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焊氣焊技術安全規則

電焊氣焊技術安全規則

2024-07-10 閱讀 8869

一、氣焊技術安全規則:

1.氧氣瓶、乙炔氣瓶在安裝壓力表、減壓閥時,如絲扣擰的太少時不得勉強使用,以防氣體把表沖出,發生事故。

2.氧氣瓶、乙炔氣瓶與壓力表、減壓閥絕對禁止任何油脂。氧氣瓶要防止高溫(火爐、暖氣、太陽等)。

3.工作前必須檢查回火器,防止發生回火引起爆炸危險。工作時必須戴護目眼鏡、圍裙、鞋蓋、手套等。

4.焊完活,熄滅氣焊火焰時,先滅乙炔,后關氧氣,并把焊觜在水中冷卻以防回火。

5.工作時氧氣瓶與乙炔瓶應保持一定距離,在10米以內,不得有煙火和易燃易爆物。

6.未經清洗干凈的油桶,未經檢查的陳舊罐、桶,不許焊接和切割。

二、電焊技術安全規則:

1.工作前必須檢查焊機導線和焊鉗接頭部分,若接觸不良,要修光.

2.工作時必須戴好防護面罩,操作時應戴好手套,穿長袖上衣和長褲。

3.敲焊渣時方向要對外,防止濺飛傷人。不要隨便用手去拿焊件,以免燙傷。

4.工作中焊鉗發燙時,不得將焊鉗放入水中冷卻,防止觸電。

5.焊接場所要清潔整齊,不得有易然易爆物,焊機周圍不得有鐵絲等金屬物體。

三、電焊工安全注意事項:

1、應掌握一般電氣知識,遵守焊工一般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熟悉滅火技術、觸電急救和人工呼吸方法。

2、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接線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和加保護裝置;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焊條的接鉗絕緣必須良好。

3、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

4、移動式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檢查線以及接地等工作均應由電工進行。

5、推閥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開啟電焊機;停機時,先要關電焊機,方能拉斷電源閘刀開關。

6、移動電焊機位置時,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應設遮欄擋住弧光。無遮欄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8、換焊條時應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他導電的物體上。

9、工作完畢應關閉電焊機,再切斷電源。

四、焊接完畢后,清理現場。

篇2: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使用定期檢驗規定

1目的

為避免或減少船舶及海工(以下簡稱船舶)因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破損引起觸電、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生產過程安全、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企業船舶建造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使用及點檢。

3管理職責

3.1各企業對所有電焊皮帶統一進行編號標識及標識注銷。

3.2各企業應有專人負責皮帶點檢、標識工作。

3.3各企業供應部對采購的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負責,并提供相應的質量保證書,公司相關部門要定期對采購質量進行抽查。

3.4各企業安全部門負責對皮帶的點檢和標識進行監督檢查。各級人員都負有對皮帶的點檢和標識進行監督檢查的職責。

4電焊、氧氣、天然氣皮帶領取及使用要求

4.1新領用的電焊皮帶,由專門部門統一進行編號。

4.2新領用的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的質量保證書必須由使用部門留底備查。

4.3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要按照有關規定及崗位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每天班前操作人員要對自己所使用的電焊、氧氣、天然氣等皮帶進行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如有破損要立即修理包扎。

4.4電焊鉗與電焊皮帶間的連接須專用接頭連接,電焊皮帶間連接須用皮帶接頭或銅管連接,不得采用其它不可靠方法連接。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接頭要用鐵絲扎牢,割刀、分配器要用皮帶軋頭緊好。

4.5施工完畢要及時關閉焊機電源,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要及時從氧氣、天然氣分配器上拔下。電焊皮帶的報廢要按有關報廢程序進行注消。

5皮帶點檢及標識

5.1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每月必須定期點檢、標識。各單船應根據生產實際使用情況縮短點檢周期。

5.2檢驗人員要認真做好皮帶的檢驗和標識工作,要保證每根通過檢驗的皮帶完好并安全可靠。對檢驗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做到熱忱服務、嚴格把關。

5.3因工程需要不能按時參加檢驗的,需由部門負責人寫出書面證明,確認是工作需要不能參加檢驗,待完工后送檢(并注明完工日期)。

5.4檢驗人員要做好臺帳,做到每根皮帶都有檢驗情況記錄,對到期不參加檢驗的要及時通報部門進行處理。

5.5對送檢的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因接頭破損較多,經修理后仍無法保證安全使用的,由檢驗人員開出建議報廢通知單,由按規定報廢換新。

