車軸組裝時須符合以下技術要求:1、輪座與輪轂也的橢園度不得超過0.05毫米,不圓柱度不得超過0.1毫米,輪轂孔內端應旋成5毫米圓弧,外端應旋成3毫米的圓弧或2×45°倒角。2、同車軸須使用同型、同材質的車輪;車軸輪座及加工部位均須探傷。3、輪對壓裝時在輪座部須涂植物油。4、軸對組裝壓力按輪轂孔直徑計算,鋼輪每100毫米為35-55噸。5、輪對內側距離小于規定時,不得向外壓調;內側距離同一圓周測量三處,其差不得超過1毫米。6、對壓裝時的壓力曲線應符合下列要求:a)?曲線應逐漸上升,但起點陡升的壓力不得超過10噸。b)?曲線中部不得有平直線或降噸,末端的平直線不得超過投影長度的15%,降噸不得超過10%,其降噸數不得超過最大計算壓力的5%,如平直線和降噸同時存在,而降噸不超過規定時其合并長度不得超過15%。c)?曲線的投影長度不得小于理論長度的80%。d)?曲線開始上升的一點與末端(按計算最小壓力的一點)連成直線,曲線全部應在此直線以上。滾動軸承不得有下列缺陷:1、零件裂紋、破損。2、內外圈滾道與滾柱表面剝離、擦傷或過熱變色。3、保持架磨損、裂紋、變形、滾柱脫落。4、潤滑油過節熱變色,有雜質。鑄鋼側架與搖枕檢修技術要求:1、鑄鋼側架彎角處的橫裂紋,不得超過裂紋處斷面的1/6,其他部位不得超過裂紋處斷面的1/3,限度以內者允許焊修并焊后熱處理。2、箱形鑄鋼搖枕側面橫裂紋不超過周長1/7時焊修,底面橫裂不超過該處寬度1/6時焊修;工型搖枕底面橫裂紋不超過該處寬度1/6時焊修,立板有放射性裂紋時焊修,焊后應熱處理。3、側架、搖枕在原焊處出現裂紋時更換(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搖枕、側架裂紋更換)。4、側架與搖枕擋游間之和應符合下列規定:沿搖枕縱向兩側之和:原型:3—7mm;橫向2—6mm,考慮到2005年5月,側架單邊卡死,影響鐵水車正常使用,研究決定,縱向檢修限度7—12mm;橫向2—7mm。轉向架組成后側架軸箱導框與軸箱滑槽間隙:沿側架縱向兩側之和:原型:3—7mm;沿側架橫向兩側之和:原型:4—7mm;。心盤及旁承檢修技術要求1、上心盤體根部破損時更換。裂紋時拆下焊修,裂紋長度超過周長1/2時,須全周焊修,焊后熱處理。2、上心盤體平面磨耗,段修超過6毫米時焊后旋修。3、下心盤摩擦面磨耗,段修超過6毫米時焊后加修,立棱厚度不足11毫米,臍部厚度不足7毫米時焊后加修。4、中心銷彎曲時加熱調直。裂紋時焊后磨光。直徑磨耗,段修超過5毫米時堆焊旋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5、鋼旁承裂紋時焊修,破損時更換。非鋼制旁承盒裂紋、破損時更換。6、同一轉向架兩旁承高度差,段修時不得超過12毫米。三、車鉤及緩沖裝置車鉤緩沖裝置檢修的技術要求:1、同一車輛車鉤形式須一致,三態作用須良好。2、鉤舌銷、鉤尾扁銷有橫裂紋時更換。焊修后的車鉤、鉤舌及鑄鋼鉤尾框須進行熱處理(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3、鉤舌尾端與鉤鎖鐵接觸面須平整。4、無襯套的鉤耳孔及鉤舌銷孔磨耗過限或原襯套磨耗過限時,鑲上經表面硬化處理的襯套(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鉤舌銷套允許用兩節,但每節套長不短于鉤舌高度的1/3。5、頸有裂紋時更換;鉤身其他各部有橫裂紋時在同斷面上總長度不超過50毫米時焊修。6、耳孔邊緣裂紋不超過鉤耳壁斷面積的1/2時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7、鉤舌內側彎角處上、下部裂紋長度之和不超過30毫米時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8、鉤舌銷孔凸起邊緣裂紋時,延至鉤舌體的長度不得超過15毫米,限度以內者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超過時更換。9、鉤頸磨耗深度,段修超過5毫米時焊修;短頸鉤尾部銷孔磨耗,段修超過3毫米時,擴孔后鑲套,襯套允許有兩節,每節套長不短于鉤頸高度的1/3。