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分公司技術管理辦法
建設集團分公司技術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分公司技術控制效能,提高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集團公司的技術管理辦法,結合分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分公司技術管理實行二級管理,即分公司和項目部。分公司的技術負責人為分公司主任工程師;項目部必須設項目技術負責人,由具有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人員(或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同意的人員)擔任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分公司技術管理部門為工程部;項目部必須建立技術管理體系,明確管理職能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
第二條分公司技術管理職能:
一、科技項目的選題;
二、科技示范工程的上報與管理;
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及先進管理方法的推廣應用;
四、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的組織編制、審核
五、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專項技術處理;
六、質量問題、質量事故處理需要進行的專項技術處理;
七、計量器具鑒定和臺帳管理;
八、規范、標準、技術書籍等的搜集、購買、發放及管理;
九、組織開展技術教育和培訓。
第三條工程部技術管理職能:
一、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主要包括:
1、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專項施工方案、規范、國家技術標準、行業技術標準、企業技術標準及規章制度、設計文件等執行情況的檢查與監督。
2、項目部技術管理基礎性工作完備情況的檢查與監督;
3、項目部技術管理體系建立情況的檢查與監督;
二、項目工程過程中的計量管理。
三、技術資料完備及與施工進度同步情況;
四、現場試塊標準養護狀況。
第四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管理包括招投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實施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技術交底方案四大部分的管理。
一、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編制的依據主要包括:
1.設計文件(施工圖、圖審紀要、設計變更聯系單等);
2.工程地質勘察資料;
3.國家、行業及地方頒布的規范、規程、標準;
4.國家各級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
5.集團公司的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企業標準及規章制度;
6.工程所在地的地上、地下及周邊環境;
7.涉外工程或境外工程所在國政府的法律法規、規范及風俗習慣;
8.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各類參考書籍;
9.招投標文件、答疑紀要及工程所在地招投標辦法等。
二、招投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由分公司的主任工程師審核和審批。
三、所有工程在中標后開工前,均必須根據招投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并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能指導工程施工的切合實際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
四、國家、省、市重點工程;涉外工程、境外工程;單體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以上或群體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地下室深度在8.0米以上或建筑物高度在70米以上的工程;主體結構為鋼結構的工程(輕型鋼結構、勁性結構、網架結構等);跨度大于24米的各類工程;特種結構工程(水塔、煙囪等);有特殊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藝的工程(滑模、大型吊裝、新樁型工程樁、逆作法或半逆作法、地下連續墻、預應力結構等);新型結構材料應用工程(高強砼、特種砼、特種鋼材等);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編寫、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和科技處主管科員審核、科技處長或總工程師審批,加蓋集團公司行政印章。其余工程的所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均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寫、分公司工程部科長審核、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批,加蓋分公司行政印章。
第五條專項施工方案管理
一、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分階段編制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寫、分公司工程部審核、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批,加蓋分公司行政印章。特殊要求的專項方案由分公司主任工程師或科技處主管科員審核、科技處處長或總工程師審批,加蓋集團公司科技印章。
二、專項施工方案主要包括
1、施工技術類專項施工方案
⑴工程樁、地下連續墻及特殊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
⑵工程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門無規定或有規定,但在專家論證深度限制以外的基坑圍護設計方案;
⑶基坑圍護施工(要求設計院設計的除外);
⑷地下室、基礎工程(包括大體積砼)施工;
⑸主體結構工程施工;
⑹裝修工程施工;
⑺設備安裝工程施工;
⑻特殊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藝(滑模、大型吊裝、復雜測量、特殊設備安裝等);
⑼特殊材料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藝(高性能砼、新型鋼材、新型裝修材料、玻璃幕墻或石材幕墻等);
⑽塔吊安拆(包括塔吊基礎);
⑾外用電梯安拆(包括基礎);
⑿物料提升機安拆(包括基礎);
⒀外架搭拆;
⒁支模架搭拆;
⒂卸料平臺搭拆;
⒃大面積、大荷重操作平臺搭拆;
⒄施工用電。
2、施工管理類專項施工方案
⑴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⑵創優奪杯措施;
⑶確保進度、質量措施;
⑷總承包管理措施;
⑸特殊施工過程的管理。
六、除本條第五款規定以外的所有專項施工方案均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或項目部主要技術人員編寫、分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審核、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批,加蓋分公司行政印章。
第六條技術交底方案管理