5.6皮帶經檢驗合格后,在皮帶兩頭及中間貼上不干膠的檢驗合格標牌,外用透明膠帶封好。

5.7使用者在工作時要保護好檢驗標識,不得涂改仿冒,一經發現將從嚴處理。

5.8無點檢標識的電焊、氧氣、天然氣等皮帶一律不得使用。

6檢查及處理

6.1使用人員負責皮帶的日常檢查;

6.2各企業安全部門組織對皮帶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對未按規定送檢的皮帶使用部門或個人進行處理。

7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3:電焊帶電焊鉗氧乙炔帶管理規定

1目的

規范電焊帶(鉗)、氧乙炔帶的檢驗、報廢管理程序,保證工具的完好性。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車間(部門)電焊帶(鉗)、氧乙炔帶的安全管理。

3管理規定

3.1電焊帶(鉗)、氧乙炔帶檢驗的有效期根據線帶、焊鉗質量和使用周期情況而定,最多不超過兩個月。

3.2各車間(部門)必須有固定的氧乙炔帶檢驗地點,電焊皮帶、電焊鉗可以采取現場檢驗的形式。

3.3各車間(部門)對電焊帶(鉗)、氧乙炔帶的檢查,必須指定專人負責。

3.4檢驗標簽固定在氧乙炔帶靠近氧乙炔包一端一米以內,電焊帶檢驗標簽固定在電把線靠焊機一端一米以內,焊鉗檢驗標簽固定在焊鉗不易磨損到的地方,以方便隨時對線帶、焊鉗進行檢查。

3.5使用者發現檢驗標簽丟失或損壞的要及時報到檢驗部門,進行重新檢驗。

3.6各車間(部門)對檢驗的電焊帶(鉗)、氧乙炔帶要作好檢驗記錄。

3.7對使用未經檢驗或過期未檢驗的電焊帶(鉗)、氧乙炔帶,將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考核細則》進行處罰。

4檢驗及報廢標準

4.1電焊帶(鉗)檢驗及報廢標準

4.1.1使用的電焊帶(鉗)必須符合相應標準,不得購買假冒偽劣的產品。

4.1.2電焊帶的規格為50平方毫米、氣刨帶的規格為70平方毫米。

4.1.3電焊帶10米以內不得超過2個接頭,10米內破皮處不得大于5處,(如銅線損壞超過原直徑的30%必須斷開重新連接,禁止直接使用電布包扎)否則作報廢處理。

4.1.4電焊帶的絕緣外皮必須完好,不得有老化、脆硬、燒焦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1.5電焊帶的接頭必須連接牢固,破皮處必須包扎良好,并使用專用膠布包扎,不得使用可燃性材料進行包扎處理。

4.1.6電焊鉗外表無破損,手柄保持絕緣良好。

4.1.7電焊鉗鉗口松緊度要好,必須能夾緊焊條施焊。

4.1.8電焊帶(鉗)必須有快速接頭,且快速接頭功能要良好。

4.2氧乙炔帶檢驗及報廢標準

4.2.1新購的氧乙炔帶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在氧乙炔帶的表面要標注有允許壓力或工作壓力的字樣。(氧氣帶工作壓力1.5mpa,乙炔帶工作壓力0.3mpa)

4.2.2氧乙炔帶沒有上述標注的,需經車間(部門)壓力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4.2.3氧乙炔帶的帶體斷面檢查不得有分層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2.4氧乙炔帶的表面無磨損、燙傷、裂紋或化學侵蝕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2.5發生過回火的氧乙炔帶需檢查其內部保護層,保護層不得有燒損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2.6氧乙炔帶的接頭必須使用鐵質接頭,10米內接頭不得超過兩個,整盤帶接頭不超過20個,否則作報廢處理。

4.2.7氧乙炔帶的檢驗使用壓縮空氣作為檢驗氣體,并將線帶放到水中檢查是否漏氣。

4.2.8氧氣帶的檢驗壓力為0.7mpa,乙炔的檢驗壓力為0.3mpa,并帶壓10秒。

4.2.9壓力檢驗時帶體不得有漏氣、鼓包裂紋等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5本規定由安監部制定并負責解釋,自2005年11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