10、鉤尾框厚度磨耗,段修時超過3毫米,寬度磨耗,段修時超過4毫米,焊修后磨平。?11、鉤尾框扁銷孔或圓銷孔磨耗,段修時超過3毫米應焊后加修。12、鉤尾扁銷磨耗,段修超過3毫米時焊后加修。13、鍛鋼鉤尾框墊板,松弛時更換;鉤尾框彎角處有裂紋時,其長度不超過鉤尾框的1/3者焊后補強。中間隔板有裂紋磨耗時焊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車鉤及緩沖器輔修、段修落成須符合下列技術要求:1、3號緩沖器鑄鋼彈簧盒及導板磨耗、裂紋時焊修;彈簧盒裂紋長度超過100毫米時焊后應熱處理;彈簧盒摩擦斜面磨耗時堆焊加修或加修后鑲裝磨耗板。2、各緩沖器圓簧部分,可按圓簧規定施修,但3號緩沖器瓦片簧以不低于1370公斤的荷重進行試驗,壓縮三次后測量其自由曲度,低于27毫米者須熱修。凡經熱修后的瓦片簧,按上述規定進行永久變形試驗,其自由曲度應為28.5-31毫米(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3、緩沖器往車上安裝時,須有2毫米以上的壓縮量。車鉤緩沖裝置的組合須符合下列技術要求:4、鉤下垂或上翹不得超過5毫米。5、鉤體托板及鉤尾框托板上須裝厚3毫米以上的磨耗墊板。6、車鉤上部與沖擊座下部之游間應在10-20毫米之間。輔修時不得小于10毫米。7、鉤頭肩部與沖擊座的距離最小不得少于50毫米。鉤頸與沖擊座左右游間之和不得小于50毫米。8、舌與鉤腕內側距離,在閉鎖位置:大修時不得超過127毫米,段修時不得超過130毫米,輔修時不得超過135毫米;全開位置:大修時不得少于242毫米,段修時不得超過245毫米,輔修時不得超過250毫米。9、鉤鎖銷鏈的松余量應為30-45毫米。10、提鉤桿孔與上鎖銷孔兩垂線的前后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毫米。11、鉤舌與鉤耳間隙,段修時超過6毫米,輔修時超過8毫米加墊調整。鉤舌銷與銷孔間隙段修時不得大于4毫米,輔修時不得大于5毫米。12、從板彎曲不得超過5毫米,超過時調修;磨耗深度段修時超過3毫米、輔修時超過5毫米須焊后加修實際操作過程受設備、技術限制無法實施,檢修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更換部件)。13、從板與板座不貫通間隙允許有1毫米,緩沖裝置安裝后必須保持正位。
篇3:機組現場檢修箱改造方案
機組現場檢修箱改造方案
1、機組現場檢修箱配置現狀
(1)、機組由兩臺單元機組8#爐5#機、9#爐6#機構成。于20**年投入運行。當時江蘇電力設計院按照常規的檢修方式考慮,在每個單元機組分別設置現場檢修箱17只,具體檢修箱網絡圖如下:
(2)、其每只檢修箱的標準配置如圖:
2、機組檢修箱改造的必要性
(1)、根據我公司近年來鍋爐、汽機檢修的實際情況,檢修工作量相對原來設計院的設計大大地超過了,因此現場的檢修箱無論是數量還是布置的位置,都滿足不了現在的檢修工作的需要。因此,造成臨時電源的電線電纜亂拉亂放,嚴重地違反了6S的管理規定。同時也增加了用電不安全的因素。
(2)、考慮到以前的檢修箱設計標準都是三相四線制的配置,此次檢修箱的配置嚴格按照建設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的規定,新增加的檢修箱全部采用三相五線制的配置,提高了了用電的安全性。
(3)、按照一般檢修箱的三相五線制標準配置如圖:
(4)、本次檢修箱改造考慮到實際檢修工作的需求與改造費用的綜合考量,采取減少一部分配置降低費用來滿足需求,具體配置如圖所示:
3、135MW機組新增檢修箱具體改造實施方案
(1)、根據實際需求,在8#爐5#機的現場,新增加7只檢修箱。
(2)、根據實際需求,在9#爐6#機的現場,新增加6只檢修箱。
(3)、新增加的檢修箱電源進線電纜采用3×25mm2+1×16mm2。
(4)、具體新增加的檢修箱布置網絡圖如下:(紅色虛線部分為新增加的檢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