一、所有已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的施工過程均必須編制技術交底方案。專項施工方案可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或交底對象的不同一次性交底或拆分成若干個技術交底方案分別交底。
二、特殊的專項施工方案所對應的技術交底方案,由項目部技術人員或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制、分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審核、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批。其余的技術交底方案由項目部技術人員編制、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審批。
第七條圖紙會審
一、圖紙會審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組織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認真閱圖并進行圖紙自審,自審應通知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參加,
自審內容整理打印后送監理公司。
二、分公司主任工程師組織工程部技術人員、項目部有關人員參加業主組織的圖紙會審,主任工程師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對圖紙的關鍵部位及涉及施工的難點、重點嚴格把關,提出合乎施工程序和確保工程質量的合理化建議供設計院參考。
三、圖紙會審紀要均須由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閱簽字后蓋章。
第八條方案技術交底
所有實施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技術交底方案在實施前均應進行方案技術交底。方案技術交底均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交底均須文字記錄,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均需簽字。交底記錄進入技術檔案。
第九條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處理
一、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聯系單,涉及到結構及主要設備系統變更的,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辦,由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復核;涉及到裝修及設備安裝次要部分變更的,由項目部有關人員主辦,項目技術負責人復核。
二、所有設計變更聯系單均應簽字并加蓋項目部印章或分公司技術業務專用章或公章。聯系單的來往須同監理單位或業主辦理登記手續并編號。
三、項目施工過程中,若法律、法規、標準及設計文件、工藝標準、施工程序、施工環境、施工進度等發生變化,項目部應及時調整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并按審批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四、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項目部不能解決時,其處理程序原則上先由項目部向分公司工程部或主任工程師報告,分公司應及時處理解決。
五、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質量問題需要解決其中的技術問題時,其處理程序同本條第四款。發生質量事故時,除按國家有關事故處理程序處理外,技術處理方案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牽頭,由科技處組織,工程管理處、質量管理處、分公司主任工程師、項目經理及有關人員實施。
第十條工程部在檢查過程中發現項目存在技術管理缺陷或問題,將發出整改通知單,項目部必須在限期內整改完畢并回復。
第十一條基本建設檔案
一、10000平方米以下工程檔案由分公司建檔保管。
竣工圖管理,凡是在施工中有一般性設計變更,由項目部負責在原施工圖上注明修改部分,并注明修改的依據,加蓋竣工圖章,圖章規格尺寸為80mm×50mm
竣工圖章示例如下:
竣工圖
施工單位
編制人審核人
技術負責人編制日期
監理單位
總監現場監理
二、工程竣工時分公司工程部對項目工程技術資料進行復查,并作出復檢記錄(簽發整改單),經分公司主任工程師簽字后移交集團公司歸檔。
三、項目技術資料整理工作進行的程序:1、對收集來的文件材料逐件整理,補齊缺少文件,對必須是原件的復印件剔除調整為原件歸入檔案,以確保科技檔案有效性;2、將應歸檔的文字材料、圖表、圖紙等按項目或課題予以分開,再按階段歸類劃分,然后根據文字材料的多少組成若干卷,卷一般不宜過厚(不超過40
篇2: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安全標簽管理辦法
1、公司經營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從具備危險化學品生產和經營資質的單位購入質量合格的危險化學品,銷售對象必須具備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或經營資質,公司經營過程中必須向供貨方索要并向用戶提供規范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
2、建立經營危險化學品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檔案。在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有新的危害特性公告及修訂安全技術說明書等資料時,及時予以調整和傳遞給用戶。
3、根據安全技術說明書的規定,掌握商品的危險性,制定購銷管理規定及安全操作規程,培訓作業人員。
4、按照安全技術說明書選擇、安排適合的運輸方式。
5、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研究確定商品養護措施、消防措施、安全防護措施和急救措施,并如實告知承運方和購買方。
篇3:技術學院房產管理辦法
技術學院房產管理辦法
為加強對學校房產的管理,根據學校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結合學校房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1、房產產權管理
根據國家房地產產權確認和管理有關規定,主動進行房地產登記,由后勤與基建處代表學校向房地產管理機關領取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并交學校檔案室永久保存。
2、房產檔案管理
房產檔案包括房產產權檔案(指房地產地理位置、平面圖、登記表、產權歸屬原始資料等)和房屋及附屬設備技術檔案(指建設項目計劃任務書、總體規劃設計、勘測資料、施工圖和竣工圖、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設備說明書、出廠合格證,以及使用過程中形成的技術資料,如房屋改造記錄及圖紙、大修記錄等)。上述房產檔案由后勤與基建處負責收集、整理,按學院檔案室要求統一編碼裝訂,由學校檔案室統一管理。
3、房產的使用管理
學校房產按照國家教育部有關規定分類管理。由后勤與基建處負責建立臺賬,并負責管理。教室、實驗室由教務處負責具體安排并落實使用責任人。學生宿舍由學生工作處負責具體安排并落實使用責任人。校企合作單位用房由校企合作辦公室負責安排使用,并落實使用責任人;職工公有住房由學校后勤與基建處根據有關規定安排與管理;辦公用房和其它用房由后勤與基建處負責安排、調劑使用,并進行管理。校內所有房產都由后勤與基建處對墻面、門窗及附屬設施(如燈具、吊扇、空調、家具等)驗收合格后,完好地交使用部門。房產的分配、使用方案需交國有資產管理處備案。
4、本辦法由后勤與基建處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