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公司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制度(5)
建筑工程公司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制度(五)
第一條:為了及時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職工傷亡事故,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傷亡事故,特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
第三條:傷亡事故的報告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第四條: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直接報告公司工程部安全科。
第五條:安全科接到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總經理,并請示上報市、區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
第六條:發生死亡、重大傷亡事故時,安全科會同總經理應立即趕赴現場,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
第七條:公司安全科及主管安全的付總經理必須協同事故調查小組調查并及時作出處理意見。
第八條:公司安全科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統計、報告傷亡事故。
第九條:違反本規定,在傷亡事故發生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者以不正當理由,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視情節輕重,罰款金額最低1000.00元最高10000.00元),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2: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制度
1、施工現場發生工傷不滿八小時由安全、資料員根據傷者傷情做好記錄,每月底將工傷事故登記表報公司。
2、輕傷事故(休假八小時以上)向現場負責人匯報,24小時內向公司安全處匯報,填寫《企業職工因工負傷登記表》一式兩份報公司安全處。
3、發生傷亡一人或重傷三人事故,經濟損失重大,應用快速方法向上逐級報告。
4、保護好事故現場和搶救傷員,控制事故擴大,減少經濟損失。
5、公司接到報告成立事故抽查組,調查分析提出對事故處理結論和改進措施。
6、對事故的處理,應查明原因、查明性質和責任者、本著“四不放過”原則處理。
篇3: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制度范本
1、目的:為保證因工傷亡事故能夠迅速上報統計及調查處理,吸取教訓,避免同類事故的發生。
2、內容及適用范圍
2.1本制度規定了公司因工傷亡事故報告、統計、調查及處理的有關要求。
2.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土建、安裝、裝飾及道橋施工等單位。
3、事故報告
3.1工程項目發生因工死亡事故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工程項目經理。
3.2工程項目經理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要迅速趕到事故現場,指揮搶救受傷人員,對受傷者的傷害部位做出判斷,有選擇的地送專業醫院搶救,同時向公司安全部報告,分包工程的項目經理應同時向總包單位報告。
3.3事故發生后,工程項目應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擴大,保護事故現場。
3.4報告內容
a)事故發生單位名稱、時間、地點
b)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傷情程度、傷亡者姓名
c)事故現場采取的控制措施
d)報告人姓名、工地電話
3.5工程項目發生傷亡事故后,應用最快方式上報公司安全部門。
3.6發生重傷事故、重在傷亡事故,特大傷亡事故由公司安全部在24小時內報市政府、勞動局、公安局、總工會、市建委。
4、事故調查
4.1輕傷事故由項目有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調查處理結果,48小時內報告公司安全部。
4.2重傷、傷亡事故,由公司配合政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項目部要積極配合,提供有關資料。
4.3發生輕傷事故現場的清理,由工程項目經理批準;重傷重大傷亡、特大傷亡事故現場,由政府勞動機關批準。
5、事故處理
5.1工程項目經理應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參加事故分析會和事故責任人員學習班。
5.2因忽視安全生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玩忽職守以致造成傷亡事故的,按照國家規定及上級有關規定對項目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經濟處罰、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3經濟處罰,輕傷事故公司視情節嚴重程度對發生事故項目處以每傷一人500-3000元的罰款,對直接責任者和主要責任者處以每傷一人100-1000元人民幣罰款,重傷事故、死亡事故,公司接受上級政府勞動部門的罰款。
6、事故統計
6.1傷亡事故的等級確定要依醫院診斷結果為依據,參加《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劃定。
6.2工程項目部按上級要求逐月填寫《傷亡事故月報表》,公司安全部每月定期向上級勞動部門、建委、報《傷亡事故月報表》。
6.3凡不能按時上報的項目,必須與公司安全部提前說明,否則應視為無故不報,凡無故不報者按對責任者進行處罰,并不予追加補報。